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望、闻、问、切”作为中医诊断的四种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机电设备的电气故障就像人生病一样,也需要“医生”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来“确诊”。将中医的“四诊”方法拓展应用到电气故障的检查中,虽然具体的操作对象和内容不同,但同样可以有效提高检查人员的故障诊断能力。
关键词:中医诊断;机电设备;电气故障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所采用的四种方法,简称“四诊”。相传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中的“六十一难”写道:“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这里不但提出了“四诊”的名称,还阐述了“四诊”的内容、操作方法和作用。我国人民在实践中精炼出来的这种中医诊断方法,传承千年始终如一,足见其概括性、实用性和正确性。如今在疾病诊断中,即使高科技医疗器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每一个医生在面对患者的时候,仍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方法。
中医“四诊”作为一种给人看病的经典方法,我们能不能变换对象,用来给机电设备看“病”呢?在生产、生活中,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小到电吹风、电饭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大到各种机床、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等生产设备。这些设备也和人一样,会得各种各样的“病”。根据故障发生的位置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故障;一类是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类似人身体受到的“伤”,电气故障类似人所得的“病”。根据采用的故障检查手段不同,我们将电气故障的检查方法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依靠自身感官进行检查,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一类是人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在第一类方法中,主要依靠人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检查人员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此将中医“四诊”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电气故障检查当中,简单易学,可以快速提高检查人员的故障诊断能力和水平。
一、望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对患者外部气色的观察来做出病情判断的方法称为“望”。利用的检测“设备”就是眼睛。那么,在机电设备的电气故障检查过程中,我们要“望”哪些内容呢?
(1)到达现场后,首先查看设备的结构布置、周围环境、运行状态等情况。重点查看设备的铭牌,掌握其型号、额定电压、电流和功率等重要参数。从整体上了解设备所处的状态是否正常。
(2)对线路及线路中的元器件进行检查。从电源开始,查看闸刀开关、空气断路器等开关状态;熔断器是否断开;接触器各触点是否有烧蚀;线路是否有烧焦、烧断、脱落、短路等情况;若现场出现冒烟或明火应立即断电、灭火处理。
(3)对于不熟悉的设备,应查看设备的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和电器布置图等文件资料。全面掌握设备的功能、控制原理、线路和元器件布置等情况。这是对电气故障进行正确判断的基础和前提。
(4)暗中观察: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各元器件触点在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不易观察。如果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黑暗中对继电器、接触器、各类开关进行通断电试验,观察其产生的电弧情况,就可以明显地看出电弧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异常元器件要及时处理,以免后患。
二、闻
在“四诊”中,“闻”是指医生通过患者发出的各种声音来诊断病情,利用的感知器官是耳朵。而在汉语里,“闻”还有一个常用的含义,就是“嗅”,是指用鼻子来感知各种气味。因此,在电气故障检查中,我们要扩展一下“闻”在“四诊”中的含义,要用鼻子和耳朵共同来“闻”。
1用耳朵“闻”
(1)电动机正常运转和故障情况下运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通过电动机转动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原因。例如,润滑不良、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电压不足或过高、转速异常变化等。另外,电动机在通电而不转的情况下,也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这种情况下要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防止电动机烧毁。“闻声识故障”这种技能要靠长期的经验累积才能获得。
(2)给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时,若出现触点卡住、短路环碎裂或缺失等故障,接触器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据此就可以快速找到有故障的接触器。
(3)电火花除了可以用眼睛看到外,也可以用耳朵听到。尤其在配电箱或设备内部不易看到的电火花,我们通过声音大小就可以判断电火花的强度,继而查找出故障点。
(4)针对电动机、主轴箱、齿轮箱等部件内部的故障,尤其是机械故障,有一种常用的“闻”法,即用一根木棍或螺丝刀的一端抵住设备外壳,一端用手握住并贴紧耳朵,这样就可以将内部的故障声音“传递”出来,与隔着空气听到的声音是有很大不同的。
2用鼻子“闻”
(1)在电气线路中常常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例如,插头和插座结合空隙较大、开关触点烧蚀或氧化、导线节点松动虚接等。大电流(相对额定电流而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短路、电动机长时间过载、堵转及缺相运行等。接触不良和大电流都会产生高温。在高温的作用下,导线的绝缘外皮,开关、插座、接触器等元器件的电木外壳,缠绕电磁线圈所用的漆包线等,都会发出刺鼻的气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冒烟、着火。不同的材料,散发出的气味也不同,再通过气味来源的检查,可以快速判断出发生故障的元器件及其所处的位置。
(2)机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润滑油、液压油、表面油漆及防锈油等都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一定的气味。如果这种气味突然变化或明显加重,往往说明某一部件温度过高导致与其接触的油料挥发加剧。此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找故障原因。
(3)在化工冶炼、食用油压榨、日化产品生产、食品加工等很多企业正常的生产过程中,每个车间,甚至每道加工工序都会产生浓重的、特有的气味。在这样的环境中,电气线路烧焦发出的气味会混合在正常的气味中,甚至被原有的气味所掩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气味的变化要格外重视。即使在无电气故障下发生的气味改变,也往往预示着产品质量或成分的变化。 三、问
“问”,往往是医生见到患者后首先采用的诊断方法。通过患者对症状和自身感受的描述,对于很多常见病就可以直接下结论了。在电气故障检查中,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往往也是首先向设备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故障发生的详细过程。包括故障发生前的生产情况、设备的异常表现、负载大小、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故障发生后设备的状态、故障信号的显示、操作人员所采取的紧急措施、造成的损坏及损失等内容。
(2)重点问清楚故障发生时刻的操作顺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载大小等情况。以初步判断故障是来源于人为操作、设备本身还是外部负载。
(3)问设备的“病史”。很多设备都有“老毛病”,询问操作人员该故障以前是否发生过,如果发生过,与这次有何不同,故障发生的频率,以及以前是如何处理的,等等。通过询问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努力将该故障彻底排除,防止再次发生。
四、切
“切”,中医常指切脉、把脉,是用手指触摸脉搏并感受其跳动情况,以此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此处“切”的含义是“触摸”。因此,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用手触按病人的身体,并以此来诊断病情的方法都可以称为“切”。在电气故障诊断中,主要是指通过“手”的功能来检查故障情况。
(1)摸温度。和人一样,设备“发高烧”往往也是生病的表现。在现场想要感知设备的温度,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用手摸一下。这种方法虽然“精度”不高,但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不需要知道设备的确切温度,只需要了解它“烧”的程度。运用此法时要有技巧,一定要防止手被烫伤。首先,触摸前要先用手靠近设备,感受其热辐射的强度。如果已经感觉到“烤”了,那就不要再去用手摸了,说明设备温度已经超出你手的安全承受范围。其次,摸的时候要先用手指背部试探两三次,快触快离。因为根据本能反应,手指背部在碰到危险时撤离的速度更快。再次,正式触摸停留的时间要根据试探出的温度来决定。不同的温度感受不同,温度越高,触摸能够停留的时间也就越短。至于具体温度的切实感受,需要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弹压活动部件。尤其对于长期没有使用的设备,在启用前要将各种开关、阀体、触点等活动部件手动检查一遍,按压各个活动部件,检查其复位功能是否正常。在日常的故障检查工作中,这种方法也经常采用,对于不能正常复位的元器件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敲击检查。当设备故障时有时无,检查线路连接一切正常的时候,可以在设备通电的情况下,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可疑的元器件。无论是在设备正常工作时,敲击某元器件后故障出现,还是在设备故障状态下,敲击某元器件故障消失,都说明这个元器件有故障或接线不牢,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4)设备工作过程中往往产生震动,导线的连接处有可能因为震动而虚接或脱落。在线路检查过程中,可以用手轻拉导线,将虚接和脱落的导线找出来,重新连接牢固。同时,也可以找出虽没脱落但连接不牢的导线,进行重新紧固。
中医的“四诊”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古为今用”一直是我们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将中医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方法,引入到对机电设备故障的检查中,是同一种思想的自然延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方法本身,而应将精力集中于故障设备,灵活、自然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够达到“望而知之”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盛国林.电气故障检修方法与案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李灿东,吴承玉.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许翏,王淑英.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中医诊断;机电设备;电气故障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所采用的四种方法,简称“四诊”。相传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中的“六十一难”写道:“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这里不但提出了“四诊”的名称,还阐述了“四诊”的内容、操作方法和作用。我国人民在实践中精炼出来的这种中医诊断方法,传承千年始终如一,足见其概括性、实用性和正确性。如今在疾病诊断中,即使高科技医疗器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每一个医生在面对患者的时候,仍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这种方法。
中医“四诊”作为一种给人看病的经典方法,我们能不能变换对象,用来给机电设备看“病”呢?在生产、生活中,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小到电吹风、电饭锅、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大到各种机床、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等生产设备。这些设备也和人一样,会得各种各样的“病”。根据故障发生的位置不同,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故障;一类是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类似人身体受到的“伤”,电气故障类似人所得的“病”。根据采用的故障检查手段不同,我们将电气故障的检查方法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依靠自身感官进行检查,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一类是人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对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在第一类方法中,主要依靠人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检查人员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此将中医“四诊”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电气故障检查当中,简单易学,可以快速提高检查人员的故障诊断能力和水平。
一、望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对患者外部气色的观察来做出病情判断的方法称为“望”。利用的检测“设备”就是眼睛。那么,在机电设备的电气故障检查过程中,我们要“望”哪些内容呢?
(1)到达现场后,首先查看设备的结构布置、周围环境、运行状态等情况。重点查看设备的铭牌,掌握其型号、额定电压、电流和功率等重要参数。从整体上了解设备所处的状态是否正常。
(2)对线路及线路中的元器件进行检查。从电源开始,查看闸刀开关、空气断路器等开关状态;熔断器是否断开;接触器各触点是否有烧蚀;线路是否有烧焦、烧断、脱落、短路等情况;若现场出现冒烟或明火应立即断电、灭火处理。
(3)对于不熟悉的设备,应查看设备的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接线图和电器布置图等文件资料。全面掌握设备的功能、控制原理、线路和元器件布置等情况。这是对电气故障进行正确判断的基础和前提。
(4)暗中观察: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各元器件触点在通断过程中,产生的电弧不易观察。如果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黑暗中对继电器、接触器、各类开关进行通断电试验,观察其产生的电弧情况,就可以明显地看出电弧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对异常元器件要及时处理,以免后患。
二、闻
在“四诊”中,“闻”是指医生通过患者发出的各种声音来诊断病情,利用的感知器官是耳朵。而在汉语里,“闻”还有一个常用的含义,就是“嗅”,是指用鼻子来感知各种气味。因此,在电气故障检查中,我们要扩展一下“闻”在“四诊”中的含义,要用鼻子和耳朵共同来“闻”。
1用耳朵“闻”
(1)电动机正常运转和故障情况下运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通过电动机转动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原因。例如,润滑不良、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电压不足或过高、转速异常变化等。另外,电动机在通电而不转的情况下,也会发出“呜呜”的声音,这种情况下要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防止电动机烧毁。“闻声识故障”这种技能要靠长期的经验累积才能获得。
(2)给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电时,若出现触点卡住、短路环碎裂或缺失等故障,接触器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据此就可以快速找到有故障的接触器。
(3)电火花除了可以用眼睛看到外,也可以用耳朵听到。尤其在配电箱或设备内部不易看到的电火花,我们通过声音大小就可以判断电火花的强度,继而查找出故障点。
(4)针对电动机、主轴箱、齿轮箱等部件内部的故障,尤其是机械故障,有一种常用的“闻”法,即用一根木棍或螺丝刀的一端抵住设备外壳,一端用手握住并贴紧耳朵,这样就可以将内部的故障声音“传递”出来,与隔着空气听到的声音是有很大不同的。
2用鼻子“闻”
(1)在电气线路中常常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例如,插头和插座结合空隙较大、开关触点烧蚀或氧化、导线节点松动虚接等。大电流(相对额定电流而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短路、电动机长时间过载、堵转及缺相运行等。接触不良和大电流都会产生高温。在高温的作用下,导线的绝缘外皮,开关、插座、接触器等元器件的电木外壳,缠绕电磁线圈所用的漆包线等,都会发出刺鼻的气味,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冒烟、着火。不同的材料,散发出的气味也不同,再通过气味来源的检查,可以快速判断出发生故障的元器件及其所处的位置。
(2)机电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润滑油、液压油、表面油漆及防锈油等都会挥发到空气中,形成一定的气味。如果这种气味突然变化或明显加重,往往说明某一部件温度过高导致与其接触的油料挥发加剧。此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找故障原因。
(3)在化工冶炼、食用油压榨、日化产品生产、食品加工等很多企业正常的生产过程中,每个车间,甚至每道加工工序都会产生浓重的、特有的气味。在这样的环境中,电气线路烧焦发出的气味会混合在正常的气味中,甚至被原有的气味所掩盖。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气味的变化要格外重视。即使在无电气故障下发生的气味改变,也往往预示着产品质量或成分的变化。 三、问
“问”,往往是医生见到患者后首先采用的诊断方法。通过患者对症状和自身感受的描述,对于很多常见病就可以直接下结论了。在电气故障检查中,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往往也是首先向设备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1)故障发生的详细过程。包括故障发生前的生产情况、设备的异常表现、负载大小、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故障发生后设备的状态、故障信号的显示、操作人员所采取的紧急措施、造成的损坏及损失等内容。
(2)重点问清楚故障发生时刻的操作顺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载大小等情况。以初步判断故障是来源于人为操作、设备本身还是外部负载。
(3)问设备的“病史”。很多设备都有“老毛病”,询问操作人员该故障以前是否发生过,如果发生过,与这次有何不同,故障发生的频率,以及以前是如何处理的,等等。通过询问找出问题的所在,并努力将该故障彻底排除,防止再次发生。
四、切
“切”,中医常指切脉、把脉,是用手指触摸脉搏并感受其跳动情况,以此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的一种方法。在此处“切”的含义是“触摸”。因此,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用手触按病人的身体,并以此来诊断病情的方法都可以称为“切”。在电气故障诊断中,主要是指通过“手”的功能来检查故障情况。
(1)摸温度。和人一样,设备“发高烧”往往也是生病的表现。在现场想要感知设备的温度,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用手摸一下。这种方法虽然“精度”不高,但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不需要知道设备的确切温度,只需要了解它“烧”的程度。运用此法时要有技巧,一定要防止手被烫伤。首先,触摸前要先用手靠近设备,感受其热辐射的强度。如果已经感觉到“烤”了,那就不要再去用手摸了,说明设备温度已经超出你手的安全承受范围。其次,摸的时候要先用手指背部试探两三次,快触快离。因为根据本能反应,手指背部在碰到危险时撤离的速度更快。再次,正式触摸停留的时间要根据试探出的温度来决定。不同的温度感受不同,温度越高,触摸能够停留的时间也就越短。至于具体温度的切实感受,需要通过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弹压活动部件。尤其对于长期没有使用的设备,在启用前要将各种开关、阀体、触点等活动部件手动检查一遍,按压各个活动部件,检查其复位功能是否正常。在日常的故障检查工作中,这种方法也经常采用,对于不能正常复位的元器件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敲击检查。当设备故障时有时无,检查线路连接一切正常的时候,可以在设备通电的情况下,用橡皮锤轻轻敲击可疑的元器件。无论是在设备正常工作时,敲击某元器件后故障出现,还是在设备故障状态下,敲击某元器件故障消失,都说明这个元器件有故障或接线不牢,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4)设备工作过程中往往产生震动,导线的连接处有可能因为震动而虚接或脱落。在线路检查过程中,可以用手轻拉导线,将虚接和脱落的导线找出来,重新连接牢固。同时,也可以找出虽没脱落但连接不牢的导线,进行重新紧固。
中医的“四诊”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古为今用”一直是我们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将中医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方法,引入到对机电设备故障的检查中,是同一种思想的自然延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应拘泥于方法本身,而应将精力集中于故障设备,灵活、自然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才能够达到“望而知之”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盛国林.电气故障检修方法与案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李灿东,吴承玉.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许翏,王淑英.电气控制与PLC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