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收生状况扫描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农村发展较快,农民手上的钱多起来了。于是,一幢幢高楼闪现在人们眼前。而且,富裕起来了的农民们,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讲究起室内装修来了。因此,在住房外面越来越靓丽的同时,室内也越来越漂亮了。人说,农村有三美 山青水秀空气好。现在,是不是还应该加上住房靓,已经是“四美”了。
  然而,我们不应该忘记,住房仅仅是居住的小环境,小环境的舒适还必须有大环境的谐调。现在,居住环境已经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问题。不可忽视的是,在农民们住房越来越漂亮的同时.住房以外,也就是环境卫生却越来越糟糕。
  当前,农村的环境卫生,几乎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出现了卫生管理上的真空。
  记得在小时,还是公社、大队、生产队的管理体制,生产队里经常组织妇女们打扫环境卫生。杂草锄掉了,垃圾运走了,连臭水沟都清理了。而且,大队还经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卫生大检查,并当场评出等级,贴上写有“最清洁”“清洁”“不清洁”字样的红、黄、绿小纸条。妇女们一听说要检查卫生,大家便早早起床,领着孩子扫地、抹桌子凳子、清臭水沟。室内室外,千干净净,整整洁洁。可如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一些村子,从来都没有组织过什么环境卫生大扫除之类的活动,更没有谁组织过卫生大检查。因为农村的环境卫生根本就没有列入各级组织目标管理考核的范围,由于环境卫生管理上的真空,使得农村的卫生状况日益恶化。简易厕所排列村头
  如今,无论我们走到哪一个村子,还没有进村,最先看到的是什么,是厕所。而且,往往都是一个模式、村子里所有的厕所。几乎都建在村口的大路两旁。那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厕所呢?无一例外:都是十分简易的厕所。基本上都是、地上挖个坑.放进一只水缸,水缸上搭两块木板,四周垒起大约人能够直起腰那么高的土坯,再盖上一些茅草或瓦,装上一扇自己用木板或木条钉好的仅能起遮挡作用的门。就这么简单,也这么古老。说它简单,大约几十块钱就能建一个厕所,说它古老,是因为在我们中国,这样简易的厕所,人们已经用了几百年,而且一点没变,还是老模老样。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还有我的亲人。我常回家看看,想看看老家有什么可喜的变化。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但我始终认为,一点没变的,大概就要属农村的厕所了。爷爷,甚至爷爷的爷爷蹲过的厕所,我们这一辈,乃至我们的下一辈还在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停滞, 一种落后。
  记得在我小时候,有一次,滂沱大雨下个不停,洪水猛涨。有一个村子.由于地势低洼,被水淹没。自然,厕所也不能幸免。于是乎,粪便到处流,蛆虫到处爬,臭气熏天。洪水过后,苍蝇满天飞,蚊子嗡嗡叫。简直没有什么卫生可言,
  现在呢,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变。传统的简易厕所,不卫生,粪窖上面没有任何遮盖,解手的人直接面对粪便,为病菌的传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解手时臭气熏天,简直无法忍受。有人把解手看成是最难以忍受的事。当年的知青下乡时,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一位从上海来的姑娘,刚到农村,想要解手。当地农民告诉她厕所在哪。当那位姑娘走到厕所时,不但没解手,反而呕吐不止。把别人给口下了一跳,还以为她生病了,打算送她去医院。她说:“我一看到粪窖里那些肮脏的东西就想吐。真恶心!”当然,那都是过去的事。现在,一些城里人来到乡下,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感受乡下什么都好,就是怕上厕所。
  是啊,不要说城里人,就是我这个标准的“土八路”,由于长期生活在成套的宿舍里,回到老家,吃、住,我都习惯,最不习惯的就是上厕所。常常是还没到厕所,老远就一股臭气扑面而来,心里真不是滋味。
  吃、喝、拉、撒、睡,构成了人们最蒸本的日常生活。现在,农民们的餐桌,也慢慢丰盛起来了,逢年过节,他们餐桌上那丰盛的程度,并不比城里人差多少。青年人结婚,新房布置得也并不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床也是席梦思,寝具也现代化了,赶上了时髦。这拉与撒的问题,不知何时才能解决,何时才能有改朝换代似的改变,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 一位县领导下乡,刚走到村口,远远看见道路两边各有一排低矮的小茅房.还以为是农民们盖的简易育秧棚,还一个劲地称赞这里的农业生产抓得实,抓得好。可是.当他越离越近时,一阵阵刺鼻的臭气被风一吹,臭得他拧住鼻子。可他很纳闷这是哪来的臭气呀,这些个育秧棚怎么这么臭,于是,他快步走过去,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厕所,便把陪同的乡村干部给狠狠地批了一顿。
  然而,我们的农民兄弟却一辈子都要在这样的厕所上解手呀。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现代社会是纯粹的消费生活,人们不但消费物质的东西,也消费精神的东西。很自然地,有了消费,就一定有垃圾。垃圾问题,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才有发达国家把生产、生活当中的废弃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洋垃圾“问题。如果这是一个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存在着垃圾转移现象了。
  在农村,农民们手头宽松了,消费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结果就是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在环境卫生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下,垃圾问题自然就成了一个严重的环境卫生问题。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自己家里的垃圾,随便往门外一扔、一扫,就不管了。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贯做法,也是农民们的习惯。于是,屋里、屋外,对比越来越鲜明.屋里干干净;争,屋外垃圾满地。
  春天,南方地区雨水多,有时,雨一下就是一两个月。这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来走一走,体会就更深。
  雨一下,泥泞满地,垃圾处处。常常是这里一堆菜皮、菜叶,那里一只塑料袋.叫人无处下脚。特别是一些小餐馆、小卖部门前,剩饭剩菜呀,菜叶菜皮呀,包装纸呀,洗碗水呀,随意乱倒。看了,让人恶心。就连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个别地方也没有专门的卫生清扫人员,由于人口相对集中,小餐馆、小卖部也相对较多,卫生状况也就越差。
  有这么一个地方,是一个叉路口,有两个小餐馆,一个小卖部,每天的生活垃圾都不少。可是,连一个倒垃圾的地方都没有,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垃圾倒在路旁。往往不到一个月,垃圾就堆成山,各种虫子满天飞。春天,空气湿度大,又有一定的温度,这里便成了细菌繁殖的好处所,各种虫子的乐园。行人经过这里.一个个都捏着鼻子绕道走。
  夏天,雨水少,气温高,瓜皮果壳容易腐烂,常常引来无数的苍蝇。以前,农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养了猪,只要猪能吃的瓜皮果壳,都舍不得丢掉。现在就不同了.一些农户不养猪了,有的即便是养了几头猪,也主要以饲料为主要食物.对于瓜皮果壳之类的东西也不太在意.也常常是随手乱丢。
  很多村子到了夏天,瓜皮果壳到处都有,随处可见。西瓜皮,一般到了第二天,就开始腐烂、发臭。俗话说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哪里有腐烂的东西,苍蝇就喜欢往哪里飞。西瓜皮一腐烂,便”一,皮,引来万蝇飞”。那些绿头苍蝇,就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飞来飞去,叫人恶心。更有甚者,如果里面有一两只死老鼠,那就更热闹,更不得了。苍蝇就更多,臭气就更明显。
  有这么一个村子,是个典型的西瓜村,农民们靠西瓜赚了大钱,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这个村同时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垃圾村,成了脏、乱、差村。夏天走到这里.有人形容“随便迈一步都可以碰到几块西瓜皮”,一不小心,更可能滑倒在地。虽说有点夸张,但多少反映了这里的实际。更不用说西瓜皮带来的其他卫生问题了。
  当然,农村的生活垃圾,不仅仅是西瓜皮的问题,现在,也基本上和城市差不多,像塑料袋带来的”白色垃圾”,在农村也已经成了污染环境,影响卫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限于篇幅,不容细述,厨房猪圈门当户对
  发展多种经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思路,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养猪就是多种经营中的”一营”。
  在农村,农民们素来就有养猪的传统.几乎99%的人家都养猪,即便是在当年粮食那么紧张的年月,他们也没有放弃养猪这一行当。而养猪就得有猪圈,在当前乡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农民们就只能是见缝插针,哪里有空地,猪圈就建在哪里。结果,造成了家里的厨房与猪圈门当户对的现象。除非是专业户,一般猪圈都建在家里住房的附近。而且,如果养到5头以上,就最少得建两个猪圈。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极力提倡农民多养猪,有的地方甚至提出这样的口号“若要富,少生孩子多养猪,”并制定了鼓励性的措施,规定养了几头以上给以优惠贷款或奖励。于是,养猪在5头以上的人家越来越多,相应地,猪圈也就越建越多。因此,在有的地方,形成了“猪圈到处建,猪尿满地流”的局面。
  毛主席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利中有弊,弊中也有利。农村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富了农民的口袋,却坏了农村的卫生。就像前些年有的地方号召“再建一个x x x”一样,开山种果树。没想到却带来了负面效果一一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刘力是个标本式的中国勤劳农民的代表。为了增加收入,种地之外,养了8头猪。原先的猪圈不够用,便又请人盖了一个。这个猪圈就建在自己家厨房的对面,厨房们与猪圈正相对。有人曾经开玩笑说 “老刘家的猪地位真高,跟人平起平坐了!”可是,当老刘家建了这个新猪圈后 别人便没有见过老刘家打开门吃过饭。有好事者便故意问道”老刘家每天都在商量什么国家大事,厨房怎么整天都大门紧闭,”他摇摇头,说道:“都是猪圈惹的祸。没想
  到猪多养了几头,收入增加了。但日子却过得更臭。一打开厨房门,就一股臭气涌了进来,吃啥都没味,就只好关之大吉了。”原来如此!
  张平亮家也差不多,养了10来头猪,也是猪圈建在家门口。老张两口子人缘好,又热情好客,家里客人比较多,常常高朋满座。可自从他家把猪圈建在厨房门口后,便很少有客人光顾。有时,偶尔来了,也只不过小座而已,一会儿就走。这令老张两口子感到纳闷 莫不是什么时候得罪了他们,可是,他们又一想,觉得自己从来都是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并没有得罪任何人呀,那为什么呢,
  一天,与老张最为要好的朋友来到他家。一会儿,老张问 ”你们最近怎么都不来坐坐,吃吃饭。”朋友答道 “老张啊,恕我直言,你家臭啊。”朋友”臭”字刚出口,老张心里就明白了“等这几条猪卖了,就拆。”不久,那猪圈真被张平亮给拆了。
  猪圈不仅臭,而且,猪尿也满地流,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影响了人们的行走,特别是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不是踩得满鞋猪尿,就是摔得猪尿满身,往往引来父母的几句臭骂。
  老舍先生的著名剧本《龙须沟》,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一条臭水沟,在旧社会给周围人们带来的痛苦生活及新社会修沟之后人们的幸福日子。可是,又有谁会相信,在当今的农村.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龙须沟”。在30年前,这些大大小小的“龙须沟”,经常在被贴上了“不清洁”的字条后,就会有人去进行清理、疏通。可如今,既没有谁来贴字条,也很少有人去疏通。垃圾、积水满沟,臭气熏天。既不卫生,也有碍观瞻。
  由于农村建房缺乏统一的规划,基本上是 只要哪里适合建房,又有足够大的地盘,房子就建在哪里。由此造成的后果便是排水沟不畅,又长期得不到清理与疏通,再加上有人为了图方便,直接把垃圾扫进或倒进水沟,造成堵塞,水流不畅。
  春夏时节,雨水较多。雨一下,水猛涨,排水沟里的水便溢出地面,污水满地流。如果长期不下雨,沟里的积水便发臭,水中一条条爬虫依稀可见,水上面飞着一群蚊子似的虫子。令人不禁想起闻一多先生的著名诗篇《死水》中的诗句: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轻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有这么一条臭水沟,由于长期无人疏通,沟便越来越浅。居住在沟边的几户人家,为图方便,平时。家里的垃圾通通都往沟里扫。雨水季节,水一涨,排不出去,便冲进屋内。这还不要紧,最怕的就是,沟里的所有垃圾、脏物随着水流一齐冲进来。有时连死老鼠都漂进屋里。雨一停,就要彻底打扫一番,费时又费力。更为重要的是,大水把细菌也带进来了,容易引起疾病。水退后,排不出去的水就蓄积在沟里。古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久而久之.死水便发臭,繁殖细菌,长虫子,一条典型的“龙须沟”。
  像这种“龙须沟”似的臭水沟,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而且不止一条两条。个别地方,存在着几条,乃至十几条这样的臭沟。有一个村子,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臭水沟竟有16条之多,真让人难以想象。
  青年农民李小平家门口就有一条这样的臭沟。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年的大年初一,5岁的儿子,拿着压岁钱,穿着漂亮的衣服,蹦蹦跳跳往外跑,想让邻居好好欣赏他那漂亮的衣服。不想刚出家门,一不小心,摔倒臭水沟里去了。一身的新衣服,满是污泥臭水。新衣服给换掉了,儿子满脸不高兴,一直闹着要新衣服穿。没办法,李小平硬是到服装店里为儿子又买了一套新衣服,儿子才高兴地跑出去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去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刘禹锡对自己所居之室的描述,表达的是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志向和生存;吠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北方大草原上牧民们的生活,是对那种与自然融合为一的状态的赞誉。
  我这里所要叙述的则是另一种生存状态,这就是环境卫生状况不良的农家生活。
  在农村,很多村子都是依山傍水,背靠大山,面对河流。我们知道,山上老鼠、兔子、蛇等动物多,如果哪里杂草茂盛,那一定可以成为它们的乐园。尤其是一些非常偏远的小山村,就更是如此。有的地方,杂萆无人除,毒蛇常常出没其中,咬人伤人的事,时有发生。而且,杂草已经长到台阶上了,有的农民也懒得动手锄掉。于是,草就越长越茂盛,带来的不便也就越来越多。
  最大的不便在于晚上走路。一个青年,晚上起来解手.刚走到大门口,草里一条毒蛇便跑出来咬了他一口,疼得他直骂娘。一个多月才治愈,花去医药费几千元,使家里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几年后才还清。
  现如今,每个村子,大路旁,空地上,屋檐下,这里一丛,那里一片,这里几颗,那里一线,比比皆是,举头便见。萆里,老鼠、毒蛇、垃圾、虫子,几乎应有尽有,这是肉眼能够看得见的,那看不见的,恐怕就更多了。
  此外,鸡、鸭、鹅、牛等动物的饲养,都给农村的环境卫生带来很多不卫生的因素,像鸡屎、鸭粪、鹅屎、牛粪,都是破坏环境卫生的主力军。前几年,猪屎、牛粪等有人收购,就有人捡拾,村子里就见不到什么猪屎牛粪了。近几年,无人收购,猪屎牛粪无人间津。因此,这些上等的农家肥,便又成了环境的一个污染源。(责编/大拙)
其他文献
现在大家普遍感到很累。工作累,完不成任务挨骂累,完成任务还要挨骂也累,有工作累,没工作下岗跳槽还是很累,生活很累,没钱很累,有钱买货真真假假还是很累.活着很累.躲不开劣质吊绳假冒农药还有这费那费污言秽语还是很累,说话很累,说真话很累,不说真话说假话还是很累,开口很累,不开口保持沉默得罪了人还是很累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拍马之累。大意是说有这样的一种人.一天到黑挖空心思地讨头头欢喜,有事没事有
期刊
凡是做官的都不是傻瓜.都是有办法的人。贪官虽然惹人痛恨,但是他们的方法颇为实用,就像李宗吾先生总结的《厚黑学》,一直是畅销书,成了官员案头的必备教材,厚黑的原则深入官心。好多人明着大喊马克思主义,嘴唇都磨出茧子,其实最坚信的却是”脸皮要厚,心要黑”的真理。精明的书商这几年因此出版了很多厚黑系列—一一《商场厚黑术》、《推销厚黑学》、《厚黑秘籍》、《办事厚黑学》,似乎发誓要把那些原来应用于官场的学问发
期刊
《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让人心头滴血的报道。湖南岳阳县张谷英镇31个村贫穷落后,大批青壮年男女靠外出打工谋生。镇公安派出所竟然把”创收”发财的歹毒文章做到了外出打工的农民们身上。民警与社会”烂仔”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一探听到有打工人员返乡的消息,民警就闯进家里抓人,先搜光随身钱物,然后再以在外面”是否干坏事”、”是否偷盗”、”是否嫖娼卖淫”之类”莫须有”的罪名相威胁,侮辱拷打,刑讯逼供(实际上是”刑
期刊
“他妈的”被鲁迅先生权威地界定为“国骂”,因为此骂在说汉语的人中运用最广,全中国人都愿意用这个提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在北京,还有“丫挺的”和“傻B”这样一些明显带有北京地方特色的“京骂”。  当一个人被别人侮辱伤害的时候,除了采取行动、报以老拳,就是用语言作出反应,通常较多地表现为骂人。骂人的时候,通常是选择骂人者自认为最恶毒的语言,最大限度地伤害对方。于是,骂人文化就此诞生了。  为什么咱们
期刊
一看这个题目,或许有人觉得是没话找话瞎唠叨。且慢下结论,前不久,一个比较权威的调查公司专门对11个省市区的上千位农民作了一次消费情况调查,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要在农村倡导新的消费理念。我说的“鼓励农民勤洗澡”,正是农村新的消费理念的一种。  先看农民多洗澡的意义。这包括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两个方面。  就社会意义而言,非同一般。以前有报道说,山东、江西等地一些乡村搞“厕所工程”,建起了卫生、标准的公
期刊
温饱问题解决了,现在开始奔小康。其实早就在奔了,只是小康本身也在提速。好比你用了100码的速度,人家已经是200码了,两个轮子的摩托车跑不过四个轮子的小轿车,没准你还没摩托车呢。事情就是如此,你好不容易奔成个万元户,回头一看发现10万元、100万元的已如过江之鲫,倾尽家资弄个两居室、三居室的,那边厢“二房论”已闪亮登场。  总之,你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了穷人,正如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文盲,也正如一不小
期刊
在检察院工作多年,我看到了太多犯人们悲欢离合、起起伏伏的故事。同其他的任何人比起来,他们的命运都更多一些不稳定。当一个人具有了犯人的身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也就已经被剥夺了。在司法的大舞台上,他理论上本应该是主角,没有他,刑事诉讼这场戏从何唱起,但这显然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控制剧情的发展和结果。在一个司法机关可以被预期按常理出牌的国家,在一个犯人的权利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并能被切实
期刊
这次我们一行二十多人赴欧洲几个国家进行了全面考察,看到了很多实际的情况,比在报纸电视里了解得深刻多了。尽管开支是多了一些,花了二百四十多万,但是收获更大,投入产出比很高。希望以后能组织更多的参观考察活动,以利于干部开阔眼界。  欧洲文明博大精深,有很多东西值得效法学习,例如  一、不少国家的一些电视台在晚上十点以后经常会放些很刺激的节目,这不错,值得学习。随行的各位每天都休息得比较晚,早晨醒来眼圈
期刊
一位中国记者与一位美国朋友谈起储蓄问题时 那位美国朋友对他这样说: 你要存钱,不对吧?能不能把你要存的钱交给我,让我替你投资,所得收入肯定比在银行的储蓄利息收入高得多。”这位记者将信将疑。于是前往居所附近的一家银行采访,接待记者的经理也说:“这是个小事情,我们美国人不怎么有钱。他说,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基本上可分为支票户头 普通存款、定期存款和货币市场户头4种方式。这些存款的款额、时限、所存银行
期刊
一台电视两个柜子,一张桌子四个凳子,还有一个宝贝儿子  风华正茂的张晓东原先在吉林省榆树市光明乡派出所任所长,他的家也在那里,媳妇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虽然生活清贫,但小两口恩恩爱爱地过日子,晓东没有啥烦心事。  由于他的工作很出色,不久,他被提拔到榆树市公安局任巡警大队一中队队长。单位派了个车上光明乡去帮他搬家。车开回来以后,领导和同事们争先恐后地去帮张晓东卸家具,大伙儿到车跟前一看,全愣住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