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辅助带蒂筋膜瓣为膜诱导骨修复兔尺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oo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压氧辅助带蒂筋膜瓣为膜诱导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左侧尺骨造骨缺损模型.取白体红骨髓与含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混合成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缺损邻近制备一个带有无名血管蒂所属毛细血管网的筋膜瓣,使其包裹组织工程骨并充填骨缺损,术后将造模兔按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实验组(B组)各12只,A组术后呼吸常压空气,B组术后高压氧治疗,术后4、8、12周进行X线检查、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和交界区血管图像分析.结果 X线片、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切片多种方法,检测2组各时间段同一时间点植入物内部血管的长入、骨小梁及软骨组织形成的数量和速度,成熟骨结构的形成、骨干结构的重塑、骨髓腔的再通、植入物的吸收降解,并对修复区内骨形态计量分析,发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体内成骨的能力和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交界区血管图像分析仪动态测量2组各时间段同一时间点单位面积内血管的数量及质量,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有明显的优势,提示高压氧对组织工程骨构建血管化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高压氧辅助带蒂筋膜瓣为膜诱导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修复骨缺损,具有促进膜诱导骨再生和血管化双重作用,对缩短骨缺损修复时间,提高成骨的质和量有显著效果。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人体内褪黑素合成通路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为遗传标记,用测序法对性别(女性比率分别为77.67%和75.00%,P=0.648)和年龄[平均年龄分别为(15.18±2.15)岁和(15.58±2.50)岁,P=0.217]匹配的103例AIS患者和108例对照组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主要介绍了MLS3-170型采煤机螺旋滚筒端盘压形的设计,改进了端盘与筒毂焊接方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并对端盘上截齿角度排列进行调整,制定了可行性方案,为螺旋滚筒的设计奠定
目的 探讨在1~3岁的幼儿下胸椎和腰椎置入椎弓根螺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0例1~3岁下胸椎和腰椎疾患患儿应用成人颈椎侧块螺钉进行固定矫形,男7例,女3例;年龄1~3岁,其中1~2岁4例,2~3岁6例.先天性半椎体畸形合并脊柱侧凸7例,均为完全分节的单个游离半椎体,不合并对侧分节不全;椎体肿瘤2例,为合并椎管内占位的嗜酸性肉芽肿;脊柱结核1例,为中心型椎体结核并
期刊
目的 探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haman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CMNCs)与大鼠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联合移植应用于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健康成年8周龄Wistar雌性大鼠40只,体重(200±30)g.利用Impactor Model Ⅱ型打击器制成T10脊髓损伤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DMEM实验对照组、HC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高压氧(HBO)作为一种安全性好、适应证广、疗效肯定、经济实用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医疗中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但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气压伤.20年前报道的总体发生率为67%~68%[1-2],近年来有关中耳气压伤发生率的报道相差较大,为3.97%~4.61%[3-4].据统计,我科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接受过HBO治疗的3700例患者中,发生过不同程度中耳气压伤的患者共447例,总体发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