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找米下锅”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dn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作文题目,不少学生愁眉不展,绞尽脑汁都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他们总认为自己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没有生活,没有什么可写。于是只好翻看各类作文选,借用别人的材料,套用别人的文章。结果集的是陈年旧事,用的是陈词滥调,抄上别人的几句,凑出来的文章没有情感,没有鲜活的气息,僵硬死板。究其原因,是学生平时不懂得搜集、积累材料。那么,如何从生活中搜集、积累材料呢?
  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我们每个人都见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每天都在体验着生活的喜、怒、哀、乐。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鲁迅先生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观察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对周围一切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应当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
  怎样进行观察呢?我认为要注重一个“细”字。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写的材料很多,他们常散布于很分散的时间内或很不起眼的琐碎事情中,偶尔显露,消纵即逝。我们要从生活中捕捉事物的特征。以母亲为例,同样是慈祥的母亲,有内向型的,有外向型的,有含蓄型的,有爽快型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母亲的一言一行,才能捕捉到母亲的独特的个性来。
  二、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为什么有些学生和别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和别人一起去参观、游览,别人能写出言之有物、真挚感人的文章,他却仍然感到“写不出”或“没什么写”呢?关键在于不善于体验周围的景、人、物。虽然入了眼,却没有入心。缺乏体验,感受肤浅,就无法通过事物蕴含的深刻内涵,领悟生活的真谛,无法激发写作的“意兴”,形成不了内在冲动。有一篇作文《家事》,作者描述了父亲有病在身,为了自己的学费而执意外出打工的感人事情。文章结尾写道:“今天,我正坐在静静的课室里写我的家事,此时便似乎听到爸爸回园区的脚步声,仿佛看见妈妈站在村口目送爸爸回园区。此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缩写了一个贫困家庭出身孩子的切身体验,所以写来情涌笔端,令人动容。我们要把学生从教科书中领出来,放飞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走进工业园区,走进商品市场,走进朋友家,走进下岗职工家中……亲身体验各条战线的生活,才能积累到新鲜活泼的生活素材。
  三、广泛阅读,扩充素材
  靠生活时间直接体验积累材料,确实重要,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吸取间接生活经验,这就要从阅读中学作文。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阅读,扩充素材呢?
  首先,引导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营造氛围。与学生共同品读名言警句,在品读中让学生体味读书的重要性。
  其次,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熏陶学生。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我注重班级环境布置,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尽可能地使班级散发浓郁的书香气息,引领学生与书为伴。为了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我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有读书的名人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让这些名人警句走进学生的心灵。此外,还在教室墙壁上开辟 “书海拾贝”“诗苑漫步”“书香溢满园”“开卷有益”“最是书香能致远”“我的读书收获”等栏目,每周或每两周更新一次内容。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教室环境里,怎会不爱读书呢?
  四、积累语言,丰富素材
  1.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精美、新奇和警策的语言,是前辈智慧的结晶,学生应当借鉴吸收,以丰富自己的文章内容。平时阅读各种杂志的词句和精彩的片段摘录下来,作为语言素材储存起来,以备写作时用。读书笔记还可以记录读书过程中看到的古今中外的事例,记录自己的点滴体会等内容。这些,同样也是写作必备的素材。
  2. 让学生模仿名句,力求创新
  要让学生掌握使用语言的技能技巧,模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模仿语言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仿造的句子在文章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文章的闪亮点。其中,在一次《我最爱的水果》习作中,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看到最爱水果时的情感,在习作中写道:每当我看到穿黄衣裳而又散出诱人香味的芒果小姐时“口水直流三千尺”。这是仿写了《望庐山瀑布》的诗句,但十分真实而又幽默地表达出自已的情感。
  如果能长期积累那些闪光的语言,就会使学生头脑中的“词库”越来越丰富,写起文章来当然能得心应手,妙笔生花了。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最终使学生自己能够教育自己。他突出了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教师应用情感进行教育,要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教育环境,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有机统一。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
一、教师当面评改  单独面改。此类方法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有奇效。首先,让这些学生看看本班的优秀习作,平心静气地与他们评论得失,再对照优秀习作指出这些学生作文中的技术问题。表面上谈的好像是习作,实际上是从心理上帮助了这个学生。面批面改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示或不经意的微笑,都会影响这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甚至是一辈子。  集体面改。这种方法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当众示范,教会学生
班主任既是联系各科任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桥梁。没有良好班规,班集体就会是一团乱麻,教学质量也不下降。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促进班风学风提升。  一、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一)深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是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社会对我们学生的行为规范素质提出了要求,作为培养和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这一教育目标而言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