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当前时代互联网已人类应用于各个领域,当然包括校园,互联网对师生的教学和生活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主动适应当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使校园文化真正复合师生的需求,起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文化管理模式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时代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以其神奇的力量加速改变着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走进校园,孕育而生了校园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逐渐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其建設必然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网络文化将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一、网络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1.网络时代给高校文化建设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
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同时,每个人都可以从网上获取信息,也向别人提供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高校舍文化建设可以在网络中占有市场,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网络的高效传输信息的特点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时空,可以是高校文化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知识,从而更广泛涉猎包括本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果,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拓宽校园文化发展。在多种文化思想的交汇碰撞下,风格迥异的文化背景的融合发展,萌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为大学生自身独有文化品位与个性文化的发展带来广阔自由空间。
2、高校文化建设在网络时代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网络文化改变着高校的传统办学理论。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联结平等互动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向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学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的新理念、新思维。网络文化改变着高校校园的学习环境和手段。对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空前转变,火柴盒式的课堂教育正在被四周没有墙壁的可移动的开放教育所逐渐替代。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可以进行多种开工的有利于教学双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空间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种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因此,校园主流文化正面临着网络文化的严重威胁与挑战。网络上西方文化以及黄色的不健康的东西易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冲突十分激烈。而网络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和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而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这样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黄色、不健康的内容就得以大量输入。如果大学生接受了西方文化中不健康的东西。轻者对政治冷漠,重者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在大学校园中,青年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抵御文化侵蚀的觉悟、能力尚不完全具备,以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主导的校园主体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对校园主体文化的威胁,是对高校社会主义精神讲文明建设的严峻挑战。
3、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对策网络的出现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许多变化。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情感领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正面优势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让高校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促进网络文明的建设,有力地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必须破除旧的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大力抓好高校文化建设网络化的工作。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网络化可提高文化建设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并且由于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同时,做好组织、指导,推荐优秀网站等引导工作,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好的有益的信息资源。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对网络时代下的校园文化要有充分认识
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对策网络的出现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许多变化。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情感领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
在信息化校园中,网络文化价值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校园传统文化,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吸收,融合网络文化的优秀成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的学校文化格局。此时的网络文化,已将其特殊性融入学校文化的普遍性之中,网络文化的特殊价值将会吸收学校文化的普遍价值并得到师生的认同,汇入学校主流文化之中。要利用网络以其相应的网络文化,将其发展成为弘扬学校主流文化的阵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
2、加强校园网络软件设施建设
硬件性能的好坏,配置合理与否是校园网发挥效益的基础。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校园网发挥效益的关键。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说硬件对于校园网来说,就好比是人的躯体,而软件就好比是人的智慧,有了强健的身体,但没有了智慧,同样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校园网络软件主要从网络安全和校园网络资源这两方面进行建设。一、加强校园网络安全。首先要使用网络软件来净化网络环境,杜绝绝大多数的病毒入侵,能够自动关闭一些非法的网站。为学生上网建立"绿色通道",并开辟营造一个有科学思想认识,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比如学校使用的"卡巴斯基"网络杀毒软件和"黑客煞星"入侵检测软件,使学生接触到的比较"干净"的网络环境。二、要建设丰富的校园网络资源,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走引进与建设相结合的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我们可以考虑的途径有三条:第一是链接。将学校www服务器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第二是镜像。通过与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第三是自主建设。一方面由学校教师把自己的教案和开发的课件存入资料库(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两节多媒体课,上交一个多媒体课件,以登记为准),另一方面根据教学需要专门收集网站和市场上优秀的网络资源软件。资源建设中还应该考虑创建良好的资源搜索引擎,与师生的需求相适应,使建好的资源库发挥充分的作用。
3、加强学校网站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是"人机交互"的工具,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现实,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事实,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校园网站的潜力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上网时有更多的时间逗留在校园网上,既能减少学生浏览不良网站而产生的隐患,也有利于促進校园网的不断完善。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逐步在校园网上开辟适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论坛栏目,以吸引学生参与网络建设,激发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通过网站建设,逐步构建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通过参与和互动澄净莘莘学子的心灵。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队伍建设
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面对开放的网络和思想活跃的青少年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社会阅历和正确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支持鼓励教师采取继续教育、自我学习、专题培训等有效方式,加强道德.学识.能力修养,不断完善教师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品格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确保教师具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校园网络文化的能力。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使他们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要搞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还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主动培养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校要凭借这支工作队伍,努力实践并着力打造"绿色网络校园",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德育主流;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系统,确保网络安全;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
5、注重学校教育和校园网络结合,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实用水平
学校的目标是教书育人。校园网络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运用网络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学习课业知识。通过开设名师讲堂、疑难解析、专业发展、网络竞赛等栏目,拓展课堂教学范围,提高学生学识水平。要利用网络先进动画技术,制作实验演示、历史再现、名胜探幽、结构分解等方面的动画短片,使学生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课堂和课本难以理解的知识。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开设校园论坛、学生心语、家长信箱等栏目,建立起学校、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互动平台。利用校园网络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轻松并掌握了学习深奥的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幸莹洁,试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刘桦,新形势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
[3]周新直,浅论网络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4]侯志强,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学报,2010
[5]张越,浅议网络语境下新媒介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湘江论坛,2006
关键词:互联网校园文化管理模式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时代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以其神奇的力量加速改变着师生尤其是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走进校园,孕育而生了校园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逐渐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其建設必然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网络文化将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深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一、网络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1.网络时代给高校文化建设的新发展提供了机遇。
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同时,每个人都可以从网上获取信息,也向别人提供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高校舍文化建设可以在网络中占有市场,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高校文化建设工作影响面较小的弱点。网络的高效传输信息的特点极大地拓宽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时空,可以是高校文化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知识,从而更广泛涉猎包括本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果,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相对封闭的发展模式,拓宽校园文化发展。在多种文化思想的交汇碰撞下,风格迥异的文化背景的融合发展,萌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为大学生自身独有文化品位与个性文化的发展带来广阔自由空间。
2、高校文化建设在网络时代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网络文化改变着高校的传统办学理论。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联结平等互动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向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学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的新理念、新思维。网络文化改变着高校校园的学习环境和手段。对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空前转变,火柴盒式的课堂教育正在被四周没有墙壁的可移动的开放教育所逐渐替代。根据教学需要,师生可以进行多种开工的有利于教学双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空间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种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校园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因此,校园主流文化正面临着网络文化的严重威胁与挑战。网络上西方文化以及黄色的不健康的东西易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其冲突十分激烈。而网络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和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而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这样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黄色、不健康的内容就得以大量输入。如果大学生接受了西方文化中不健康的东西。轻者对政治冷漠,重者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对此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在大学校园中,青年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抵御文化侵蚀的觉悟、能力尚不完全具备,以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主导的校园主体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对校园主体文化的威胁,是对高校社会主义精神讲文明建设的严峻挑战。
3、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对策网络的出现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许多变化。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情感领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正面优势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让高校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促进网络文明的建设,有力地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必须破除旧的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机遇,大力抓好高校文化建设网络化的工作。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形、动画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激励、引导和调控。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网络化可提高文化建设信息的传播率、利用率。并且由于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直观性的优点,使受教育者达到的学习效果远优于普通课堂教学。同时,做好组织、指导,推荐优秀网站等引导工作,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好的有益的信息资源。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对网络时代下的校园文化要有充分认识
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对策网络的出现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都带来了许多变化。网络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情感领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
在信息化校园中,网络文化价值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校园传统文化,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吸收,融合网络文化的优秀成分,利用网络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从而形成网络时代的新的学校文化格局。此时的网络文化,已将其特殊性融入学校文化的普遍性之中,网络文化的特殊价值将会吸收学校文化的普遍价值并得到师生的认同,汇入学校主流文化之中。要利用网络以其相应的网络文化,将其发展成为弘扬学校主流文化的阵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
2、加强校园网络软件设施建设
硬件性能的好坏,配置合理与否是校园网发挥效益的基础。而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校园网发挥效益的关键。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喻,说硬件对于校园网来说,就好比是人的躯体,而软件就好比是人的智慧,有了强健的身体,但没有了智慧,同样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校园网络软件主要从网络安全和校园网络资源这两方面进行建设。一、加强校园网络安全。首先要使用网络软件来净化网络环境,杜绝绝大多数的病毒入侵,能够自动关闭一些非法的网站。为学生上网建立"绿色通道",并开辟营造一个有科学思想认识,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比如学校使用的"卡巴斯基"网络杀毒软件和"黑客煞星"入侵检测软件,使学生接触到的比较"干净"的网络环境。二、要建设丰富的校园网络资源,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走引进与建设相结合的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我们可以考虑的途径有三条:第一是链接。将学校www服务器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第二是镜像。通过与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第三是自主建设。一方面由学校教师把自己的教案和开发的课件存入资料库(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两节多媒体课,上交一个多媒体课件,以登记为准),另一方面根据教学需要专门收集网站和市场上优秀的网络资源软件。资源建设中还应该考虑创建良好的资源搜索引擎,与师生的需求相适应,使建好的资源库发挥充分的作用。
3、加强学校网站建设
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是"人机交互"的工具,更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我们必须针对现实,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针对学生喜欢上网的事实,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校园网站的潜力以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上网时有更多的时间逗留在校园网上,既能减少学生浏览不良网站而产生的隐患,也有利于促進校园网的不断完善。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逐步在校园网上开辟适合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论坛栏目,以吸引学生参与网络建设,激发学生参与网络的热情。通过网站建设,逐步构建学生的网上精神家园,通过参与和互动澄净莘莘学子的心灵。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队伍建设
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面对开放的网络和思想活跃的青少年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识水平、社会阅历和正确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支持鼓励教师采取继续教育、自我学习、专题培训等有效方式,加强道德.学识.能力修养,不断完善教师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品格能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确保教师具有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校园网络文化的能力。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这一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意识,使他们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进行教育改革。要搞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还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相对稳定的要求,主动培养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学校要凭借这支工作队伍,努力实践并着力打造"绿色网络校园",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正面教育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德育主流;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网络管理系统,确保网络安全;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
5、注重学校教育和校园网络结合,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实用水平
学校的目标是教书育人。校园网络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运用网络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学习课业知识。通过开设名师讲堂、疑难解析、专业发展、网络竞赛等栏目,拓展课堂教学范围,提高学生学识水平。要利用网络先进动画技术,制作实验演示、历史再现、名胜探幽、结构分解等方面的动画短片,使学生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课堂和课本难以理解的知识。要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开设校园论坛、学生心语、家长信箱等栏目,建立起学校、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互动平台。利用校园网络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轻松并掌握了学习深奥的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幸莹洁,试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刘桦,新形势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
[3]周新直,浅论网络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
[4]侯志强,网络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湖南学报,2010
[5]张越,浅议网络语境下新媒介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湘江论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