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B型脑钠肽(BNP)、临床表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7 ±7.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9±1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P <0.01).治疗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型脑钠肽(BNP)分别为(133.89 ±5.45)次/min、(34.25±5.67)次/min、(104.52 ±7.25) mmHg、7.29 ±0.06、(81.52 ±5.01)%、(55.30 ±7.14) mmHg、(46.23±10.30) mmHg和(831.59 ±292.65) ng/L,治疗3h后上述8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87.27 ±5.74)次/min(t=32.794,P <0.01)、(20.15 ±2.54)次/min(t=12.636,P<0.01)、(76.57±3.76) mmHg(t=19.055,P<0.01) 、7.40 ±0.06(t =7.218,P <0.01)、(97.16±1.27)%(t=16.848,P <0.01)、(92.80 ±6.24)mmHg(t=22.019,P<0.01)、(40.56±5.19) mmHg(t=2.737,JP<0.05)和(265.52±65.39) ng/L(t=10.511,P<0.01).对照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132.13 ±5.31)次/min、(34.96±4.78)次/min、(102.56 ±7.14) mmHg、7.30 ±0.06、(82.15 ±5.24)%、(54.56±6.27) mmHg、(44.30±9.27) mmHg和(823.15±277.26) ng/L,治疗后心率[(92.15 ±4.28)次/min,t=32.638 、P<0.01]、呼吸频率[(23.91 ±3.27)次/min,t=10.634、P<0.01]、MAP[(82.83±3.52) mmHg,t =13.800 、P<0.01]、SaO2[(93.16±2.59)%,t=10.488、P<0.01)]、PaO2[(75.19±3.52) mmHg,t=15.974、P <0.01]和BNP[(371.15±87.55) ng/L,t=8.656 、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PaCO2较前无明显改变,分别为7.32 ±0.05(t=1.426,P =0.159) 、(43.78 ±6.74)mmHg(t =0.253,P=0.8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795、5.056、6.767、5.703、7.721、13.686、2.107、5.382,P <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浆BNP水平。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摘 要】
: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B型脑钠肽(BNP)、临床表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7 ±7.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9±1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
【机 构】
:
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55400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55400山东
【出 处】
:
中国综合临床
【发表日期】
:
2014年3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32岁.发作性胸痛5d,于2012年12月5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骨后撕裂样疼痛;伴大汗,面色苍白,头痛,持续数分钟至20 min症状缓解,胸痛发作时测血压1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症状缓解后血压逐渐降至120/80 mm Hg;无放射痛,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后仍有胸痛发作,建议转我院行冠状动
目的 评价短期静脉使用左西孟旦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包括重组人脑利钠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他汀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静脉维持24 h.观察治疗9d两组呼吸困难好转情况及治疗30 d心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在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基本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此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0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联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ASA Ⅰ、Ⅱ级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行后腹腔镜肿瘤法可以作为后腹腔镜术的有效麻醉方法推广应用,但使用该法应在停药前及时给予镇痛措施.术,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3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用药为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术中采用异氟醚维持麻醉,每30分
目的 了解外科抗生素应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9月份外科出院病历300份,对抗生素的应用、联用及预防性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所调查的300份病历中,有232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占77.3%(232/300),其中197例手术治疗,35例非手术治疗.197例手术患者中预防用药156例(79.2%),治疗用药41例(20.8%);35例
脓毒症是指机体受到病原菌感染导致炎症递质大量释放形成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如果导致器官功能损伤则称为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消耗等特点.美国加州最新的一次统计报告2005-2010年脓毒症的综合病死率为17.8%[1].病死率较1995-2000年间的全美统计(17.9%)没有明显改变.脓毒症极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
目的 探讨颈前肌群胸骨端离断入路在双侧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双侧巨大甲状腺占位患者92例,采用胸骨端离断颈前肌群翻转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操作,评价其显露、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65~120 min,平均94 min.术后第2天出现低钙血症抽搐10例,对症处理后第3天好转.2例患者术后颈部出血,行再次手术止血.术前颈部疼痛不适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对于学校的舞蹈教育能够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日常的舞蹈教学工作,除了要肩负起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也要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开设舞蹈课程,强化形体表达能力、生活感受能力,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与舞蹈动作、形体语言等教学内容同等重要的是,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更好地提升舞蹈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基于此
目的 探讨纤溶酶联合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纤溶酶300 U+羟乙基淀粉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 d;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14 d.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以及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
目的 探讨血必净对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白细胞介素6(IL-6)的调节作用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挫伤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肺挫伤患者TNF-α、vWF、IL-6浓度,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