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人莫不知学习之重要。一翻开《论语》即可见人生至乐乃“学而时习之”。《格言联璧》的开篇即说:“世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是啊,没有学习就没有当今之文明。是学习这项技能促使我们的先民在原始的劳动中总结经验、传承发扬、尝试探求、不断进化。从我们一坠地,即开始了学习。学习交流,学习思考,学习生存的种种技能。当我们可以自主地行动了,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梦想这种神奇的东西,而后便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去追求那种神奇。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用一生追寻君子人格,在求学问道之路上不懈地修行。让我们借助《呻吟语》这扇门,去探寻明代学者吕坤眼中的求学之道。
无所为而为
劝学者,歆之以名利;劝善者,歆之以福祥。哀哉!
——《呻吟语·问学篇》
或许当世的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古代很多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为何都选择隐居去了。既然有学识,何不藉此谋得名利双收,岂不比忍受清贫寡淡的山野生活之味要强百倍吗?这就是一种极其功利的学习观。儒家虽然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强调的是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当政者,使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转。如孔子所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只要读书人有担当精神,以所学为天下苍生做出贡献了,在朝和在野又有什么分别呢?以同样的思维去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并不是告诉读书人书中有谋得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方法,而是说读书品高之人即使身在陋巷,他们所获得的快乐也是会等同甚至超过那些黄金满屋、美人在侧之人的快乐的。
一个人获得名利不是坏事,但是只汲汲于名利之人定是俗人。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所以吕坤接着说“无所为而为,这五字是圣学根源。学者入门念头,就要在这上做。今人说话第二三句,便落在有所为上来,只为毁誉利害心脱不去,开口便是如此。”此番话早在孔夫子那里就感慨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读书不着眼于自身,总想着在他人、他物上用力,读多少书也不会快乐。
见吾心是悟
悟者,吾心也。能见吾心,便是真悟。
——《呻吟语·学问》
电影《一代宗师》中讲习武之人的三个境界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人与天地自然对话,与人世百态对话,最终还是都要圆融到自己内心。当真有那么几刻能静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想一个人才能真正地发现此前所见种种之中的玄机来,一个人也才会真正地成长。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习学了一大堆别人说的这样那样,到最后能知道自己怎样的才是真的学明白了。而一个人活到什么时候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儿了,才算活明白。这就是一个明理见性的过程吧。《中庸》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难寻到,遵循人之本性即可。然而麻烦的是我们的性早被丢掉了,当我们心底诞生了私欲的时候,天性即失去了。孔子赞颂尧、舜、禹三位圣人治天下其实也并无甚法宝,只不过是率性而为。因此《大学》开篇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就是让天性(即明德、良知)再次发出光芒。所以我们再看神秀和尚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然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讲天性纯然不须拂拭,也就无怪六祖慧能可以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了。
知是为了行
读书人最怕诵的上古人语,做的是自家人。这等读书虽闭户十年,破卷五车,成甚么用?
——《呻吟语·学问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的是学习的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了才会快乐。“习”的甲骨文的形状是雏鸟张开翅膀在鸟巢里反复练习飞翔。如果一个人学习知识后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永远是死的,永远无法张开翅膀飞翔。和别人谈起学问来全是修身要道,一转过头去该说脏话还说脏话,该闯红灯还是闯,这类人我们称其伪君子可以,说他是死读书也是可以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一章孔祥语老师翻译得极好:“一旦知晓天下至道,立即循道而行,一直到死。道是一生的追求,至死都要坚持。”子路更是可爱,所学的知识尚未都实践的时候,他都害怕听到新知识。只要我们所学到的,所追求的道是正道,就值得我们去立即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吕坤还有一个类比特别形象:“上吐下泻之疾,虽日进饮食,无补于憔悴;入耳出口之学,虽日事讲究,无益于身心。”是啊,闻道而不习之,与上吐下泻有什么分别呢?所以学习既要好好地消化吸收,觸类旁通,举一反三,还应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每天真的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如曾子般提醒自己:“传不习乎?”愿我们与书籍的每一次相遇内心都是山青水白般清雅,不要让心被名利压得太重,在知与行的互动中收获学问大道沿途的鸟语虫鸣,禾风稻香。
无所为而为
劝学者,歆之以名利;劝善者,歆之以福祥。哀哉!
——《呻吟语·问学篇》
或许当世的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古代很多满腹经纶的大学者为何都选择隐居去了。既然有学识,何不藉此谋得名利双收,岂不比忍受清贫寡淡的山野生活之味要强百倍吗?这就是一种极其功利的学习观。儒家虽然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强调的是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当政者,使社会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转。如孔子所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只要读书人有担当精神,以所学为天下苍生做出贡献了,在朝和在野又有什么分别呢?以同样的思维去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并不是告诉读书人书中有谋得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方法,而是说读书品高之人即使身在陋巷,他们所获得的快乐也是会等同甚至超过那些黄金满屋、美人在侧之人的快乐的。
一个人获得名利不是坏事,但是只汲汲于名利之人定是俗人。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所以吕坤接着说“无所为而为,这五字是圣学根源。学者入门念头,就要在这上做。今人说话第二三句,便落在有所为上来,只为毁誉利害心脱不去,开口便是如此。”此番话早在孔夫子那里就感慨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读书不着眼于自身,总想着在他人、他物上用力,读多少书也不会快乐。
见吾心是悟
悟者,吾心也。能见吾心,便是真悟。
——《呻吟语·学问》
电影《一代宗师》中讲习武之人的三个境界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人与天地自然对话,与人世百态对话,最终还是都要圆融到自己内心。当真有那么几刻能静下来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我想一个人才能真正地发现此前所见种种之中的玄机来,一个人也才会真正地成长。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习学了一大堆别人说的这样那样,到最后能知道自己怎样的才是真的学明白了。而一个人活到什么时候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儿了,才算活明白。这就是一个明理见性的过程吧。《中庸》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不难寻到,遵循人之本性即可。然而麻烦的是我们的性早被丢掉了,当我们心底诞生了私欲的时候,天性即失去了。孔子赞颂尧、舜、禹三位圣人治天下其实也并无甚法宝,只不过是率性而为。因此《大学》开篇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就是让天性(即明德、良知)再次发出光芒。所以我们再看神秀和尚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一个明明德的过程。然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讲天性纯然不须拂拭,也就无怪六祖慧能可以继承五祖弘忍的衣钵了。
知是为了行
读书人最怕诵的上古人语,做的是自家人。这等读书虽闭户十年,破卷五车,成甚么用?
——《呻吟语·学问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的是学习的知识只有应用到实践中了才会快乐。“习”的甲骨文的形状是雏鸟张开翅膀在鸟巢里反复练习飞翔。如果一个人学习知识后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永远是死的,永远无法张开翅膀飞翔。和别人谈起学问来全是修身要道,一转过头去该说脏话还说脏话,该闯红灯还是闯,这类人我们称其伪君子可以,说他是死读书也是可以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一章孔祥语老师翻译得极好:“一旦知晓天下至道,立即循道而行,一直到死。道是一生的追求,至死都要坚持。”子路更是可爱,所学的知识尚未都实践的时候,他都害怕听到新知识。只要我们所学到的,所追求的道是正道,就值得我们去立即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吕坤还有一个类比特别形象:“上吐下泻之疾,虽日进饮食,无补于憔悴;入耳出口之学,虽日事讲究,无益于身心。”是啊,闻道而不习之,与上吐下泻有什么分别呢?所以学习既要好好地消化吸收,觸类旁通,举一反三,还应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每天真的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如曾子般提醒自己:“传不习乎?”愿我们与书籍的每一次相遇内心都是山青水白般清雅,不要让心被名利压得太重,在知与行的互动中收获学问大道沿途的鸟语虫鸣,禾风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