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兵工厂逐步从一个设备十分简陋、只有几十人的修械所发展成为规模虽小但互相配套、比较正规的军工生产体系,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发展边区的经济、支援其他边区和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共中央将陕甘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以林伯渠为主席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地带,范围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经济比较落后,加之国民党严密封锁,各种物资比较匮乏,军事工业在艰难困苦中诞生、发展。
延安柳树店红军兵工厂
陕甘宁边区军事工业是在延安柳树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柳树店红军兵工厂又称柳树店红军修械所,其前身是中革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总供给部兵工厂成立于1935年12月,厂址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延安市子长县)十里铺,有职工110多人,厂长郝希英。成立后不久,陕甘宁根据地杨砭兵工厂(又称瓦窑堡修械所)、贺家湾兵工厂(30~40人)等并入该厂。该厂先后迁至延川县永坪石油沟、保安县(今志丹县)吴起镇、肤施县(现延安市)柳树店等地。后发展成陕甘宁边区机器厂。
延安柳树店红军兵工厂设翻砂、机械、锻工、木工、制图、子弹等股,承担枪械修复、复装枪弹、制造手榴弹等任务。为了配合红军1936年2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该厂随即研制造船用具,打造船钉,研制黑色火药与起爆药,并于1936年开始制造地雷。
陕甘宁边区机器厂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批批技术工人和青年学生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行列,其中有以贺瑞林为首的近百名太原兵工厂的工人,以沈鸿为首的10名上海工人以及从河南巩县兵工厂来的工人等。1938年3月,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以及革命战争的需要,决定迅速创建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成立了军工局,由参谋长腾代远兼局长,李强、王诤任副局长。不久,军工局划归中革军委后勤部领导,后勤部长叶季壮兼局长。
为了发展边区的军事工业,同时考虑到工厂的安全,军工局决定将柳树店红军兵工厂迁至安塞县茶坊镇,定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周鉴祥任厂长。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即中革军委军工局一厂,亦名陕甘宁边区工艺实习厂,因坐落在安塞县延河支流杏子河北岸的茶坊镇,故又名茶坊兵工厂。该厂是一座既制造机器,又生产手榴弹、掷榴弹和火炸药的综合性兵工厂。工厂分为东厂和西厂两部分。东厂为枪械修造部,由刘贵福负责,西厂为机器制造部,由黄海霖负责。
东厂的主要任务是手工修配枪械,如直罗镇战役缴获的破旧机枪,一直堆积在窑洞里没有修出来。刘贵福带领工人,不到2个月就修好轻、重机枪达100多挺。刘贵福还制成了哈其开斯机枪“装弹修正器”,保证了机枪的连发性能,受到上级嘉奖。
此外,东厂也制造一些枪械,如1938年11月,日军飞机对延安狂轰滥炸,工人们获悉后义愤填膺。在刘贵福的带领下,工人们准备将马克沁重机枪改成高射机枪。他们首先从库房中挑选出2挺马克沁重机枪枪身进行精心修理,然后设计出高射三脚架、高低和方向转动机、三连环式瞄具以及改进的发射机构。接着,有人制作模具,有人锻毛坯,有人制造瞄具,有人负责热处理。大家分工合作,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全凭两只手不停地推动着锉刀,将厚厚的毛坯渐渐地锉成光亮的零件。经过6天6夜的连续奋战,2挺高射机枪终于装配完成。他们当晚就迫不及待地对高射机枪的性能进行试验。2挺高射机枪抬到村外山脚下,刘贵福想出了用孔明灯试验的方法,将孔明灯升上夜空,担任射击的孙云龙将枪管指向天空,来回转动着,哒、哒、哒……孔明灯相继被打掉,当场响起热烈的欢呼声。这2挺高射机枪当天夜里就被送往了延安,交给了中央警卫团,成为遏制日寇飞机对延安轰炸的有力武器。
1939年初,刘贵福、孙云龙等人开始试造步枪。在制造枪管时,没有深孔加工设备,就在车床上使用深孔钻杆;没有拉膛线的机器,便用自制的简单工具拉出膛线。经过3个月的设计制造,于1939年4月25日造出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支步枪——无名式马步枪,1939年5月1日,该枪被选送到延安举办的第一届工业展览会展出,获得特等奖。
西厂的主要任务是制造机器设备。该厂以沈鸿从上海带来的11部机器和李强从西安购买的10部机器为基础,开始制造各种机器设备。所用原材料大都靠收集来的各种废品,生铁用的是破钟、犁铧、破锅等,还将一部分机床的机架熔化成铁;铜是边区人民群众主动捐献的铜元、麻钱;钢主要是军民拆运同蒲铁路的铁轨。
1939年4月,军工局将西厂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一厂,习惯称之为茶坊兵工一厂,仍以机器制造为主,李强兼厂长。东厂迁往保安县(今志丹县)何家岔村温家沟,命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二厂,习惯称之为何家岔兵32Z厂,专门负责制造枪械,周鉴祥任厂长。同时,利用原东厂厂址成立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三厂,习惯称之为茶坊兵工三厂,主要负责复装枪弹、造手榴弹及生产酒精,钱志道任厂长。1942年建成紫芳沟化学厂,命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四厂,主要负责制造火炸药。至此,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已发展为4个分厂,边区的军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1939年5月,一厂为二厂承担制造生产步枪设备的任务。当时,一厂的职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一方面请过去在太原兵工厂工作过的工人介绍造枪设备的要求;一方面参考有关军械制造方面的书籍。经过反复摸索,在短时间内造出简易平铣床、枪管拉丝机、枪机铣丝机等机器。
同年,一厂为三厂生产了17部制造枪弹的机器和制造手榴弹的专用设备。为前方造出一批便于行军携带的小型金属切削机床,其中包括牛力动力机、小磨床、手摇钻、小铣床、小钻床,受到前方修械战士的欢迎。1940年1月1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新市场举办第二届工业展览会,展品中有一厂制造的平铣床、锉刀机、钻床、车床等轻便机器及其他机器,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
1941年12月,军工局决定一厂与三厂合并,名称仍为一厂,主要任务是制造机器设备,扩大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毛远耀任厂长,沈鸿任机械工程师,钱志道任化学工程师。此时,一厂不仅制造了大量的军用设备,而且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设计制造了造钞票纸的专业机器,如磨纸浆机、碾纸机等,为医疗卫生部门设计制造了血清离心分离机、大型消毒锅、手术刀及其他手术器械;为制药厂设计制造了压药片机等设备;为皮革厂制造了鞣质皮革机械以及 日用化工机械等,有力地支援了地方工业的发展。
1944年是一厂在各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一年,并且在这一年有许多新的创造。如赵占魁用麻钱提炼锌,为炼成三七黄铜提供了原料;他还成功地用1斤焦炭熔化5斤铁,使提炼灰生铁由原来的80%达到100%;沈鸿设计了简易翻砂机,并改进了化铁炉,使工效比过去提高了5倍;钱志道等人制造出氯酸钾,用于发展边区军事工业和火柴工业,同时还制出磷青铜、锌及煤焦油等化工产品。一厂的职3240天内就设计制造了生产掷榴弹的专用车床30部,堪称奇迹。另外,一厂还与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共同合作设计,制成一批压片机、弹壳下料冲床和引伸冲床,使第一兵工厂能够试生产出全新枪弹1万余发。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一部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先后调离一厂,支援其他解放区。1945年,沈鸿调到晋察冀解放区工作。1946年6月初,钱志道率一部分人去东北解放区。1946年下半年,由于大批技术工人调走,新来的工人技术不熟练,一厂的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经过调整,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机器股和翻砂股完成5马力蒸汽机、12马力蒸汽机、弹壳弓I长冲床、弹壳下料冲床、弹壳打底槽机、切药机、蒸汽滚筒各1部,修理山炮8门,生产手榴弹体12.503个、地雷7996枚;炸弹股生产手榴弹617枚、地雷2692枚、掷榴弹7340发、75mm迫击炮弹1000发、82mm迫击炮弹1000发、雷汞18kg、黑火药2000kg引信15000个、地雷零件27197件。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为便于转移,一厂被列为部队编制,被编为第4纵队独立2支队第13大队2中队和3中队,随军转移。6月5日,两个中队奉命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后勤工业部。
紫芳沟化学厂
筹建紫芳沟化学厂是陕甘宁边区的一件大事。从1940年起,一厂为紫芳沟化学厂制造了打浆机等化工机械设备。1942年,紫芳沟化学厂基本建成,这个厂在筹建时就用从西安购买的硫酸和硝酸钾为原料,生产出了硝酸。1942年2月开始用铅室法生产硫酸,日产200kg左右;日产硝酸为50kg。同年6月开始用铸铁缸生产硝化棉;1943年8月,开始用汤姆逊法生产硝化棉。同年9月,该厂学习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土法生产硝化甘油的经验后,开始生产双基药和黑炸药。1945年8月,采用自制的硝化喷射分离器生产硝化甘油。此外,该厂还生产雷汞、底火和雷管等。该化学厂的建成和一些火化工产品的相继投产,开创了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化学工业。
军工局炼铁部
1943年,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陕甘宁边区受到严密封锁,生铁的来源十分紧张,军工局组织边区的科技人员设计炼铁炉,由徐弛负责以木炭为燃料的炼铁小高炉的总体设计,由一厂技术人员承担高炉辅助设备的设计,一厂全厂职工全力配合,造出炉帽、加料漏斗、送风管道以及输送系统的设备。同年5月,军工局炼铁部在大砭沟成立并建成小高炉。小高炉是根据当时军工生产需要和原材料如矿石、木炭的提供能力设计的,日产铁量约为1吨。据统计,炼铁部仅1944~1945年就生产灰生铁60余万斤。
军工局除了自建小高炉外,还为建立贺龙铁厂的土高炉提供技术援助,曾派沈鸿等到贺龙铁厂进行指导。这两座小高炉的建成投产,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军工生产的需要。
温家沟兵工厂
温家沟兵工厂也称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由陕甘宁边区农具厂与何家岔兵工二厂等单位于1942年初合并而成。
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又称“难民农具工厂”。1938年秋,国民政府难民赈济委员会携款5万元到陕北,救济难民,陕甘宁边区政府以此专款为基金,设立纺织、造纸、制革、农具等4个救助受灾民众的工厂。
1939年1月,农具工厂正式成立,厂址设在温家沟村,以铸造梨铧为主,附带修理机器。工厂有192人,主要设备有六尺皮带轻、重车床各1部,大钻床1部,木炭发动机1套,翻砂炉1套等。
1940~1941年是农具工厂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全厂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制造了梨铧、饭锅、弹棉花机、大板车、弹子锁、红炉钳子等,以实际行动支援了边区的经济建设。
1940年9月,朱德总司令巡视边区各工厂,了解到农具工厂基础薄弱,设备简陋;而何家兵工二厂则缺乏原料,大部分机器停工。1941年11月7日,农具工厂写报告给朱总司令,提出《关于农具工厂与二厂合并问题建议书》。在朱总司令的关怀下,1942年初,中央军委总后勤部下达命令,两厂合并,同时将茶坊兵工三厂的手榴弹和复装枪弹部分和河庄坪修械所一起合并进来。厂址仍设在温家沟村,形成以生产手榴弹和复装枪弹为主的兵工生产企业。工厂的生产机构设子弹股、手榴弹股、铸工股、机钳工股、木工股、锻工股、动力股。这次合并对边区的军事工业建设产生了主要的影响。
工厂合并后,涌现出赵占魁这样的爱厂如家、艰苦创业的特等劳动英雄。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边区工人以赵占魁为榜样。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及时调查和总结了赵占奎事迹,在全厂乃至各解放区开展学习赵占奎运动,把工业生产推向了新的高潮。
1942年初,徐弛任厂长。这一年,由于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手榴弹的月产量达到6000枚。同年9月,八路军留守兵团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合并,该厂归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军工局。
1943年春,工厂开始承担复装枪弹任务。同年6月,针对蒋介石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为支援前线,全厂职工主动增加工时,复装枪弹月产量达到13.5万发,当年生产手榴弹10万枚。同年年底,工厂制造出投掷筒,继而于1944年又试制成功掷榴弹,并不断改进加工方法,使质量不断提高,使用更加简便。
1944年是工厂任务繁重的一年。子弹股开始试生产全新枪弹。工厂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用石块垒成爬山烟囱,建成了反焰炉,炼出紫铜。将紫铜与从麻钱中提炼出的锌按7:3的比例炼成三七黄铜,然后铸成铜条,碾成铜片,经过18道工序,加工成铜弹壳,共生产1万多发枪弹。同年6月和8月,苏、美、英和国民政府报界组成的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先后参观了该厂。他们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业绩,赞扬红色兵工厂的工人艰苦创业、救亡图存的英雄气概。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军工局与边区工业局合并。当时,工厂生产的任务是“五、五、五”,即每月修理步枪500支,造手榴弹5000枚,复装枪弹5万发。按当时情况,完成此项任务是困难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技术工人。因为工厂从8~11月陆续调走技术工人90多名,而新招入的学徒工在短期内又很难全面掌握技术。针对这种情况,工厂决定:加强培养学徒工,并从11月起实行包工修枪。这一方式收到明显效果,修一支步枪由原来20小时减少到8小时,最快的仅用4小时,仅后半月就修步枪295支,复装枪弹33815发,达到了“五、五、五”要求。
瓦市兵工厂
1946年10月,鉴于内战迫在眉睫,温家沟兵工厂遵照上级的命令,搬迁到瓦窑堡,改称为瓦市兵工厂。1947年1月,为适应战争形势,子弹股分出,在桃园建立子弹厂,命名为工艺实习四厂,龚家宏任厂长;瓦市兵工厂命名为工艺实习三厂,由王元一任厂长,主要任务是修械及翻造手榴弹壳。
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为了妥善保存军工生产力量,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王维舟与后勤司令部政委方仲指示:工厂职工不是战斗队,没有战斗任务,但要组织游击大队,只要能保存自己不被敌人吃掉就是胜利。工厂即列为部队编制,由第4纵队统一指挥。工艺实习三厂编成第4纵队独立2支队11大队1中队,王元一任队长,任务为修枪、铸手榴弹壳及修理其他机械,从6月起,又分为修械部、翻砂部和机工部。修械部组成几个小分队,分赴各处及第4纵队军械科工作,分散生产,每月可修枪250支。工艺实习四厂编成第4纵队独立2支队11大队2中队,龚家宏任队长,任务是用手工或小型机器复装枪弹,从4~6月共复装枪弹3.3万余发。
1947年8月14日~15日,1中队和2中队奉命随独立2支队全部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工业部。
编辑/曾振宇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使陕北成为革命的中心根据地。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以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共中央将陕甘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以林伯渠为主席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地带,范围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经济比较落后,加之国民党严密封锁,各种物资比较匮乏,军事工业在艰难困苦中诞生、发展。
延安柳树店红军兵工厂
陕甘宁边区军事工业是在延安柳树店红军兵工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柳树店红军兵工厂又称柳树店红军修械所,其前身是中革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总供给部兵工厂成立于1935年12月,厂址在陕西省安定县(今延安市子长县)十里铺,有职工110多人,厂长郝希英。成立后不久,陕甘宁根据地杨砭兵工厂(又称瓦窑堡修械所)、贺家湾兵工厂(30~40人)等并入该厂。该厂先后迁至延川县永坪石油沟、保安县(今志丹县)吴起镇、肤施县(现延安市)柳树店等地。后发展成陕甘宁边区机器厂。
延安柳树店红军兵工厂设翻砂、机械、锻工、木工、制图、子弹等股,承担枪械修复、复装枪弹、制造手榴弹等任务。为了配合红军1936年2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该厂随即研制造船用具,打造船钉,研制黑色火药与起爆药,并于1936年开始制造地雷。
陕甘宁边区机器厂
“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批批技术工人和青年学生奔赴延安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行列,其中有以贺瑞林为首的近百名太原兵工厂的工人,以沈鸿为首的10名上海工人以及从河南巩县兵工厂来的工人等。1938年3月,中革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以及革命战争的需要,决定迅速创建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成立了军工局,由参谋长腾代远兼局长,李强、王诤任副局长。不久,军工局划归中革军委后勤部领导,后勤部长叶季壮兼局长。
为了发展边区的军事工业,同时考虑到工厂的安全,军工局决定将柳树店红军兵工厂迁至安塞县茶坊镇,定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周鉴祥任厂长。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即中革军委军工局一厂,亦名陕甘宁边区工艺实习厂,因坐落在安塞县延河支流杏子河北岸的茶坊镇,故又名茶坊兵工厂。该厂是一座既制造机器,又生产手榴弹、掷榴弹和火炸药的综合性兵工厂。工厂分为东厂和西厂两部分。东厂为枪械修造部,由刘贵福负责,西厂为机器制造部,由黄海霖负责。
东厂的主要任务是手工修配枪械,如直罗镇战役缴获的破旧机枪,一直堆积在窑洞里没有修出来。刘贵福带领工人,不到2个月就修好轻、重机枪达100多挺。刘贵福还制成了哈其开斯机枪“装弹修正器”,保证了机枪的连发性能,受到上级嘉奖。
此外,东厂也制造一些枪械,如1938年11月,日军飞机对延安狂轰滥炸,工人们获悉后义愤填膺。在刘贵福的带领下,工人们准备将马克沁重机枪改成高射机枪。他们首先从库房中挑选出2挺马克沁重机枪枪身进行精心修理,然后设计出高射三脚架、高低和方向转动机、三连环式瞄具以及改进的发射机构。接着,有人制作模具,有人锻毛坯,有人制造瞄具,有人负责热处理。大家分工合作,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全凭两只手不停地推动着锉刀,将厚厚的毛坯渐渐地锉成光亮的零件。经过6天6夜的连续奋战,2挺高射机枪终于装配完成。他们当晚就迫不及待地对高射机枪的性能进行试验。2挺高射机枪抬到村外山脚下,刘贵福想出了用孔明灯试验的方法,将孔明灯升上夜空,担任射击的孙云龙将枪管指向天空,来回转动着,哒、哒、哒……孔明灯相继被打掉,当场响起热烈的欢呼声。这2挺高射机枪当天夜里就被送往了延安,交给了中央警卫团,成为遏制日寇飞机对延安轰炸的有力武器。
1939年初,刘贵福、孙云龙等人开始试造步枪。在制造枪管时,没有深孔加工设备,就在车床上使用深孔钻杆;没有拉膛线的机器,便用自制的简单工具拉出膛线。经过3个月的设计制造,于1939年4月25日造出了陕甘宁边区第一支步枪——无名式马步枪,1939年5月1日,该枪被选送到延安举办的第一届工业展览会展出,获得特等奖。
西厂的主要任务是制造机器设备。该厂以沈鸿从上海带来的11部机器和李强从西安购买的10部机器为基础,开始制造各种机器设备。所用原材料大都靠收集来的各种废品,生铁用的是破钟、犁铧、破锅等,还将一部分机床的机架熔化成铁;铜是边区人民群众主动捐献的铜元、麻钱;钢主要是军民拆运同蒲铁路的铁轨。
1939年4月,军工局将西厂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一厂,习惯称之为茶坊兵工一厂,仍以机器制造为主,李强兼厂长。东厂迁往保安县(今志丹县)何家岔村温家沟,命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二厂,习惯称之为何家岔兵32Z厂,专门负责制造枪械,周鉴祥任厂长。同时,利用原东厂厂址成立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三厂,习惯称之为茶坊兵工三厂,主要负责复装枪弹、造手榴弹及生产酒精,钱志道任厂长。1942年建成紫芳沟化学厂,命名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第四厂,主要负责制造火炸药。至此,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已发展为4个分厂,边区的军事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1939年5月,一厂为二厂承担制造生产步枪设备的任务。当时,一厂的职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一方面请过去在太原兵工厂工作过的工人介绍造枪设备的要求;一方面参考有关军械制造方面的书籍。经过反复摸索,在短时间内造出简易平铣床、枪管拉丝机、枪机铣丝机等机器。
同年,一厂为三厂生产了17部制造枪弹的机器和制造手榴弹的专用设备。为前方造出一批便于行军携带的小型金属切削机床,其中包括牛力动力机、小磨床、手摇钻、小铣床、小钻床,受到前方修械战士的欢迎。1940年1月1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新市场举办第二届工业展览会,展品中有一厂制造的平铣床、锉刀机、钻床、车床等轻便机器及其他机器,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称赞。
1941年12月,军工局决定一厂与三厂合并,名称仍为一厂,主要任务是制造机器设备,扩大军事工业的生产能力。毛远耀任厂长,沈鸿任机械工程师,钱志道任化学工程师。此时,一厂不仅制造了大量的军用设备,而且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设计制造了造钞票纸的专业机器,如磨纸浆机、碾纸机等,为医疗卫生部门设计制造了血清离心分离机、大型消毒锅、手术刀及其他手术器械;为制药厂设计制造了压药片机等设备;为皮革厂制造了鞣质皮革机械以及 日用化工机械等,有力地支援了地方工业的发展。
1944年是一厂在各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一年,并且在这一年有许多新的创造。如赵占魁用麻钱提炼锌,为炼成三七黄铜提供了原料;他还成功地用1斤焦炭熔化5斤铁,使提炼灰生铁由原来的80%达到100%;沈鸿设计了简易翻砂机,并改进了化铁炉,使工效比过去提高了5倍;钱志道等人制造出氯酸钾,用于发展边区军事工业和火柴工业,同时还制出磷青铜、锌及煤焦油等化工产品。一厂的职3240天内就设计制造了生产掷榴弹的专用车床30部,堪称奇迹。另外,一厂还与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共同合作设计,制成一批压片机、弹壳下料冲床和引伸冲床,使第一兵工厂能够试生产出全新枪弹1万余发。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一部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先后调离一厂,支援其他解放区。1945年,沈鸿调到晋察冀解放区工作。1946年6月初,钱志道率一部分人去东北解放区。1946年下半年,由于大批技术工人调走,新来的工人技术不熟练,一厂的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经过调整,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机器股和翻砂股完成5马力蒸汽机、12马力蒸汽机、弹壳弓I长冲床、弹壳下料冲床、弹壳打底槽机、切药机、蒸汽滚筒各1部,修理山炮8门,生产手榴弹体12.503个、地雷7996枚;炸弹股生产手榴弹617枚、地雷2692枚、掷榴弹7340发、75mm迫击炮弹1000发、82mm迫击炮弹1000发、雷汞18kg、黑火药2000kg引信15000个、地雷零件27197件。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为便于转移,一厂被列为部队编制,被编为第4纵队独立2支队第13大队2中队和3中队,随军转移。6月5日,两个中队奉命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后勤工业部。
紫芳沟化学厂
筹建紫芳沟化学厂是陕甘宁边区的一件大事。从1940年起,一厂为紫芳沟化学厂制造了打浆机等化工机械设备。1942年,紫芳沟化学厂基本建成,这个厂在筹建时就用从西安购买的硫酸和硝酸钾为原料,生产出了硝酸。1942年2月开始用铅室法生产硫酸,日产200kg左右;日产硝酸为50kg。同年6月开始用铸铁缸生产硝化棉;1943年8月,开始用汤姆逊法生产硝化棉。同年9月,该厂学习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土法生产硝化甘油的经验后,开始生产双基药和黑炸药。1945年8月,采用自制的硝化喷射分离器生产硝化甘油。此外,该厂还生产雷汞、底火和雷管等。该化学厂的建成和一些火化工产品的相继投产,开创了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化学工业。
军工局炼铁部
1943年,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陕甘宁边区受到严密封锁,生铁的来源十分紧张,军工局组织边区的科技人员设计炼铁炉,由徐弛负责以木炭为燃料的炼铁小高炉的总体设计,由一厂技术人员承担高炉辅助设备的设计,一厂全厂职工全力配合,造出炉帽、加料漏斗、送风管道以及输送系统的设备。同年5月,军工局炼铁部在大砭沟成立并建成小高炉。小高炉是根据当时军工生产需要和原材料如矿石、木炭的提供能力设计的,日产铁量约为1吨。据统计,炼铁部仅1944~1945年就生产灰生铁60余万斤。
军工局除了自建小高炉外,还为建立贺龙铁厂的土高炉提供技术援助,曾派沈鸿等到贺龙铁厂进行指导。这两座小高炉的建成投产,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军工生产的需要。
温家沟兵工厂
温家沟兵工厂也称为八路军留守兵团第一兵工厂,由陕甘宁边区农具厂与何家岔兵工二厂等单位于1942年初合并而成。
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又称“难民农具工厂”。1938年秋,国民政府难民赈济委员会携款5万元到陕北,救济难民,陕甘宁边区政府以此专款为基金,设立纺织、造纸、制革、农具等4个救助受灾民众的工厂。
1939年1月,农具工厂正式成立,厂址设在温家沟村,以铸造梨铧为主,附带修理机器。工厂有192人,主要设备有六尺皮带轻、重车床各1部,大钻床1部,木炭发动机1套,翻砂炉1套等。
1940~1941年是农具工厂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全厂职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制造了梨铧、饭锅、弹棉花机、大板车、弹子锁、红炉钳子等,以实际行动支援了边区的经济建设。
1940年9月,朱德总司令巡视边区各工厂,了解到农具工厂基础薄弱,设备简陋;而何家兵工二厂则缺乏原料,大部分机器停工。1941年11月7日,农具工厂写报告给朱总司令,提出《关于农具工厂与二厂合并问题建议书》。在朱总司令的关怀下,1942年初,中央军委总后勤部下达命令,两厂合并,同时将茶坊兵工三厂的手榴弹和复装枪弹部分和河庄坪修械所一起合并进来。厂址仍设在温家沟村,形成以生产手榴弹和复装枪弹为主的兵工生产企业。工厂的生产机构设子弹股、手榴弹股、铸工股、机钳工股、木工股、锻工股、动力股。这次合并对边区的军事工业建设产生了主要的影响。
工厂合并后,涌现出赵占魁这样的爱厂如家、艰苦创业的特等劳动英雄。1942年9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号召边区工人以赵占魁为榜样。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及时调查和总结了赵占奎事迹,在全厂乃至各解放区开展学习赵占奎运动,把工业生产推向了新的高潮。
1942年初,徐弛任厂长。这一年,由于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手榴弹的月产量达到6000枚。同年9月,八路军留守兵团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合并,该厂归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后勤部军工局。
1943年春,工厂开始承担复装枪弹任务。同年6月,针对蒋介石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为支援前线,全厂职工主动增加工时,复装枪弹月产量达到13.5万发,当年生产手榴弹10万枚。同年年底,工厂制造出投掷筒,继而于1944年又试制成功掷榴弹,并不断改进加工方法,使质量不断提高,使用更加简便。
1944年是工厂任务繁重的一年。子弹股开始试生产全新枪弹。工厂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用石块垒成爬山烟囱,建成了反焰炉,炼出紫铜。将紫铜与从麻钱中提炼出的锌按7:3的比例炼成三七黄铜,然后铸成铜条,碾成铜片,经过18道工序,加工成铜弹壳,共生产1万多发枪弹。同年6月和8月,苏、美、英和国民政府报界组成的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先后参观了该厂。他们亲眼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人民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业绩,赞扬红色兵工厂的工人艰苦创业、救亡图存的英雄气概。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军工局与边区工业局合并。当时,工厂生产的任务是“五、五、五”,即每月修理步枪500支,造手榴弹5000枚,复装枪弹5万发。按当时情况,完成此项任务是困难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技术工人。因为工厂从8~11月陆续调走技术工人90多名,而新招入的学徒工在短期内又很难全面掌握技术。针对这种情况,工厂决定:加强培养学徒工,并从11月起实行包工修枪。这一方式收到明显效果,修一支步枪由原来20小时减少到8小时,最快的仅用4小时,仅后半月就修步枪295支,复装枪弹33815发,达到了“五、五、五”要求。
瓦市兵工厂
1946年10月,鉴于内战迫在眉睫,温家沟兵工厂遵照上级的命令,搬迁到瓦窑堡,改称为瓦市兵工厂。1947年1月,为适应战争形势,子弹股分出,在桃园建立子弹厂,命名为工艺实习四厂,龚家宏任厂长;瓦市兵工厂命名为工艺实习三厂,由王元一任厂长,主要任务是修械及翻造手榴弹壳。
1947年3月,胡宗南部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为了妥善保存军工生产力量,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王维舟与后勤司令部政委方仲指示:工厂职工不是战斗队,没有战斗任务,但要组织游击大队,只要能保存自己不被敌人吃掉就是胜利。工厂即列为部队编制,由第4纵队统一指挥。工艺实习三厂编成第4纵队独立2支队11大队1中队,王元一任队长,任务为修枪、铸手榴弹壳及修理其他机械,从6月起,又分为修械部、翻砂部和机工部。修械部组成几个小分队,分赴各处及第4纵队军械科工作,分散生产,每月可修枪250支。工艺实习四厂编成第4纵队独立2支队11大队2中队,龚家宏任队长,任务是用手工或小型机器复装枪弹,从4~6月共复装枪弹3.3万余发。
1947年8月14日~15日,1中队和2中队奉命随独立2支队全部东渡黄河,并入晋绥军区工业部。
编辑/曾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