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弈论是指在研究的问题范围内,相互影响的多方主体之一方得到其他方的决策信息并利用之,反过来进行决策以影响其他方的方法。因此,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如果当事人能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较快,当时人们认为,只要有利可图,人们都会选择相互支持和相互合作,而冲突的情况没有被引起重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海撒尼(Harsanyi)意识到以非合作博弈模型描述合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只有建立非合作博弈才能解释合作的起源与构成,合作模型是非合作博弈模型的一种简化形式。
  经济学家谈到的博弈多指非合作博弈,讨论的是理性个人做出的最优决策。有哲学学者认为,“理性人”是一个假设,这个假设违背了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冒险的事实。不管怎么说,非合作博弈的分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使冒险的程度最小化,比如囚徒博弈等。然而在很多分析结果是最好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时候,冒险采取行动以触发对方的行动也是有道理的,如“引蛇出洞”也可以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分析。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趋于理性(包含必要的冒险),因此,从长远看来“理性人”假设是有意义的。
  非合作博弈论的经济学模型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人类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博弈论也越来越体现出了它的魅力,围绕信息,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在时序问题上打擦边球成为经济学家在研究中乐此不疲的事情。10多年来,非合作博弈论的研究在很多国家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信息经济学是管理学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内容包含信息的经济研究、信息经济的研究、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
  “信息的经济研究”提出了信息的费用与效用的问题,即信息可以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并能满足生产与生活消费的需要。信息资源的分配与管理、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的经济评价、最优信息系统的实现也属于信息的经济研究范畴。
  “信息经济的研究”内容包含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经济的测度与发展规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国民经济信息化等相关问题。
  “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包含信息非对称性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问题、信息在稀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信息技术的经济评价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信息学与经济学的相互交叉和结合等问题。
  随着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类的重视,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于企业来讲,商场如战场,在信息方面占有优势,就在战略上占据了主动,拥有更多的信息,在企业竞争中就能拥有更多的胜算。我们称经济活动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方为代理,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参与方为委托人。经过调查发现,与博弈方法的盛行同步,充分体现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人一代理理论在信息经济学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越来越多的文章中,作者使用博弈论的方法针对委托一代理关系提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分析。此类文章是建立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的:
  1.博弈论是方法导向的,不是经济学分支;信息经济学是问题导向的,是一门学科;信息不对称属于信息经济学研究的现象之一,是需要某些方法(如博弈论)来研究与分析的,信息经济学恰恰是非对称信息博弈方法在经济学上的应用。
  2.信息结构一定时,博弈论研究均衡结果,强调均衡二字,对于是否采取行动没有倾向性(如果达到均衡,参与者可以不采取任何行动);而信息经济学研究最优的契约安排,最优契约安排强调采取行动,积极改善契约安排,争取最优。
  3.从发展来看,博弈论源于对理性人行动的分析,而信息经济学的许多理论则源于制度安排(如委托一代理理论在国企制度改革、风险投资制度等方面的应用)。
其他文献
舞蹈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舞蹈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