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肠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胃腸外科老年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质量。方法:选取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内营养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外科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营养状况,为其制定适宜的营养干预方案,及时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护胃肠茹膜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
【关键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胃肠外科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事实上,肠内营养干预一开始是为了维护人体热量需求所设计的,通过场内营养干预,来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大的显示意义。就针对于胃肠外科老年患者来说,由于受到年龄的影响,导致其在手术之后,通常会对胃肠功能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及时为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性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并快速恢复胃肠道功能。下面,本文就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针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肠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47例,女性4_4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4.23±2.68)岁。手术类型:全胃切除术12例,小肠切除肠吻合28例,胃大部分切除术37例,其他14例。排除标准:(1)年龄超过80岁。(2)对肠内营养干预措施无法耐受者。(3)术前合并严重感染症状者。(4)合并其他内科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者。(5)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1.2治疗方法
(1)置管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将胃管和鼻空肠管经由鼻孔插入胃内,术中在消化道重建后由术者将鼻空肠管调整至Treitz韧带以远20cm或胃(食管)与空肠吻合口远侧20cm处。(2)肠内营养的方法:采取间断供给和持续滴注,手术后第1天先注入500ml温度合适的生理盐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或体征,如未出现不良状况,在手术后第2天可以加入当日肠内所需营养液的50%,如果患者适应情况良好,第3天可以加入70%量的营养液,若前两天患者能够适应营养液,第4天可以加入全部的营养液,此后,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适量的增加骨头汤,鱼汤等之类的食物。(3)其他护理:术后,负责医生及护理人员都及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讲解和沟通,使其了解腸内营养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并共同协作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关注,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术后的恢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也应更加的尽职尽责、专心细致,注意一下几个常见的护理问题。避免营养管的移位或脱落,选择双重胶布固定营养管,每天坚持测量体外营养管的长度,定期观察监测营养管的固定效果。防止营养管的扭曲折叠及堵塞,在每次完成营养液的输注后,都及时用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清洗营养管,避免营养液的在管壁中的滞留。应注意预防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或腹泻等常见的并发症,这与营养液温度过低、浓度过高及输注速度有关,另外还与营养液有无污染有关,因此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需监测营养液的输注数量、速度、浓度,坚持由少至多、由慢至快、由低至高的输注原则。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及时给予西砒氯铵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91例患者中,3例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后,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与术后未进行营养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患者因为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导致机体的免疫力普遍较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因手术创伤对其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术后因消化吸收能力大大降低,易发生营养不良现象,导致切口愈合减慢,影响术后恢复。在接受了胃肠外科手术之后,患者机体内环境处于高能量代谢状况,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改善代谢紊乱现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干预,可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道功能。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胃肠外科术后及时为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多项临床实验和对比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恢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外科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营养状况,为其制定适宜的营养干预方案,及时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护胃肠茹膜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
【关键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胃肠外科老年患者;应用效果
事实上,肠内营养干预一开始是为了维护人体热量需求所设计的,通过场内营养干预,来改善人体的免疫力,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非常重大的显示意义。就针对于胃肠外科老年患者来说,由于受到年龄的影响,导致其在手术之后,通常会对胃肠功能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及时为患者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性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并快速恢复胃肠道功能。下面,本文就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针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胃肠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老年胃肠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性47例,女性4_4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4.23±2.68)岁。手术类型:全胃切除术12例,小肠切除肠吻合28例,胃大部分切除术37例,其他14例。排除标准:(1)年龄超过80岁。(2)对肠内营养干预措施无法耐受者。(3)术前合并严重感染症状者。(4)合并其他内科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者。(5)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
1.2治疗方法
(1)置管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将胃管和鼻空肠管经由鼻孔插入胃内,术中在消化道重建后由术者将鼻空肠管调整至Treitz韧带以远20cm或胃(食管)与空肠吻合口远侧20cm处。(2)肠内营养的方法:采取间断供给和持续滴注,手术后第1天先注入500ml温度合适的生理盐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或体征,如未出现不良状况,在手术后第2天可以加入当日肠内所需营养液的50%,如果患者适应情况良好,第3天可以加入70%量的营养液,若前两天患者能够适应营养液,第4天可以加入全部的营养液,此后,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适量的增加骨头汤,鱼汤等之类的食物。(3)其他护理:术后,负责医生及护理人员都及时与患者及家属做好讲解和沟通,使其了解腸内营养对于患者康复的重要作用,并共同协作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关注,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术后的恢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也应更加的尽职尽责、专心细致,注意一下几个常见的护理问题。避免营养管的移位或脱落,选择双重胶布固定营养管,每天坚持测量体外营养管的长度,定期观察监测营养管的固定效果。防止营养管的扭曲折叠及堵塞,在每次完成营养液的输注后,都及时用温度适宜的生理盐水清洗营养管,避免营养液的在管壁中的滞留。应注意预防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或腹泻等常见的并发症,这与营养液温度过低、浓度过高及输注速度有关,另外还与营养液有无污染有关,因此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需监测营养液的输注数量、速度、浓度,坚持由少至多、由慢至快、由低至高的输注原则。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注意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及时给予西砒氯铵含漱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91例患者中,3例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后,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与术后未进行营养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患者因为受到自身年龄的影响,导致机体的免疫力普遍较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因手术创伤对其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术后因消化吸收能力大大降低,易发生营养不良现象,导致切口愈合减慢,影响术后恢复。在接受了胃肠外科手术之后,患者机体内环境处于高能量代谢状况,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改善代谢紊乱现象。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干预,可帮助患者补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肠道功能。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改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胃肠外科术后及时为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多项临床实验和对比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恢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有利于胃肠外科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对于胃肠外科术后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营养状况,为其制定适宜的营养干预方案,及时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保护胃肠茹膜完整性,防止细菌移位,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