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入性通胀不是政策能够完全掌控的。只要美联储不改变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就不会改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继续攀升,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概率很大。
面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短期内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一揽子政策组合的取向不会改变。
一季度9.7%的经济增速与去年四季度9.8%的GDP增速基本一致。今年开始虽然连续三个月领先指标PMI小幅下降,我们认为,季节性影响是主要原因,4月份当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以后,PMI数据开始回升。所有重要的领先指标都显示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平稳增长态势。其次,9.7%的增长在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之中。
据国家信息中心计算,中国现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是9.5%-10%之间。潜在增长水平是“长期”均衡增长水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季度数据受季节性影响太大,对全年经济形势判断的参考作用大于依据作用,而且国际国内变数太多,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的条件和大环境,我们倾向于全年经济形势保持第一季度的“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3月份CPI5.4%的增幅是预料之中。从推动CPI上涨的结构来看,主要还是食品、粮食和居住价格,分别贡献11%和6.5%,基本是各类商品价格中对CPI上涨“贡献”最高的类别。
第二季度CPI的增幅可能会有所回落。第二季度的季节性食品蔬菜供应可能有较大的增长,供应量大规模增加价格会出现明显下降,食品价格的增长可能会低于11%。由于国务院保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国十条”政策的实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供求短缺价格上涨的预期。
实际上,政策效果从近期农业部跟踪的农产品价格中已经有所显现。我们进口农产品并不是很多,受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价的稳定也可以预期。食品、粮价上涨对CPI增长的贡献有望在第二季度放缓。
如果其他非食品和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完全补充食品粮食居住价格上涨幅度下降的部分,如果调控通胀的政策实施到位,第二季度的CPI有望被控制在4.5%-4.8%的水平上。
通胀形成因素很复杂,不仅有国内的因素,还有输入性的因素,不仅有食品、流动性过剩的总需求推动的因素,还有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输入性成本拉动的因素,对通胀形势应该有更全方位的关注。
如果说对国内通胀的调控已经有了五方面措施,包括管理流动的货币政策,保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国十条”,发改委主导的流通环节管理和市场秩序监督的经济和法律手段,以及通胀上涨到一定水平与低收入群体补贴挂钩的政策组合,对国内通胀形成因素进行比较有效的管理,政策效果可以预期,那么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政策不能波及的方面。
国际输入性通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输入性压力来自两方面。首先是资本流入加大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央行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2千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投放了万亿左右的基础货币。在第一季度国际贸易出现“逆差”的形势下,万亿规模的外汇占款不能说不是资本流入加速的结果。大量投放的基础货币部分会被银行信贷消化,但仍会增加国内已经流动过剩的货币形势,加大货币政策收回流动性的压力,对控制通胀的货币基础是不利的。
其次,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加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国际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石油、有色金属、粮食价格都达到或正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一家保守的国际金融机构测算,如果今年国际石油价格从80-85美元上升到150美元,中国的通胀率可能从去年的3.3%上升到5.2%,高于4%的可承受通胀水平。实际上,2008年当国际油价上升到147美元的时候中国的通胀水平达到7.9%。
输入性通胀不是政策能够完全掌控的。只要美联储不改变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就不会改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继续攀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概率很大。
面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特别是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我们认为,短期内通胀管理仍需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一揽子政策组合的取向不会改变。
面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短期内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一揽子政策组合的取向不会改变。
一季度9.7%的经济增速与去年四季度9.8%的GDP增速基本一致。今年开始虽然连续三个月领先指标PMI小幅下降,我们认为,季节性影响是主要原因,4月份当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以后,PMI数据开始回升。所有重要的领先指标都显示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平稳增长态势。其次,9.7%的增长在现阶段潜在增长水平之中。
据国家信息中心计算,中国现阶段的潜在增长水平是9.5%-10%之间。潜在增长水平是“长期”均衡增长水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季度数据受季节性影响太大,对全年经济形势判断的参考作用大于依据作用,而且国际国内变数太多,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的条件和大环境,我们倾向于全年经济形势保持第一季度的“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
3月份CPI5.4%的增幅是预料之中。从推动CPI上涨的结构来看,主要还是食品、粮食和居住价格,分别贡献11%和6.5%,基本是各类商品价格中对CPI上涨“贡献”最高的类别。
第二季度CPI的增幅可能会有所回落。第二季度的季节性食品蔬菜供应可能有较大的增长,供应量大规模增加价格会出现明显下降,食品价格的增长可能会低于11%。由于国务院保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国十条”政策的实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供求短缺价格上涨的预期。
实际上,政策效果从近期农业部跟踪的农产品价格中已经有所显现。我们进口农产品并不是很多,受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价的稳定也可以预期。食品、粮价上涨对CPI增长的贡献有望在第二季度放缓。
如果其他非食品和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完全补充食品粮食居住价格上涨幅度下降的部分,如果调控通胀的政策实施到位,第二季度的CPI有望被控制在4.5%-4.8%的水平上。
通胀形成因素很复杂,不仅有国内的因素,还有输入性的因素,不仅有食品、流动性过剩的总需求推动的因素,还有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输入性成本拉动的因素,对通胀形势应该有更全方位的关注。
如果说对国内通胀的调控已经有了五方面措施,包括管理流动的货币政策,保粮食生产和供给的“国十条”,发改委主导的流通环节管理和市场秩序监督的经济和法律手段,以及通胀上涨到一定水平与低收入群体补贴挂钩的政策组合,对国内通胀形成因素进行比较有效的管理,政策效果可以预期,那么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政策不能波及的方面。
国际输入性通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输入性压力来自两方面。首先是资本流入加大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央行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了2千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投放了万亿左右的基础货币。在第一季度国际贸易出现“逆差”的形势下,万亿规模的外汇占款不能说不是资本流入加速的结果。大量投放的基础货币部分会被银行信贷消化,但仍会增加国内已经流动过剩的货币形势,加大货币政策收回流动性的压力,对控制通胀的货币基础是不利的。
其次,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加大了输入性通胀压力。国际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石油、有色金属、粮食价格都达到或正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一家保守的国际金融机构测算,如果今年国际石油价格从80-85美元上升到150美元,中国的通胀率可能从去年的3.3%上升到5.2%,高于4%的可承受通胀水平。实际上,2008年当国际油价上升到147美元的时候中国的通胀水平达到7.9%。
输入性通胀不是政策能够完全掌控的。只要美联储不改变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就不会改善,大宗商品价格还会继续攀升,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概率很大。
面对输入性通胀的压力,特别是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我们认为,短期内通胀管理仍需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上,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一揽子政策组合的取向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