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化减排手段,正逐渐走入公众的视野,成为绿色金融领域一个重点关注的发展趋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相继出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对二氧化碳的减排形成合力。为应对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排放日趋严格的要求,我国作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碳减排的事业中,并制定了一系列约束措施倡导绿色发展,遏制碳排放。面对千亿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盛宴,中国企业将如何抓住时机分一杯羹呢?
千亿级市场规模盛宴即将开启
在11月1日,国新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指出,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建成后,将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市场。
解振华指出,从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以来,虽然交易总量没有符合市场预期,但是成果却很显著,目前已制定了全国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并开展了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涉及到重点企业7000多家。
他指出,根据目前7个试点碳交易所的定价模式,国内各试点的碳价约15元至30元/吨。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初步估计,从长期来看,300元/吨的碳价是真正能够发挥低碳绿色引导作用的价格标准。如果以当前7个试点地区的碳价平均标准来测算,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规模可能会达到12亿元到80亿元。如果考虑碳期货进入碳市场,规模将放大到600亿元到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针对千亿级的市场规模预期,大唐集团碳资产管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崔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对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摸底情况来看,仅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可达到30亿吨/年,全国的碳排放量将在100亿吨以上级别,全国性的碳排放现货规模未来可能会达到几百亿,甚至更多。考虑到资产管理及远期金融产品的介入交易,市场规模会呈现翻倍的增加,千亿级的碳交易规模将会逐渐释放。
配额分配方案将确定
10月25日,在大唐集团的碳资产培训会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透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案已上报国务院,预计年底前获批,碳排放交易将由试点地区向全国推广。随着一揽子政策和动作即将落地,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已进入了启动前的“备战冲刺期”,那么涉及到关键的配额分配环节是如何操作的呢?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曾介绍到,国际碳交易市场对碳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历史法、基准法和拍卖法,由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在探索学习的阶段,试点单位大多采用了历史法计算配额数量,同时对于绝大多数配额进行免费发放。除了电力和供暖领域,基准法尚未大规模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试点开始尝试通过拍卖的手段为控排企业提供有偿配额。
在谈到全面碳市场的配额分配方法时,蒋兆理副司长也透漏,各试点地区的配额分配实施情况为统一的碳市场提供了许多经验借鉴,未来碳市场开放后,配额免费分配将采用基准法和历史排放法相结合的手段,以前者为主。
碳价调控交给市场
在谈到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定价如何与目前试点地区的碳价接轨问题时,崔宇指出,这是一个固有价格与市场余量之间的博弈问题。目前试点地区的碳价制定方法为全国性的统一碳价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例如在北京地区,政府制定了调控手段,将碳价控制在合理区间,低于区间,政府会将碳回收,而当碳价超过区间,政府会暂停碳交易。未来碳市场开放后,崔宇预计,起始碳价格有可能由政府根据试点价格指导定价,未来应该会交给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试点地区碳价未统一,各地区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企业付出的碳排放成本较低,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将发挥差别性作用,一方面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竞争力强的企业通过自己的不断创新减少碳排放,增加附加价值;一方面发挥筛选作用,对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排放又高、产品不对的企业进行淘汰。
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碳市场不同于一般的金融市场,它是政府为应对减排压力而构建的市场,所以碳交易在帮助企业顺利履约,完成配额要求的同时,对企业形成了倒逼压力,督促企业改革创新生产技術,从根源上实现减排,因此碳排放交易对于企业和环境是“双赢”的手段。
然而,记者了解到,从北京、广州、深圳等“两省五市”的试点情况看,我国碳交易仍存在工作准备不够充分、法律约束力较弱、企业认可度较差、数据基础差、碳市场透明度较差、市场监管标准不一、市场流动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尽管国际碳交易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我国的碳市场才蹒跚起步。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形势,我们又将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呢?
崔宇提到,目前作为交易主体企业单位,确实面临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多重压力,首先政策方面,碳排放权交易的依据主要是国家发改委的部门规章,碳交易的立法进程虽已启动,但仍未落地,一定程度上给碳市场带来风险。此外,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低迷也将使得企业对碳排放交易的支付能力下降,对碳资产的需求下降。
在市场方面,他指出,碳交易产品存在单一、同质性的问题,受到其他碳排放工具诸如碳税、发展清洁能源、推行强制能效标准等减排工具的竞争;同时,多方活跃的交易主体也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困难。他坦言,在全国性的碳市场开放的前两年,市场仍然会以机制建设为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而真正市场的高效运转,尚需时日。
碳市场运行自2014年起仅三年,能够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如此迅速地建立起处于国际前沿的碳交易体系实属不容易,尽管在进程快步推进的同时,工作仍然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中国碳市场未来如果坚持市场化方向,尊重市场力量,注重发挥市场活力,碳市场的前途或可期。
新闻链接 >>>
碳排放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是利用市场手段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工具之一。政府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将排放权以配额方式发放给各企业,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可通过购买其他企业富余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的方式,以最低成本完成减排目标。201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东、湖北等“两省五市”首先进行碳交易试点。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相继出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世界各国对二氧化碳的减排形成合力。为应对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排放日趋严格的要求,我国作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碳减排的事业中,并制定了一系列约束措施倡导绿色发展,遏制碳排放。面对千亿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盛宴,中国企业将如何抓住时机分一杯羹呢?
千亿级市场规模盛宴即将开启
在11月1日,国新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6年度报告》中,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指出,2017年我国将启动全国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建成后,将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市场。
解振华指出,从2013年启动碳交易试点以来,虽然交易总量没有符合市场预期,但是成果却很显著,目前已制定了全国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并开展了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涉及到重点企业7000多家。
他指出,根据目前7个试点碳交易所的定价模式,国内各试点的碳价约15元至30元/吨。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初步估计,从长期来看,300元/吨的碳价是真正能够发挥低碳绿色引导作用的价格标准。如果以当前7个试点地区的碳价平均标准来测算,全国碳市场现货交易规模可能会达到12亿元到80亿元。如果考虑碳期货进入碳市场,规模将放大到600亿元到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针对千亿级的市场规模预期,大唐集团碳资产管理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崔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对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摸底情况来看,仅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可达到30亿吨/年,全国的碳排放量将在100亿吨以上级别,全国性的碳排放现货规模未来可能会达到几百亿,甚至更多。考虑到资产管理及远期金融产品的介入交易,市场规模会呈现翻倍的增加,千亿级的碳交易规模将会逐渐释放。
配额分配方案将确定
10月25日,在大唐集团的碳资产培训会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透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案已上报国务院,预计年底前获批,碳排放交易将由试点地区向全国推广。随着一揽子政策和动作即将落地,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已进入了启动前的“备战冲刺期”,那么涉及到关键的配额分配环节是如何操作的呢?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曾介绍到,国际碳交易市场对碳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历史法、基准法和拍卖法,由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还在探索学习的阶段,试点单位大多采用了历史法计算配额数量,同时对于绝大多数配额进行免费发放。除了电力和供暖领域,基准法尚未大规模使用,但是越来越多的试点开始尝试通过拍卖的手段为控排企业提供有偿配额。
在谈到全面碳市场的配额分配方法时,蒋兆理副司长也透漏,各试点地区的配额分配实施情况为统一的碳市场提供了许多经验借鉴,未来碳市场开放后,配额免费分配将采用基准法和历史排放法相结合的手段,以前者为主。
碳价调控交给市场
在谈到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定价如何与目前试点地区的碳价接轨问题时,崔宇指出,这是一个固有价格与市场余量之间的博弈问题。目前试点地区的碳价制定方法为全国性的统一碳价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例如在北京地区,政府制定了调控手段,将碳价控制在合理区间,低于区间,政府会将碳回收,而当碳价超过区间,政府会暂停碳交易。未来碳市场开放后,崔宇预计,起始碳价格有可能由政府根据试点价格指导定价,未来应该会交给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试点地区碳价未统一,各地区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企业付出的碳排放成本较低,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后,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将发挥差别性作用,一方面对拥有核心关键技术、竞争力强的企业通过自己的不断创新减少碳排放,增加附加价值;一方面发挥筛选作用,对技术落后、管理落后、排放又高、产品不对的企业进行淘汰。
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碳市场不同于一般的金融市场,它是政府为应对减排压力而构建的市场,所以碳交易在帮助企业顺利履约,完成配额要求的同时,对企业形成了倒逼压力,督促企业改革创新生产技術,从根源上实现减排,因此碳排放交易对于企业和环境是“双赢”的手段。
然而,记者了解到,从北京、广州、深圳等“两省五市”的试点情况看,我国碳交易仍存在工作准备不够充分、法律约束力较弱、企业认可度较差、数据基础差、碳市场透明度较差、市场监管标准不一、市场流动性较差等诸多问题。尽管国际碳交易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我国的碳市场才蹒跚起步。面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形势,我们又将如何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呢?
崔宇提到,目前作为交易主体企业单位,确实面临来自政策和市场的多重压力,首先政策方面,碳排放权交易的依据主要是国家发改委的部门规章,碳交易的立法进程虽已启动,但仍未落地,一定程度上给碳市场带来风险。此外,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低迷也将使得企业对碳排放交易的支付能力下降,对碳资产的需求下降。
在市场方面,他指出,碳交易产品存在单一、同质性的问题,受到其他碳排放工具诸如碳税、发展清洁能源、推行强制能效标准等减排工具的竞争;同时,多方活跃的交易主体也给市场监管带来了困难。他坦言,在全国性的碳市场开放的前两年,市场仍然会以机制建设为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而真正市场的高效运转,尚需时日。
碳市场运行自2014年起仅三年,能够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如此迅速地建立起处于国际前沿的碳交易体系实属不容易,尽管在进程快步推进的同时,工作仍然会出现不稳定的因素,中国碳市场未来如果坚持市场化方向,尊重市场力量,注重发挥市场活力,碳市场的前途或可期。
新闻链接 >>>
碳排放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作为商品进行买卖,是利用市场手段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工具之一。政府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将排放权以配额方式发放给各企业,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可通过购买其他企业富余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的方式,以最低成本完成减排目标。201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广东、湖北等“两省五市”首先进行碳交易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