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演愈烈,继而造成城市、工业和农业供水紧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市供水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城市供水设施的需求,加剧了城市供水的紧张状况。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形势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总量仍然不足,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加快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只有一条出路: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一、供水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水污染严重,浪费用水,不合理用水等问题,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6%,而承受着世界25%人口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造成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和淡水资源匮乏的沿海城市不得不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以外的流域引水或超量开采地下水。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低,1998年只有30%,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造成全国部分水域和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是供水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失修失养严重,服务水平低。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和投资不足,造成城市供水紧张,许多城市还采用公共水站向居民供水,特别是在夏季用水高峰时期,许多工厂不得不限产或停产,居民生活用水也不得不采取定时分片供水。供水设施陈旧、老化,超负荷运行,效率低下,爆管等事故时有发生。
三是供水价格与生产成本背离,部分供水企业亏本经营,无力靠自身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由于我国水价形成机制不顺,长期水价与水的价值严重不符,制约了城市供水行业的健康发展,过低的水价造成城市自来水的大量浪费也使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运行艰难。
四是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漏失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根据建设部调查,我国供水管网漏损却非常严重,平均漏损率在20%以上,而且在逐年增加,北方尤其严重,甚至有的城市的供水效率只有30%多,漏损率高达66%,真是触目惊心!
二、任务与措施
按照建设部制定的《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通过大规模的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强化城市节约用水,基本解决大中城市 严重缺水的问题,使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在水源许可的城市,供水范围由目前的建成区 扩大到规划区,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现有设施的服务功能和供水质量,降低城市供水管 网漏失比率和单位供水能耗。九五期间,需新增日供水能力4000万M3,城市供水普及率提高到96%。到2010年,要通过建设大型输水工程,使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城市供水要实现水质好、水压稳的目标。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9%。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城市供水行业是公益性的基础行业,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
二是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筹集政策性资金为基础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城市供水行业的投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包括借用国外中长期优惠贷款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用于供水设施的建设和企业的技术改造。
三是要搞好价格改革。理顺产品和服务价格机制,逐步形成按成本+税费+合理利润的作价原则,随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的价格机制,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出台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将会对这项改革发挥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四是要切实做好城市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工作。抓好污染治理,对受污染的饮用水上游各类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大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护和改善水源水质。加强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地下水实行动态观测,努力做好地下水的天然补给和人工回灌。
五是要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认真做好节水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改革发展建议
进一步加强立法和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依法推进行业改革和加强市场监管。制定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准入的条件和实施程序,依法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和市场监管行为。在城市供水方面要对现有的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推进城市水行业的改革。从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着重在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上下功夫,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全行业科学、健康发展。把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建立起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城市供水企业在政府部门依法实施监管的情况下,真正成为自主地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既要使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要保证其实现政府规定的社会效益目标。通过开放市场、形成竞争和引入商业管理经验及社会资本等手段,给原来垄断经营、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城市水业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政府依法及依约的监管体系,完善包括特许经营制度在内的制度性环境;当前比较紧迫的问题是对特许经营制度的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
四、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利用外资发展城市供水事业,将利用外资作为改革投融资 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筹集建设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和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企业技 术进步的一项有效措施,列入工作日程。到1998年底,我国先后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 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奥地利、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中长期优惠贷款,以及采用合资、合作、出让、转让经营权、使用权等方式,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建设城 市供水项目140多项,利用外资金额近18亿美元,并成功地开展了成都自来水六厂四期工程B OT试点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城市供水行业利用外资已初步形成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国外贷款等多种方式并举,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
一是要按照国家利用外资的有关法规,制定行业利用外资的相关规章,扩大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利用外资是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是最重要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之一,重点做好吸收外商直接 投资工作,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二是要扩大BOT试点项目范围,积极探讨出让、转让经营权和境外融资等方式吸收外商直 接投资,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特点的直接利用外资途径,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三是按照我国的地区发展战略,逐步将利用外资的重点由东部及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 伸,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以使东西部地区平衡协调发展。
鉴于城市供水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在利用外资中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眼 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要能引进外资,又要能把握好行业主导权,以使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五、结语
21世纪,是充满着竞争的世纪,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而水又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水业是一个大舞台。我国城市供水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逐步走向市场,不能仅限于以水资源为主线的市场。在合理的价格机制下,城市供水可以实现产业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建立城市供水水源应急预案,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进而辐射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供水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水污染严重,浪费用水,不合理用水等问题,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市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6%,而承受着世界25%人口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造成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和淡水资源匮乏的沿海城市不得不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以外的流域引水或超量开采地下水。由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低,1998年只有30%,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或渗入地下,造成全国部分水域和地下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是供水设施能力严重不足,失修失养严重,服务水平低。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和投资不足,造成城市供水紧张,许多城市还采用公共水站向居民供水,特别是在夏季用水高峰时期,许多工厂不得不限产或停产,居民生活用水也不得不采取定时分片供水。供水设施陈旧、老化,超负荷运行,效率低下,爆管等事故时有发生。
三是供水价格与生产成本背离,部分供水企业亏本经营,无力靠自身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由于我国水价形成机制不顺,长期水价与水的价值严重不符,制约了城市供水行业的健康发展,过低的水价造成城市自来水的大量浪费也使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运行艰难。
四是目前城市供水管网漏失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根据建设部调查,我国供水管网漏损却非常严重,平均漏损率在20%以上,而且在逐年增加,北方尤其严重,甚至有的城市的供水效率只有30%多,漏损率高达66%,真是触目惊心!
二、任务与措施
按照建设部制定的《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00年,通过大规模的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强化城市节约用水,基本解决大中城市 严重缺水的问题,使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在水源许可的城市,供水范围由目前的建成区 扩大到规划区,同时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现有设施的服务功能和供水质量,降低城市供水管 网漏失比率和单位供水能耗。九五期间,需新增日供水能力4000万M3,城市供水普及率提高到96%。到2010年,要通过建设大型输水工程,使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城市供水要实现水质好、水压稳的目标。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9%。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深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城市供水行业是公益性的基础行业,要引入竞争机制,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
二是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筹集政策性资金为基础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加大对城市供水行业的投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包括借用国外中长期优惠贷款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用于供水设施的建设和企业的技术改造。
三是要搞好价格改革。理顺产品和服务价格机制,逐步形成按成本+税费+合理利润的作价原则,随市场变化适时调整的价格机制,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出台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将会对这项改革发挥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四是要切实做好城市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工作。抓好污染治理,对受污染的饮用水上游各类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大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保护和改善水源水质。加强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地下水实行动态观测,努力做好地下水的天然补给和人工回灌。
五是要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认真做好节水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三、改革发展建议
进一步加强立法和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依法推进行业改革和加强市场监管。制定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准入的条件和实施程序,依法确立特许经营制度,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市场和市场监管行为。在城市供水方面要对现有的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推进城市水行业的改革。从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着重在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上下功夫,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全行业科学、健康发展。把市场机制的建立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建立起明晰规范的产权关系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城市供水企业在政府部门依法实施监管的情况下,真正成为自主地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既要使企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要保证其实现政府规定的社会效益目标。通过开放市场、形成竞争和引入商业管理经验及社会资本等手段,给原来垄断经营、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的城市水业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政府依法及依约的监管体系,完善包括特许经营制度在内的制度性环境;当前比较紧迫的问题是对特许经营制度的准确理解和严格执行。
四、继续扩大利用外资,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利用外资发展城市供水事业,将利用外资作为改革投融资 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筹集建设资金的一条重要渠道和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企业技 术进步的一项有效措施,列入工作日程。到1998年底,我国先后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 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奥地利、法国、德国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中长期优惠贷款,以及采用合资、合作、出让、转让经营权、使用权等方式,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建设城 市供水项目140多项,利用外资金额近18亿美元,并成功地开展了成都自来水六厂四期工程B OT试点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城市供水行业利用外资已初步形成了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借用国外贷款等多种方式并举,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的良好局面 ,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
一是要按照国家利用外资的有关法规,制定行业利用外资的相关规章,扩大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利用外资是扩大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是最重要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之一,重点做好吸收外商直接 投资工作,扩大利用外资规模。
二是要扩大BOT试点项目范围,积极探讨出让、转让经营权和境外融资等方式吸收外商直 接投资,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城市供水行业特点的直接利用外资途径,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三是按照我国的地区发展战略,逐步将利用外资的重点由东部及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延 伸,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以使东西部地区平衡协调发展。
鉴于城市供水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在利用外资中要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眼 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既要能引进外资,又要能把握好行业主导权,以使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发展。
五、结语
21世纪,是充满着竞争的世纪,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而水又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水业是一个大舞台。我国城市供水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逐步走向市场,不能仅限于以水资源为主线的市场。在合理的价格机制下,城市供水可以实现产业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建立城市供水水源应急预案,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进而辐射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