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更为养殖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由于很多养殖户未掌握丰富的养殖经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引起淡水鱼发病,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将简述淡水鱼养殖的发病原因,并介绍了具体可行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防治方法
  淡水鱼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上对淡水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有力推动了淡水鱼养殖的发展。但是因为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害的威胁,若是没有将日常管理工作做到位,将导致淡水鱼大量死亡,不能实现预期的养殖效益。为了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应该根据淡水鱼发病原因,有針对性采取防治措施,才能保证淡水鱼健康生长。
  一、淡水鱼养殖的发病原因
  1.水体恶化。在淡水鱼养殖中对水体要求较高,在水环境出现变化以后,淡水鱼生长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水体环境受到污染以后,淡水鱼养殖中将发生各种疾病。淡水中极易产生微生物和病原体,容易让淡水鱼发生引起病害感染,如嗜水气单胞菌为淡水中主要微生物感染源,淡水鱼发病初期,表面会出现严重的充血状况,之后会朝着口腔、颈部及体侧延伸。嗜水气单胞菌大范围感染后,会降低淡水鱼活泼程度,甚至会造成其腹部发生肿胀,眼球变得突出,最终感染死亡。淡水鱼养殖中也存在带病毒的蛙类、鼠类等,会以淡水鱼为食,并污染水环境,引起病害。
  2.养殖不当。合理的养殖方法是淡水鱼健康生长的保障,其中喂养与注水是两个关键的环境。通常来说,在淡水鱼喂养中所用饲料配比较为单一,且喂养饲料系数比很高,延长了淡水鱼生长期,从而让淡水鱼容易发病并死亡,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由于对淡水鱼的过度喂养,会让其肝脏内部积累大量脂肪,影响了实际生长期的营养平衡,淡水鱼抵抗力会降低,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在淡水鱼养殖中进行注水时,若是注水方法不正确,会危害到鱼苗的饲养,在鱼苗喂养初期容易引起大范围的跑马病。
  3.疾病传播。随着我国淡水鱼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多,淡水环境污染程度也不断加深,到处都可以看见淡水环境被污染的情况,由于水体水质交叉,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的快速、大面积传播。为减少水体环境内的病菌,养殖户通常会将大量药物投放到水体中,在水环境灭菌期间部分淡水鱼将发生严重的金属中毒、鱼肝组织坏死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淡水鱼腐烂,将严重破坏淡水环境,也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如常见的有红头病、爆头病及鱼类肠炎病等。在水体环境恶化以后,微生物密度也将逐步提升,淡水鱼体内理化因子出现变化,免疫力也会因此降低,在水体内部氨化、氨氧化及反硝化等作用影响下,会让淡水鱼出现各种疾病。
  二、淡水鱼养殖的防治方法
  1.优化水体环境。一般情况下淤泥内细菌存活时间会超过1年,只有及时清除淤泥中的细菌,才会有效减少发病根源。在投放鱼苗之前需要将准备工作做到位,在养殖区域内作出彻底清理,加强消毒工作,阻碍病菌的传播。每年冬季要对养鱼区域进行放干爆晒,通过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后在纳水,确保将存在的病原菌杀灭。进入发病流行季节以后,每个月要全水体泼洒含氯消毒剂2次,并内服氟哌酸等抗菌药饵,每日1次,连用3天。用药要科学,尽量选择副作用小、残留度低的药物,如土霉素、磺胺类和四环素类等,不能在水体内投放国家禁用渔药,也不应用农药代替渔药施放。养殖户要结合淡水鱼生长需求情况,在养殖区投放中草药,既能够促进淡水鱼生长,还能够降低病原体存活率。
  2.转变饲养方法。在淡水鱼喂养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喂养营养结构的改善,提升淡水鱼对病害的抵抗力,保证其健康生长。淡水鱼喂养中氨基酸与蛋白质应科学搭配,淡水鱼生长中离不开氨基酸与蛋白质这两种营养元素,在投放的时候应该将量严格控制好。养殖户要将整个水体水温控制好,确保在喂养的阶段投放的氨基酸与蛋白质能够被淡水鱼充分吸收。要注意满足淡水鱼在油脂上的需求,淡水鱼生长中在油脂上有较大的需求,油脂能够为其提供主要的能源,在喂养的时候应该将适量的油脂投放到水中,确保淡水鱼可以有效吸收油脂并在肝胰脏与肠道内部储存。淡水鱼对油脂进行吸收的时候,油脂氧化会形成一定的毒副作用,为了让淡水鱼生长更加健康与安全,并更好的吸收油脂,在投放油脂的时候需要同时增加适量的添加剂。
  3.加强病害防治。在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对病害进行防治的时候,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淡水鱼疾病的形成与传播并非是短时间内引起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加强淡水鱼病害的防治,要求养殖户第一时间将鱼病查找出来,结合病因有针对性采取防治方法。若是出现了鱼病,应该注意治理方法的科学性,定期对淡水鱼塘进行施药,确保能够彻底杀死水体内存在的有害病菌。工作人员应注重早晚巡塘,全面掌握鱼类生长状况,尤其是在出现零星鱼类死亡以后,应该及时对鱼体作出解剖,将死亡原因弄清楚,从而有效抑制病情的发生。对淡水环境施药的过程中,必须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开展,上风处应该增加用药量,而下风处则减少用药量。
  4.注重日常管理。第一,经常巡塘,了解淡水鱼吃食与活动等状况,遇到闷热天气和雷阵雨天气更要加强巡塘,避免出现泛池死鱼的状况。第二,每周需要注入新水1次,水深控制在15-20cm,水质恶化后要注意换水,水色主要为草绿色和茶褐色,透明度约30-40cm。要及时添加一定量的生石灰让水质得到调节,一般每半个月需要添加生石灰1次,用量约15-20kg,把生石灰化水后泼洒至池塘。第三,对除污物和残饵进行清除,防止污染到水体。水体底泥多的时候要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制剂,对病毒和厌氧菌繁重进行抑制,加强对鱼病和缺氧发生的预防,让底质得到改良。第四,有条件的还要专门配置增氧机,通常选择晴天下午对池塘开机继续增氧,若是出现浮头危险后要及时开机增氧,并通过增氧剂来增氧。第五,遇到梅雨季节后饲料、鱼药和肥料等容易出现霉变,对此应该加强管理工作,在干燥、通风的场所放置。
  三、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淡水鱼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病害的防治,保证淡水鱼健康成长。在淡水鱼养殖中只要发生有鱼感染了疾病,应该及时进行分析,找出病由,有针对性选择防治方法,并在日常加强管理工作,通过将预防措施做到位,有效减小发病概率,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淡水鱼养殖效益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慧珊.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与防治策略[J].海洋与渔业,2017,(03):66.
  [2]唐黎标.淡水鱼养殖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17,(04):57-58.
  [3]余雪蓉.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J].南方农业,2016,(27):132-133.
  [4]饶传彪.淡水鱼养殖过程中发病的原因及防治研究[J].吉林农业,2014,(10):54.
其他文献
大连港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大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由上海振华重工生产,其额定起升质量,满载起升速度/min,空载起升速度/min,小车速度/min,大车速度/min。托架钢丝绳作为岸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载力大、挠性好、传动平稳可靠、高速运动无噪声等优点;其属大宗消耗品,更换周期为20万个工作循环。更换岸桥托架钢丝绳是集装箱码头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在快速更换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近年来,海洋经济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海洋生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需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平衡海洋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
建筑业是我国最具有规模和活力的基础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建筑行业自身特点,建筑安全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在建
蚜虫可危害烟草、油菜、小麦、蔬菜等多种粮经作物,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自2009年,腾冲县烟草部门开展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研究,推广应用6年来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对于刚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讲,这门学科
国际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杂志美国《建筑设备》,2010年TOP100新产品已经揭晓,入围产品涵盖土方机械、起重运输机械、摊铺与压实机械、运输与牵引设备、桩工机械、小型设备、辅助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热岛效应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本文从城市绿化、“冷材料”使用、土地利用规划、通风廊道建设和空调系统优化五个角度综述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策略及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