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语文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讲授文本层面上,需要教师对文本中的语言进行聚焦和凸显,重新构建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需要将文本语言纳入到学生内在的言语体系之中,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言语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典型的语言素材,学生在感知和积累的基础上,需要对文本的语言重新内化、调整,形成自主性的语言素材,并灵活运用到平时的表达过程中。
一、以感知积累为基础,让语言在转述中增值
所谓转述,就是将文本中体悟、积累的语言,在其他相关情境下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准确而通顺地表达出来,可以改变文本原有的表达方式,比如人称转化等。但不管是怎样的形式,语言的转述要以深入感知、有效积累和创造运用为基础。
如在教学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时,教师先从感知理解的角度,引导学生聚集“牢牢夹住”“拔不出来”“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关键词,感受鹬蚌相争时的激烈场景,然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引领学生言语转述,學生可以选择古诗中鹬或者蚌的角色,分别尝试站立在自己的视角,对争执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转述,也可以选择故事中渔翁人物,以第三者的视角进行转述。这里的转述不仅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吸收悦纳,而且巧妙地进行了实践运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转述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体验,自然揭示出了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以文本信息为媒介,让语言在重组中增值
准确获取信息、积极概括总结,是最为实用的阅读能力。国际阅读能力研究中心就曾经将“信息获取”“推测判断”“解释篇章”“评价表达”作为衡量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文本语言的统整与重组,正是检验学生对文本信息是否正确理解的重要抓手。
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在开篇语段中,作者对法布尔出生和生活环境进行了简单的交代,这既是记人类文本的“规定动作”。面对这一段呈现出来的信息,在初步阅读后,教师先让学生提炼出作者描写的核心要素: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生长环境等,并相机依照文本表达的顺序进行板书;随后,学生根据板书中所罗列出来的标题,将这一语段中的信息表达出来,并调整信息呈现的顺序,历练学生随机对语言进行重组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感知,尤其是对呈现出来的信息进行了提炼,为强化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文本的语言在重组中不断增值。
三、以拓展想象为渠道,让语言在补白中增值
文本表达绝不是将所有的空间都充斥塞满,这就如同书法作品,如果不能很好地预留适度的空间,读者就毫无半点喘气的余地。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不仅为学生在解构文本时提供了平台,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在实践中提供了历练的契机。
如《诚实与信任》一文中,为什么在作者表达赔偿所有费用时,小红车主人却要感谢作者?作者留下的字条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紧扣这一空白,教师组织学生还原、再现字条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站立在作者的视角,想象作者在动笔撰写字条内容时的心理活动。有了这样的想象补充,便有了撰写字条内容的方向,教师依托文本内容对语言进行重新整合和处理,不仅巧妙地再现了字条的丰富内容,更使得文本的情节发展趋于顺畅与自然。
四、以整体内容为抓手,让语言在复述中增值
对课文内容展开整体性复述,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切的方法指导,便于学生归纳内容、内化语言,为调动语言、表达内容提供支撑。
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教师围绕着“复述”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梳理文本内容,提炼出核心小标题,罗列出事件发生的整体性板块,对文本进行整体性概述;其次,教师围绕着“后羿射日”板块,紧扣人物言行细节,指导学生就其中某一个板块进行细致性描述。
阅读教学关注文本语言。将文本中所蕴藏的语言进行转述、重组、补白和复述的过程中,成为了学生感知体悟、积累归纳、实践运用的抓手和素材。学生每经历一次实践运用,其言语效值就增加一次。在促发教材文本范例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一、以感知积累为基础,让语言在转述中增值
所谓转述,就是将文本中体悟、积累的语言,在其他相关情境下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准确而通顺地表达出来,可以改变文本原有的表达方式,比如人称转化等。但不管是怎样的形式,语言的转述要以深入感知、有效积累和创造运用为基础。
如在教学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时,教师先从感知理解的角度,引导学生聚集“牢牢夹住”“拔不出来”“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关键词,感受鹬蚌相争时的激烈场景,然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引领学生言语转述,學生可以选择古诗中鹬或者蚌的角色,分别尝试站立在自己的视角,对争执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转述,也可以选择故事中渔翁人物,以第三者的视角进行转述。这里的转述不仅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吸收悦纳,而且巧妙地进行了实践运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转述的过程中形成了积极的体验,自然揭示出了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以文本信息为媒介,让语言在重组中增值
准确获取信息、积极概括总结,是最为实用的阅读能力。国际阅读能力研究中心就曾经将“信息获取”“推测判断”“解释篇章”“评价表达”作为衡量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文本语言的统整与重组,正是检验学生对文本信息是否正确理解的重要抓手。
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在开篇语段中,作者对法布尔出生和生活环境进行了简单的交代,这既是记人类文本的“规定动作”。面对这一段呈现出来的信息,在初步阅读后,教师先让学生提炼出作者描写的核心要素: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生长环境等,并相机依照文本表达的顺序进行板书;随后,学生根据板书中所罗列出来的标题,将这一语段中的信息表达出来,并调整信息呈现的顺序,历练学生随机对语言进行重组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了感知,尤其是对呈现出来的信息进行了提炼,为强化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文本的语言在重组中不断增值。
三、以拓展想象为渠道,让语言在补白中增值
文本表达绝不是将所有的空间都充斥塞满,这就如同书法作品,如果不能很好地预留适度的空间,读者就毫无半点喘气的余地。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不仅为学生在解构文本时提供了平台,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在实践中提供了历练的契机。
如《诚实与信任》一文中,为什么在作者表达赔偿所有费用时,小红车主人却要感谢作者?作者留下的字条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紧扣这一空白,教师组织学生还原、再现字条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站立在作者的视角,想象作者在动笔撰写字条内容时的心理活动。有了这样的想象补充,便有了撰写字条内容的方向,教师依托文本内容对语言进行重新整合和处理,不仅巧妙地再现了字条的丰富内容,更使得文本的情节发展趋于顺畅与自然。
四、以整体内容为抓手,让语言在复述中增值
对课文内容展开整体性复述,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切的方法指导,便于学生归纳内容、内化语言,为调动语言、表达内容提供支撑。
如在教学《嫦娥奔月》时,教师围绕着“复述”展开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梳理文本内容,提炼出核心小标题,罗列出事件发生的整体性板块,对文本进行整体性概述;其次,教师围绕着“后羿射日”板块,紧扣人物言行细节,指导学生就其中某一个板块进行细致性描述。
阅读教学关注文本语言。将文本中所蕴藏的语言进行转述、重组、补白和复述的过程中,成为了学生感知体悟、积累归纳、实践运用的抓手和素材。学生每经历一次实践运用,其言语效值就增加一次。在促发教材文本范例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中市三跃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