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临汾市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社会全面进步的喜人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比如,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一些支柱产业生产成本加大,工业生产增长由高速转入平稳,投资热趋于平缓,夏粮减产,农民增收相对受到影响等问题,全市上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推进“三市”战略,确保“321”工作重点的落实,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经济要发展,观念需更新,组织要创新。正确的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成为决定的因素。市委书记张茂才把“经济要发展,干部必先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强调,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重在抓落实,四套班子成员要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落实责任、项目到人,一级抓一级、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临汾市经济快速增长与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组织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念更新,机制创新,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组织保证
市委书记张茂才、市长王国正为充分抱窝发展大局,每月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下基层,进厂矿,到第一线了解情况,积极探索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比例。在稳定第一产业,突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调控下,临汾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来反哺农业经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今年以来,临汾市强调提出,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执政根本理念不动摇;坚持加大改革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动摇;要求各级各部门认识到结构调整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只有认识到经济要发展、科技在进步,才能领悟到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是必然的;必须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生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机制创新主动出击,积极寻找合作对象,引进项目资金,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几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大动脉,一手抓干部思想、观念、组织创新这个中控系统,两手抓,两手都硬,并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调产先调思想。近三年来,他们先后五次组织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等500余人次到沿岸城市和江浙一带,多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临汾授课指导,举办了财智论坛、园区经济论坛、民营经济高层论坛、波尔山羊养殖技术培训、铸造技术培训等,教育广大干部和企业家要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争先发展意识。思想观念的大解放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坚持调产先调干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社会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先后公开选拔了66名正县级、100余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调整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重要领导岗位,从而涌现了一大批“调产书记”“项目县长”,形成了人人议发展、人人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调产先调机制。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管理体制上,他们不断创新,建立了公正透明、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凡是重大事情,决策形成之前,要反复研究讨论,做到积极稳妥、切实可行。决策出台后,一以贯之、确保执行,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了分工负责、权责明确的落实机制,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干部包重点工程机制: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一个时期一项重点、一项工作一套班子,快速反应、主动出击、一抓到底,做到领导、责任、措施三到位;实行了奖惩严格、监控有力的督察机制,市政府聘请6名督察员,100名行风监督员,对政府每项工作开展全过程督察,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大张旗鼓地表彰,对贻误战机、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干部给予严肃处理,保证个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
在经济运行中,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又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他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努力使全社会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两年来,市县两级共投资9.8亿元改善城乡公路、水利条件;投资近30亿元加强城市建设;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生态农业;投资6亿多元,铺开环境治理十大工程;投资7.5亿元发展农业医疗、教育和文化事业;投资11.1亿元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全社会应保、农民工工资及公教人员工资无拖欠,使社会整体发展明显向前推进了一步。
下大决心整治环境,确保经济运行健康、有续、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临汾市市区环境大气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检测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尽管近年来,临汾市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环境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环保基础差,欠账多。过去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指导下,许多企业未经审批上了一些项目,一开始就不注重环保,不设环保设施,尽管一部分项目得到了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超标排放仍然严重;市区集中供热刚刚起步,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环境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二是临汾市所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烟尘极易聚集,不易扩散,客观上容易形成污染。三是监管措施不力,引不起一些单位领导的重视。一方面是居民燃料结构不合理,尤其是13个城中村和城郊居民锅炉,大多为手烧烟煤式,冬季取暖,烟尘大量排放;另一方面是不少单位智力措施不到位,偷着排放,这两大问题是造成市区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下大决心治理环境,2005年,临汾市委、市政府投资6个亿,指定了整治环境的十大工程,由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抽出了5个常委、3个副市长,市人大、政协都确定一个副职,包工程、包项目。市区两级各有关部门,有的虽然本单位没有具体的治理任务,但它是十大工程的直接组织者;有的既承担着整个十大工程的任务,也有本单位治理任务,无论哪一种情况,只有是市区的一个单位、一位市民,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一切服从、服务于环保大局。
一是加快集中供热和供气的步伐。2005年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加快热源厂的建设,并实行企业化经营。今年建设局拿出409万元用于城市管网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燃料清洁化。对于机关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手烧锅炉、茶浴炉、餐饮炉灶,一律禁烧烟煤,强制使用煤气、电能等清洁燃料。在今年10月之前,完成市区20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和城中村供热供气示范区建设。煤气使用新增户达到10000户,餐饮服务行业50户。三是加大“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市区对小街小巷全部硬化。对主、干道坚持洒水、保持路面清洁,所有建筑工地设置围栏、加盖防尘设备,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检测,不符合标准的不得进入市区。
全市积极行动起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做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文化工作,确保今年完成40万平方米绿化任务,使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用绿地两项指标分别达到25%和6万平方米。对于重点污染企业,分期、分批进行治理,今年临汾市确定了7个企业的搬迁计划,将在11月底完成搬迁任务。为确保“十大工程”的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四到位外,还聘请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进行公开监督,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开辟专栏,对工程中的热点、难点进行跟踪报道,培养典型,并进行推广。对动作迟缓,措施不力者予以爆光。
临汾市经济近几年的超常发展,确实给人以很多启示,探究其中秘密,其实并不深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调整不动摇,协调发展是关键”正是临汾超常发展的精髓所在。“百舸争流千帆进 乘风破浪正远航”,临汾,正在迈开巨人的脚步,迎接着新一轮的辉煌!
经济要发展,观念需更新,组织要创新。正确的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成为决定的因素。市委书记张茂才把“经济要发展,干部必先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强调,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重在抓落实,四套班子成员要发挥好带头表率作用,落实责任、项目到人,一级抓一级、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临汾市经济快速增长与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组织保障有着密切的关系。
观念更新,机制创新,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组织保证
市委书记张茂才、市长王国正为充分抱窝发展大局,每月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下基层,进厂矿,到第一线了解情况,积极探索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比例。在稳定第一产业,突出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指导思想调控下,临汾通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来反哺农业经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今年以来,临汾市强调提出,坚持产业结构调整不动摇;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执政根本理念不动摇;坚持加大改革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动摇;要求各级各部门认识到结构调整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只有认识到经济要发展、科技在进步,才能领悟到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是必然的;必须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生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机制创新主动出击,积极寻找合作对象,引进项目资金,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几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坚持一手抓经济结构调整这个大动脉,一手抓干部思想、观念、组织创新这个中控系统,两手抓,两手都硬,并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调产先调思想。近三年来,他们先后五次组织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等500余人次到沿岸城市和江浙一带,多此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临汾授课指导,举办了财智论坛、园区经济论坛、民营经济高层论坛、波尔山羊养殖技术培训、铸造技术培训等,教育广大干部和企业家要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牢固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争先发展意识。思想观念的大解放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二是坚持调产先调干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社会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先后公开选拔了66名正县级、100余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调整充实到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重要领导岗位,从而涌现了一大批“调产书记”“项目县长”,形成了人人议发展、人人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调产先调机制。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管理体制上,他们不断创新,建立了公正透明、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凡是重大事情,决策形成之前,要反复研究讨论,做到积极稳妥、切实可行。决策出台后,一以贯之、确保执行,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了分工负责、权责明确的落实机制,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干部包重点工程机制: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一个时期一项重点、一项工作一套班子,快速反应、主动出击、一抓到底,做到领导、责任、措施三到位;实行了奖惩严格、监控有力的督察机制,市政府聘请6名督察员,100名行风监督员,对政府每项工作开展全过程督察,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大张旗鼓地表彰,对贻误战机、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干部给予严肃处理,保证个各项工作的快速推进。
在经济运行中,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又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他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加注重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好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努力使全社会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两年来,市县两级共投资9.8亿元改善城乡公路、水利条件;投资近30亿元加强城市建设;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生态农业;投资6亿多元,铺开环境治理十大工程;投资7.5亿元发展农业医疗、教育和文化事业;投资11.1亿元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全社会应保、农民工工资及公教人员工资无拖欠,使社会整体发展明显向前推进了一步。
下大决心整治环境,确保经济运行健康、有续、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临汾市市区环境大气质量在全国113个重点检测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尽管近年来,临汾市对环境整治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环境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环保基础差,欠账多。过去在“有水快流”的思想指导下,许多企业未经审批上了一些项目,一开始就不注重环保,不设环保设施,尽管一部分项目得到了治理,但效果并不明显,超标排放仍然严重;市区集中供热刚刚起步,尚未得到大面积推广,环境质量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二是临汾市所处在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四面环山,中间盆地,烟尘极易聚集,不易扩散,客观上容易形成污染。三是监管措施不力,引不起一些单位领导的重视。一方面是居民燃料结构不合理,尤其是13个城中村和城郊居民锅炉,大多为手烧烟煤式,冬季取暖,烟尘大量排放;另一方面是不少单位智力措施不到位,偷着排放,这两大问题是造成市区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下大决心治理环境,2005年,临汾市委、市政府投资6个亿,指定了整治环境的十大工程,由四大班子领导带头,抽出了5个常委、3个副市长,市人大、政协都确定一个副职,包工程、包项目。市区两级各有关部门,有的虽然本单位没有具体的治理任务,但它是十大工程的直接组织者;有的既承担着整个十大工程的任务,也有本单位治理任务,无论哪一种情况,只有是市区的一个单位、一位市民,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一切服从、服务于环保大局。
一是加快集中供热和供气的步伐。2005年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加快热源厂的建设,并实行企业化经营。今年建设局拿出409万元用于城市管网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燃料清洁化。对于机关单位和服务行业的手烧锅炉、茶浴炉、餐饮炉灶,一律禁烧烟煤,强制使用煤气、电能等清洁燃料。在今年10月之前,完成市区20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和城中村供热供气示范区建设。煤气使用新增户达到10000户,餐饮服务行业50户。三是加大“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治理力度。市区对小街小巷全部硬化。对主、干道坚持洒水、保持路面清洁,所有建筑工地设置围栏、加盖防尘设备,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检测,不符合标准的不得进入市区。
全市积极行动起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和做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文化工作,确保今年完成40万平方米绿化任务,使城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用绿地两项指标分别达到25%和6万平方米。对于重点污染企业,分期、分批进行治理,今年临汾市确定了7个企业的搬迁计划,将在11月底完成搬迁任务。为确保“十大工程”的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四到位外,还聘请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进行公开监督,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开辟专栏,对工程中的热点、难点进行跟踪报道,培养典型,并进行推广。对动作迟缓,措施不力者予以爆光。
临汾市经济近几年的超常发展,确实给人以很多启示,探究其中秘密,其实并不深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坚持调整不动摇,协调发展是关键”正是临汾超常发展的精髓所在。“百舸争流千帆进 乘风破浪正远航”,临汾,正在迈开巨人的脚步,迎接着新一轮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