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体态语言,就是用手势、姿势和表情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准确、熟练地运用体态语言来辅助教学,那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试结合笔者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就如何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准确地、恰如其分地运用好体态语言,谈一些粗陋的管见。
一、眼神——洞察心灵的望远镜
苏格拉底说:“眼睛能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出人的各种思想。”科学证明,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视觉大于听觉大于肤觉,其中的75%都是靠眼神来传达的,即所谓“眉目传情”。作为教师,就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说话”。恰当地运用目视这种无声的语言,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信任感和尊重程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感悟。
实践中,若教师提出问题后能对学生进行环视,则是教师信任和期望的情感的流露,而学生则希望通过环视能够发现他,从而使他鼓足勇气,大胆举手,踊跃发言,这样远比教师类似“有没有人能够回答”“抓紧时间”之类的反复述说要有效得多。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他:如当学生面临困难缺乏信心时,应投之以鼓励的目光;当学生积极发言回答正确时,应报之以赞许的目光。总之,这种注视,对学生是信任和鼓励,它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信心满怀地把问题回答得更好。相反,如果你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斜视着他或抬头回顾,则他会在心理上认为你不注意他,或是以为他回答得不好瞧不起他,从而影响情绪,甚至以后不再愿意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如果课堂上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那么你的注视是一个无声警告。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目光面向全体学生,不能“目中无人”。应通过你的环视、注视和凝视来寻找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渴求、期待,还是心神不定、无精打采;是认同、理解,还是茫然无知、似是而非。据此可以及时调整讲课的内容和方法,及时提醒学生的注意。
二、微笑——增进情感的催化剂
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微笑则是保证轻松的课堂气氛的重要方面。如果一个教师整堂课都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那么会形成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从而阻止了学生情趣的提高,这样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若教师换上一副轻松的笑脸,则会使学生的情绪陡转,课堂气氛回温。
当一个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板着面孔“搜寻”,而应面带微笑,引导、激励学生去思索。如是,学生就会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教学。如在讲“基本经济制度”一节时,笔者曾提出如下问题令学生思考:“在国民经济中唱主角的是什么?什么是国有经济?什么是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关系?”问题既出,一时无学生回答。此时,笔者面带微笑,走到一位学生面前说:“请你试试,不要紧张!我们本身就是来求知的,说错也没关系。”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在笔者微笑的感召下大胆地把自己经过思考的答案说了出来,他每回答一点笔者都微笑地示意他继续讲下去,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由此可见,教者的微笑能够创造一个温馨的课堂。至于课堂中个别学生的“小动作”被发现后,教者带有暗示性的微笑则是温和的批评,能达到令其自尊、自爱的目的。
三、暗示——促使注意的牵引力
暗示也是无声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里的暗示主要是指采取非语言的形式提醒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教者的暗示是向学生表明我已经发觉了,应该停止。这远比吼叫式的批评斥责要来得有效。因为教师如果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斥责某个学生,那么他会觉得是一种羞辱,随即他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使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但也有可能由此产生抵触情绪,以示自己和教师的不合拍,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如此的教育不仅不能起到批评教育之功效,而且伤害了师生感情。理解了这一点,无声暗示的妙用就不言而喻了。请听一位学生在周记中的叙述:
“有一次思品课上,我正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机。忽然,丁老师走到我身边,他轻轻地用手敲敲桌子,我猛地抬起头,正遇到他那严厉的目光。这时,我乖乖地把机子递给他,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般的呵斥。出乎意料,丁老师什么也没讲,继续讲课了。我真不该在课上如此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我由衷地感激丁老师对我的自尊心的爱护……”
四、手势——突出关键的点睛术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势就是无声的艺术语言。”手势是一种人体敏锐丰富的传情表意器,它以众多的不同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着人们的潜在心声,披露着心灵深处的微妙情感,较之眼神语言,手势是更有力、更直率地表达人的情感和欲求的手段。思品教学中的手势,既能表达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又能为特定教学需要而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因此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运用手势来助教,较语言教学更细腻、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且易懂易受。适时适度的手势,可以使教师的讲解重点突出,更有激情感。当教师讲到关键之处,或学生有“开小差”行为时,教师在面前竖起食指,并加上语言提示,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和思考教师讲解的问题;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手指略略一点,无异于给这些学生敲了警钟;当某个学生回答失误时,教师在肩背上轻轻一拍,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传递,似乎在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你能行!”当某个学生听课有进步时,教师可竖起拇指以示鼓励和肯定。
这种方式简明、扼要、精美,它能使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约化,其效果远比单纯地运用语言描述要好得多,从而有利学生巩固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思品教学中恰当运用好体态语言,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
(无锡市硕放中学)
一、眼神——洞察心灵的望远镜
苏格拉底说:“眼睛能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出人的各种思想。”科学证明,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视觉大于听觉大于肤觉,其中的75%都是靠眼神来传达的,即所谓“眉目传情”。作为教师,就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说话”。恰当地运用目视这种无声的语言,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信任感和尊重程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对知识的感悟。
实践中,若教师提出问题后能对学生进行环视,则是教师信任和期望的情感的流露,而学生则希望通过环视能够发现他,从而使他鼓足勇气,大胆举手,踊跃发言,这样远比教师类似“有没有人能够回答”“抓紧时间”之类的反复述说要有效得多。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他:如当学生面临困难缺乏信心时,应投之以鼓励的目光;当学生积极发言回答正确时,应报之以赞许的目光。总之,这种注视,对学生是信任和鼓励,它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信心满怀地把问题回答得更好。相反,如果你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斜视着他或抬头回顾,则他会在心理上认为你不注意他,或是以为他回答得不好瞧不起他,从而影响情绪,甚至以后不再愿意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如果课堂上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那么你的注视是一个无声警告。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目光面向全体学生,不能“目中无人”。应通过你的环视、注视和凝视来寻找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渴求、期待,还是心神不定、无精打采;是认同、理解,还是茫然无知、似是而非。据此可以及时调整讲课的内容和方法,及时提醒学生的注意。
二、微笑——增进情感的催化剂
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微笑则是保证轻松的课堂气氛的重要方面。如果一个教师整堂课都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那么会形成一种沉闷压抑的气氛,从而阻止了学生情趣的提高,这样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若教师换上一副轻松的笑脸,则会使学生的情绪陡转,课堂气氛回温。
当一个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不要板着面孔“搜寻”,而应面带微笑,引导、激励学生去思索。如是,学生就会大胆举手,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教学。如在讲“基本经济制度”一节时,笔者曾提出如下问题令学生思考:“在国民经济中唱主角的是什么?什么是国有经济?什么是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关系?”问题既出,一时无学生回答。此时,笔者面带微笑,走到一位学生面前说:“请你试试,不要紧张!我们本身就是来求知的,说错也没关系。”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学生在笔者微笑的感召下大胆地把自己经过思考的答案说了出来,他每回答一点笔者都微笑地示意他继续讲下去,结果是令人满意的。由此可见,教者的微笑能够创造一个温馨的课堂。至于课堂中个别学生的“小动作”被发现后,教者带有暗示性的微笑则是温和的批评,能达到令其自尊、自爱的目的。
三、暗示——促使注意的牵引力
暗示也是无声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这里的暗示主要是指采取非语言的形式提醒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
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教者的暗示是向学生表明我已经发觉了,应该停止。这远比吼叫式的批评斥责要来得有效。因为教师如果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斥责某个学生,那么他会觉得是一种羞辱,随即他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即使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但也有可能由此产生抵触情绪,以示自己和教师的不合拍,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如此的教育不仅不能起到批评教育之功效,而且伤害了师生感情。理解了这一点,无声暗示的妙用就不言而喻了。请听一位学生在周记中的叙述:
“有一次思品课上,我正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机。忽然,丁老师走到我身边,他轻轻地用手敲敲桌子,我猛地抬起头,正遇到他那严厉的目光。这时,我乖乖地把机子递给他,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般的呵斥。出乎意料,丁老师什么也没讲,继续讲课了。我真不该在课上如此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我由衷地感激丁老师对我的自尊心的爱护……”
四、手势——突出关键的点睛术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势就是无声的艺术语言。”手势是一种人体敏锐丰富的传情表意器,它以众多的不同造型,描摹事物的复杂状貌,传递着人们的潜在心声,披露着心灵深处的微妙情感,较之眼神语言,手势是更有力、更直率地表达人的情感和欲求的手段。思品教学中的手势,既能表达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又能为特定教学需要而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因此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运用手势来助教,较语言教学更细腻、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且易懂易受。适时适度的手势,可以使教师的讲解重点突出,更有激情感。当教师讲到关键之处,或学生有“开小差”行为时,教师在面前竖起食指,并加上语言提示,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倾听和思考教师讲解的问题;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手指略略一点,无异于给这些学生敲了警钟;当某个学生回答失误时,教师在肩背上轻轻一拍,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传递,似乎在说:“没关系,再来一次,你能行!”当某个学生听课有进步时,教师可竖起拇指以示鼓励和肯定。
这种方式简明、扼要、精美,它能使教材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知识简约化,其效果远比单纯地运用语言描述要好得多,从而有利学生巩固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思品教学中恰当运用好体态语言,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技能。
(无锡市硕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