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外干部是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党外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干部配备“拿位子找人”等突出问题,全面构建适应事业发展和党外干部成长需要的选、育、用、管全链条工作机制,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党外干部队伍。
在“选”上突出“准”
在党外干部的推选中,要准确把握党委统筹抓、统战部门牵头抓、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合力抓的关系,形成党委全方位统筹安排、组织统战全面把关、成员单位全程介入的工作闭环。一是口碑要准。依托成员单位、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定期推荐党外优秀干部人才机制,形成党外干部和体制外的党外人士“两个名单”,统战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不定期深入名单中的党外干部工作地,听取党外干部所在单位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等评价,形成台账动态管理。二是德才要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落实统战部部长“一对一”全覆盖谈心谈话,全方位掌握党外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对口碑良好的党外干部,协调信访、巡查督查、审计等部门再辨别、再甄别,重点审查党外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三是实绩要准。建立党外干部综合考察评价体系,实行党外干部“点线面”考察法,点对点派员跟踪考察、中心工作一线实战考察、部门联动全面综合考察,真正把实绩突出的优秀党外干部识别出来。
在“育”上突出“量”
在党外干部教育培养中,要准确处理好丰富履历的“站台”、学习教育的“平台”和干事创业的“舞台”的关系,以“早培养早使用”的工作思路,分门别类对党外干部人才进行阶梯式培养。一是量体裁衣“一人一本”。牢固树立党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不是使用而是培养的理念,推行“成长轨迹管理”,准确记录个人信息、工作实绩、奖惩立功等方面情况,每半年依托“成长轨迹”,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计划,增强干部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量身定制“一人一课”。将党外干部人才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总盘子”,全面实施党外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组织部门、统战部门要密切合作,采取“全员轮训”“精准滴灌”两种形式,为党外干部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三是量力而行“一人一策”。建立党外干部人才蹲苗历练方案,对体制内的党外干部,选派到巡察督导、信访维稳、挂图作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线任职、挂职;对体制外的党外人才,采取常态化交流座谈、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精准锤炼,全方位培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党外干部人才。
在“用”上突出“梯”
在党外干部选拔使用中,要正确处理好短期、中期和长期需要的关系,既要满足下一轮换届和未來五年等近期需要,更要着眼中长期干部队伍梯度建设需求,全面优化队伍结构、成长梯度。一是打破隐形阶梯。坚持政治上一视同仁,抓住届中调整、换届等契机,统筹安排优秀党外干部人才,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全面配备党外干部,加强政府组成部门党外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的配备,打破党外干部“一副到底”的局面。二是形成梯田名单。坚持培养上同步推进,按照民主党派、宗教团体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不同类型,将党外干部人才分为70后、75后、80后、85后、90后五个梯度进行储备,建立年轻党外干部、党外女干部、党外民族干部、民主党派干部、无党派干部和专业型党外干部6个类别名单分类入库,菜单式培养、梯田式管理。三是按需梯队使用。坚持工作上放手使用,按照先使用再培养、先识别再观察、先挑担子再压担子的“三先三再”原则,对潜力型、发展型、预备型、近期型、中远型五种类型党外干部采取平挂、上挂、下挂、外挂、对挂“五挂”方式精准安排实践锻炼岗位,对实绩突出的大胆提拔重用,为党外干部施展才华搭建广阔平台。
在“管”上突出“度”
在党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中,要准确处理好关爱、关注、关心的关系,把握工作节奏力度,秉持公平公正公心,营造党外干部人才成长成才的健康氛围。一是政治关爱要有尺度。研究制定“四大家”领导班子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的意见办法,严把政治关、能力关、素质关,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党外干部人才提名推荐进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队伍中,全力搭建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政治平台,引领党外干部更好地发挥特长优势和“智囊”作用。二是工作关注要有态度。组成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检查工作组,针对党外干部政策落地等情况开展“宏观巡查”。建立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点对点“双向约谈”制度,针对党外干部日常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点面巡谈”;推行事前事中监督“三函工作法”,用好提醒函、函询函、诫勉函开展“全面巡防”。三是生活关心要有温度。落实党外干部常态化走访慰问关怀制度,将党外干部纳入工伤医疗保险,健全健康体检、带薪休假等制度,常态化举办文体活动,帮助党外干部开心工作、快乐生活。(作者系中共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责编/范吴瑕)
在“选”上突出“准”
在党外干部的推选中,要准确把握党委统筹抓、统战部门牵头抓、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合力抓的关系,形成党委全方位统筹安排、组织统战全面把关、成员单位全程介入的工作闭环。一是口碑要准。依托成员单位、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定期推荐党外优秀干部人才机制,形成党外干部和体制外的党外人士“两个名单”,统战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不定期深入名单中的党外干部工作地,听取党外干部所在单位领导、同事和服务对象等评价,形成台账动态管理。二是德才要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落实统战部部长“一对一”全覆盖谈心谈话,全方位掌握党外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情况。对口碑良好的党外干部,协调信访、巡查督查、审计等部门再辨别、再甄别,重点审查党外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三是实绩要准。建立党外干部综合考察评价体系,实行党外干部“点线面”考察法,点对点派员跟踪考察、中心工作一线实战考察、部门联动全面综合考察,真正把实绩突出的优秀党外干部识别出来。
在“育”上突出“量”
在党外干部教育培养中,要准确处理好丰富履历的“站台”、学习教育的“平台”和干事创业的“舞台”的关系,以“早培养早使用”的工作思路,分门别类对党外干部人才进行阶梯式培养。一是量体裁衣“一人一本”。牢固树立党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不是使用而是培养的理念,推行“成长轨迹管理”,准确记录个人信息、工作实绩、奖惩立功等方面情况,每半年依托“成长轨迹”,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计划,增强干部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量身定制“一人一课”。将党外干部人才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总盘子”,全面实施党外干部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组织部门、统战部门要密切合作,采取“全员轮训”“精准滴灌”两种形式,为党外干部人才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三是量力而行“一人一策”。建立党外干部人才蹲苗历练方案,对体制内的党外干部,选派到巡察督导、信访维稳、挂图作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线任职、挂职;对体制外的党外人才,采取常态化交流座谈、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方式精准锤炼,全方位培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党外干部人才。
在“用”上突出“梯”
在党外干部选拔使用中,要正确处理好短期、中期和长期需要的关系,既要满足下一轮换届和未來五年等近期需要,更要着眼中长期干部队伍梯度建设需求,全面优化队伍结构、成长梯度。一是打破隐形阶梯。坚持政治上一视同仁,抓住届中调整、换届等契机,统筹安排优秀党外干部人才,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全面配备党外干部,加强政府组成部门党外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的配备,打破党外干部“一副到底”的局面。二是形成梯田名单。坚持培养上同步推进,按照民主党派、宗教团体和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不同类型,将党外干部人才分为70后、75后、80后、85后、90后五个梯度进行储备,建立年轻党外干部、党外女干部、党外民族干部、民主党派干部、无党派干部和专业型党外干部6个类别名单分类入库,菜单式培养、梯田式管理。三是按需梯队使用。坚持工作上放手使用,按照先使用再培养、先识别再观察、先挑担子再压担子的“三先三再”原则,对潜力型、发展型、预备型、近期型、中远型五种类型党外干部采取平挂、上挂、下挂、外挂、对挂“五挂”方式精准安排实践锻炼岗位,对实绩突出的大胆提拔重用,为党外干部施展才华搭建广阔平台。
在“管”上突出“度”
在党外干部日常管理监督中,要准确处理好关爱、关注、关心的关系,把握工作节奏力度,秉持公平公正公心,营造党外干部人才成长成才的健康氛围。一是政治关爱要有尺度。研究制定“四大家”领导班子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的意见办法,严把政治关、能力关、素质关,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优秀党外干部人才提名推荐进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队伍中,全力搭建党外干部参政议政的政治平台,引领党外干部更好地发挥特长优势和“智囊”作用。二是工作关注要有态度。组成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检查工作组,针对党外干部政策落地等情况开展“宏观巡查”。建立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点对点“双向约谈”制度,针对党外干部日常工作推进情况开展“点面巡谈”;推行事前事中监督“三函工作法”,用好提醒函、函询函、诫勉函开展“全面巡防”。三是生活关心要有温度。落实党外干部常态化走访慰问关怀制度,将党外干部纳入工伤医疗保险,健全健康体检、带薪休假等制度,常态化举办文体活动,帮助党外干部开心工作、快乐生活。(作者系中共乐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责编/范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