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科类案例教学借鉴和模仿管理学、法学及医学等学科开展案例教学。因问题导向的教学结果差异较大,造成其推广与示范效应不强,校本特征的教学案例研发与实践可以体现学校的定位与目标,以及落实学校制定的政策与规划的发展方向。科教融合是校本特征教学案例构建的基础,是评价学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关键指标,更是实现地方工科院校特色办学的主要途径。校本案例教学的实施有效地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校本特征;科教融合;教学案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7-0088-04
Abstract: The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courses draws lessons from and imitates the disciplines of management, law and medicine to carry out case teaching.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sults of problem-based teaching, its promotion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is not stro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ases with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can reflect the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the school, and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olicy and planning formulated by the school.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case construction, and also a key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case teaching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re interest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developing science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Keywords: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ing cases; local colleges
一、校本特征的教學案例
校本是“以校为本”,是强调重视学校自身的力量,让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的事务[1]。校本特征的教学案例就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教学案例,但绝不是一所学校范围内的教师开发的教学案例,必须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案例。
(一)地方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定位
因为地方高校科研内容的地域性,科研目标的实用性,以及科研方式的封闭化,科研队伍的分散化和科研方向的短期化等特点[2],所以科研定位原则应从区域性、特色性、现实性、前沿性、可能性等方面考虑,同时注意发挥资源优势和学科交叉的优势[3],其科研规划编制应立足科研方向的定位、科研团队组建的定位、科研平台建设的定位和科研特色培育的定位这四个关键环节,实施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特色化的科研发展目标[4]。“科教融合”成为我国高校办学新常态,也是履行新使命、谋求新发展的内在诉求[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学漂移”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教学、科研与学习的统一并非存在于所有类型的高等院校之中,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当下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的教学定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6],地方院校科研定位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其制定的科研规划也要符合校本特征,切莫好高骛远,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经过长期沉淀才能逐步发展,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和科研,才能在高等教育夹缝中求生存。
(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中,教学与科研是主体,社会服务是两个主体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做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融合,其主导权仍在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丰富教学内涵,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科研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7];就学生而言,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大学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8]。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适宜于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应用,以满足党和人民在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采用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教学内容选材和构思要与地方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定位目标一致,紧密结合教师和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开展案例教学达到科教融合,试图在不同层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为了推动高校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结合,首先,在高校内部要发挥学科建设在促进教学和科研融合方面的作用,并通过学科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高校要把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优势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优势,提高育人水平[7];其次,科研项目合作为工科院校的科教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高校和企业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将人才、技术、效益紧密结合,为教师科研及学生实践提供现场情景,也为教学案例的制作奠定物质基础,对提高高校案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9]。最后,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必须促进产业界、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可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培养年轻的教师和自己的学生,对具有校本特征的科教融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它的重大价值在于既培养了创新人才又加强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国家创新性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
二、教学案例自主开发及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的教学案例具有特定的内涵、外延和结构。一个综合式案例的开发要经历案例策划、案例展开、案例总结和案例的撰写、制作等阶段[10]。具有校本特征的教学案例自主开发,构建基于校本教学案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优化教学,提高学校对高校大众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为国内同等次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有借鉴意义的范例和经验。
(一)教学案例开发策略
校本特征教学案例的开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潮的兴起和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中小学校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优化教学,提高了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11]。杭州市部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生出基于浓郁地域特色、师生的草根式、学校优势项目、学校学科拓展和学校目标取向的五种校本课程开发方式[12]。鉴于我国基础课程开发方式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三方面的内在价值: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是学校全面发挥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13]。相对基础教育而言,高等院校的功能与定位不同,其校本特征差异较大,教师与学生水平层次不一,教学与科研定位不同,导致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服务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也就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体系中通识课程的开发。高等院校的教学案例的开发大都是以具体学科下的课程为依托,突出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案例自主开发的价值
教学案例是隐性教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隐性教学知识和显性教学知识之间起沟通作用。学校教学案例研究是促进显性与隐性教学知识不断转化的重要途径,其历程可分为领悟、表述、共享、创新四个阶段,这一历程本质上也是校本教学知识的创造和应用的过程[14]。从高等院校的案例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组织管理者所必需的[15]。工商管理学中MBA教育居多,后续慢慢发展到法学、会计学及医学等领域,这些学科的案例教学的实施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而工科类案例教学借鉴、模仿上述学科来开展案例教学,主要是基于问题导向,但结果不唯一造成其推广与示范效应不强,也就是不能真正模拟或再现现实生活的场景来讨论或研讨真实的故事,都是进行不同层次、限定条件下及跨界融合中自主探索而形成的案例教学素材开展案例教学。有鉴于此,工科教学案例的服务对象主要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案例选材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学科建设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自主探索案例开发,以产业界科研项目合作为依托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协同合作案例开发,以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高层次合作案例开发。
就工科中地球物理学科中勘探地球物理教学案例而言,应立足于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层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根据黑箱已知的输入和输出建立模型,模型的检验、模型的修改、再检验等循环过程来概括地学工作者认识黑箱,使主观不断认识地下信息。通过对输入和输出信息的了解来研究黑箱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结构和机理的地球物理分析与处理方法,即信号分析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那么在校本案例制作过程中,按照黑箱的方法构建分层次的教学案例研发和实践,可与学校的定位与目标一致,这样可顺理成章地落实学校制定的政策与学科规划的发展方向,同时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三、校本案例教学的推广措施及意义
校本案例教学的推广可以推动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和造就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更新教学内容,推广案例教学,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国内同层次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教学案例的推广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和示范。
(一)校本案例教学推广措施
校本案例教学的推广主要涉及高校中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以及教师发展及教学配套的政策。其中,校本教研可以解决教师的“问题”,包括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如何才能“不那么忧虑”[16],這主要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此举是推广案例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校本研修一直是提升教师教学效果,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校本案例教学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17]。当前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需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并强化学校层面知识管理的意识[14]。校本案例的推广要符合“一度两敢三实践”的总体原则,即“一度”,要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求案例教学要具有明确性;“二敢”,敢于破除陈旧的教条内容,敢于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三实践”,要证实旧的方法不适合,要证明新的教学手段易于实现,要持续推陈出新,不断投入新的实践,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基于此,校本案例教学推广的措施,要与服务学科建设的举措一致,并不断找新的增长点,扩充学科的影响力,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立足现实,制定科学有效的定位与目标规划,完善切实可行的政策,目标与规划要具有长效机制,不因人和事的改变而变更学校的定位与规划的长效机制,不搞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创新与不可行的政策借鉴;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重视智囊团的建设,发挥关键少数的优势,构建全员参与讨论的机制与机会,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课程的管理水平,服务于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实施。 (二)校本案例教学的意义
学校条件不同,情况各异,在特色学校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必须体现个性。唯有建设特色、成就特色,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8]。校本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除了在特色学科的建设外,还可以有效促进和落实校本教研,这样既能够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保障,又可以促进学校教研文化的重建[19]。因此,校本案例教学的实施有效地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作为校本教研取得成果的应用实效,对地方院校工科专业而言,是体现工科专业特色的重要依据。
四、结束语
1. 科教融合是校本特征教学案例构建的基础,是教学、科研与学习的高度融合,也是破解工科案例教学推广与示范效应不强的重要途径,更是彰显地方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本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培养年轻的教师和自己的学生,适宜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应用,为国家创新性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以及满足党和人民在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 校本案例的自主研发基于黑箱的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案例问题分层次,案例结果为不同解答下的答案。以此策略来构建教学案例,也就是进行不同层次、限定条件下及跨界融合中自主探索而形成的教学案例素材,可以有效地破解案例的结果不唯一性。有鉴于此,自主教学案例是以产业界科研项目合作、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高层次合作等为依托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协同合作案例开发,最终达到以服务学科建设的科研与教学融合为目的的自主探索的案例开发。其研发历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水平层次,以及教学与科研定位高低,可以更好服务于地方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校本案例教学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定位与发展规划,并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并最终达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3. 校本案例的实施要遵循“一度两敢三实践”的总体原则,是彰显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工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的精准匹配是体现特色办学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科研与教学优势,首先,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其次,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彰显个性;最后,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脚踏实地制定并落实服务于学科建设的相关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规划,才能形成不因人和事改变而变更的学校定位,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长期规划,为地方院校科教融合促进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协同发展,保持办学特色,以及寻求发展提供了参考的范本。
参考文献:
[1]姜丽华.校本教研:内涵,特征及其价值[J].教育科学,2004,20(6):35-36.
[2]杨守吉.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定位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7(4):50-52.
[3]崔钢.一般地方高校科研定位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05(8):88-89.
[4]朱苏飞.一般地方高校科研规划编制与科研定位[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139-140.
[5]邹晓东,韩旭,姚威.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43-50.
[6]王一军,龚放.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定位的再思考——基于伯顿·克拉克“教学漂移”观点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1-67.
[7]李健.培養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与科研的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8(9):14-15.
[8]杨雪梅.浅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z1):57-59.
[9]刘芳,钟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52-156.
[10]廖哲勋.关于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6):20-25.
[11]刘健,黄宇.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3(3):98-102.
[12]俞晓东.校本课程开发:从理念到现实——杭州市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38-42.
[13]张民选.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上海市实验学校案例和其他国家经验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5):1-5.
[14]易凌峰,陈莉.教学案例研究:知识视角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8):12-14.
[15]韩燕妮.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特性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88-89.
[16]刘良华.“问题”还是“方法”?——走出校本教研的“方法中心”[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9):64-66.
[17]齐振国,荆永君.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中国电化教育,2011(2):103-106.
[18]李志强.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2):11.
[19]董守生,魏薇.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意义与价值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7):71-75.
关键词:校本特征;科教融合;教学案例;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7-0088-04
Abstract: The case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courses draws lessons from and imitates the disciplines of management, law and medicine to carry out case teaching.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sults of problem-based teaching, its promotion and demonstration effect is not stro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ases with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can reflect the orientation and goal of the school, and i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policy and planning formulated by the school.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case construction, and also a key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case teaching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re interest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and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developing science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Keywords: school-based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ing cases; local colleges
一、校本特征的教學案例
校本是“以校为本”,是强调重视学校自身的力量,让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的事务[1]。校本特征的教学案例就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教学案例,但绝不是一所学校范围内的教师开发的教学案例,必须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案例。
(一)地方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定位
因为地方高校科研内容的地域性,科研目标的实用性,以及科研方式的封闭化,科研队伍的分散化和科研方向的短期化等特点[2],所以科研定位原则应从区域性、特色性、现实性、前沿性、可能性等方面考虑,同时注意发挥资源优势和学科交叉的优势[3],其科研规划编制应立足科研方向的定位、科研团队组建的定位、科研平台建设的定位和科研特色培育的定位这四个关键环节,实施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特色化的科研发展目标[4]。“科教融合”成为我国高校办学新常态,也是履行新使命、谋求新发展的内在诉求[5]。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教学漂移”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教学、科研与学习的统一并非存在于所有类型的高等院校之中,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当下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的教学定位不仅是多样的,而且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6],地方院校科研定位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其制定的科研规划也要符合校本特征,切莫好高骛远,要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经过长期沉淀才能逐步发展,并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和科研,才能在高等教育夹缝中求生存。
(二)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中,教学与科研是主体,社会服务是两个主体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做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融合,其主导权仍在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丰富教学内涵,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科研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7];就学生而言,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年轻大学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很强,常常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新见解、新问题,促使教师去思考或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可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8]。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适宜于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应用,以满足党和人民在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采用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其教学内容选材和构思要与地方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定位目标一致,紧密结合教师和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开展案例教学达到科教融合,试图在不同层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为了推动高校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结合,首先,在高校内部要发挥学科建设在促进教学和科研融合方面的作用,并通过学科的建制形式从事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高校要把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优势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优势,提高育人水平[7];其次,科研项目合作为工科院校的科教融合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高校和企业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将人才、技术、效益紧密结合,为教师科研及学生实践提供现场情景,也为教学案例的制作奠定物质基础,对提高高校案例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9]。最后,加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必须促进产业界、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可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培养年轻的教师和自己的学生,对具有校本特征的科教融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它的重大价值在于既培养了创新人才又加强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国家创新性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
二、教学案例自主开发及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的教学案例具有特定的内涵、外延和结构。一个综合式案例的开发要经历案例策划、案例展开、案例总结和案例的撰写、制作等阶段[10]。具有校本特征的教学案例自主开发,构建基于校本教学案例,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优化教学,提高学校对高校大众化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为国内同等次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教学案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有借鉴意义的范例和经验。
(一)教学案例开发策略
校本特征教学案例的开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潮的兴起和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中小学校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优化教学,提高了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11]。杭州市部分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创生出基于浓郁地域特色、师生的草根式、学校优势项目、学校学科拓展和学校目标取向的五种校本课程开发方式[12]。鉴于我国基础课程开发方式可以看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三方面的内在价值: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是学校全面发挥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13]。相对基础教育而言,高等院校的功能与定位不同,其校本特征差异较大,教师与学生水平层次不一,教学与科研定位不同,导致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服务于不同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也就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体系中通识课程的开发。高等院校的教学案例的开发大都是以具体学科下的课程为依托,突出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案例自主开发的价值
教学案例是隐性教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隐性教学知识和显性教学知识之间起沟通作用。学校教学案例研究是促进显性与隐性教学知识不断转化的重要途径,其历程可分为领悟、表述、共享、创新四个阶段,这一历程本质上也是校本教学知识的创造和应用的过程[14]。从高等院校的案例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开发分析、综合及评估能力等高级智力技能,这些技能通常是组织管理者所必需的[15]。工商管理学中MBA教育居多,后续慢慢发展到法学、会计学及医学等领域,这些学科的案例教学的实施是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而工科类案例教学借鉴、模仿上述学科来开展案例教学,主要是基于问题导向,但结果不唯一造成其推广与示范效应不强,也就是不能真正模拟或再现现实生活的场景来讨论或研讨真实的故事,都是进行不同层次、限定条件下及跨界融合中自主探索而形成的案例教学素材开展案例教学。有鉴于此,工科教学案例的服务对象主要以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案例选材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学科建设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自主探索案例开发,以产业界科研项目合作为依托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协同合作案例开发,以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高层次合作案例开发。
就工科中地球物理学科中勘探地球物理教学案例而言,应立足于油气勘探与开发的不同阶段,按照不同层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根据黑箱已知的输入和输出建立模型,模型的检验、模型的修改、再检验等循环过程来概括地学工作者认识黑箱,使主观不断认识地下信息。通过对输入和输出信息的了解来研究黑箱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结构和机理的地球物理分析与处理方法,即信号分析和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那么在校本案例制作过程中,按照黑箱的方法构建分层次的教学案例研发和实践,可与学校的定位与目标一致,这样可顺理成章地落实学校制定的政策与学科规划的发展方向,同时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三、校本案例教学的推广措施及意义
校本案例教学的推广可以推动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和造就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更新教学内容,推广案例教学,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国内同层次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教学案例的推广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和示范。
(一)校本案例教学推广措施
校本案例教学的推广主要涉及高校中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以及教师发展及教学配套的政策。其中,校本教研可以解决教师的“问题”,包括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如何才能“不那么忧虑”[16],這主要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此举是推广案例教学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校本研修一直是提升教师教学效果,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校本案例教学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17]。当前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需加强校本教学研究的组织与制度建设,并强化学校层面知识管理的意识[14]。校本案例的推广要符合“一度两敢三实践”的总体原则,即“一度”,要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求案例教学要具有明确性;“二敢”,敢于破除陈旧的教条内容,敢于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三实践”,要证实旧的方法不适合,要证明新的教学手段易于实现,要持续推陈出新,不断投入新的实践,不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基于此,校本案例教学推广的措施,要与服务学科建设的举措一致,并不断找新的增长点,扩充学科的影响力,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立足现实,制定科学有效的定位与目标规划,完善切实可行的政策,目标与规划要具有长效机制,不因人和事的改变而变更学校的定位与规划的长效机制,不搞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创新与不可行的政策借鉴;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重视智囊团的建设,发挥关键少数的优势,构建全员参与讨论的机制与机会,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课程的管理水平,服务于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实施。 (二)校本案例教学的意义
学校条件不同,情况各异,在特色学校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必须体现个性。唯有建设特色、成就特色,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8]。校本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除了在特色学科的建设外,还可以有效促进和落实校本教研,这样既能够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提供保障,又可以促进学校教研文化的重建[19]。因此,校本案例教学的实施有效地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案例教学的实施可作为校本教研取得成果的应用实效,对地方院校工科专业而言,是体现工科专业特色的重要依据。
四、结束语
1. 科教融合是校本特征教学案例构建的基础,是教学、科研与学习的高度融合,也是破解工科案例教学推广与示范效应不强的重要途径,更是彰显地方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校本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可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和培养年轻的教师和自己的学生,适宜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应用,为国家创新性人才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储备,以及满足党和人民在新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 校本案例的自主研发基于黑箱的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案例问题分层次,案例结果为不同解答下的答案。以此策略来构建教学案例,也就是进行不同层次、限定条件下及跨界融合中自主探索而形成的教学案例素材,可以有效地破解案例的结果不唯一性。有鉴于此,自主教学案例是以产业界科研项目合作、高等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的高层次合作等为依托的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协同合作案例开发,最终达到以服务学科建设的科研与教学融合为目的的自主探索的案例开发。其研发历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水平层次,以及教学与科研定位高低,可以更好服务于地方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校本案例教学的实施充分地体现了学校的定位与发展规划,并促成了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核心利益同步得到实现,并最终达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3. 校本案例的实施要遵循“一度两敢三实践”的总体原则,是彰显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工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与定位的精准匹配是体现特色办学的关键。地方高校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科研与教学优势,首先,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其次,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彰显个性;最后,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脚踏实地制定并落实服务于学科建设的相关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目标规划,才能形成不因人和事改变而变更的学校定位,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长期规划,为地方院校科教融合促进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协同发展,保持办学特色,以及寻求发展提供了参考的范本。
参考文献:
[1]姜丽华.校本教研:内涵,特征及其价值[J].教育科学,2004,20(6):35-36.
[2]杨守吉.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定位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07(4):50-52.
[3]崔钢.一般地方高校科研定位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05(8):88-89.
[4]朱苏飞.一般地方高校科研规划编制与科研定位[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139-140.
[5]邹晓东,韩旭,姚威.科教融合:高校办学新常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43-50.
[6]王一军,龚放.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教学定位的再思考——基于伯顿·克拉克“教学漂移”观点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1-67.
[7]李健.培養创新型人才必须强化教学与科研的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8(9):14-15.
[8]杨雪梅.浅谈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21(z1):57-59.
[9]刘芳,钟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52-156.
[10]廖哲勋.关于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6):20-25.
[11]刘健,黄宇.可持续发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3(3):98-102.
[12]俞晓东.校本课程开发:从理念到现实——杭州市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12):38-42.
[13]张民选.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上海市实验学校案例和其他国家经验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5):1-5.
[14]易凌峰,陈莉.教学案例研究:知识视角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8):12-14.
[15]韩燕妮.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特性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88-89.
[16]刘良华.“问题”还是“方法”?——走出校本教研的“方法中心”[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9):64-66.
[17]齐振国,荆永君.基于视频案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J].中国电化教育,2011(2):103-106.
[18]李志强.扎实推进校本教研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2):11.
[19]董守生,魏薇.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意义与价值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5(7):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