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中职学校实训教学缺乏工作环境的条件,采取情景教学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则使学生从感性上更好地掌握技能,培养出良好的职业素质。解决生产性实训教学面临的问题,可使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教学中发挥更重要和充分的作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 生产性实训 问题 对策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环境,辅之生动的文字,并借助音乐等工具,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于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来说,教师采用情景教学,主要是利用创设模拟场景,生动明了地向学生阐明知识点,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但中职专业教学的特点是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与情景教学有相似之处的实训基地教学,能够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情景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职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情景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情景引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情景教学对专业活动或案例的阐述,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通过情景教学,利于学生熟悉专业技能的操作环境,学会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但随着行业企业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具备行业或企业的特色化,要求缩短学生向企业员工身份转换的时间,实现学校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度对接。
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就必须加强实操练习,就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专业教学课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设比例,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功能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二、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实训基地教学的重要意义
1.真实的操作设备和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强化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全按照真实企业岗位所需的工作环境而创建,包括设备、工具、工作流程、产品规格、生产时限等,都是真实。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由教师指导,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操作,既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专业操作技能。
2.开展企业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生产性实训基地环境是真实的,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采取了与企业相同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建设,一方面深化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企业化管理,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更好地适应就业的企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在实训基地进行挂职和教学,提高实操技能和教学基本功,提升专业教学效果
在实训基地中的真实环境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并能掌握工作程序和企业管理方法,才能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实训基地的创建,让教师到基地开展教学或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教学能力,为专业教师的强化基本功成为多能教师,提供了有利条件。
4.学校通过开展实训教学,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教学出发点,逐步完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以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为主,当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特长,为社会奉献力量。因此,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是中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走出去就能上岗,而不是让企业增加岗前培训的负担,是中职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实训基地教学,完善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教学,也为社会培养出色的实用型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情景教学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的关系
1.情景教学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的联系
情景教学目的是创建一个与知识点相同的环境,让学生加以更好地理解。而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是创建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能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际操作加深技能训练,从而掌握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由此看来,实训基地教学也是一种情景教学。 两种教学方式的目的都是通过创建情景,让学生加深印象,通过在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进而能提高所学的专业技能水平。比如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营销的环境,与指导学生到商贸实训基地进行实地操作,其目的和结果都有相同的一面。
2.情景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的区别
第一,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比在教室中创设情景真实,更具有可操作性。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是专门建立的一种工作场景,它比教室或实验室更具有社会性,更贴近今后学生日后的工作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方面仍然有教师或师傅指导,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思考;另一方面真实的操作,让学生摆脱课堂枯燥乏味的理论,提高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
第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他们本身就是一名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也需要他们是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人才。只有这样,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时,才能做出有效的示范和管理。
第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更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还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下对其所提出中的各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在老师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四,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对操作设备、环境布置的要求相对要高。实训基地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其操作设备、工作环境的布置要求都很高,需要完全按照企业工作环境的进行建设和布置,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设施,这是平时的情景教学所不能做到的。
第五,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往往还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立之后,不仅是作为实训教学,还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以教学、比赛、考试、合作等形式,开展不同的对外合作项目。如利用实训设备进行劳动技能鉴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承接不同层次的技能比赛以及为企业代工等工作。这些活动,既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学校办学声誉,也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四、目前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目前开展实训基地教学还遇到很多问题,如受到场地和设备的局限,开展实训基地教学规模和比例较小;教师企业经验不足,不能广泛地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下形成的教学模式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以课堂和实验室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仍占教学的大部分等。笔者就建设实训基地,开展有效地实训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投入,改善其软硬件条件,满足教学工位的需求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就要加大对实训基地软硬件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设备设施及场地的建设,尽可能地提供足够多的工位,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与培养,以便能正常使用设备和开展教学。
2.加强与校外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展教学
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目前开展实训教学的一个主要保障,学生通过到企业开展参观、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可以得到有效地实训锻炼,提高技能水平。因此,在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开拓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借企业作为开展教学的平台,开展实训教学。
3.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创建实训教学项目
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按实训岗位进行安排学生教学时间,编排实训教学指导教材,制定与工作相结合的技能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形成良好的实训教学模式。在设计实训基地教学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一方面根据工作岗位和技能要求,让学生充分地开展实训操作,另一方面要设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学生分组思考和讨论、结果的展示等过程,让实训与理论学习同时得到开展。
4.加强专业教师下厂下店挂职,增强专业教师企业生产管理经验,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场所,学生的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还是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开展专业教师下厂下店挂职锻炼的方式,让教师在企业进行学习、工作,充分提高自身技能和管理水平,强化实训教学水平,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总之,在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改革模式的新形势下,在实施和完善情景教学的同时,中职学校应该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训基地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佑东.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构建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 (9)
【作者简介】
刘春艳(1972.04-),广西平乐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商务类专业课程教学。
关键词:情景教学 生产性实训 问题 对策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环境,辅之生动的文字,并借助音乐等工具,再现课文的情景表象。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对于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来说,教师采用情景教学,主要是利用创设模拟场景,生动明了地向学生阐明知识点,使学生理解和接受。但中职专业教学的特点是除了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某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与情景教学有相似之处的实训基地教学,能够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情景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作用
在中职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情景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情景引入,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情景教学对专业活动或案例的阐述,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通过情景教学,利于学生熟悉专业技能的操作环境,学会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但随着行业企业对学生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具备行业或企业的特色化,要求缩短学生向企业员工身份转换的时间,实现学校技能训练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度对接。
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就必须加强实操练习,就需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专业教学课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设比例,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功能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二、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实训基地教学的重要意义
1.真实的操作设备和工作场景,为学生提供真实环境,强化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完全按照真实企业岗位所需的工作环境而创建,包括设备、工具、工作流程、产品规格、生产时限等,都是真实。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由教师指导,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操作,既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专业操作技能。
2.开展企业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生产性实训基地环境是真实的,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采取了与企业相同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建设,一方面深化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企业化管理,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更好地适应就业的企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在实训基地进行挂职和教学,提高实操技能和教学基本功,提升专业教学效果
在实训基地中的真实环境进行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并能掌握工作程序和企业管理方法,才能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实训基地的创建,让教师到基地开展教学或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教学能力,为专业教师的强化基本功成为多能教师,提供了有利条件。
4.学校通过开展实训教学,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教学出发点,逐步完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以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为主,当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特长,为社会奉献力量。因此,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能人才是中职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走出去就能上岗,而不是让企业增加岗前培训的负担,是中职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通过实训基地教学,完善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教学,也为社会培养出色的实用型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情景教学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的关系
1.情景教学与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的联系
情景教学目的是创建一个与知识点相同的环境,让学生加以更好地理解。而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是创建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能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际操作加深技能训练,从而掌握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由此看来,实训基地教学也是一种情景教学。 两种教学方式的目的都是通过创建情景,让学生加深印象,通过在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进而能提高所学的专业技能水平。比如在课堂上创建一个营销的环境,与指导学生到商贸实训基地进行实地操作,其目的和结果都有相同的一面。
2.情景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的区别
第一,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比在教室中创设情景真实,更具有可操作性。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是专门建立的一种工作场景,它比教室或实验室更具有社会性,更贴近今后学生日后的工作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方面仍然有教师或师傅指导,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思考;另一方面真实的操作,让学生摆脱课堂枯燥乏味的理论,提高了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
第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他们本身就是一名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也需要他们是一名出色的企业管理人才。只有这样,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时,才能做出有效的示范和管理。
第三,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更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还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下对其所提出中的各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在老师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四,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对操作设备、环境布置的要求相对要高。实训基地是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其操作设备、工作环境的布置要求都很高,需要完全按照企业工作环境的进行建设和布置,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设施,这是平时的情景教学所不能做到的。
第五,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往往还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立之后,不仅是作为实训教学,还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以教学、比赛、考试、合作等形式,开展不同的对外合作项目。如利用实训设备进行劳动技能鉴定,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承接不同层次的技能比赛以及为企业代工等工作。这些活动,既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学校办学声誉,也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四、目前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目前开展实训基地教学还遇到很多问题,如受到场地和设备的局限,开展实训基地教学规模和比例较小;教师企业经验不足,不能广泛地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下形成的教学模式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以课堂和实验室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仍占教学的大部分等。笔者就建设实训基地,开展有效地实训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投入,改善其软硬件条件,满足教学工位的需求
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就要加大对实训基地软硬件的投入,一方面加大设备设施及场地的建设,尽可能地提供足够多的工位,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与培养,以便能正常使用设备和开展教学。
2.加强与校外相关企业的合作,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和开展教学
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目前开展实训教学的一个主要保障,学生通过到企业开展参观、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可以得到有效地实训锻炼,提高技能水平。因此,在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开拓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借企业作为开展教学的平台,开展实训教学。
3.加快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创建实训教学项目
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按实训岗位进行安排学生教学时间,编排实训教学指导教材,制定与工作相结合的技能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形成良好的实训教学模式。在设计实训基地教学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一方面根据工作岗位和技能要求,让学生充分地开展实训操作,另一方面要设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学生分组思考和讨论、结果的展示等过程,让实训与理论学习同时得到开展。
4.加强专业教师下厂下店挂职,增强专业教师企业生产管理经验,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训教学的场所,学生的学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还是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开展专业教师下厂下店挂职锻炼的方式,让教师在企业进行学习、工作,充分提高自身技能和管理水平,强化实训教学水平,提升实训教学效果。
总之,在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改革模式的新形势下,在实施和完善情景教学的同时,中职学校应该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训基地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远苏.由企业看职业院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佑东.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训基地的构建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 (9)
【作者简介】
刘春艳(1972.04-),广西平乐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商务类专业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