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美术》:您认为画派应该如何界定?
陈传席(以下简称陈):画派都是后人认定的,不是当时就成立的。中国的画派,一是有地域性,比如新安画派就在新安(即安徽的徽州,古称新安),吴门画派就在吴门;二是画派必须有画派领袖,没有首领不能叫画派。有了首领还要有重要的代表画家。
比如浙派,为什么形成浙派呢?作品风格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戴进画得好,当地的画家都跟他学。古代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画册非常多,看到哪有好的都可以学,很方便;古代人一辈子也看不到几张好的画,因为没有印刷品,只能靠真迹流传,在一个地区一个画家成功了,大家都去学他,学其他人不方便,这样就形成了画派。因此,一个画派有共同的风格。
古人画画就是把画画好,后人看这个画派成功了就承认是个画派。现在人不一样了,有浮躁心理,急于成功,没画好就想出名,还没出名就想出大名,想想自己画得不行就搞一个大画派,画派宣传出去自己就跟着出名了。
《中国美术》:您对目前画坛部分人打造画派的做法怎么看?
陈:打造画派,有意为之,目的不纯。现代人目的是为了出名,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而古人静下心来做学问,目的是把画画好。现在几个人有意识地团结起来,画泰山、画漓江,如你要参加漓江画派,都得给我画漓江;你参加泰山画派,都得给我画泰山。即使我本来想画黄山,为了参加泰山画派就去画几幅泰山,多数画家都在朝那个方向一起努力。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我擅长画花鸟,现在去画山水,我本来画这个地方山水,现在又要画那个地方山水,容易散乱,仍然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所以,我不主张过多地提倡打造画派。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文化底蕴,有技法的底蕴,适合画什么就去画什么,打造画派就是约束了他的发挥。
其实这样的组织方式严格意义上讲也不能叫画派,我即使去画泰山、画漓江,我的绘画方法和你不一样,也没有统一的领军人物。有的虽然也推出了领军人物,由当地画坛地位比较高的人担任,但是强行推出的领军人物,大家不一定去学习他的画风,这样的画派和古代画派完全不一样,反映出当代人一种浮躁、急于出名的心理状态。这样的画派要想长久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是与利益临时结合在一起,我参加你的画派是为了出名,临时画几张,回去该画什么还是画什么。所以现在这样打造出的画派是害多而利少。
《中国美术》:有人提出“打造”画派,或者说扶持、培养画派,认为可以宣传本土文化,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您怎么看?
陈:政府提倡文化,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想法是好的。但是文化产业能否上去,关键是文化产业的创作者,关键还是画家的绘画水准。政府提倡但画家不努力也不行。不埋头苦干,在那想浮躁、速造的方法,赶紧打造画派,一打造出来我就成功了,画家没有好画怎么能成功呢?
现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了,我觉得美术上有些方面的成果还不如“文革”之前。 石鲁的《转战陕北》、王盛烈《八女投江》、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刘文西《祖孙四代》、王玉珏《山村医生》等成功作品后来都没有了。甚至连解放前蒋兆和创造的《流民图》这样的作品都没有出现。打造画派,突出个人风格,变成你搞一个花样,我搞一个花样,都是不老老实实画画的人。黄宾虹画了一辈子画,到80岁才为一部分人所知,他自己认为到90岁才画出一些满意的作品。齐白石六七十岁的画还不大能看,到80岁以后才画好。现在年轻人画到30岁不能卖就赶紧改行,都是浮躁心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画家得克服浮躁心理。吴冠中的画不是中国画的方向,但他是真正画画的,他研究形式美,不被过多利益来左右。这一点值得学习。
《中国美术》:请您谈谈现在画派的影响力,打造画派结果怎么样呢?现在能形成真正有意义的画派吗?
陈:现在没有一个打造成功的画派。宣称这个画派那个画派,画派在哪?成功的作品在哪?没有杰出的作品,打造出的画派有什么意义呢?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什么画派也不属于,画也出来了。出来后别人给他定义一个画派,美术史总结出来的,是为了好介绍,画得好也一定出名,不出名也无所谓,作品留下来就可以了。现在画家不好好画画,浪费人力物力,成不了画派,欲速则不达。
《中国美术》:请您对画坛良性发展提一些建设性意见。
陈:政府提倡发展文化产业,一些人提出打造画派,想法是好的,但怎么打造呢?比如冯远提出来的重大历史题材,给画家出个题目来画的办法,我是赞同的。但应该把题材放出来,大家来画,然后拿画来评,谁画得好奖金给谁。画画人在出名之前创作可能会艰苦一点,但是艰苦正能磨练画家,“文穷而后工”,画亦是。
理论家也很关键,要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引导正确的美术思潮。理论家不好当,首先得有文化基础,理论基础,更要有思想。自己没有思想当什么理论家呢?理论家也不需要那么多,到处都是理论家,将多兵少。现在画家看不起理论家,认为理论家没有多少学术水平,人家看你讲的话我也能讲。真正的理论家得有很深的文化修养,还要有很敏锐的思想,能发现问题。整天谈创新,怎么创新?不知道。理论家还要有自己的头脑,独立的人格,还要有骨气。真正理论家得有很深的文化修养,还要有很敏锐的思想,能发现问题。
陈传席(以下简称陈):画派都是后人认定的,不是当时就成立的。中国的画派,一是有地域性,比如新安画派就在新安(即安徽的徽州,古称新安),吴门画派就在吴门;二是画派必须有画派领袖,没有首领不能叫画派。有了首领还要有重要的代表画家。
比如浙派,为什么形成浙派呢?作品风格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戴进画得好,当地的画家都跟他学。古代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画册非常多,看到哪有好的都可以学,很方便;古代人一辈子也看不到几张好的画,因为没有印刷品,只能靠真迹流传,在一个地区一个画家成功了,大家都去学他,学其他人不方便,这样就形成了画派。因此,一个画派有共同的风格。
古人画画就是把画画好,后人看这个画派成功了就承认是个画派。现在人不一样了,有浮躁心理,急于成功,没画好就想出名,还没出名就想出大名,想想自己画得不行就搞一个大画派,画派宣传出去自己就跟着出名了。
《中国美术》:您对目前画坛部分人打造画派的做法怎么看?
陈:打造画派,有意为之,目的不纯。现代人目的是为了出名,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而古人静下心来做学问,目的是把画画好。现在几个人有意识地团结起来,画泰山、画漓江,如你要参加漓江画派,都得给我画漓江;你参加泰山画派,都得给我画泰山。即使我本来想画黄山,为了参加泰山画派就去画几幅泰山,多数画家都在朝那个方向一起努力。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我擅长画花鸟,现在去画山水,我本来画这个地方山水,现在又要画那个地方山水,容易散乱,仍然是一种浮躁的表现,所以,我不主张过多地提倡打造画派。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文化底蕴,有技法的底蕴,适合画什么就去画什么,打造画派就是约束了他的发挥。
其实这样的组织方式严格意义上讲也不能叫画派,我即使去画泰山、画漓江,我的绘画方法和你不一样,也没有统一的领军人物。有的虽然也推出了领军人物,由当地画坛地位比较高的人担任,但是强行推出的领军人物,大家不一定去学习他的画风,这样的画派和古代画派完全不一样,反映出当代人一种浮躁、急于出名的心理状态。这样的画派要想长久也是很困难的,因为是与利益临时结合在一起,我参加你的画派是为了出名,临时画几张,回去该画什么还是画什么。所以现在这样打造出的画派是害多而利少。
《中国美术》:有人提出“打造”画派,或者说扶持、培养画派,认为可以宣传本土文化,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您怎么看?
陈:政府提倡文化,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想法是好的。但是文化产业能否上去,关键是文化产业的创作者,关键还是画家的绘画水准。政府提倡但画家不努力也不行。不埋头苦干,在那想浮躁、速造的方法,赶紧打造画派,一打造出来我就成功了,画家没有好画怎么能成功呢?
现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了,我觉得美术上有些方面的成果还不如“文革”之前。 石鲁的《转战陕北》、王盛烈《八女投江》、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刘文西《祖孙四代》、王玉珏《山村医生》等成功作品后来都没有了。甚至连解放前蒋兆和创造的《流民图》这样的作品都没有出现。打造画派,突出个人风格,变成你搞一个花样,我搞一个花样,都是不老老实实画画的人。黄宾虹画了一辈子画,到80岁才为一部分人所知,他自己认为到90岁才画出一些满意的作品。齐白石六七十岁的画还不大能看,到80岁以后才画好。现在年轻人画到30岁不能卖就赶紧改行,都是浮躁心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画家得克服浮躁心理。吴冠中的画不是中国画的方向,但他是真正画画的,他研究形式美,不被过多利益来左右。这一点值得学习。
《中国美术》:请您谈谈现在画派的影响力,打造画派结果怎么样呢?现在能形成真正有意义的画派吗?
陈:现在没有一个打造成功的画派。宣称这个画派那个画派,画派在哪?成功的作品在哪?没有杰出的作品,打造出的画派有什么意义呢?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什么画派也不属于,画也出来了。出来后别人给他定义一个画派,美术史总结出来的,是为了好介绍,画得好也一定出名,不出名也无所谓,作品留下来就可以了。现在画家不好好画画,浪费人力物力,成不了画派,欲速则不达。
《中国美术》:请您对画坛良性发展提一些建设性意见。
陈:政府提倡发展文化产业,一些人提出打造画派,想法是好的,但怎么打造呢?比如冯远提出来的重大历史题材,给画家出个题目来画的办法,我是赞同的。但应该把题材放出来,大家来画,然后拿画来评,谁画得好奖金给谁。画画人在出名之前创作可能会艰苦一点,但是艰苦正能磨练画家,“文穷而后工”,画亦是。
理论家也很关键,要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引导正确的美术思潮。理论家不好当,首先得有文化基础,理论基础,更要有思想。自己没有思想当什么理论家呢?理论家也不需要那么多,到处都是理论家,将多兵少。现在画家看不起理论家,认为理论家没有多少学术水平,人家看你讲的话我也能讲。真正的理论家得有很深的文化修养,还要有很敏锐的思想,能发现问题。整天谈创新,怎么创新?不知道。理论家还要有自己的头脑,独立的人格,还要有骨气。真正理论家得有很深的文化修养,还要有很敏锐的思想,能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