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磷酸治疗癌症患者骨转移性疼痛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唑来磷酸注射液 骨转移瘤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44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44~72岁,中位63岁,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肺癌16例,乳腺癌18例,结肠癌2例,胃癌2例,食管癌3例,直肠癌3例。均经X线片及ECT证实有骨转移,临床表现均有骨转移性癌痛和活动能力障碍。
  治疗方法:唑来磷酸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5分钟,每4周1次。
  评定标准:骨转移性癌痛采用VRS分级法(主诉疼痛分级法)。0级:无痛;1级:疼痛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2级:疼痛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药,睡眠受干扰;3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服用止痛药,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植物神经絮乱或被动体位[1]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疼痛分级下降2级;②有效:疼痛分级下降1级;③无效:疼痛分级无变化或上升。用药后第14天评估疗效,有效率以显效+有效计算。
  不良反应观察:有无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皮疹、肝肾功能损害等。
  
  结 果
  骨转移性癌痛缓解:44例患者中治疗前0级2例,1级8例,2级23例,3级11例。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79.54%。
  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9例,发生率20.45%,主要表现为发热4例(44.4%),用药第2天发热3例,第3天发热1例,物理降温后均能退热;肌肉酸痛2例(22.2%);用药过程中未出现皮疹及局部肿痛等,也未发现有肝肾功能损害,心电图改变等,患者的耐受性及依从性均良好。
  
  讨 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观念的更新,认识到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恰当地治疗在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在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确切的疗效。
  第三代双磷酸盐-咪唑来磷酸對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它是新一代高效含氮双磷酸盐类药物,其侧链上含有2个主要的氮原子,第2个氮原子使其作用强度大大高于其他双磷酸盐。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破骨细胞成熟及破骨细胞在骨质吸收部位的聚集,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及诱导其凋亡,同时,还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抗血管生成效应等,它能逆转骨溶解病变的进展,缓解骨痛,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唑来磷酸是第1个,也是惟一被批准用于治疗各种肿瘤骨转移相关并发症的双磷酸盐,包括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及其他实体瘤[2]。它被证实除对溶骨性骨转移有效外,还对混合性及成骨性骨转移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唑来磷酸治疗骨痛有效率为79.54%。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较轻,患者易于耐受。
  唑来磷酸可在短时间内输注,患者依从性高,故为癌症骨转移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安全、方便的辅助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Major P,Lortholary A,Hon J,et al.Zoledronic acid is superior to pamidr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calcemia of m alignancy:a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 Clin Oncol,2001,19:558-567.
  2 Pendharker D,Goyal H.Loading dose ibandronate in rapid pain management of metastatic bone disease(MBD).J Clin Oncol,2006,24:18-8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伤者死亡率,分析56例结肠损伤急诊手术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56例结肠损伤患者急诊手术处理的方法与效果。结果:本组56 例均行急诊I期手术治疗,治愈53例,死亡3例,切口感染3例,肠瘘1 例。结论:急诊I期修补术或切除吻合术对绝大多数结肠损伤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结肠损伤 急诊 手术治
摘要 目的: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E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EP)者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息肉摘除或诊断性刮宫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官腔镜诊断EP66例,病理确诊62例,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79.49%,误诊率为20.51%;官腔镜诊断准确率为93.93%,误诊率为6.07%,官腔镜诊断准确率高于阴道超声诊断(P<0.05)。结论:阴道超声作
摘 要: 通过对50例60岁以上的肺癌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化疗时的观察与分析,验证了静脉留置针应用在老年肺癌化疗患者中,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能便于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穿刺的痛苦,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老年肺癌 化疗 静脉留置针 护理    由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尚有困难,70%~80%患者在确诊时已超越了根治性切除的范围。在经外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
四肢骨关节损伤近年来较为多见,尤其是近关节内的骨折,若处理不当,易出现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骨不连等并发症,影响肢体功能.我院自1990年8月到2001年8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87例患者中,男103例,女84例;年龄10~20岁2例,21~30岁98例,31~40岁63例,41~50岁21例。51岁以上3例。发病部位:躯干89例。躯干及四肢近端59例,四肢37例,头面部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