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进行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化建设与运营模式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增强农村凝聚力、向心力与创造力,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本文结合合肥市大圩镇实情,提出大圩镇文化建设模式并在分析大圩镇现有文化建设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运营模式。
关键词:大圩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运营模式
为了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合理高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价值,本文结合大圩镇的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文化建设模式,提出适合大圩镇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运营模式,从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建设模式主要是指根据当地实际,利用与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保护当地文化资源与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的模式。运营模式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的组织、计划、实施、控制,是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种管理工作的总称,核心是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与资金运营方式。
一、大圩镇文化建设模式
合肥市大圩镇作为安徽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也有不足:在文化建设模式上,建设项目较少,雷同率较高,内容匮乏;在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上,产业链不健全,小规模经营,不具有规模效益,以私营企业为主,农民核心地位缺失等。本文借鉴杭州市与衢州市衢江区农村文化建设模式的经验,根据大圩镇文化建设实际状况,提出大圩镇文化生态园建设模型,包括三个方面:“圩”园、健身园、求知园。
1.“圩”园
该文化园是以村落发展为中心,以民俗文化传播为重点,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为宗旨,以“民办、民管、民享”为根本。文化园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徽派文化园,该部分主要以村落为核心,集中体现在徽派建筑与土特产两个方面,以“欣赏徽派建筑、住进农家屋,品尝农家菜”为宗旨,打造徽派建筑文化与饮食文化。合肥大圩镇新农村的建筑规划主要是以徽派建筑为核心,以打造徽派文化为重点,集中规划村落布局。二是民俗文化乐园,该园主要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着力点,体现大圩镇人民的淳朴。大圩镇的民俗很丰富,如大圩的打夯歌、许贵花船、大鼓、舞龙狮等。三是农事体验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事活动为中心,范围主要覆盖农业、林业、畜牧业与水产养殖业等。园内设有农耕文化展览园、农耕教习园和农耕体验园,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农耕文化、体验农事。四是文化产业园,该园主要结合先进农业科技,建设生态农庄,集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于一体。
2.健身园
根据调查了解,大圩镇主要新农村示范点——圩西村与沈福村有一部分基本休闲建设实施,如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但这些基础设施数量较少,分布集中于村委附近,利用率较低。因此,应建设一个“全面的、高利用率的”村民休闲健身乐园。该乐园内部建设应有针对性,即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建设不同的休闲建设设施。该乐园以村落为范围,是整个村落成为一个村民休闲健身乐园,让村民置身于乐园当中,达到“农民健身不出村”的效果。休闲健身公园要设立休闲亭、休闲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并且有腰鼓、秧歌、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
3.求知园
求知园以“寻求知识,拓展视野,寻找快乐”为宗旨,以农村的农家书屋为基础,扩大其规模,增加其功能。该园主要有专题讲习班、实践教习办等,讲授的地点一般设在村民休闲园与田间地头。专题讲习班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文化艺术、生活常识、思想教育、经济与法律知识等。农业技术培训可以与高校建立示范基地,提供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经济与法律知识讲解可以培养村民的经济头脑,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文化艺术教学主要是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求知园内设有新闻橱窗,有国内与国际热点,村民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研讨国家与国际热点,培养爱国热情。
二、大圩镇文化生态园运营模式
结合生态园模式的性质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四种运营模式可供选择:一是政府引导村民自办型;二是企业-农户型;三是企业型;四是合作社型。四种类型各有自己特点。
1.政府引导村民自办型
政府引导村民自办型主要是一些农村公共事业,面向对象为全体村民。这种类型摆脱了政府自办型的缺点,使所有农户成为公共事业的负责人,所有村民以参股的形式加入到这些公共事业中来。这种模式能够带动村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热情,使村民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去。该类型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二是民间捐助。在组织管理方面,村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主要负责人作为公共事业的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职能部门化,责任具体化,其他村民拥有监督权,形成严格的管理体制。具体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村民合作社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健身园、求知园及“圩”园里的徽派文化园等。
2.企业-农户型
企业-农户型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该模式借助于企业的优势,将文化融入到企业中,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不仅宣传当地文化、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而且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企业-农户型文化产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企业依靠自身的营运状况支撑企业发展,少数来自于政府补助。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户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雇佣当地村民从事一些传统民事民俗活动,企业正是依靠这些活动吸引游客并获取经济利润。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圩”园。
3.企业自主型
企业自主型文化产业主要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标,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该模式中,村民与企业主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村民不是企业的发展的核心资源。该类型产业主要依托出名的农作物,靠经营农产品为生,附有一定的旅游观光。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大圩葡萄园、战友蘑菇采摘观、“农家乐”等。
三、结论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模式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三是充足的经费投入,四是适宜的建设与运营模式。恰当的文化建设与运营模式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文化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文章中提到的四种运营模式是结合不同的文化内容进行选择的,四种运营模式各有自己优缺点,只有在认真分析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文炎.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一主两翼+以农民为主体、乡村为本位”模式[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01).
[2]毕顺堂,白臣.论新视野下农村文化市场建设[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3]胡振亚,胡波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基于徐州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经济,2009(06).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关键词:大圩镇;新农村;文化建设;运营模式
为了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合理高效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价值,本文结合大圩镇的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文化建设模式,提出适合大圩镇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运营模式,从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的发展。文化建设模式主要是指根据当地实际,利用与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保护当地文化资源与满足村民文化需求的模式。运营模式主要是指文化产业的组织、计划、实施、控制,是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种管理工作的总称,核心是文化产业的组织结构与资金运营方式。
一、大圩镇文化建设模式
合肥市大圩镇作为安徽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也有不足:在文化建设模式上,建设项目较少,雷同率较高,内容匮乏;在文化产业运营模式上,产业链不健全,小规模经营,不具有规模效益,以私营企业为主,农民核心地位缺失等。本文借鉴杭州市与衢州市衢江区农村文化建设模式的经验,根据大圩镇文化建设实际状况,提出大圩镇文化生态园建设模型,包括三个方面:“圩”园、健身园、求知园。
1.“圩”园
该文化园是以村落发展为中心,以民俗文化传播为重点,以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为宗旨,以“民办、民管、民享”为根本。文化园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徽派文化园,该部分主要以村落为核心,集中体现在徽派建筑与土特产两个方面,以“欣赏徽派建筑、住进农家屋,品尝农家菜”为宗旨,打造徽派建筑文化与饮食文化。合肥大圩镇新农村的建筑规划主要是以徽派建筑为核心,以打造徽派文化为重点,集中规划村落布局。二是民俗文化乐园,该园主要是以民间传统习俗为着力点,体现大圩镇人民的淳朴。大圩镇的民俗很丰富,如大圩的打夯歌、许贵花船、大鼓、舞龙狮等。三是农事体验园,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事活动为中心,范围主要覆盖农业、林业、畜牧业与水产养殖业等。园内设有农耕文化展览园、农耕教习园和农耕体验园,人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农耕文化、体验农事。四是文化产业园,该园主要结合先进农业科技,建设生态农庄,集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于一体。
2.健身园
根据调查了解,大圩镇主要新农村示范点——圩西村与沈福村有一部分基本休闲建设实施,如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但这些基础设施数量较少,分布集中于村委附近,利用率较低。因此,应建设一个“全面的、高利用率的”村民休闲健身乐园。该乐园内部建设应有针对性,即根据不同群体的需要,建设不同的休闲建设设施。该乐园以村落为范围,是整个村落成为一个村民休闲健身乐园,让村民置身于乐园当中,达到“农民健身不出村”的效果。休闲健身公园要设立休闲亭、休闲广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并且有腰鼓、秧歌、广场舞等健身娱乐活动。
3.求知园
求知园以“寻求知识,拓展视野,寻找快乐”为宗旨,以农村的农家书屋为基础,扩大其规模,增加其功能。该园主要有专题讲习班、实践教习办等,讲授的地点一般设在村民休闲园与田间地头。专题讲习班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文化艺术、生活常识、思想教育、经济与法律知识等。农业技术培训可以与高校建立示范基地,提供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经济与法律知识讲解可以培养村民的经济头脑,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文化艺术教学主要是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求知园内设有新闻橱窗,有国内与国际热点,村民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研讨国家与国际热点,培养爱国热情。
二、大圩镇文化生态园运营模式
结合生态园模式的性质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四种运营模式可供选择:一是政府引导村民自办型;二是企业-农户型;三是企业型;四是合作社型。四种类型各有自己特点。
1.政府引导村民自办型
政府引导村民自办型主要是一些农村公共事业,面向对象为全体村民。这种类型摆脱了政府自办型的缺点,使所有农户成为公共事业的负责人,所有村民以参股的形式加入到这些公共事业中来。这种模式能够带动村民进行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村民的热情,使村民融入到文化建设中去。该类型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二是民间捐助。在组织管理方面,村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主要负责人作为公共事业的领导者,根据实际情况,职能部门化,责任具体化,其他村民拥有监督权,形成严格的管理体制。具体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村民合作社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健身园、求知园及“圩”园里的徽派文化园等。
2.企业-农户型
企业-农户型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该模式借助于企业的优势,将文化融入到企业中,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不仅宣传当地文化、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而且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企业-农户型文化产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企业依靠自身的营运状况支撑企业发展,少数来自于政府补助。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户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雇佣当地村民从事一些传统民事民俗活动,企业正是依靠这些活动吸引游客并获取经济利润。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圩”园。
3.企业自主型
企业自主型文化产业主要以获取经济利润为目标,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该模式中,村民与企业主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雇佣关系,村民不是企业的发展的核心资源。该类型产业主要依托出名的农作物,靠经营农产品为生,附有一定的旅游观光。采用这种模式的有大圩葡萄园、战友蘑菇采摘观、“农家乐”等。
三、结论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模式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三是充足的经费投入,四是适宜的建设与运营模式。恰当的文化建设与运营模式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文化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文章中提到的四种运营模式是结合不同的文化内容进行选择的,四种运营模式各有自己优缺点,只有在认真分析当地实际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应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文炎.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一主两翼+以农民为主体、乡村为本位”模式[J].宁夏农林科技,2012,53(01).
[2]毕顺堂,白臣.论新视野下农村文化市场建设[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3]胡振亚,胡波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基于徐州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经济,2009(06).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