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某电力集团各子公司已经上线运行的业务信息系统为基础,对电力行业数据集成应用平台项目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采用多种数据集成手段,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将燃料、物资、生产、营销、财务、安全等核心业务数据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对各类数据的分类、统计、对比、分析以及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即时掌握,实现现场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从而对数据集成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关键词:数据集成、数据中心、信息平台、信息系统、深度融合
【分类号】:TM73
某电力集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为提高管理品质,加强对各子公司的管控力度,以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为指导,拟进行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项目建设,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此集团化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将打破影响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支持环境。在项目中,所需集成的数据涵盖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燃料管理等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实现各种系统的数据集成和综合应用。
1、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某电力集团各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所有企业均完成了办公局域网络的建设,拥有财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协同办公系统(OA)、档案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日常工作中信息化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子公司现有信息化系统建设较为分散,建设时间和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企业间仍然存在众多的“信息孤岛”,信息及数据的传递和共享效率比较低下。从目前来看,集团对于子公司业务信息的获取手段单一,各类业务信息多头获取、多头维护,难以保证唯一性,且大量的统计和汇总工作仍需手工完成,效率低、准确性差。
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至今,迫切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既可以不影响现有信息系统的运行,又可以实现更广范围内的共享,数据集成技术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借助数据集成应用平台,企业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系统和应用程序,规避淘汰和更换所带来的浪费和风险,同时快速准确掌握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本项目的建成,将实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纵向信息通道的畅通,将人力从繁琐的信息报表处理中解放出来,集团通过即时掌握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信息,最终实现决策智能化。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管理思路方面
某电力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电力行业发展形势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务实创新、积极作为、持续求进;努力提高公司在电力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构筑一个网络平台、建设一个数据中心”的发展思路,为实现集团化管理、集约化运作的战略构想,为规范公司运作、深化内部管理、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3.2 人才配备方面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年发展,各子公司拥有一支了解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技术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3.3 技术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集成模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从理论到实现都已经非常成熟,数据驱动接口屏蔽了底层数据库的具体实现细节,使用接口开发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注使用何种数据库;J2EE平台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组件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可以获得更稳定的产品和更高的性能;基于XML技术的Web Service的使用将改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而且可以无缝地嵌入J2EE应用中。
4、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分析
4.1.1直接经济效益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1)减少备品备件库存资金占用量。随着本项目的建成,各子公司库存信息彼此间充分共享,可实现备品备件的统一调配和批量采购,减少同类型的备品备件的库存量,最大限度盘活资金和避免浪费。
(2)实现备品备件批量采购,降低发电成本。通过库存信息的共享,可以实现备品备件的批量采购,由于采购量大,可以享受更大的商业折扣,较电力企业单独采购价格更低。
(3)有利于及时调整燃煤采购价格和煤源结构,降低燃煤采购费用。燃料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的75%左右,其中管理空间巨大。通过对各子公司燃煤计划、供耗存、入厂检验等信息的及时掌握,以及省内外煤炭采购价格信息的共享,实现集团化燃料采购,提高燃煤采购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可保证煤量的均衡到货和煤质的基本稳定,有效调整采购价格和煤源结构。
(4)有利于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低值易耗品经费管理的科学化和实物管理的规范化。
4.1.2间接经济效益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通过对各子公司重要生产经营指标的掌握,加强对标管理,正确认识与优秀企业的差距,并进一步分析差距,明确企业工作的重点和存在的潜力,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企业各项指标合理的定额水平,推动企业运营水平的改善。
(2)有效进行资本投入,提高资本收益率。通过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可以对各子公司的资金分布、资金运用、资金成本以及资金缺口进行全面监控,对资本投入及收益情况有更清晰的预测。
(3)加强企业间信息的流动速率和透明度,优化管理流程。
(4)减少手动繁琐劳动,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5)通过对安全生产要素进行监控与预警,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控制安全风险。
4.2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建成应用对信息化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以信息化作为支撑,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不断推动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数据集成应用平台,方便掌握所管理企业库存采购与管理、燃煤采购与管理、资金运用等信息,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控,有效杜绝暗箱操作的机会。
通过各电厂生产经营指标的横向比较,有助于获取不同型号设备或生产工艺的差异,有助于新技术、新工艺推广,淘汰旧技术、旧工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5、结论与建议
5.1 本项目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5.2 本项目将按照国内领先的目标,采用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建成后的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4 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建成应用是经营管理手段的创新,可大力加强电力集团对各子公司的管控。同时,本项目也是管理理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该项目的建成应用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项目建设具有前瞻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必须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因素,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分析以寻求更好的技术措施,从而推进项目的实施,尽快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数据集成、数据中心、信息平台、信息系统、深度融合
【分类号】:TM73
某电力集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营管理的实际问题,为提高管理品质,加强对各子公司的管控力度,以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针政策为指导,拟进行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项目建设,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此集团化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将打破影响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支持环境。在项目中,所需集成的数据涵盖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燃料管理等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实现各种系统的数据集成和综合应用。
1、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
某电力集团各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所有企业均完成了办公局域网络的建设,拥有财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协同办公系统(OA)、档案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等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日常工作中信息化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子公司现有信息化系统建设较为分散,建设时间和建设水平也参差不齐,企业间仍然存在众多的“信息孤岛”,信息及数据的传递和共享效率比较低下。从目前来看,集团对于子公司业务信息的获取手段单一,各类业务信息多头获取、多头维护,难以保证唯一性,且大量的统计和汇总工作仍需手工完成,效率低、准确性差。
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至今,迫切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既可以不影响现有信息系统的运行,又可以实现更广范围内的共享,数据集成技术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借助数据集成应用平台,企业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系统和应用程序,规避淘汰和更换所带来的浪费和风险,同时快速准确掌握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电力企业要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本项目的建成,将实现集团与子公司之间纵向信息通道的畅通,将人力从繁琐的信息报表处理中解放出来,集团通过即时掌握各子公司的生产经营信息,最终实现决策智能化。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3.1 管理思路方面
某电力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适应电力行业发展形势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务实创新、积极作为、持续求进;努力提高公司在电力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建设方面提出了“构筑一个网络平台、建设一个数据中心”的发展思路,为实现集团化管理、集约化运作的战略构想,为规范公司运作、深化内部管理、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3.2 人才配备方面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多年发展,各子公司拥有一支了解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技术过硬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3.3 技术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集成模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从理论到实现都已经非常成熟,数据驱动接口屏蔽了底层数据库的具体实现细节,使用接口开发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注使用何种数据库;J2EE平台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组件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可以获得更稳定的产品和更高的性能;基于XML技术的Web Service的使用将改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而且可以无缝地嵌入J2EE应用中。
4、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分析
4.1.1直接经济效益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1)减少备品备件库存资金占用量。随着本项目的建成,各子公司库存信息彼此间充分共享,可实现备品备件的统一调配和批量采购,减少同类型的备品备件的库存量,最大限度盘活资金和避免浪费。
(2)实现备品备件批量采购,降低发电成本。通过库存信息的共享,可以实现备品备件的批量采购,由于采购量大,可以享受更大的商业折扣,较电力企业单独采购价格更低。
(3)有利于及时调整燃煤采购价格和煤源结构,降低燃煤采购费用。燃料成本占发电总成本的75%左右,其中管理空间巨大。通过对各子公司燃煤计划、供耗存、入厂检验等信息的及时掌握,以及省内外煤炭采购价格信息的共享,实现集团化燃料采购,提高燃煤采购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可保证煤量的均衡到货和煤质的基本稳定,有效调整采购价格和煤源结构。
(4)有利于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与控制,实现低值易耗品经费管理的科学化和实物管理的规范化。
4.1.2间接经济效益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通过对各子公司重要生产经营指标的掌握,加强对标管理,正确认识与优秀企业的差距,并进一步分析差距,明确企业工作的重点和存在的潜力,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企业各项指标合理的定额水平,推动企业运营水平的改善。
(2)有效进行资本投入,提高资本收益率。通过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可以对各子公司的资金分布、资金运用、资金成本以及资金缺口进行全面监控,对资本投入及收益情况有更清晰的预测。
(3)加强企业间信息的流动速率和透明度,优化管理流程。
(4)减少手动繁琐劳动,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5)通过对安全生产要素进行监控与预警,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控制安全风险。
4.2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建成应用对信息化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以信息化作为支撑,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不断推动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数据集成应用平台,方便掌握所管理企业库存采购与管理、燃煤采购与管理、资金运用等信息,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控,有效杜绝暗箱操作的机会。
通过各电厂生产经营指标的横向比较,有助于获取不同型号设备或生产工艺的差异,有助于新技术、新工艺推广,淘汰旧技术、旧工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5、结论与建议
5.1 本项目符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要求。
5.2 本项目将按照国内领先的目标,采用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建成后的数据集成应用平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4 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建成应用是经营管理手段的创新,可大力加强电力集团对各子公司的管控。同时,本项目也是管理理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该项目的建成应用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数据集成应用平台的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项目建设具有前瞻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必须综合考虑和分析各种因素,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分析以寻求更好的技术措施,从而推进项目的实施,尽快发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