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医学研究生的外科学基础课程授课为例,分析如何对研究生课程进行改革,从而提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教学创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课程教学是以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努力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各大高校的研究热点。
1 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国有将近600家硕士培养单位,相应也出现了众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了多种研究生教学方法,但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几乎都一个模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课程内容重复。由于生源参差不齐,教师为了弥补部分研究生的知识缺陷,开设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课,导致某些课程和本科所学课程重复,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一些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前沿性、国际性和实用性。
三是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有些教学甚至还停留在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阶段,师生间缺乏互动。
2 医学研究生外科学基础教学方式及教学重点的改革
2.1教学观念的改变
对教师而言,近几年“科研为重”的价值取向逐渐降低了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而对研究生,“论文为重”的价值取向则淡化了课程学习的意义。许多研究生很早就在导师的要求下进入实验室实验或临床实践。出现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之间“一手轻一手重”的现象,加之研究生课程考核的不规范化,对课程学习持无所谓态度,更是对教学过程不重视。课程教学引不起教学双方的重视,想提高教学质量自然也不容易。针对此现象,外科学教研室在学期开始前即组织上课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就上课内容进行优化探讨,选择最佳授课方式。
2.2教学方法、内容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针对课本不同章节进行课堂讲授,这一授课方式缺乏新意,导致有些教师多年来所授内容及课件几乎一成不变。针对这种现象,外科学教研室大胆改革,邀请外科各科专家以讲座的形式来讲解各章节内容。这批专家基本都是师德高尚的学术带头人,责任心强、冶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在自己的所学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既给学生讲解该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际病例,加深学生对一些疾病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缓解和减轻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的紧张和不适应,为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2.3考核方式的改变
为了防止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真正地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外科学基础的期末书面考试也一改以往的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的闭卷考试出题套路,而是采用开卷考试的模式。考试题目不限于某一章某一节,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全面地分析回答;个别题目也不设置标准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言之有物、持之有理即可。
2.4学生的意见反馈
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参加选课的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85%的学生都认为以讲座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比较新颖,讲课的教授大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课堂比较生动。多数学生认为研究生课程应该要区别于本科教学,无论在授课方式还是授课内容上均应该有所改革。
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种上课方式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教师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应付考试。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它不仅为研究生下一阶段的科研和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同时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能力结构的培养以及素质结构的提高,为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长久的学术支撑力。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计划,设置灵活的课程考核体系均是有效开展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保证。为此,外科学教研室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邀请外科各科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学,考试形式也由原来的考教师上课讲的考点转变成开放性命题,这样既可了解学生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又能打破原有的考前死记硬背即可过关的不良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与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
[2]唐益群,赵化.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 2012,(2):19-21.
[3]李明,刘俊,柯志勇.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学改革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07,10,(7):800-802.
关键词:教学创新;医学硕士;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其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课程教学是以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努力提高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各大高校的研究热点。
1 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国有将近600家硕士培养单位,相应也出现了众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了多种研究生教学方法,但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几乎都一个模式,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课程内容重复。由于生源参差不齐,教师为了弥补部分研究生的知识缺陷,开设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课,导致某些课程和本科所学课程重复,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课程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一些课程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前沿性、国际性和实用性。
三是教学方法以“填鸭式”为主。有些教学甚至还停留在教师在讲台讲课、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的阶段,师生间缺乏互动。
2 医学研究生外科学基础教学方式及教学重点的改革
2.1教学观念的改变
对教师而言,近几年“科研为重”的价值取向逐渐降低了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而对研究生,“论文为重”的价值取向则淡化了课程学习的意义。许多研究生很早就在导师的要求下进入实验室实验或临床实践。出现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之间“一手轻一手重”的现象,加之研究生课程考核的不规范化,对课程学习持无所谓态度,更是对教学过程不重视。课程教学引不起教学双方的重视,想提高教学质量自然也不容易。针对此现象,外科学教研室在学期开始前即组织上课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就上课内容进行优化探讨,选择最佳授课方式。
2.2教学方法、内容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针对课本不同章节进行课堂讲授,这一授课方式缺乏新意,导致有些教师多年来所授内容及课件几乎一成不变。针对这种现象,外科学教研室大胆改革,邀请外科各科专家以讲座的形式来讲解各章节内容。这批专家基本都是师德高尚的学术带头人,责任心强、冶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在自己的所学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在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既给学生讲解该章节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际病例,加深学生对一些疾病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缓解和减轻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的紧张和不适应,为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2.3考核方式的改变
为了防止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真正地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外科学基础的期末书面考试也一改以往的教师讲什么、考试就考什么的闭卷考试出题套路,而是采用开卷考试的模式。考试题目不限于某一章某一节,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全部知识全面地分析回答;个别题目也不设置标准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言之有物、持之有理即可。
2.4学生的意见反馈
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参加选课的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85%的学生都认为以讲座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比较新颖,讲课的教授大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课堂比较生动。多数学生认为研究生课程应该要区别于本科教学,无论在授课方式还是授课内容上均应该有所改革。
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这种上课方式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教师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但是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应付考试。
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它不仅为研究生下一阶段的科研和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同时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能力结构的培养以及素质结构的提高,为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长久的学术支撑力。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安排教学计划,设置灵活的课程考核体系均是有效开展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保证。为此,外科学教研室改变原有的授课方式,邀请外科各科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教学,考试形式也由原来的考教师上课讲的考点转变成开放性命题,这样既可了解学生该课程的掌握情况,又能打破原有的考前死记硬背即可过关的不良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与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
[2]唐益群,赵化.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 2012,(2):19-21.
[3]李明,刘俊,柯志勇.硕士研究生细胞培养教学改革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07,10,(7):8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