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是西方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校本管理的核心在于致力推行以学校为本位的自主管理,将教育的责任与权力转移到学校层面上来,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学校资源,把学校视为“自行管理系统”(self-management system),从而使每所学校有自由度和灵活性,创造性地实现教育目标。通过对校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了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并结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阐述了我国中小学管理走向校本管理的必要性及走向校本管理的路径,目的在于从教育管理的视角,给我国的学校管理带来一些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校本管理 办学自主权 管理体制改革
一、引言
在早期的教育管理中,學校管理者侧重于研究学校的功能管理,即研究学校应该做什么,有哪些功能,人们评价学校管理的优劣也主要看其是否完成了学校的主要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对教育产生的越来越高的期望,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学校的功能目标。自从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 F.Drucker提出“有效的管理”理论之后,管理学界掀起了“有效热”,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管理的效能问题,这就是说管理的作用不仅仅是应该做些什么,而是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学校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能够招到学生,有教学实验室、教室、教师能够按时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资源的效能,减少对人、财、物的消耗,于是人们提出了学校的效能目标。
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注意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验证的。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给学校一定办学自主权的潮流,在这种潮流中,形成了一种叫“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的学校管理模式。
对于校本管理的定义,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校本管理从观念上可以看作管理结构的转换,视学校为改革的基础单元,希望把决策权进行重新分配以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和可持续的放权模式;有的认为是外在于学校的主管部门的预算、人事和规划等领域的一些决策权应该下放到基层,进行重新分配,校长、教师和父母可以参加社区委员会关于教育的决策,同时学生和社区的居民也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
二、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校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它要求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出发点,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概括地说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政府来说,它要求政府下放权力给学校
政府对学校管理的权力下放是校本管理实施的前提。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权力过于极权化和集中化,对学校管理拥有强大的影响,对学校实行严密的外部控制,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任务都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设立的,这往往与学校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影响了学校自主办学,阻碍了学校自主发展。校本管理则提倡以学校为本位,主张学校从各自的情况和特点出发,选择和确定办学理念和策略,这就需要给予学校更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这样学校才能从本校实际出发来决策和规划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和督导下,自主管理学校。
2.对社会来说,它提倡社会广泛参与学校管理
与其说校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给予社会(包括家长、社区、热心教育人士或教育专家等)一个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倒不如说它赋予了社会一种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这也是校本管理能够使学校管理、校政决策更为民主,更为广泛、更有成效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传统学校管理过于强调教育部门内部的运作,好像教育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己的事,忽视了社会的作用,实际上全社会都在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因为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长、社会对学校寄予厚望的基础之上的,谁不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呢?因此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许多家长、社会人士都热心地对学校提出好的建议和看法,事实上,他们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和敏锐观察力,对学校存在的问题有时会看得更透,这些建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校本管理提倡社会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它把这种主张以建立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在校董会中吸纳家长、社区代表、热心教育人士或教育专家为成员,这样扩大了学校决策的广泛性、民主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开放性,这既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也使学校管理制度更趋完善,更为合理。
3.对学校来说,它保证学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办学
这也是校本管理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这种模式能够带给学校最为关键、最为实质性的变革。
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细胞,是真正的办学主体,应有办学的自主性、财产的独立性、人事的自决性和教学的专业性,同时办学离不开资源,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理应拥有自主决策、灵活运用学校资源的权力,而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因为政府机构行政权力集中,而剥夺或削弱了学校运用资源的决策权,校本管理提出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要求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而学校管理者有了办学自主权,相应地就会产生对资源运用的责任,当职、责、权容为一体的时候,才能更好的管理学校,使学校更有活力、更有效率,这样教育才会开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局面。
三、我国中小学走向校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不顺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学校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政府与学校是上下级关系,学校的人事、财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方面的权力属于政府。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直接管理,学校向政府负责,而不是向师生、学校负责、向社会负责。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便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对学校教育的规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是存在的:它混淆了政府与学校的职能,政府做了应由学校自己做的事情,压抑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也没有发挥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学校完全听命于政府,没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在开始探索政府管理学校教育的新道路。国家为了提高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减轻政府办学的负担,从1985年开始实行分级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办学新模式——实行校长负责制。但遗憾的是,这里的“分级”和“分工”主要是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中进行的,由中央集权到中央领导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这对调动地方政府教育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属于学校的权力并没有下放给学校。教育行政权力只是由上级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部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的性质并没有得到改变:学校还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变化不过是从属于高一级的政府到从属于次一级的政府。
2.教育与社会相脱离
在我国,用“望子成龙(凤)”形容家长对孩子的心情一点不过分,尤其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厚望比过去显得更为集中而深切,为培养教育孩子,父母付出了可观的财力和大半的心血,尤其是孩子入学以后,他们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现在很多教师都无形中感覺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在新闻媒体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许多关于家长反映学校一些情况的报道。
这些情况从侧面说明了,家庭、社会对教育越来越关注了,但也同时说明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指望通过媒体曝光这种形式来反映学校的问题呢?除了人们认识上和具体方法上的问题外,根本一点是由封闭的中小学管理体制造成,这种封闭的管理体制使中小学很少与外界交往,只是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只求满足上级的要求,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意往往通过向媒体反映,以求增加舆论的力量,扩大影响,这样学校才能引起“注意”,才能给予答复,其实这样严重束缚了学校对社会的反应能力和社会支持教育的渠道,又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家长、社会与学校往往各执一词,显得很对立,学校也很孤立,实际上何必呢?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和态度呢?
中小学只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绝缘的、独立的,社会的教育需求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学校与社会之间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教育与社会不能脱离。
3.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校长负责制消除了我国党政不分、职责不清的局面,它还行政权力与责任于校长,使校长在权力与职位、决策与指挥方面实现了统一,体现了立竿见影的管理效果,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制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校长权力集中、党委监督不力、教职工代表大会未明确授权具体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等方面的原因,现在看来校长负责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比如,高度集权的教育模式导致学校像一个机械传动装置,上下级之间只有指令与听从、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形成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惯性,教职工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学校下达的教育任务,把富于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变成了以分数定量的机械划分,教师变成了听话的“工具人”,导致学校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又如,党政领导的兼职制使领导层失去了必要的制约。素质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民主、开放、互动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不要用制度去束缚人,而是要发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可见校长负责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
(二)走向校本管理是必要的
如上文所述,我们中小学管理体制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人们探索和研究,结合前文对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的论述,笔者认为采用校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和理念很适合解决我国目前中小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走向校本管理是必要的。
1.走向校本管理顺应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30多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比较陈旧。要借鉴海外先进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校本管理以校为本的基本理念,它适应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它也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我国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走向校本管理将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具体体现。
2.走向校本管理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教育发展状况来看,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尤其在下放权力给学校,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性方面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方向。
3.校本管理是学校层面改革深化的要求
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细胞,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学校。学校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的提高,都落实在学校,体现在学校层面上。学校改革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
传统的学校管理过于强调政府对学校的指导,强调对学校的监督和控制,强调制定完善的、严密的规章制度,束缚了学校的积极性,忽视了人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控制。传统的管理现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显然这有悖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
基于这种认识,校本管理把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它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个人各展其才、各尽其才,一方面,它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它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制订,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学校管理的程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走向校本管理的路径
通过对校本管理的论述,可以看出走向校本管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实施校本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各部门转变职能、各方面人员转变角色、各种体制(包括考试、分配等体制)给予相应配合,因此提高认识,协调行动是十分重要的。提高认识,协调行动关键在于导向的递进。
遵循这个道理,笔者认为我国走向校本管理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
第一步: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以实施校本课程为突破口,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唤起学校、教师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制订相应制度,使学校管理更趋透明、开放、民主,吸纳社会人士、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成立家长(社区)委员会,学校与家长(社区)定期沟通、座谈,将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向家长通报等,并听取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和建议。
第三步:政府逐步下放权力,转变管理职能,管理者转变自身角色,转变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思维,同时建立相应的中介咨询机构。
第四步:学校管理体制基本定形,逐步建立校董会、校长管理层、校监会,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五、结束语
走向校本管理将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的一种革新,但一种管理体制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笔者认为在走向校本管理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应值得注意:
(1)加强相互沟通和合作;
(2)要切合实际,不能生搬硬套;
(3)注重新技能的培养;
(4)学校自身努力决定校本管理实施的效果。
总之,校本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从事教育管理人士的共识,走向校本管理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向,如何结合我国学校的实际走向校本管理,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校本管理 办学自主权 管理体制改革
一、引言
在早期的教育管理中,學校管理者侧重于研究学校的功能管理,即研究学校应该做什么,有哪些功能,人们评价学校管理的优劣也主要看其是否完成了学校的主要功能。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对教育产生的越来越高的期望,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学校的功能目标。自从美国管理学大师Peter F.Drucker提出“有效的管理”理论之后,管理学界掀起了“有效热”,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管理的效能问题,这就是说管理的作用不仅仅是应该做些什么,而是要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成效。学校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能够招到学生,有教学实验室、教室、教师能够按时上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办学资源的效能,减少对人、财、物的消耗,于是人们提出了学校的效能目标。
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注意到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验证的。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给学校一定办学自主权的潮流,在这种潮流中,形成了一种叫“校本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的学校管理模式。
对于校本管理的定义,人们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校本管理从观念上可以看作管理结构的转换,视学校为改革的基础单元,希望把决策权进行重新分配以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和可持续的放权模式;有的认为是外在于学校的主管部门的预算、人事和规划等领域的一些决策权应该下放到基层,进行重新分配,校长、教师和父母可以参加社区委员会关于教育的决策,同时学生和社区的居民也可以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
二、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校本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它要求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以学校为本位,以学校为出发点,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概括地说它的基本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政府来说,它要求政府下放权力给学校
政府对学校管理的权力下放是校本管理实施的前提。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权力过于极权化和集中化,对学校管理拥有强大的影响,对学校实行严密的外部控制,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任务都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设立的,这往往与学校自身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影响了学校自主办学,阻碍了学校自主发展。校本管理则提倡以学校为本位,主张学校从各自的情况和特点出发,选择和确定办学理念和策略,这就需要给予学校更多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这样学校才能从本校实际出发来决策和规划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和督导下,自主管理学校。
2.对社会来说,它提倡社会广泛参与学校管理
与其说校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给予社会(包括家长、社区、热心教育人士或教育专家等)一个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倒不如说它赋予了社会一种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这也是校本管理能够使学校管理、校政决策更为民主,更为广泛、更有成效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传统学校管理过于强调教育部门内部的运作,好像教育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己的事,忽视了社会的作用,实际上全社会都在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因为学校教育是建立在家长、社会对学校寄予厚望的基础之上的,谁不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呢?因此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许多家长、社会人士都热心地对学校提出好的建议和看法,事实上,他们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和敏锐观察力,对学校存在的问题有时会看得更透,这些建议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学校管理上的问题,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校本管理提倡社会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它把这种主张以建立学校董事会制度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在校董会中吸纳家长、社区代表、热心教育人士或教育专家为成员,这样扩大了学校决策的广泛性、民主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开放性,这既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同时也使学校管理制度更趋完善,更为合理。
3.对学校来说,它保证学校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办学
这也是校本管理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这种模式能够带给学校最为关键、最为实质性的变革。
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细胞,是真正的办学主体,应有办学的自主性、财产的独立性、人事的自决性和教学的专业性,同时办学离不开资源,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理应拥有自主决策、灵活运用学校资源的权力,而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因为政府机构行政权力集中,而剥夺或削弱了学校运用资源的决策权,校本管理提出以学校为本位的管理,要求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而学校管理者有了办学自主权,相应地就会产生对资源运用的责任,当职、责、权容为一体的时候,才能更好的管理学校,使学校更有活力、更有效率,这样教育才会开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局面。
三、我国中小学走向校本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1.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不顺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采用的是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学校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政府与学校是上下级关系,学校的人事、财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方面的权力属于政府。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直接管理,学校向政府负责,而不是向师生、学校负责、向社会负责。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便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对学校教育的规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是存在的:它混淆了政府与学校的职能,政府做了应由学校自己做的事情,压抑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也没有发挥政府应发挥的作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学校完全听命于政府,没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在开始探索政府管理学校教育的新道路。国家为了提高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减轻政府办学的负担,从1985年开始实行分级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办学新模式——实行校长负责制。但遗憾的是,这里的“分级”和“分工”主要是在政府上下级部门中进行的,由中央集权到中央领导下的中央与地方分权,这对调动地方政府教育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属于学校的权力并没有下放给学校。教育行政权力只是由上级政府转移到地方政府部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的性质并没有得到改变:学校还是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变化不过是从属于高一级的政府到从属于次一级的政府。
2.教育与社会相脱离
在我国,用“望子成龙(凤)”形容家长对孩子的心情一点不过分,尤其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厚望比过去显得更为集中而深切,为培养教育孩子,父母付出了可观的财力和大半的心血,尤其是孩子入学以后,他们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现在很多教师都无形中感覺到来自家长的压力,在新闻媒体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许多关于家长反映学校一些情况的报道。
这些情况从侧面说明了,家庭、社会对教育越来越关注了,但也同时说明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象,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指望通过媒体曝光这种形式来反映学校的问题呢?除了人们认识上和具体方法上的问题外,根本一点是由封闭的中小学管理体制造成,这种封闭的管理体制使中小学很少与外界交往,只是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只求满足上级的要求,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意往往通过向媒体反映,以求增加舆论的力量,扩大影响,这样学校才能引起“注意”,才能给予答复,其实这样严重束缚了学校对社会的反应能力和社会支持教育的渠道,又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家长、社会与学校往往各执一词,显得很对立,学校也很孤立,实际上何必呢?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和态度呢?
中小学只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绝缘的、独立的,社会的教育需求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学校与社会之间应该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教育与社会不能脱离。
3.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校长负责制消除了我国党政不分、职责不清的局面,它还行政权力与责任于校长,使校长在权力与职位、决策与指挥方面实现了统一,体现了立竿见影的管理效果,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制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校长权力集中、党委监督不力、教职工代表大会未明确授权具体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等方面的原因,现在看来校长负责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比如,高度集权的教育模式导致学校像一个机械传动装置,上下级之间只有指令与听从、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形成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惯性,教职工只是简单的重复着学校下达的教育任务,把富于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变成了以分数定量的机械划分,教师变成了听话的“工具人”,导致学校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又如,党政领导的兼职制使领导层失去了必要的制约。素质教育需要的是一种民主、开放、互动的氛围,在管理中我们不要用制度去束缚人,而是要发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作用,可见校长负责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
(二)走向校本管理是必要的
如上文所述,我们中小学管理体制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人们探索和研究,结合前文对校本管理的基本思想的论述,笔者认为采用校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和理念很适合解决我国目前中小学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走向校本管理是必要的。
1.走向校本管理顺应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30多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虽有了突破性进展,但教育观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仍比较陈旧。要借鉴海外先进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使我国教育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校本管理以校为本的基本理念,它适应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同时它也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我国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走向校本管理将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具体体现。
2.走向校本管理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教育发展状况来看,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如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尤其在下放权力给学校,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性方面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方向。
3.校本管理是学校层面改革深化的要求
学校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细胞,教育改革的落脚点是学校。学校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基础,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的提高,都落实在学校,体现在学校层面上。学校改革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的成败。
传统的学校管理过于强调政府对学校的指导,强调对学校的监督和控制,强调制定完善的、严密的规章制度,束缚了学校的积极性,忽视了人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自我实现”的倾向正在迅速扩展,因而也越来越难控制。传统的管理现状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显然这有悖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
基于这种认识,校本管理把学校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它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每个人各展其才、各尽其才,一方面,它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它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制订,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增强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学校管理的程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使每个教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走向校本管理的路径
通过对校本管理的论述,可以看出走向校本管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实施校本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各部门转变职能、各方面人员转变角色、各种体制(包括考试、分配等体制)给予相应配合,因此提高认识,协调行动是十分重要的。提高认识,协调行动关键在于导向的递进。
遵循这个道理,笔者认为我国走向校本管理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管理。
第一步: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以实施校本课程为突破口,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唤起学校、教师的参与意识。
第二步:制订相应制度,使学校管理更趋透明、开放、民主,吸纳社会人士、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成立家长(社区)委员会,学校与家长(社区)定期沟通、座谈,将学校的情况、学生的情况向家长通报等,并听取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和建议。
第三步:政府逐步下放权力,转变管理职能,管理者转变自身角色,转变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思维,同时建立相应的中介咨询机构。
第四步:学校管理体制基本定形,逐步建立校董会、校长管理层、校监会,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五、结束语
走向校本管理将是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对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的一种革新,但一种管理体制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笔者认为在走向校本管理的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应值得注意:
(1)加强相互沟通和合作;
(2)要切合实际,不能生搬硬套;
(3)注重新技能的培养;
(4)学校自身努力决定校本管理实施的效果。
总之,校本管理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从事教育管理人士的共识,走向校本管理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向,如何结合我国学校的实际走向校本管理,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