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认为教师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的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任务型语言教学 形象思维情境 质疑探究情境 团结合作情境 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认为学习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教学应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使所学知识在情境得以运用。因此,我把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并进行了尝试。
二、尝试阶段的教学反思
在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初期效果不太理想,反思原因:
1.尽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比较明确,但对于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挖掘得不深,学习的材料只限于教材本身,未能作适当的补充,使得为学生提供的语言情境缺乏现实性和广泛性。如在学习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 do?时,关于职业类词汇,教材上只出现过farmer worker teacher doctor nurse,而这些词汇远不足以展示目前现实生活中的职业种类,其他如manager dentist, engineer CEO…等陌生的词汇又对学生的发挥产生障碍。为此,我在第二次授课时补充了一些常见的职业词汇,并引导学生利用查字典、上网求助等方式,集中识记相关生词,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2.对于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的目标设计的活动及任务的要求不恰当,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脚手架原则”,因此未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在深入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能够更好地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方式。
1.创设形象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环节是新思想和新事物的产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 因此,训练学生发挥右脑的想象、直觉、灵感及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学习My Neighborhood时,我用“梦想剧场”的方式,让学生设想自己最喜欢的小区的样子。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动的形式也灵活多样。有对话、独白甚至短剧,可见,形象思维能把现有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以各种表现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创新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创设质疑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需质疑、探究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提出新见解,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智慧潜能,实现开发、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学习clone一课时,我尝试让学生思考:我想克隆什么?我的克隆是否可行?如果行不通,怎么办?学生热烈讨论,提出许多新想法。这种不确定的情境,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团结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今社会虽然充满竞争,但更多体现出合作中的竞争。因此,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分工协作,团结一致,使小组活动任务得以高效、顺利的完成。如在学习How do they go to school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填表,并以叙述性的语言汇报本班中How 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foot/by bike/by bus……?并限定填表的时间。如果由一个人去逐一调查,在限定的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任务。于是我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分头搞调查、填表格、汇总、撰写总结性报告,最后再由专人用英语汇报。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展示了各自的才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更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贴近时代的情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优秀的心理品质,以提高适应社会并很好地融入社会的能力。如在学习transportation时,我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确定春节旅游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课余时间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获取了大量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的知识。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中汇总、讨论、陈述理由,最终确定小组的旅游目的地。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会利用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接触了身边及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引导下,走进一个广阔的求知空间,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把自己培养成创造性人才。
英语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6,1.
【关键词】新课标 任务型语言教学 形象思维情境 质疑探究情境 团结合作情境 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认为学习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过程,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活学生的内在知识系统,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可同时进行探究的环境,教学应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使所学知识在情境得以运用。因此,我把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并进行了尝试。
二、尝试阶段的教学反思
在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初期效果不太理想,反思原因:
1.尽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比较明确,但对于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挖掘得不深,学习的材料只限于教材本身,未能作适当的补充,使得为学生提供的语言情境缺乏现实性和广泛性。如在学习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 do?时,关于职业类词汇,教材上只出现过farmer worker teacher doctor nurse,而这些词汇远不足以展示目前现实生活中的职业种类,其他如manager dentist, engineer CEO…等陌生的词汇又对学生的发挥产生障碍。为此,我在第二次授课时补充了一些常见的职业词汇,并引导学生利用查字典、上网求助等方式,集中识记相关生词,而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2.对于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的目标设计的活动及任务的要求不恰当,没有更好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脚手架原则”,因此未能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在深入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经验,我总结出以下几种能够更好地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方式。
1.创设形象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最关键的环节是新思想和新事物的产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 因此,训练学生发挥右脑的想象、直觉、灵感及形象思维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非智力素质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在学习My Neighborhood时,我用“梦想剧场”的方式,让学生设想自己最喜欢的小区的样子。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活动的形式也灵活多样。有对话、独白甚至短剧,可见,形象思维能把现有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以各种表现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提高了学生创新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创设质疑探究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需质疑、探究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提出新见解,能激活学生内在的智慧潜能,实现开发、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学习clone一课时,我尝试让学生思考:我想克隆什么?我的克隆是否可行?如果行不通,怎么办?学生热烈讨论,提出许多新想法。这种不确定的情境,提高了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设团结合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当今社会虽然充满竞争,但更多体现出合作中的竞争。因此,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为此,在教学中注重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分工协作,团结一致,使小组活动任务得以高效、顺利的完成。如在学习How do they go to school时,我特意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填表,并以叙述性的语言汇报本班中How 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foot/by bike/by bus……?并限定填表的时间。如果由一个人去逐一调查,在限定的时间内肯定无法完成任务。于是我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分头搞调查、填表格、汇总、撰写总结性报告,最后再由专人用英语汇报。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在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展示了各自的才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更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设贴近时代的情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掌握信息处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优秀的心理品质,以提高适应社会并很好地融入社会的能力。如在学习transportation时,我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确定春节旅游的最佳地点并说明理由。课余时间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获取了大量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的知识。课上,我要求每位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中汇总、讨论、陈述理由,最终确定小组的旅游目的地。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会利用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接触了身边及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引导下,走进一个广阔的求知空间,自我学习、自我进步,把自己培养成创造性人才。
英语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郑红苹.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内涵、特点及实施[J].课程·教材·教法,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