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方法的改革关系着小学语文教改的成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出新,各种教学方法也层出不穷,展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丰富多彩。无论是哪种教学方法,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沿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法;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活动的改革也越来越多。情境创设法,既要设计合适的情境,又要鼓励学生参与情境的讨论,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情境中,增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为此,教师要付出很多努力。
一、情境创设法及其作用
所谓情境,就是教师综合运用音乐、语言、实物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的个性、人格在情境中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情境创设教学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针对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实际,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均具有普遍指导性意义。情境创设法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一切艺术美中,音乐美是最具代表性的,它通过具有感性的音乐符号,形象地反映了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心灵。音乐的这一特性使之最容易发挥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净化心灵的作用。低年级的儿童由于处于智力和各种审美能力的开发阶段,注重发掘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美的发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接收和感知能力出发,在课文中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图片,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感知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比如,在情境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声音,如小鸟的叫声、溪水的叮咚声、马蹄的哒哒声等音效,把这些声音片段拼接起来,再配上森林的画面,让学生在创设的大自然环境中遨游。在富有自然美的音乐声停之后,让孩子说出“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想到了什么?”等富有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用笔或口头描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还让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原本刻板的语文课堂就变得摇曳多姿。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为在游戏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它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也随之得到相应提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益智游戏。比如在教授《小儿垂钓》古诗时,让学生们自由分组,根据他们对诗词的理解,编排相应的动作和表演。表演是增加孩子对诗词内涵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智力得到了开发。
二、情境创设法的实践步骤
情境创设法为学生带来了发展的多种可能,其一般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得以实现:首先,在语文教学的语言能力训练中,创设情境,把“言”与“行”相结合,进行句子和片段的训练;其次,在作文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体会和思考,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提高了写作的实效性;再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音乐、实物、生活”等具体对象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凝聚起来,进入到创设的情境中,由感性上升到对本质的理解;最后,基于以上三者,充分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和方法上的启示性”三原则来指引学生朝着综合方向发展。
情境创设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绪”,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等要素统一于情境中,使学生进入情境中,在情境中受到审美理想、道德品质、意志力量的感染,从而使语文教学完成“文”与“道”的双重教学效果,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同时得到开发。
三、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拉近文本与阅读者之间的距离
小学正是孩子思维活跃的阶段,其各方面都需要指导。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课前就要做充分的准备,创设一个巧妙的导言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与作者的感情相融合,从而使孩子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获得有益收获。如教材中《草原》一课,教师可以先播一段关于草原的音乐,让学生置身在广阔的草原中,去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获得了对草原风光提前的形象感知。
(二)进入情境,增加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作者鲜明的主观色彩,烙印上作者强烈的是非观和爱憎观。这就为情境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基础,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中鲜活的实例来诱发学生心中的情绪,使他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目标,从而对文章的主旨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孔繁森》一课,就明显体现了作者对孔繁森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这也对激发学生的情思和想象,对培养高尚的道德起着重要作用。
(三)由情境进入理性分析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会知识。当把学生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之后,还要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对作品主旨进行个性化理解,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预留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下课铃声并不意味着一节课的终结,也可以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这就需要教师继续创设情境,并据此为学生留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独特的解读,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里。
总之,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刚.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秀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5) .
[3]夏海玉.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8).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法;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活动的改革也越来越多。情境创设法,既要设计合适的情境,又要鼓励学生参与情境的讨论,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情境中,增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为此,教师要付出很多努力。
一、情境创设法及其作用
所谓情境,就是教师综合运用音乐、语言、实物等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让学生的个性、人格在情境中得到培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情境创设教学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针对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实际,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均具有普遍指导性意义。情境创设法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在一切艺术美中,音乐美是最具代表性的,它通过具有感性的音乐符号,形象地反映了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心灵。音乐的这一特性使之最容易发挥触动人的内心情感、净化心灵的作用。低年级的儿童由于处于智力和各种审美能力的开发阶段,注重发掘其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美的发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材从小学生的实际接收和感知能力出发,在课文中穿插了许多生动的图片,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去感知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比如,在情境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声音,如小鸟的叫声、溪水的叮咚声、马蹄的哒哒声等音效,把这些声音片段拼接起来,再配上森林的画面,让学生在创设的大自然环境中遨游。在富有自然美的音乐声停之后,让孩子说出“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听到了什么?” 、“你们想到了什么?”等富有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用笔或口头描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还让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原本刻板的语文课堂就变得摇曳多姿。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因为在游戏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它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也随之得到相应提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一些益智游戏。比如在教授《小儿垂钓》古诗时,让学生们自由分组,根据他们对诗词的理解,编排相应的动作和表演。表演是增加孩子对诗词内涵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绘声绘色的表演,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智力得到了开发。
二、情境创设法的实践步骤
情境创设法为学生带来了发展的多种可能,其一般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得以实现:首先,在语文教学的语言能力训练中,创设情境,把“言”与“行”相结合,进行句子和片段的训练;其次,在作文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写作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体会和思考,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从而提高了写作的实效性;再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音乐、实物、生活”等具体对象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凝聚起来,进入到创设的情境中,由感性上升到对本质的理解;最后,基于以上三者,充分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和方法上的启示性”三原则来指引学生朝着综合方向发展。
情境创设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绪”,把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篇等要素统一于情境中,使学生进入情境中,在情境中受到审美理想、道德品质、意志力量的感染,从而使语文教学完成“文”与“道”的双重教学效果,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同时得到开发。
三、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拉近文本与阅读者之间的距离
小学正是孩子思维活跃的阶段,其各方面都需要指导。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课前就要做充分的准备,创设一个巧妙的导言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与作者的感情相融合,从而使孩子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获得有益收获。如教材中《草原》一课,教师可以先播一段关于草原的音乐,让学生置身在广阔的草原中,去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这样学生对课文就有获得了对草原风光提前的形象感知。
(二)进入情境,增加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着作者鲜明的主观色彩,烙印上作者强烈的是非观和爱憎观。这就为情境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基础,我们可以根据教材中鲜活的实例来诱发学生心中的情绪,使他们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目标,从而对文章的主旨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如《孔繁森》一课,就明显体现了作者对孔繁森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同时,这也对激发学生的情思和想象,对培养高尚的道德起着重要作用。
(三)由情境进入理性分析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会知识。当把学生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之后,还要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对作品主旨进行个性化理解,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预留问题,激发探究热情
下课铃声并不意味着一节课的终结,也可以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这就需要教师继续创设情境,并据此为学生留下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独特的解读,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心里。
总之,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建刚.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王秀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5) .
[3]夏海玉.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8).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