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水平,可更好地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和防控风险,规范经济行为,提高经济效益,为维护经济秩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更大作用。目前,由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内审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内部审计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和制约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经过多年从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经历,当前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内部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
内部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它涉及审计的各项工作,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它通过对各控制环节的有效管理,增强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合理性、效益和效率性,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实际工作中应重点把好“四个关口”,健全“四个控制体系”。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把好“四个关口”
一是项目计划关。项目立项和计划编制,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在选项立项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和项目论证,保证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多年的审计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立项,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和成败至关重要。
二是依法审计关。内部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依法审计,审计工作就不能理直气壮,质量问题就无从谈起,审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把好这一关的核心在于确保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如实揭露和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三是审计报告关。内部审计报告在内容上要做到客观、真实,没有遗漏和遮盖,原因分析要深刻,要有据、有理、有力,并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在本部门、本行業逐步建立和推行审计公告和结果通报制度,进一步树立内部审计权威,增强审计威慑力。实践中,一些内审工作搞的好的单位都十分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把编写一份好的审计报告作为树立审计权威、提高审计地位、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非常必要、十分有效的好措施。
四是后续审计关。要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健全以跟踪检查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和问题整改为内容的后续审计制度。在审计报告出具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后续审计,重点检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意见及建议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出具后续审计报告,以此衡量审计工作的成败,达到以整改促工作、促提高的目的。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需健全“四个控制体系”
一是审计调查控制体系。审计调查是确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内容、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既是审计实施的前奏,也是搞好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因此,在审计开始前要认真熟悉项目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了解以往审计的有关情况,以此确定项目难易程度,确定审计的着重点,减少随意性。同时,应收集与该项目相关的财经审计法规文件,强化专业知识,采用可行的审计技能,使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实施方案控制体系。审计实施方案是在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文档,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具体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从根本上确定了审计项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施方案不仅是开展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同时也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因此,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
三是实施过程控制体系。审计实施过程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首先,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审定制度。审计组长要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把好第一关;其次,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同时,对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和内容,看有无漏审漏记和超范围审计等问题,确保审计方案和具体实施能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共同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四是审计报告控制体系。审计报告是审计活动的“产品”,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在审计报告形成阶段,审计组负责人应再次核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一致性,以避免重大问题的漏查和对问题定性的错误与偏差,规避审计风险。审计报告措辞要严密;处理意见要依法、公正、实事求是;对问题要进行分析和加工,把微观成果提升到宏观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机制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各内部审计机构要密切联系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领会和运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有关的内部审计规定,使内部审计规范成为指导审计活动的一只“无形的手”,在实施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二是加强以责任为核心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组长复核、交叉复核、业务会议集体审定、内部质量检查考评、责任划分与责任追究等为内容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三是健全审计过程管理制度。将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的控制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的各个环节,把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
(2)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监督考评机制
一是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各级内部审计协会要经常l生地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如以审代查、实地练兵、专项检查等,对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考评活动。要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查标准,形成一项必要的审计管理制度,常抓不懈,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二是开展项目质量评比。在内审机构中广泛开展优秀审计报告评比、优秀审计成果评比、内部审计经验大赛等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使各内审机构和广大内部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普遍重视质量,不断提高质量。
三是完善内部审计质量问责制。规范界定“审计分管领导一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一内部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责任追究的方式和措施,全员互动,层层监控,使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国网运城供电公司)
一、加强内部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
内部审计全过程质量管理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它涉及审计的各项工作,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它通过对各控制环节的有效管理,增强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准确性、合理性、效益和效率性,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实际工作中应重点把好“四个关口”,健全“四个控制体系”。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应把好“四个关口”
一是项目计划关。项目立项和计划编制,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在选项立项上,要加强调查研究和项目论证,保证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多年的审计实践表明,一个好的立项,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和成败至关重要。
二是依法审计关。内部审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如果不能依法审计,审计工作就不能理直气壮,质量问题就无从谈起,审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此把好这一关的核心在于确保做到坚持原则,实事求是,敢于如实揭露和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地对待和处理问题。
三是审计报告关。内部审计报告在内容上要做到客观、真实,没有遗漏和遮盖,原因分析要深刻,要有据、有理、有力,并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在本部门、本行業逐步建立和推行审计公告和结果通报制度,进一步树立内部审计权威,增强审计威慑力。实践中,一些内审工作搞的好的单位都十分重视审计报告的编写,把编写一份好的审计报告作为树立审计权威、提高审计地位、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非常必要、十分有效的好措施。
四是后续审计关。要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健全以跟踪检查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和问题整改为内容的后续审计制度。在审计报告出具后,要在适当的时候开展后续审计,重点检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意见及建议落实情况及取得的效果,出具后续审计报告,以此衡量审计工作的成败,达到以整改促工作、促提高的目的。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需健全“四个控制体系”
一是审计调查控制体系。审计调查是确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内容、范围、选择审计方法和步骤、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的必备环节,既是审计实施的前奏,也是搞好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因此,在审计开始前要认真熟悉项目基本情况,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了解以往审计的有关情况,以此确定项目难易程度,确定审计的着重点,减少随意性。同时,应收集与该项目相关的财经审计法规文件,强化专业知识,采用可行的审计技能,使项目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实施方案控制体系。审计实施方案是在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综合性文档,通过统筹计划和安排,明确具体目标和细化审计内容,从根本上确定了审计项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施方案不仅是开展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同时也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因此,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
三是实施过程控制体系。审计实施过程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首先,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和重大事项集体审定制度。审计组长要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真实性、完整性把好第一关;其次,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同时,对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和内容,看有无漏审漏记和超范围审计等问题,确保审计方案和具体实施能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共同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四是审计报告控制体系。审计报告是审计活动的“产品”,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在审计报告形成阶段,审计组负责人应再次核对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一致性,以避免重大问题的漏查和对问题定性的错误与偏差,规避审计风险。审计报告措辞要严密;处理意见要依法、公正、实事求是;对问题要进行分析和加工,把微观成果提升到宏观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机制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范体系。各内部审计机构要密切联系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深入学习、领会和运用《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有关的内部审计规定,使内部审计规范成为指导审计活动的一只“无形的手”,在实施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和约束审计人员的行为。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二是加强以责任为核心的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组长复核、交叉复核、业务会议集体审定、内部质量检查考评、责任划分与责任追究等为内容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体系。
三是健全审计过程管理制度。将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相关的控制制度落实到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的各个环节,把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
(2)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监督考评机制
一是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各级内部审计协会要经常l生地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如以审代查、实地练兵、专项检查等,对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项目质量检查考评活动。要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查标准,形成一项必要的审计管理制度,常抓不懈,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二是开展项目质量评比。在内审机构中广泛开展优秀审计报告评比、优秀审计成果评比、内部审计经验大赛等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使各内审机构和广大内部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普遍重视质量,不断提高质量。
三是完善内部审计质量问责制。规范界定“审计分管领导一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一内部审计人员”在具体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责任追究的方式和措施,全员互动,层层监控,使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国网运城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