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台县针对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区党员群众日益增多的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拓宽社区党组织服务渠道,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取得了较好成效。
1、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网格化组织框架,夯实服务基础。打破条块分割和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党组织的传统模式,积极推广“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依据党员的从业岗位、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年龄状况等特点,采取单建、联建、撤并等方式,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要求,把需求相近、个性相同的党员划分在一起建立党支部,实现社区党建由“组织覆盖”型向“功能提升”型的发展。同时,着眼于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界线清楚、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将社区管辖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管理网格,建立集中民情联络员、治安巡逻员、人民调解员、政策宣传员等“多员合一”的网格化服务队伍,进一步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意、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起了“乡镇—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网络组织体系。
二是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增强服务能力。全面加强社区办公活动阵地建设,采取置换、回购、配建、共建等多种方式,按照“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的理念,建成以居务大厅、志愿者工作站、劳动保障事务站、党员联络站、党群爱心援助站、党员活动室、党代表工作室、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培训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一厅四站两室两中心”模式的社区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社区阵地的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1 1”结对互帮活动,以社区共驻共建活动为载体,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广“专职委员 兼职委员”模式,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委员设置方式,广泛开展以“六联六共”为主要内容的共驻共建活动,着力打造特色共建基地,落实共驻共建项目,逐步消除社区党建“短板”,有力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是打造便捷化服务通道,优化服务质量。全面推广“民情流水线”工程,打造服务居民群众的便捷通道,着力形成党员普遍欢迎、群众乐于参与的社区服务品牌,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树好形象。一方面,创新服务载体。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以认领先锋岗位、承诺事项、责任区域,结爱心对子、就业对子、致富对子、健身对子、娱乐对子为主要内容的“三认五结对”党性实践活动,进一步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另一方面,优化服务举措。坚持实行社区党员“积分制”和社区干部“负积分”管理,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制作《管理手册》,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和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着力提升社区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健全规范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等情况提出明确规定,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居民群众的水平。特别是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按照提出承诺、组织审诺、公开明诺、认真履诺、督查践诺、民主评诺的方式,积极推行为居民群众帮办实事承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公开承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了特殊人群关爱帮扶机制,依托虚拟敬老院建立助老服务机制,为空巢、孤寡、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米、送面、送菜、送煤、送气,代交水费、电费、电话费、代购生活用品”等为主要内容的无偿或微利服务;依托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建立助残服务机制,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救助、心理咨询等服务;依托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建立济困服务机制,对贫困职工、困难党员等开展爱心帮扶。
2、意见建议
结合高台县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今后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深入抓好社区“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协调会、社区党务听评会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扩大兼职委员选任范围,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党员及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增强合作交流。采取“選考结合”的办法,通过新招录大学生进社区、从机关单位干部中选派、公开选拨和竞争上岗等措施,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力量,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队伍。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支撑力。在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生活补贴等制度,不断激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探索开展“星级社区”和“社区之星”评选活动,分层次进行表彰奖励或处罚问责,激发各社区、社区干部间争先进位的竞争意识。按照区域化党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共驻共建协调会议的作用,动员辖区单位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辖区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开放,形成责任共负、任务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格局。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在计生、民政、社保等政府部门业务工作进驻社区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建立专项工作经费拨付制度,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三是提高党员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力。围绕提高党员意识,发挥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施“服务式”教育管理,重点健全完善好三项工作。不断丰富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有效载体,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等主题活动,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和要求,组织党员根据群众需求创建特色服务品牌,最大限度发挥党员作用。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全面落实流动党员各项管理机制,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推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着力引导各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中创先进、争优秀,在服务群众中提素质、树形象,形成“上班时间单位管,下班以后社区管”的局面。
(作者单位:734300甘肃省高台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1、主要做法
一是构建网格化组织框架,夯实服务基础。打破条块分割和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党组织的传统模式,积极推广“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依据党员的从业岗位、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年龄状况等特点,采取单建、联建、撤并等方式,按照“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要求,把需求相近、个性相同的党员划分在一起建立党支部,实现社区党建由“组织覆盖”型向“功能提升”型的发展。同时,着眼于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界线清楚、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将社区管辖范围划分成若干个管理网格,建立集中民情联络员、治安巡逻员、人民调解员、政策宣传员等“多员合一”的网格化服务队伍,进一步形成全面掌握实情、及时反映民意、迅速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构建起了“乡镇—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网络组织体系。
二是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增强服务能力。全面加强社区办公活动阵地建设,采取置换、回购、配建、共建等多种方式,按照“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场所最大化”的理念,建成以居务大厅、志愿者工作站、劳动保障事务站、党员联络站、党群爱心援助站、党员活动室、党代表工作室、文化活动中心、市民培训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一厅四站两室两中心”模式的社区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了社区阵地的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城乡党组织“1 1”结对互帮活动,以社区共驻共建活动为载体,整合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广“专职委员 兼职委员”模式,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委员设置方式,广泛开展以“六联六共”为主要内容的共驻共建活动,着力打造特色共建基地,落实共驻共建项目,逐步消除社区党建“短板”,有力推进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是打造便捷化服务通道,优化服务质量。全面推广“民情流水线”工程,打造服务居民群众的便捷通道,着力形成党员普遍欢迎、群众乐于参与的社区服务品牌,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树好形象。一方面,创新服务载体。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以认领先锋岗位、承诺事项、责任区域,结爱心对子、就业对子、致富对子、健身对子、娱乐对子为主要内容的“三认五结对”党性实践活动,进一步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另一方面,优化服务举措。坚持实行社区党员“积分制”和社区干部“负积分”管理,制定完善管理办法,制作《管理手册》,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员和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着力提升社区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健全规范化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修订完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等情况提出明确规定,不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居民群众的水平。特别是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按照提出承诺、组织审诺、公开明诺、认真履诺、督查践诺、民主评诺的方式,积极推行为居民群众帮办实事承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公开承诺,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了特殊人群关爱帮扶机制,依托虚拟敬老院建立助老服务机制,为空巢、孤寡、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送米、送面、送菜、送煤、送气,代交水费、电费、电话费、代购生活用品”等为主要内容的无偿或微利服务;依托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建立助残服务机制,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救助、心理咨询等服务;依托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建立济困服务机制,对贫困职工、困难党员等开展爱心帮扶。
2、意见建议
结合高台县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今后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深入抓好社区“功能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协调会、社区党务听评会等议事协调机构作用,扩大兼职委员选任范围,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与党员及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增强合作交流。采取“選考结合”的办法,通过新招录大学生进社区、从机关单位干部中选派、公开选拨和竞争上岗等措施,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力量,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社区工作队伍。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支撑力。在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干部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任生活补贴等制度,不断激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探索开展“星级社区”和“社区之星”评选活动,分层次进行表彰奖励或处罚问责,激发各社区、社区干部间争先进位的竞争意识。按照区域化党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共驻共建协调会议的作用,动员辖区单位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辖区单位的服务设施向社区开放,形成责任共负、任务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格局。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在计生、民政、社保等政府部门业务工作进驻社区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建立专项工作经费拨付制度,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三是提高党员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力。围绕提高党员意识,发挥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实施“服务式”教育管理,重点健全完善好三项工作。不断丰富党员积分制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有效载体,组织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等主题活动,对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和要求,组织党员根据群众需求创建特色服务品牌,最大限度发挥党员作用。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全面落实流动党员各项管理机制,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推行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制度,着力引导各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中创先进、争优秀,在服务群众中提素质、树形象,形成“上班时间单位管,下班以后社区管”的局面。
(作者单位:734300甘肃省高台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