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不同病因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分析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后分娩结局。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18例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分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T)、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及其他;并根据血小板计数(PLT)检查结果评估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100×10~9/L为轻度,20~50×10~9/L为中度,<20×10~9/L为重度。观察患者不同病因分布及其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比较经治疗后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程度患者的妊娠分娩结局。结果:GT66例(55.9%)、ITP 26例(22.0%)、HDCP 17例(14.4%)、其他病因9例(7.6%)。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不同病因患者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有差异(P<0.05)。GT组主要为轻度,其占比高于中重度,ITP组中重度占比高于轻度(均P<0.05);HDCP组血小板减少严重程度占比未见差异(P>0.05),其他病因的重度占比高于轻度(P<0.05)。GT组剖宫产率、输血率低于ITP组、HDCP组及其他组(P<0.05);GT组与ITP组新生儿早产率与窒息率无差异,两组早产与窒息率均低于HDCP组及其他组(均P<0.05)。血小板减少中度的产妇产后出血率(12.1%)高于重度(0),血小板减少重度的产妇新生儿早产率(46.4%)、窒息率(17.9%)高于轻度(10.5%、1.8%)(均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因不同,其血小板减少程度、治疗与预后各有差异;该病以GT为常见原因,妊娠分娩结局良好,其他病因的血小板减少程度更严重,妊娠分娩结局较差,需及时诊断、合理规范治疗以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无人机巡检时若不能准确判断与障碍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易造成碰撞导致坠机事故。研究一种基于无人机视觉的电力巡检线路安全距离自动诊断方法,通过无人机双目视觉系统采集障碍物的左右图像,在预处理的基础上,检测障碍物轮廓。提取障碍物左右图像特征点并实施立体匹配,结合双目视觉成像原理,求出障碍物的三维坐标,以此获得障碍物与无人机之间的实际距离。基于障碍物轮廓确定避障边界线,对比实际距离与边界线,实现基于无人机视
<正>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意见》为各地各校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幼儿园里,劳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小班的自理活动,还是中班的值日生工作,
期刊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在分娩时的用血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备血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2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减少的轻重程度将其分为4组:Ⅰ组,血小板计数(101~125)×10~9/L,115例;Ⅱ组,血小板计数(51~100)×10~9/L,158例;Ⅲ组,血小板计数(21~50)×10~9/L,1
焦虑反应对于动物生存至关重要,它是对环境做出综合评估的反应,最大程度减少对自身潜在威胁,随着社会应激事件增加,焦虑发病率日趋增多。本研究主要围绕杏仁核、海马、终纹床核在调节焦虑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阐述杏仁核是如何通过不同的途径调节焦虑症状展开综述。综述提示大脑的几个区域,如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腹侧海马体(VHPC)与杏仁核、终纹床核(BNST)通过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神经网络调控焦
大数据时代下,建立以扶贫信息共享平台为中心、以大数据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为两翼的大数据扶贫审计系统,能够实现对大数据技术优势和扶贫审计需求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全面联网审计、精准扶贫审计和全过程政策跟踪审计。对于提高扶贫审计效率和效果,实现“金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正>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就是在一日活动中实现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经验与能力建构的。在此过程中,观察是幼儿教师实施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教师要在幼儿现有的经验、能力与新的经验、能力之间搭建桥梁,对幼儿进行充分、客观的观察和分析。理想中,在一日活动中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能为教师了解幼儿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提供依据。但现实中由于“周计划”“日计划”对一日活动的频率和节奏的制约,使得教师在带班过程中急
期刊
为了充分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笔者根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结合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涵与重要性,阐述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根据农田面积选择灌溉技术、合理化配置水资源、科学化监测水量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措施,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农田水利工程应用效果。
我国的地质类型较为多样,水文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农业行业的灌溉需求,其成为我国农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任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切入点进行探析。
在现代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理论在教育领域内应用的研究正不断加深,相关的实验和调查不断增加,教育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通过将虚拟现实技术和高中地理教学资源融合应用,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大幅提升。这是由于高中地理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时空远,风险高,考察难度大等特性,使得学生无法做到对地理区域及景观身临其境般的认知,而且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课本知识的抽象性及平面图片难以将地理知识的全貌和
目的:比较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孤立肺结节(SPN)良恶性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0例SPN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CT、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I检查在SPN良恶性诊断中的效能,并分析CT检查诊断SPN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0例SPN患者中,确诊为恶性结节57例,良性结节33例;CT检查诊断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