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大食堂的黄金时代,到三年困难时期,再到种自留地,冀中平原上的人们怎样经历自己的“民以食为天”?
青少年时代,我都生活在冀中平原上一个最普通小村庄:南刘庄生产大队,属于保定专区,蠡县洪堡公社。大队一千多口人,分成十来个生产小队。那时代的南刘庄,村民都以种地为生,与外界交往不多,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敲钟上工,日落而息。这里,我就从1958年的吃食堂说起,说说刘庄人吃的变迁。
晚清、民国时这里的农家吃食,可以看齐如山先生《华北的农村》一书,因为齐先生是高阳县人,和蠡县是邻居,两处的农家生活是完全一样的。这里继续齐先生的话题。
食堂初建
“食堂”这个词,最早是从一群聊天的妇女嘴里听到,大意是说,要吃食堂了,不用刷锅做饭了。话里流露的是新奇、盼望。最初食堂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兴奋、满足,食堂的饭敞口吃,几百口子人挤在一个大院里,边吃边聊,很有意思。
一般午饭吃干的,多是棒子面或高粱面窝窝头,盛在一个大笸箩里,抬出来放在院子当中,两只水桶盛菜汤,也放在一旁,吃多少拿多少。有几分像今天的吃自助餐,个个吃得肚皮鼓鼓的。晚饭喝粥,还有熘山药,就是煮得稀软的红薯。晚饭开得晚,黑暗中弥漫着棒子面粥的香味,院子里一大片蹲着的黑糊糊的人影,很远就能听到混成一片的“吸溜”声。粥烫人急,喝起来要有些技巧,手捧大海碗,连筷子都不用,嘴在碗沿转圈喝,准确说应该叫吸,把嘴嘬起来,连空气带粥一起吸进嘴里,因此发出响亮的“吸溜、吸溜”声。挨着碗沿的粥凉得快,温度略低一些,吸进的空气也起着冷却的作用,这样就能吃得快一些,吃伙饭,速度是很重要的。孩子们故意把嘴嘬得更小,吸成“吱——吱——”响声,一时间声震夜空。
吃饱了,临走再拿几块熘山药,边走边吃,孩子们吃几嘴不吃了,一甩手扔到房顶上,更有好玩的,使巧劲把山药撺在墙上,名日摔蘑菇。只是到了第二年,吃不饱了,又到房上把晒干的熘山药拣下来,摔在墙上的山药也用棍子捅下来,重新吃完。
农忙时节,晚饭后还要干活,这是大跃进的年代。干完活夜深了,肚子也叫了,因此还有一顿夜宵,这夜宵只有干夜活的劳力吃,老人、孩子早睡下了,没有份。某个时段夜宵总吃豆腐脑。当地有高粱间作黄豆的传统,黄豆熟了收获不及时,豆荚暴开,豆子掉在了地上,一场雨过后,地上的黄豆泡涨了。发动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把胀了的黄豆捡回来,队里现成有歇业的卖豆腐脑的手艺人,把泡涨的黄豆磨浆做成豆腐脑。孩子们大多没吃过这美食,听大人讲起来,馋得流口水。当然,真要坚持吃的话也不一定不让吃。只是孩子们都难熬夜晚的困乏,早早就躺在炕上不动了。
1958年风调雨顺,地里的草长了半人多高。凡草长得好的年头都是好年景。可是1958年的收成并不好,青年人大都上了水库工地,在家的人个个磨洋工(怠工),尽管墙上的标语尽是“鏖战”、“夜战”“多快好省”的字眼,劳动效率还是奇低,庄稼大都被草“吃”了,收秋又是丢三落四,到了冬天,地里还有没收获完的庄稼。不清楚当年的公粮究竟缴多少,反正装到仓库里的粮食太少了。加上食堂管理粗放,泼洒浪费比比皆是。因此,在食堂里敞口海吃的情景,维持了不足一年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
“三年”时期
生产队的食堂好景不长。从敞口吃改成了定量吃,开始每顿三个窝头到每顿两个窝头,后来竟只给一个,这是成年人的定量。五六岁的孩子给“三分”窝头。这样的孩子以后上学,学分数理解的特别快,老师一讲到十分之三,马上想到了当年的“三分”窝头。吃定量可以把饭打回家里来吃。孩子三嘴两嘴三分窝头就进去了,眼睛眨巴眨巴望着大人手里舍不得下咽的窝头,大人只有掰下一块递给孩子。
当年人们的饭量都特别大,小伙子一顿吃四五个窝头是正常,七八个也能吃下去。有菜汤、咸菜佐饭就是奢侈了,多数时候都是干吃窝头喝凉水。没有菜的参与,,对窝头的味道体会得更清晰、更深刻,那棒子面的窝头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只是人身体的营养来源只有主食一种渠道了。
吃不饱了,打饭就成了人们一天当中最为期盼的事情,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吃完早饭,就拿着“芊子”(芊,读做浅。芊子是一种用高粱杆编成的笸箩,当地人专门用来盛饽饽),到食堂打中午饭,把芊子放在地上代替人排队。每天上午,食堂门口一条用芊子排成的长长队伍,成了一大景观。
渐渐窝头没有了,改吃“淀粉”。此淀粉非彼淀粉,是用山药蔓或棒子核等为原料做成的,不知哪位高人借用了这美好的名字,反正不是农民,那时候的农民,还没有人知道淀粉是什么东西。做法不复杂,把原料烘干碾碎,用粗罗筛过,掺上少许棒子面做黏合剂,合成面团后还是太松散,捏不成窝头,只能两手团一团,弄成圆不圆扁不扁黑不溜秋的东西,上锅蒸熟即可。这东西吃在嘴里满嘴是渣,一股浓浓的中药味,难以下咽。几种淀粉中,山药蔓做的还略微好吃一些,除了中药味以外,竟略有一丝甜味。每顿饭两个淀粉团,搭配两个熘山药,山药成了佐饭的菜,吃一口淀粉,再吃一口山药送下去。讲究一些的人家,把淀粉团打回家以后,搓碎,上锅烙干,这样吃起来中药味略淡一些,还有酥脆的感觉。
挨饿的滋味最不好受。“吃”成了人们生活中唯一追求的目标,凡是能入嘴的东西,都往嘴里塞。一开春,耕地翻出上年落下的山药,虽然一冻一化已经变了质,味道苦、颜色黑,但擦擦土就吃进嘴里。野菜长出来了,孩子们整天拿着口袋在地里转悠,寻觅簇簇柳、面条棵、青椒菜,野菜不能生吃(苣苣菜又叫苦菜,可以生吃,但不能代替主食),要拿回家里,用开水煮熟,放些盐,就是一顿美食。秋天,地里可吃的东西太丰富了,生山药、生棒子、生北瓜、生西葫芦、生茄子、生萝卜等。其中,生山药、生茄子最为好吃,后来能吃饱了,偶尔还弄两个尝尝鲜,生茄子就大葱,是难得的佳肴。秋天的庄稼地,是饥饿人群的天堂。秋后,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一群妇女在场院打棒子,抓起一把生棒子粒捂在嘴里,嘎嘣噶嘣地嚼。冬天,一群孩子,用铁丝穿着白菜疙瘩(白菜的根茎)在火上烧,烧熟一层啃一层。人们逮住麻雀烧麻雀,逮住老鼠烧老鼠,这是真正的美味。
人们闲聊的话题只剩下一个,就是“吃”。某人讲起前一天,裤腿里装了一根萝卜(上些年纪的妇女时兴把裤腿脚扎起来),偷偷带回家,村口有“护秋团”,凡回家的人都要搜身,此萝卜竟没有被搜出来,晚上用半锅水煮萝卜片,一家人每人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了个不亦乐乎,讲的人津津乐道,听的人满脸的羡慕。当年,不肯偷吃食的人极少。
故事发生在1959年到1960年,后来,人们“胖”、瘦反差极大,瘦者骨瘦如柴,孩子们两条细腿支着一个大肚子,再往上是长长的脖子挑起一个大脑袋;胖者胖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其实不是胖,是
青少年时代,我都生活在冀中平原上一个最普通小村庄:南刘庄生产大队,属于保定专区,蠡县洪堡公社。大队一千多口人,分成十来个生产小队。那时代的南刘庄,村民都以种地为生,与外界交往不多,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敲钟上工,日落而息。这里,我就从1958年的吃食堂说起,说说刘庄人吃的变迁。
晚清、民国时这里的农家吃食,可以看齐如山先生《华北的农村》一书,因为齐先生是高阳县人,和蠡县是邻居,两处的农家生活是完全一样的。这里继续齐先生的话题。
食堂初建
“食堂”这个词,最早是从一群聊天的妇女嘴里听到,大意是说,要吃食堂了,不用刷锅做饭了。话里流露的是新奇、盼望。最初食堂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兴奋、满足,食堂的饭敞口吃,几百口子人挤在一个大院里,边吃边聊,很有意思。
一般午饭吃干的,多是棒子面或高粱面窝窝头,盛在一个大笸箩里,抬出来放在院子当中,两只水桶盛菜汤,也放在一旁,吃多少拿多少。有几分像今天的吃自助餐,个个吃得肚皮鼓鼓的。晚饭喝粥,还有熘山药,就是煮得稀软的红薯。晚饭开得晚,黑暗中弥漫着棒子面粥的香味,院子里一大片蹲着的黑糊糊的人影,很远就能听到混成一片的“吸溜”声。粥烫人急,喝起来要有些技巧,手捧大海碗,连筷子都不用,嘴在碗沿转圈喝,准确说应该叫吸,把嘴嘬起来,连空气带粥一起吸进嘴里,因此发出响亮的“吸溜、吸溜”声。挨着碗沿的粥凉得快,温度略低一些,吸进的空气也起着冷却的作用,这样就能吃得快一些,吃伙饭,速度是很重要的。孩子们故意把嘴嘬得更小,吸成“吱——吱——”响声,一时间声震夜空。
吃饱了,临走再拿几块熘山药,边走边吃,孩子们吃几嘴不吃了,一甩手扔到房顶上,更有好玩的,使巧劲把山药撺在墙上,名日摔蘑菇。只是到了第二年,吃不饱了,又到房上把晒干的熘山药拣下来,摔在墙上的山药也用棍子捅下来,重新吃完。
农忙时节,晚饭后还要干活,这是大跃进的年代。干完活夜深了,肚子也叫了,因此还有一顿夜宵,这夜宵只有干夜活的劳力吃,老人、孩子早睡下了,没有份。某个时段夜宵总吃豆腐脑。当地有高粱间作黄豆的传统,黄豆熟了收获不及时,豆荚暴开,豆子掉在了地上,一场雨过后,地上的黄豆泡涨了。发动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把胀了的黄豆捡回来,队里现成有歇业的卖豆腐脑的手艺人,把泡涨的黄豆磨浆做成豆腐脑。孩子们大多没吃过这美食,听大人讲起来,馋得流口水。当然,真要坚持吃的话也不一定不让吃。只是孩子们都难熬夜晚的困乏,早早就躺在炕上不动了。
1958年风调雨顺,地里的草长了半人多高。凡草长得好的年头都是好年景。可是1958年的收成并不好,青年人大都上了水库工地,在家的人个个磨洋工(怠工),尽管墙上的标语尽是“鏖战”、“夜战”“多快好省”的字眼,劳动效率还是奇低,庄稼大都被草“吃”了,收秋又是丢三落四,到了冬天,地里还有没收获完的庄稼。不清楚当年的公粮究竟缴多少,反正装到仓库里的粮食太少了。加上食堂管理粗放,泼洒浪费比比皆是。因此,在食堂里敞口海吃的情景,维持了不足一年时间,就一去不复返了。
“三年”时期
生产队的食堂好景不长。从敞口吃改成了定量吃,开始每顿三个窝头到每顿两个窝头,后来竟只给一个,这是成年人的定量。五六岁的孩子给“三分”窝头。这样的孩子以后上学,学分数理解的特别快,老师一讲到十分之三,马上想到了当年的“三分”窝头。吃定量可以把饭打回家里来吃。孩子三嘴两嘴三分窝头就进去了,眼睛眨巴眨巴望着大人手里舍不得下咽的窝头,大人只有掰下一块递给孩子。
当年人们的饭量都特别大,小伙子一顿吃四五个窝头是正常,七八个也能吃下去。有菜汤、咸菜佐饭就是奢侈了,多数时候都是干吃窝头喝凉水。没有菜的参与,,对窝头的味道体会得更清晰、更深刻,那棒子面的窝头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只是人身体的营养来源只有主食一种渠道了。
吃不饱了,打饭就成了人们一天当中最为期盼的事情,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吃完早饭,就拿着“芊子”(芊,读做浅。芊子是一种用高粱杆编成的笸箩,当地人专门用来盛饽饽),到食堂打中午饭,把芊子放在地上代替人排队。每天上午,食堂门口一条用芊子排成的长长队伍,成了一大景观。
渐渐窝头没有了,改吃“淀粉”。此淀粉非彼淀粉,是用山药蔓或棒子核等为原料做成的,不知哪位高人借用了这美好的名字,反正不是农民,那时候的农民,还没有人知道淀粉是什么东西。做法不复杂,把原料烘干碾碎,用粗罗筛过,掺上少许棒子面做黏合剂,合成面团后还是太松散,捏不成窝头,只能两手团一团,弄成圆不圆扁不扁黑不溜秋的东西,上锅蒸熟即可。这东西吃在嘴里满嘴是渣,一股浓浓的中药味,难以下咽。几种淀粉中,山药蔓做的还略微好吃一些,除了中药味以外,竟略有一丝甜味。每顿饭两个淀粉团,搭配两个熘山药,山药成了佐饭的菜,吃一口淀粉,再吃一口山药送下去。讲究一些的人家,把淀粉团打回家以后,搓碎,上锅烙干,这样吃起来中药味略淡一些,还有酥脆的感觉。
挨饿的滋味最不好受。“吃”成了人们生活中唯一追求的目标,凡是能入嘴的东西,都往嘴里塞。一开春,耕地翻出上年落下的山药,虽然一冻一化已经变了质,味道苦、颜色黑,但擦擦土就吃进嘴里。野菜长出来了,孩子们整天拿着口袋在地里转悠,寻觅簇簇柳、面条棵、青椒菜,野菜不能生吃(苣苣菜又叫苦菜,可以生吃,但不能代替主食),要拿回家里,用开水煮熟,放些盐,就是一顿美食。秋天,地里可吃的东西太丰富了,生山药、生棒子、生北瓜、生西葫芦、生茄子、生萝卜等。其中,生山药、生茄子最为好吃,后来能吃饱了,偶尔还弄两个尝尝鲜,生茄子就大葱,是难得的佳肴。秋天的庄稼地,是饥饿人群的天堂。秋后,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一群妇女在场院打棒子,抓起一把生棒子粒捂在嘴里,嘎嘣噶嘣地嚼。冬天,一群孩子,用铁丝穿着白菜疙瘩(白菜的根茎)在火上烧,烧熟一层啃一层。人们逮住麻雀烧麻雀,逮住老鼠烧老鼠,这是真正的美味。
人们闲聊的话题只剩下一个,就是“吃”。某人讲起前一天,裤腿里装了一根萝卜(上些年纪的妇女时兴把裤腿脚扎起来),偷偷带回家,村口有“护秋团”,凡回家的人都要搜身,此萝卜竟没有被搜出来,晚上用半锅水煮萝卜片,一家人每人一大碗,连汤带水吃了个不亦乐乎,讲的人津津乐道,听的人满脸的羡慕。当年,不肯偷吃食的人极少。
故事发生在1959年到1960年,后来,人们“胖”、瘦反差极大,瘦者骨瘦如柴,孩子们两条细腿支着一个大肚子,再往上是长长的脖子挑起一个大脑袋;胖者胖得眼睛只剩下一条缝,其实不是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