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有着几千多年的古老历史,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传承汉字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在应试大潮的冲击下,语文教学一度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新课程改革经历了十多个春秋,在完成应试向新课改的华丽转身时,我们难以沉静下来,不免急功近利,在解读新课标中片面理解、断章取义。下面,我想就小学高年级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的缺失原因和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一管之间。
一、缺失原因
主观原因
1、学段要求和重点混淆。新课标指出字词教学是低年级学段的教学重点。学生步入到高年级学段的学习,重点转移为阅读和习作上。语文教师们以为殚精竭虑地教学识字写字已不符合学段的要求了,因此,在小学高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出现简单化、粗糙化的现象。
2、对识字写字的意义认识不足。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认为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读写,殊不知,这是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肤浅看法。在高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教学处于尴尬的位置,教师纠结于简单认读和集中教学之间。其实,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高年级学段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掌握音形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意义的理解,将汉字构字的来源、发展、表达的意义更充分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汉字的学习中,更多地传承中国传统教育。
3、自我要求放松,处理方法简单。到了小学高年级学段,有教师认为高年级学段的识字写字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学完成,学生容易滋生投机和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自觉性的培养。而有教师依然依赖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方法,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到影响,造成厌学情绪或是学习品质散漫。也有教师认为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因此课堂上采用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另外有教师因为自身素质的不足,尤其是对写字教学中的书写指导无从下手,指导流于形式。
客观原因。
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电脑的运用和普及,人们的书写形式也悄然发生改变,键盘操作在很多领域逐渐替代了手写形式,人们在熟练地敲击键盘的同时,汉字的书写也逐渐在我们的记忆里模糊、遗忘。学写汉字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写好汉字好像更是大可不必了。这种观念在悄悄地影响着家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的要求逐渐降低,造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连天变成普遍现象,学生在书写的规范、工整、美观上大打折扣。
2、应试教育的PM2.5。应试教育把教育与高考划上等号,我们的教育成了应试的工具,我们的孩子成了应试的工具。2002年,中国教育界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人们呼吁素质教育,我们探索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模式如同PM2.5一样影响、侵害着我们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而高考模式又常常刺激我们脑中的那根应试神经,它会时不时地跳出来干扰甚至左右我们的教育行为,应试似乎成为我们的一种教育习惯。小学高年级学段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重点,教师把大把的精力放在阅读、写作教学上,把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压缩又压缩,“直至为皮袍下的小来”。
二、教学策略
1、利用媒体提高全民的文化寻根意识。教育靠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加强这三者的凝聚力是教育思考的问题,也是社会所要面对的课题。利用媒体的宣传功能,让全社会民众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教育下一代学习并传承中华文化。比如:“汉字听写大赛”活动对选手们在汉字的音形义乃至汉字构字方式等的全方位的考量,在机智的答题解题中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学习汉语。无疑,这是对国人精神的一种冲击,一种激励。我想:活动的影响远非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很好地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采取“亲子”式的活动去影响整个家庭,以家庭为辐射源,以此唤醒亿万个家庭对汉字学习的渴望,进一步燃起对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探索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
2、提高识字写字效率。
(1)阶段分散落实。小学高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教学不应该简单重复低段儿童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遵循高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A、课前自主识字写字。到了小学高段,学生已能独立完成生字的读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或其它工具书自主预习生字,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识记,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课中随文识字写字。小学低段大都采用集中识字教学,到了小学高段,比较适合随文识字,让学生读识结合,在文中理解、感悟,对生字有个立体化的了解。
C、课后主动识字写字。小学高年级,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以读促进对字词的积累。教师可以利用“词海拾贝”“成语集锦”“名言警句”“童话故事”等多个阅读项目,在读中识记,在读中积累;可以利用宣传栏、广告牌、电视、报刊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A、弄懂字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气氛中学习,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同样能激励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完成知识的内化。例如:教学“跃”“越”。“跃”,跳,侧重于呈现的状态;“越”,跳,强调目标明确的动态。“飞跃”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的一种状态。“飞越”很快地翻越,强调是一种动作。利用字理析词,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识记。
B、寓教于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小学低段教学如此,高段教学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画、音像、多媒体等直观形象地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例如:教学“皱”。课件出现“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妈妈”。师:你从哪里看出这位妈妈的饱经风霜?“皱”说明皮肤出现了很多的“褶子”,像会反刍的牛的皮一样,课件演示:“刍”“皮”“皱”。你们常见的哪些事物会起“皱”?直观的演示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充盈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将识字写字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2)猜字谜等激趣法。学生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让学生把猜到的字工整地写到黑板上,写字也得到了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收获了快乐。例如:“渠”的教学:用“柜”猜一成语。想一想应该是我们今天的哪个生字?再通过课件演示得出“水到渠成”的“渠”。学生非常清晰地记住了这个字,同时,也准确地记住了“渠”乃“水道”之意。
3)火眼金睛找错法。查缺补漏找错处,尤其是找别人的错漏最为学生津津乐道。教学中,听写是我们检查字词掌握的最常见的手段,“师报生写”“我报你写”“互批互改”,学生玩起来兴味盎然,不亦乐乎中消灭了错字。“错字大歼灭”,学生乐于完成。例如:在教学《丰碑》中,屏幕上显示:“大雪很快地复盖了军须处长的生体,他成了一坐经营的丰牌。”让学生找老师的错,学生兴致勃勃。补白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例如:精妙绝(伦)不言而(喻)(奋)不顾身语重心(长)通过补白,明确错误点,简单明了,学生记忆准确。
4)碎片整合法。文本需要解读,生字的识与写也需要深入地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与阅读整合。让生字教学回归到课文的具体语境中,将字的音形义整合起来,平行推进,既理清了课文脉络,又将识字与学文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实现课堂的立体化教学。分类整合。汉字在造字上是有章可循的,将同读音、同偏旁的字整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归类比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识记。例如:“载、栽、裁”偏旁相同,不同的部件表示意思,教给学生口诀“有木栽树,有车载货,有衣裁布”。
5)寻根求源法。高段学生既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较强的理解力。查找字的来源,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一举数得。例如:“亡”的字源,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比较得出“以利器击之”,明确意为“死、逃、失”。
(3)提高教师的写字能力。教师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的“三笔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字能力。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过硬的写字能力,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小学高年级学段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教学效率之我见》(《未来教育家》2012年第3期 马庆强)
[3]《字理识字诵读悟意》(《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期杨馥宁)
[4]《高年级字词教学创新教法管窥》(《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期 陈国英)
一、缺失原因
主观原因
1、学段要求和重点混淆。新课标指出字词教学是低年级学段的教学重点。学生步入到高年级学段的学习,重点转移为阅读和习作上。语文教师们以为殚精竭虑地教学识字写字已不符合学段的要求了,因此,在小学高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出现简单化、粗糙化的现象。
2、对识字写字的意义认识不足。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认为识字写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读写,殊不知,这是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肤浅看法。在高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教学处于尴尬的位置,教师纠结于简单认读和集中教学之间。其实,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高年级学段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掌握音形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意义的理解,将汉字构字的来源、发展、表达的意义更充分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汉字的学习中,更多地传承中国传统教育。
3、自我要求放松,处理方法简单。到了小学高年级学段,有教师认为高年级学段的识字写字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学完成,学生容易滋生投机和懒惰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自觉性的培养。而有教师依然依赖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方法,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上,学生的认知水平受到影响,造成厌学情绪或是学习品质散漫。也有教师认为可以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因此课堂上采用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另外有教师因为自身素质的不足,尤其是对写字教学中的书写指导无从下手,指导流于形式。
客观原因。
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电脑的运用和普及,人们的书写形式也悄然发生改变,键盘操作在很多领域逐渐替代了手写形式,人们在熟练地敲击键盘的同时,汉字的书写也逐渐在我们的记忆里模糊、遗忘。学写汉字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写好汉字好像更是大可不必了。这种观念在悄悄地影响着家长,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的要求逐渐降低,造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错别字连天变成普遍现象,学生在书写的规范、工整、美观上大打折扣。
2、应试教育的PM2.5。应试教育把教育与高考划上等号,我们的教育成了应试的工具,我们的孩子成了应试的工具。2002年,中国教育界掀起了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人们呼吁素质教育,我们探索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模式如同PM2.5一样影响、侵害着我们的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而高考模式又常常刺激我们脑中的那根应试神经,它会时不时地跳出来干扰甚至左右我们的教育行为,应试似乎成为我们的一种教育习惯。小学高年级学段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重点,教师把大把的精力放在阅读、写作教学上,把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压缩又压缩,“直至为皮袍下的小来”。
二、教学策略
1、利用媒体提高全民的文化寻根意识。教育靠的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加强这三者的凝聚力是教育思考的问题,也是社会所要面对的课题。利用媒体的宣传功能,让全社会民众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价值,教育下一代学习并传承中华文化。比如:“汉字听写大赛”活动对选手们在汉字的音形义乃至汉字构字方式等的全方位的考量,在机智的答题解题中教育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学习汉语。无疑,这是对国人精神的一种冲击,一种激励。我想:活动的影响远非如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很好地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采取“亲子”式的活动去影响整个家庭,以家庭为辐射源,以此唤醒亿万个家庭对汉字学习的渴望,进一步燃起对中华经典文化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探索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
2、提高识字写字效率。
(1)阶段分散落实。小学高年级学段识字写字教学不应该简单重复低段儿童的教学方法,而应该遵循高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A、课前自主识字写字。到了小学高段,学生已能独立完成生字的读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或其它工具书自主预习生字,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识记,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B、课中随文识字写字。小学低段大都采用集中识字教学,到了小学高段,比较适合随文识字,让学生读识结合,在文中理解、感悟,对生字有个立体化的了解。
C、课后主动识字写字。小学高年级,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以读促进对字词的积累。教师可以利用“词海拾贝”“成语集锦”“名言警句”“童话故事”等多个阅读项目,在读中识记,在读中积累;可以利用宣传栏、广告牌、电视、报刊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策略。
A、弄懂字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识字,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气氛中学习,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同样能激励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突破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完成知识的内化。例如:教学“跃”“越”。“跃”,跳,侧重于呈现的状态;“越”,跳,强调目标明确的动态。“飞跃”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的一种状态。“飞越”很快地翻越,强调是一种动作。利用字理析词,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识记。
B、寓教于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小学低段教学如此,高段教学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画、音像、多媒体等直观形象地呈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接受。例如:教学“皱”。课件出现“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妈妈”。师:你从哪里看出这位妈妈的饱经风霜?“皱”说明皮肤出现了很多的“褶子”,像会反刍的牛的皮一样,课件演示:“刍”“皮”“皱”。你们常见的哪些事物会起“皱”?直观的演示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充盈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将识字写字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2)猜字谜等激趣法。学生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让学生把猜到的字工整地写到黑板上,写字也得到了练习,增加了趣味性,收获了快乐。例如:“渠”的教学:用“柜”猜一成语。想一想应该是我们今天的哪个生字?再通过课件演示得出“水到渠成”的“渠”。学生非常清晰地记住了这个字,同时,也准确地记住了“渠”乃“水道”之意。
3)火眼金睛找错法。查缺补漏找错处,尤其是找别人的错漏最为学生津津乐道。教学中,听写是我们检查字词掌握的最常见的手段,“师报生写”“我报你写”“互批互改”,学生玩起来兴味盎然,不亦乐乎中消灭了错字。“错字大歼灭”,学生乐于完成。例如:在教学《丰碑》中,屏幕上显示:“大雪很快地复盖了军须处长的生体,他成了一坐经营的丰牌。”让学生找老师的错,学生兴致勃勃。补白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例如:精妙绝(伦)不言而(喻)(奋)不顾身语重心(长)通过补白,明确错误点,简单明了,学生记忆准确。
4)碎片整合法。文本需要解读,生字的识与写也需要深入地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与阅读整合。让生字教学回归到课文的具体语境中,将字的音形义整合起来,平行推进,既理清了课文脉络,又将识字与学文巧妙地整合在一起,实现课堂的立体化教学。分类整合。汉字在造字上是有章可循的,将同读音、同偏旁的字整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归类比较,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识记。例如:“载、栽、裁”偏旁相同,不同的部件表示意思,教给学生口诀“有木栽树,有车载货,有衣裁布”。
5)寻根求源法。高段学生既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较强的理解力。查找字的来源,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一举数得。例如:“亡”的字源,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文,比较得出“以利器击之”,明确意为“死、逃、失”。
(3)提高教师的写字能力。教师的“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的“三笔字”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字能力。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过硬的写字能力,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小学高年级学段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教学效率之我见》(《未来教育家》2012年第3期 马庆强)
[3]《字理识字诵读悟意》(《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期杨馥宁)
[4]《高年级字词教学创新教法管窥》(《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1期 陈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