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践行教师本色风雨兼程一路同行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我怀抱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普师专业毕业后踏上富有挑战性的教书育人之路。回望这24年的教育教学成长历程,我从一名非体育专业的“门外汉”成长为宁波市体育名师、小学校长。工作中,我把“认真做事”作为工作信条,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一路前行。
  一、认真执着——坚持自己的信念
  记得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由于当时学校缺少体育教师,校长看到我“身材高大”有点体育教师的模样,就让我任教体育学科。从事体育专职教学岗位后,我十分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每天起早摸黑搞课余训练,认真备课、上课、写课后反思,总结教学得失,寻找机会上好每一堂“公开课”。我坚信体育课堂是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阵地,作为教师,只有扎根课堂、研究教学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知识,才能为学生将来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从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成长为校长,期间,行政职务在变,但有一样从未改变,那就是工作以来从未离开过体育课堂,从未马虎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学生。担任学校校长后每星期我只上七节课,但我要求教导处把七节课分别排到三个学段的七个班级中。以此,我可以继续坚守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阵地,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曾有一段时期,由于家长及社会等对学校体育学科的片面认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不够重视等原因,我也曾萌生离开体育教学岗位的想法,但每当我在学科教学中取得成绩、学生在体育学科中分享喜悦时我就会忘却了那个念头。
  二、真诚付出——专业上孜孜以求
  从非体育专业毕业的普师生进入专业的体育教学领域后,除“看上去像体育教师”之外还远远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我明显感到了压力。特别是对于学生的课余训练,由于我个人体育专业系统训练的缺失和训练带队经验的不足,导致初次带学生参加市田径比赛失败而归。痛定思痛,我马上进行总结反思。为了能胜任工作,我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基本功和实践操作的学习。边学边做,勤于实践。从专业训练教材中学习理论知识、向专业教师学习经验,与学校领导、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并得到支持,同家长、学生谈心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起早贪黑的辛勤付出,与学生一起在操场挥洒的汗水,终于收获了丰厚回报,弥补了我当好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短板”。从教20多年来,指导的学生有50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田径、篮球、棋类等体育比赛中获奖。
  作为一名体育专职教师,在认真做好学科教学工作、开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能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所带班级集体荣誉感强、学风正,多次获镇、市优良班集体等荣誉称号。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能按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校体训队的指导教师,带训同时非常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注重学生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既要健体又要学会“做人”所带体训队学生多人次获市级以上“道德风尚奖”、“优秀三好学生、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所带体训队学生也有多人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一员。
  在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和教改工作,多次承担和开展省市课题研究工作并获奖。在《中国学校体育》等体育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浙江省编教材《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审定推荐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体育教师培训教材》等学科专著编写工作,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对教学工作的真诚付出,使我从门外汉逐渐走人体育教学骨干教师行列,先后获得“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优秀领雁人”等荣誉。从这些成长的经历中,我觉得教师在專业成长过程中需明确工作方向,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做事、待人要真诚、认真。
  三、乐于奉献——携手团队成员共同发展
  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我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现在,我担任慈溪市小学体育学科指导小组成员、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分会理事、宁波市特级(名)教师带徒团队导师等职,在特级教师沈斌老师的主持下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带徒活动,引领、指导一大批同行成为宁波市和下属各县区的骨干教师。另外,积极指导宁波体育运动学校、浙江师范大学等毕业生开展教学实习活动;指导市内外小学体育教学同行多人参加全国、省市等各级教学业务评比活动;参与、组织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浙江省九城区(县)区域联盟教学研讨活动,均取得一定的成绩。
  为积极携手团队成员共同提高发展,交流分享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近年来多次应邀参加绍兴文理学院、宁波教育学院、宁波大学等单位组织的教师培训专题讲座;应邀参加兄弟县市区组织的课堂教学示范活动;应邀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组织的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体育教学改革论坛等活动。我不断努力前行,促进了自己的成长,引领团队内体育教师获得了成功。
  我一直有一个美丽的梦想: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让阳光体育活动成为学生交流的大舞台,让校园体育文化更具渗透力、影响力、辐射力。我虽然是一名平凡的体育教师,但我要在梦想和期待中超越平凡。尽管前行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依然执着坚信,我们每个体育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体育强国的梦,梦里有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体育教师,我将继续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小学体育教学这片沃土上不断地耕耘,为学校的体育事业继续奉献!
其他文献
一、确保社区体育指导员持证上岗  没有相关资质的体育爱好者,无论他多么优秀,作為学校也不能允许他进校指导学生。譬如,社区游泳教练进校园教授游泳,校方不仅要验证他的游泳技术水平和讲解的能力,更要注重他有没有水上事故救生的培训专业证书。近年来,因为游泳课出现溺水导致意外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做好一切安全预案,这其中就包括游泳教练不但需要专业技术能力,更需要具备水上救生能力和紧急避险救助的能力。
美国建立之初,政界对国家发展方向有不同的主张。有人认为工业化是大势所趋,应该走“工商立国”之路;有人认为西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缺点突出,应走“农业立国”之路。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病终止了这场争论。究竟是什么流行病呢?这要从美国临时首都费城说起。  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南部的费城交通方便、贸易發达,是18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在正式首都华盛顿建成之前,费城是美国的临时首都。随着临时首都功能
摘 要:对歌曲《望乡词》的演唱技巧进行研究,就歌曲的处理及情感表达进行论述,使演唱者更加完美的诠释艺术歌曲。  关键词:艺术歌曲;《望乡词》;演唱技巧;舞台实践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开始时的表现形式都是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但同时又注重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情感和民族气质表达方式相结合等特点,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们留下的优秀传统。由陆在易先生创作的男中音艺术歌曲《望乡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看到这个题目,你可能会问:“这是哪里的动物园呀?”其实,这个“动物园”是我的家,如果你感兴趣,请听我慢慢说。  这个动物园里首先出场的“劳动模范”是蜜蜂爷爷,爷爷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每次都加班到深夜,但家务样样都干。买菜、做饭、洗衣服……每天照顾我,辅导我写作业,帮我改稿子。爷爷还是个多面手,各种乐器样样精通。在我们家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  “家务能手”是绵羊奶奶,奶奶有着一头波浪卷,加上
摘 要:在数学思维教育中,人们看重的是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个体在认知活动中,产生一种怀疑、困惑、和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国外,不少国家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评价一堂成功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他们的课堂是一种充满问题的课堂,他们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问式的教学
习主席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具备发现问题的敏锐、分析问题的思维,研究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水平,为部队履行使命任务提供有力的能力支撑。  一、发现问题是能力,要有一双见微知著的“千里眼”  在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工作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发现问题、揭露问题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不断被满足,人们更强烈的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群众文化活动给人们提供丰富精神需求的机会,推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因此,文中介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析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阐述了新时期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伴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需求获得较大的满足,随之产生了较强的精神文明需求。有些文化馆
[摘 要:新课改理念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教学方向和目标,要求他们以学生的主体体验为核心,不断探索更加高效和有趣的教学手段与模式,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基于此背景,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为例,结合自身的授课经验,深入探究了在该学科教学中渗透快乐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教学改革工作增添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特色的、实用的教学工具,大学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全部的注意力,更能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助力,实现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思想的有效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已被重构,利用思维导图打开大学生的智慧之门至关重要,另外通过教材内容的补充、指导方法的更换、探究流程的简化,地理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更多类型教学问题的解决十分顺利,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摘 要:在中小学的教学日常中,抗挫折教育很有必要。但实际推行中往往沿袭惯用方式“讲道理”,从课堂到课外,借助书本及互联网,成效甚微。从学生视角出发,分析学生的情感需求,更好的方式是“陪伴”,建立情感共鸣的链接,陪着学生经历、应对挫折,营造成长的安全感,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终身受益的“教育”。  关键词:陪伴;抗挫折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