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大西洋狼群”

来源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c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尼茨的难题
  1939年1月的一天,德意志帝国海军准将卡尔·冯·邓尼茨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一份文件,反复在文件上确认每一项数值。
  良久,邓尼茨扔下手中的铅笔,长叹一声:“一共只有57艘潜艇,适合远洋作战的仅有区区22艘……这点兵力,只够在英国人的屁股上刺一下而已。”
  邓尼茨是德军老资格的潜艇战专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出任德国海军UB-68潜艇的艇长,曾指挥潜艇穿过英军护卫警戒圈,击沉商船。战后,他潜心研究潜艇战,提出了建造300艘潜艇的战略目标。但希特勒醉心于大型水面舰艇,对潜艇的投入令邓尼茨很失望,他深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德国海军的实力与英美等国相差甚远,如此薄弱的装备要和盟军等海上强国进行对决,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怎么办?
  邓尼茨陷入了沉思……
  狼群战术
  柏林,元首办公室。
  清晨的希特勒看上去神采奕奕,一双小三角眼放射出志得意满的光芒。他坐在舒适的扶手椅中,凝视着正前方一张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大西洋海军战略地图,地图旁的邓尼茨正毕恭毕敬地讲解着。
  “……英国每年消耗的各种主要物资中,绝大多数都依赖进口,每年的海运物资总量超过6800万吨,每天航行在大洋中的英国运输船多达2500艘。如果我们能使用潜艇,尽可能多地击沉英国运输船,就能有效打击英国的战时经济。一句话,能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益。”
  邓尼茨滔滔不绝,希特勒不住点头:“那么,邓尼茨将军,你打算怎样使用潜艇?”
  “元首阁下,我建议使用‘狼群’战术。这一战术的精髓在于,集中多艘潜艇攻击一个目标,将潜艇集群的攻击力发挥到最大。当然,这需要更多数量的潜艇……”
  希特勒思考片刻,慢条斯理地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擅长潜艇战,我授予你帝国潜艇部队的最高指挥权,后续潜艇的制造我会敦促的。你就放手去干吧!”
  饿狼乍现
  1939年9月3日,大西洋赫布里底群岛以西海域。
  傍晚时分,一艘巨大的客轮航行在茫茫大海上。这艘13500吨的巨轮名叫“雅典娜”
  号,船上有1102名乘客和315名船员。谁也没有注意到,就在1千米以外,一艘德军U-30潜艇正潜伏在海面下,密切监视着巨轮。
  晚上7点40分,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雅典娜”号几乎从中间断为两截!这正是U-30潜艇发射鱼雷干的好事儿。第二天上午11点,“雅典娜”号沉入海底,成为第一个德军“海狼”的牺牲品。
  狼群集结
  “雅典娜”号被击沉,英国皇家海军震怒,出动“无畏”号航母和4艘驱逐舰围剿“海狼”。
  9月17日黄昏,正在巡逻的“无畏”号被德军U-29潜艇发现,就在舰载反潜机着舰的一刹那,2只鱼雷命中航母,引发了大爆炸,仅仅20分钟,“无畏”号便葬身大西洋海底!紧接着,10月8日,U-47潜艇偷袭英军卡帕湾军港,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U-47潜艇的艇长普利恩随即被授予纳粹铁十字勋章,名动世界!
  邓尼茨接到战报,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海狼”果然搅得大西洋狼烟四起,而尝到甜头的希特勒,也加紧了潜艇的建造。
  大西洋上警报大作:狼群,正在集结!
  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狼群”如幽灵,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当时,英国有4条航路与美洲大陆相连,每一条航路上都潜伏着数只“海狼”。德军的U型潜艇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很快便成了大西洋中最大的祸害。
  面对穷凶极恶的狼群,英国首相丘吉尔一筹莫展。
  丘吉尔曾是英国海军大臣,深谙海战之道。但说到潜艇战,他还真不比邓尼茨高明。丘吉尔来到皇家海军参谋部,发现将领们对狼群战术的理解竟然也不统一!
  “德国人的潜艇通常几艘为一群……”
  “哦,您可真是小看了他们。据我所知,至少有两到三个狼群的规模达到了几十艘!”
  “这么大规模的集群作战是不可能保持隐蔽的,不是吗?”
  “也许他们有更独到的战术……”
  丘吉尔耐着性子听了一阵这样无谓的争吵,突然吼道:“先生们!就在你们争执不休的时候,我们至少又损失了几十万吨位货轮!如果你们都不明白‘狼群战术’是怎样实施的,我建议动用一下情报部门!”
  “狼群”围猎“肥猪”
  首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很快,情报部门送来了“狼群战术”的详细报告。丘吉尔和海军将领们看罢报告,无不倒抽一口冷气——这哪里是什么战术?简直就是不讲理的无赖打法!
  在“狼群战术”出现之前,潜艇通常依靠隐蔽性单艇作战,带着几枚鱼雷,打完就跑。但是,由于海况复杂,鱼雷的命中率和毁伤率都未必有多高,单艇作战携带的鱼雷有限,战果难以提高。
  邓尼茨将少则三五艘,多则几十艘的潜艇编制为一个行动单位,由一艘指挥艇在大洋上游弋,寻找战机,其余潜艇潜伏在水面下静静等待。一旦发现盟军舰船,指挥艇立即通报全队。夜幕降临之后,所有潜艇蜂拥而上,逐一对敌船实施饱和式鱼雷攻击,确保击沉轮船。天一放亮,便又藏身海中,等待下一次夜袭。
  “狼群战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确保“打一艘,沉一艘”,打完之后迅速四散潜逃,鬼魅如同野狼,难测难防。
  更可气的是,德军将被攻击的盟军舰船称作“肥猪”,这让堂堂大英皇家海军情何以堪!
  狼迹难寻
  英国数百年的海上荣光,眼瞅着被德军“海狼”肆意践踏,而英国的绝大多数利益来自海上,一旦航路被掐死,距离战败投降也就不远了。皇家海军的荣辱,正义世界的存亡,全部命悬一线!
  “不惜代价,干掉他们!”丘吉尔言简意赅,下达了死命令。
  要想围歼狼群,首先要找到它们。可要在茫茫深海之中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1940年初,英国海军部组建代号为“29”的潜艇跟踪作战室,统一协调反潜侦察,汇总一切德国潜艇情报,实时更新德军潜艇和盟军船队的位置信息,以便及时指导船队规避、舰队围歼。   “29”的数据,来自海军情报部截取的德军潜艇无线电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海军兵力部署,因为德国人的密码技术十分先进,英国人破解密码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海狼”的猎杀速度。再加上大西洋风暴等恶劣天气对无线电造成的阻隔,英军反潜成果收效甚微。
  “狼群”却在此时迎来了疯狂的围猎高潮。1940年,狼群击沉了471艘商船,总吨位218万吨;1941年,击沉了432艘商船,总吨位217万吨;1942年,狼群的战果更是达到了空前的1160艘商船,总吨位626万吨!
  英国的造船速度眼看就要跟不上沉船速度了……
  潜伏在美国家门口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美国尚未被卷入战争的旋涡。但美国的东海岸毗邻大西洋,也是与英国往来的重要海岸线。一群德国“海狼”悄悄地靠近了美国东部的几个大港,白天潜伏在波涛中,一到夜幕降临,群狼便齐齐出动,偷袭刚出港的英国轮船。
  丘吉尔给美国总统罗斯福打来了电话。
  “嘿,老伙计,我们需要美国朋友的帮助。”丘吉尔开门见山。
  “你知道,美国还没有宣战,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持中立态度……”罗斯福踌躇道。
  “唇亡齿寒啊,你是明白人……”丘吉尔知道多说无用,罗斯福一定能明白这个道理。
  炉边讲话,共抗“海狼”
  罗斯福总统思虑良久,最终发表了一次著名的“炉边讲话”,阐述必须帮助英国。
  为了堵上国内那些唯利是图之人的嘴,他打了个比方:“如果我们的邻居家失了火,向我们借高压水枪灭火,我们能说‘这水枪值10美元,请先付钱’吗?不,我们只能说‘拿去,用完还我’。”
  1943年1月13日,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北非的卡萨布兰卡会晤,签订了1年的作战计划,将围剿“海狼”作为重中之重,支援英国反潜战舰。而此时,英国海军也得到了一个意外之喜……
  英国海军的“超级机密”
  1941年5月9日,英国海军的一艘小型护卫舰在格陵兰海域击伤了一艘德国U-110潜艇,缴获了完好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密码本和密钥!为了保密,这艘护卫舰回国进港时甚至没有打出“俘虏海狼”的旗号,而是打出“击沉海狼”的旗号,好让德军以为密码没有泄露。
  经过紧张的研究和破解,从1941年下半年开始,英军开始尝试使用德军密码获取“海狼”情报,效果立竿见影,一度甚至歼灭了“狼群”的海上补给船队。但好景不长,到了1942年,德军不断换用新的密码,英军的破译速度又开始被延误。
  “超级机密”失灵,这可怎么办好?
  新技术终结狼群
  “狼群”虽然横行无忌,但声呐却是一种能够有效探明潜艇的工具。英国人潜心研究声呐技术,最终制成的声呐可以准确显示出敌方潜艇的距离信息,这让反潜战舰远远就能发现潜伏的“海狼”。同时,一种名叫“十厘米波长雷达”的新型雷达也开始在英军反潜飞机上使用。
  “十厘米波长雷达”抓住了“海狼”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在发动攻击时,潜艇需要浮出水面,以便提高鱼雷的命中率。而新型雷达甚至能够在茫茫大海上发现一只铁皮罐头!哼哼,“海狼”就算只露出一只潜望镜,也会将自己的踪迹暴露无遗。
  打到这个份儿上,邓尼茨“压力山大”!
  “狼群”覆灭
  二战后期,“狼群”在盟军的立体式打击下损失惨重,邓尼茨面见希特勒,提出全面回撤‘狼群’,保存实力。然而希特勒却大发雷霆!
  “不!我绝不允许、狼群’回撤!哪怕只剩下一艘潜艇,也要给我血战到底!就算不能取得任何战果。也要在海上保留牵制敌人的力量,我不能容忍英国人腾出手来在欧洲大陆西海岸线对付我!”
  元首的咆哮令邓尼茨目瞪口呆,他只能硬着头皮指挥,努力维持着“海狼”的作战能力。好在,他的痛苦很快就结束了,随着苏军攻入柏林,纳粹帝国灰飞烟灭。希特勒自杀前将帝国元首的宝座传给了邓尼茨,邓尼茨精疲力竭地在投降命令上签了字。而他一生的心血——那些叱咤大西洋的“海狼”们,却被艇员们一只只地自沉!
  “海狼”一只不剩,大西洋阴风散去,邓尼茨苦笑着放下钢笔,自言自语道:“以单一舰种对抗综合实力强大的对手,我们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
其他文献
装甲车改装的出租车、横穿公路的坦克、停车场里的步兵战车在兵器大国俄罗斯,这些可都不算稀罕事。听说,坦克还能进校园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快随特约小编走进这所不一样的中学,去当一天“体验生”吧。  早上好!来逛校史馆   还不到早晨8点,当我抵达苏沃洛夫军校时却发现,今天约定陪我上课的同学们都已经整装待发,在校门口迎接我啦。他们每天早晨都会7点起床,操练结束,吃个早饭,就要开始一天紧张的学习了。我到的
期刊
夜幕降临,经过一天的训练,空降兵某部二营六连的战士们已经感到有些疲惫。不过,现在还不能休息,他们得等点完名,才能圆满结束这一天的精彩生活。  “黄继光!”当第一个名字被点到时,全连所有战士齐声答:“到!”这是什么奇特的传统?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支空降兵“英雄连”,来见识一下什么叫英雄气概。  英雄都有个好榜样  黄继光是谁?他是朝鲜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只身冲到敌人的暗堡前,用身躯
期刊
虽然自诞生之日起就一路坎坷,但没人能否认,到目前为止,“猎户座”是最有雄心的载人飞船。它的使命可不止探月、对接空间站这么简单,有朝一日带人类移民火星才是它的目标。不过在那之前,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重返月球说No  “星座计划”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项太空探索计划,它的目标是在2020年把载人飞船送上月球,实现人类重返月球的梦想。“猎户座”飞船,以及“战神Ⅰ型”运载火箭就是执
期刊
胸有成竹  尽管计划遭到了阿迈尔的质疑,但勒鲁瓦却只当那家伙低估了自己的智商,他胸有成竹、故作低调地说:“哈哈,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你可是这次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勒鲁瓦拍拍老朋友的肩膀,说:“根据我安排在车上的人报告,每天午餐和晚餐的时候,邮车上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会去前面车厢进餐,可以趁那会儿溜进去。铅封也不成问题,我会弄到一模一样的。不过邮包室正好位于火车的转向架上面,颠簸得很厉害,你现在就去
期刊
1943年4月30日,西班牙维尔瓦海岸。  虽然二战打得欧洲一片硝烟弥漫,维瓦尔海岸的小渔村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由于港口没有重兵把守,渔民们可以自由地出海打渔,生活非常平静。  不过,小渔村的宁静却在30日这天中午被打破。先是一辆西班牙军用卡车呼啸着穿过小渔村,一直开到海岸边,车上七八个军人登上了胡安老爹的那艘旧渔船,没一会儿就拉了个长木箱子走了。打这儿以后的几天里,胡安老爹家就常常有陌生面孔出
期刊
送走老裁缝,科尔瓦斯第一次同施格特展开了面对面的较量。  “施格特,你还是晚了一步……”科尔瓦斯轻描淡写的话语里透着讽刺。  “只要能把你带回去,就不算太晚。”施格特在阁楼上站定,冲着科尔瓦斯咧出一个阴森的笑容。  “那还得看你的本事了!”科尔瓦斯敏捷地后退几步,攥紧了手里的左轮。两个人你来我往,在小小的阁楼间里周旋着。他们彼此都急于制服对方,没发觉火苗已经从壁炉里跳了出来,沿着地上的电话线和散落
期刊
放眼高速路上,你能看到各色各样的汽车,如果突然看见一架飞机,请不要惊慌,它只是要从这里“起降”而已。你觉得很神奇吗?其实,高速路上起降飞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人就已经提出这种想法,并且开始在高速路上修建飞机跑道了。二战后,很多国家开始效仿,一时间,高速路“变身”飞机跑道成为了一种潮流。  机场,靠不住!  好好的机场不用,飞机为何要在高速路上起降呢?这就需要说道说道了。
期刊
和平年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各类军械弹药的消耗量都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但是,古人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即使战争的威胁远在天边,军队也必须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军械与弹药都要储备充足。各类设备库、军火库正是为了存放这些物资而设立的。我们今天就要去参观这类军用仓库中很特殊的一个——它的名字叫“洞库”。  深山中的神秘仓库  崇山峻岭中,一条隐蔽在密林下的军用公路蜿蜒向前,指向未知的大山深处。路两
期刊
据说,通过卫星俯视地球,能在每年九月前后在中国发现几百万穿迷彩服的神秘军队。这些军队在出现半个月之后,又会神秘消失。阅历丰富点的同学偷乐了:哪有什么神秘军队,那是开学前的军训!没参加过军训的同学不乐意了:你这不是“馋”我们吗?刚巧,这个国庆假期,有一群小鬼“闯”了一回军营,让我们跟着他们的脚步,一起体验一把丰富多彩的军训生活吧。  初入军营  小鬼进军营,万事都好奇。还没进大门,这群小鬼就走不动了
期刊
1976年6月27日中午,从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飞往法国巴黎的法航139次航班正飞过爱琴海的上空。海天一色,在一片蔚蓝的包裹下,机舱里显得格外宁静惬意。  突然,一名女子从座位上站起身,快步走到前舱,大声冲所有乘客吼道:“这架飞机现在由我们接管了!”说着,她亮出了藏在衣服里的手提式机枪。伴随着乘客们的尖叫声,又有几名男子从各自的座位上跳起,其中一个人飞起一脚踹开驾驶舱门,把枪口抵在了机长的头上。“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