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古怪的"淘气包东北冷涡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个电风扇?rn东北冷涡中的“东北”说的是其位置:北纬40~50度,东经110~125度;“冷”指的是存在于对流层中、上层(距离地面5000米左右)的冷性气柱,它是一个冷性闭合低压环流系统;“涡”指的是逆时针旋转形成的低涡.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刺玫果醇提物对降糖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效果,筛选出最优级分,为刺玫果开发应用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以刺玫果为试材,分别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的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比色法测定黄酮、多酚、多糖含量.分析刺玫果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通过IC50筛选抑制效果最优级分,并研究了不同温度、自然光、紫外光、pH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对刺玫果醇提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刺玫果不同醇提物中,70%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著(IC50为1.90
第一届1924年法国rn夏蒙尼rn法国夏蒙尼举行“1924国际冬季体育运动周”活动,两年后国际奥委会正式确定这届比赛为第一届冬奥会.rn第二届1928年瑞士rn圣莫里茨rn这是第一次与当年夏奥会在不同城市举行的冬奥会.
期刊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科技奥运”的诸多前沿技术成果精彩亮相,惊艳了世界.2022年,在中国农历虎年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也将拉开帷幕.古都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这一次,更多的新锐科技成果将亮相赛场内外,为“科技冬奥”奉献大礼!
期刊
探测台风“黑科技”rn台风是一种发生于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空,尺度达上千千米、极具破坏力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它带来的狂风暴雨时常会对沿海省市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准确预测台风对防灾减灾尤为重要.rn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我们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气象卫星距离地面遥远,厚实的云系阻碍了卫星对台风内部气象要素和结构特征等信息的获取,而这些信息对准确预报台风十分重要.
期刊
从天而降的水rn大气的运动能把海洋蒸发出来的水汽姑娘从遥远的地方传输到大陆.由于受到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大气中的水汽会凝结成水滴,水滴和空气中的气溶胶等离子结合会形成云.由于温度越低,气溶胶能够容纳的水滴越有限,当水滴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后,气溶胶兄弟再也受不了水滴这个小伙伴了,水滴之间就会互相抱团,通过碰撞合并形成更大的水滴.大粒径的水滴不能被空气的浮力托住,就会降落到山脉、河流、湖泊上,滋润地球万物.
期刊
[目的]研究木材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构建含水率介电模型,为精准监测活立木的含水率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以白桦、椴树、冷杉、水曲柳为研究对象,使用宽频介电谱仪测得不同含水率下木材介电谱,分析频率/含水率变化对木材介电常数的影响规律.在1 Hz~10 MHz频段内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分析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优选适合用于木材含水率检测的频段和频率点,在优选频率下利用线性、二次多项式与三次多项式函数构建含水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模型,评价并验证模型.研究不同树种含水率预测模型的差异与机理.[结果]在1 Hz
碳,是元素周期表中排列第6位的化学元素,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它无处不在,举足轻重.地球上的生命体由碳构成,因此也被称为碳基生命;推动近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矿物燃料也由碳构成……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碳的世界.然而,人类活动和工业生产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却成为影响人类福祉的巨大威胁.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元素多面手——碳.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承诺,要力争于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3060”计划.此后,碳达峰与碳中和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热词”.实现“双碳”目标,对中国和人类意味着什么?又会为中国的工业体系以及我们生活的这颗星球,带来怎样的改变?
期刊
1960年,在苏联北部的一处古人类遗址里,人们发现了一些破碎的木片,木片上有被修饰过的痕迹.考古学家对这些木片进行研究后发现,早在8000年前身披长毛的猛犸象还在地球上游荡的时候,处在蒙昧时代的寒带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人类的第一块滑雪板了.rn面对食物紧张和严冬的生存压力,他们无暇用岩画记录下自己的创造,也无心享受从雪山之巅一跃而下的刺激.他们只想创造出一种新的工具,作为自己双脚的延展,让雪原上的跋涉不至于太过艰难.
期刊
火箭的“外衣”rn“飞扬”的外壳选用分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再加上三维立体编织成型技术,将高性能纤维编织成目前这样具有复杂形状的优美整体,呈现出“轻”“固”“美”的特点.rn碳纤维,是应火箭、宇航及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直是运载火箭、导弹和卫星等航天型号主承力结构部件和关键防热部件的首选材料,它有着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