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孙悟空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m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印度新德里的大街上,有一个高大的雕像,旁边的高架铁路才到它的腰部,偶尔经过的火车像是它的玩具。雕像十指相抵放在胸前,尾巴蜿蜒到了头顶,这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将军哈努曼的形象。我第一次读到哈努曼的故事时,内心十分纠结。
  那时每到暑假,我都要去学校图书馆帮忙“晒伏”,就是在三伏天把图书铺在走廊上吹一吹,去去梅雨季节吸收的潮气,但也不能暴晒,防止纸张老化。那么多书放在室外,难免有人想顺手牵羊,所以“晒伏”时必须有人看着。我喜欢搬一张藤椅半躺在走廊的一端,椅子上系着黄狗,老师打了一盆井水放在旁边,里面浸着一壶大麦茶和一只青苹果,这是对我牺牲午睡时间的补偿。其实我乐在其中,因为满地的故事书任由我挑选。
  某一天中午,我挑了一本小说,先翻翻序言,说的是印度的神话故事,其中有一句“可能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我吃了一惊,赶紧从头看起,序言说这本书讲的是印度神猴哈努曼的故事,胡适、陈寅恪、季羡林等人都认为哈努曼是孙悟空的原型。我很是不服,为了保卫孙悟空,我得从书里找些纰漏。抱着这个宗旨,我仔细研究起这本小说来。书中的故事如今早已十去八九,只记得那是一场由大眼美女引起的战争,那神猴的武器是一根如意金棍,也会许多变化,有时变成猫或苍蝇去执行秘密任务,他手下有很多猴兵。最后一章,神猴把大山拿在手上,摘下了躲到山背后的仙草,把阵亡的猴兵们全救活了。故事讲得没什么技巧,一些本该生动的情节湮没在平淡的叙述中,像是报上刊登的电视剧剧情简介。
  合上书本一比较,孙悟空被压在山下五百年,与手能擎山,腋下夹太阳的哈努曼一比,似乎法力有所不及。我苦思良久,想到一个好办法,图书馆有灰色的封皮纸,是用来修补旧书破损封面的,我立刻去裁了一页,用胶水粘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在书脊写下“缝纫机维修技术”几个字,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喜欢缝纫机吧。如果没有人看到这本书,自然不会有人对孙悟空提出质疑。我把书藏在最无趣的类别中,最深的书架里,从此绝口不提。
  鲁迅先生曾经考证孙悟空的原型是淮水水神巫支祈。因为鲁迅的名望,很多中国人听说“哈努曼”的故事后感情上无法接受,便以鲁迅的考证作为论据,证明孙悟空是本土的神仙。我猜鲁迅先生没有读到《罗摩衍那》。当了十多年鸵鸟后,我开始支持胡适的说法了。从哈努曼到孙悟空,恰好是中印文化交流的缩影:佛教起源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古代印度人擅长哲学思辩,而中国人在文字文学上的造诣举世无双。后来欧洲殖民者帮助印度修史,却找不到其本土的文献,幸好有几个中国和尚曾经去天竺取经,而中国和尚都喜欢写游记,并且纪年十分准确。文化交流总是有来有往的。
  2006年,六小龄童重走“玄奘之路”时,见到了“哈努曼”的演员,在现场找了一根木棍当做金箍棒,表演了电视剧《西游记》片头那段经典的棍舞,印度的孩子们沸腾了,大喊着:“神猴!神猴!”哪个孩子能抵挡得住孙悟空的魅力呢!
  (于林娜摘自《哲思》)
其他文献
最近在英国,去了趟布里斯托市,BBC的自然历史部在那儿。  本来只是为别的片子拍点内容,碰上了《冰冻星球》摄制组的制片人瓦内萨,聊得不错,干脆直接采访吧。虽然上头没给这个任务,也知道即便拍了恐怕也没地方播。但干电视的就这样,用六哥的话说,“看见喜欢的,就得主动犯个贱”。  反正BBC也是搞电视的,那里什么都有,马上有人扯来黑布当背景,找来各种海报贴在上头。灯都架好,小会议室里就开采吧。  瓦老师怀
期刊
家有少年,如一“灾难”,而其成长过程,就更是持续的“灾难”……是否要一直持续到长了胡子为止?也未可知,但愿他的青春期不要过于延长……我可是在他的青春期里度日如年。  “灾难”来源于他是如此与众不同。  少年的长成就如同北京的春天,是突然到来的,当你意识到他给你带来的惊异与喜悦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相伴而来了可怕的沙尘暴。才刚刚12岁,他的身高已经接近妈妈,他鞋子的号码已经和爸爸一样了,瘦小的身躯、细
期刊
你只需要在18岁时做18岁的事情,48岁做48岁的事情。  前段时间《步步惊心》很红,于是吴奇隆也很红。  今年和他面对面见过一次,去厦门做同一个庆典的颁奖嘉宾,坐同一架飞机,他就在我旁边。整个航程里,他除了点头微笑外,几乎不发一言,也没什么表情。  当时有一瞬间,我以为吴奇隆是个蛮不好接近的人,稍微聊了几句,说到我朋友中的奇粉,他也只是笑了笑而已。  很多明星都是冷冰冰的,我和他只是同做嘉宾,并
期刊
16岁的时候喜欢过一个男孩子,他在我的前排坐。很奇怪的是,这样的前后桌维持了一个学期,我们始终未曾说过一句话。我喜欢他,这个秘密连我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  暑假在盛夏的知了声中轰鸣而至,那个夏天的雨水格外多,整个暑假都湿漉漉地带着一股子因长久不见日光而发霉的气味。我去学校传达室查找同学寄来的一封信,却在准备回家时遭遇一场暴雨,无奈只好与传达室百无聊赖的阿姨东拉西扯地聊着这可恶的天气。  他突然就跳
期刊
冬瓜煮过就透明了,人生却要经历多少的烹煮,才能够明明白白?  “老板,我要一片冬瓜。”我已经在菜摊前面站了好久,才扬起声音说。太久没有进菜市场,我变得很生疏,找了许久才找到母亲以前常常光顾的那个菜摊。老板手脚利落地搬起冬瓜,抡起刀子就要切下去,我忙止住他。“太厚了,不用这么厚。”老板的刀子往前挪一些,我又摇头,他再往前挪一些,我还摇头,这时候老板终于忍不住说话了:“这么薄,我手软切不下去,啊,要不
期刊
我们每个人都要承受。  长大的感觉就是承受。  你不是山,就要向山低头,或者勇敢地跳下去;你不是海,所以你该跪下来,或者勇敢地跳下去。  历史总要冤枉人,他让你牺牲,你就牺牲了,不声不响就没了。这就是代价。你除去牺牲,别无选择。长大,谁都该学好这一课。  彭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山西籍的那一代,可能排在第一,可就是这个彭真的娘,居然被他的老乡活活打死。阎锡山是个伟大的名字,他以变节、狡黠为杠
期刊
我一直以为杜甫是一个死板的人,起因是听过有关他的一个故事,说他作诗时想不出好句子就拔自己的胡子。想象一下,一位衣衫破旧的老头,拄着拐杖站在自家的草房子前,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条”一根根拔着自己的胡子。这形象当然不如“散发弄扁舟”的李白潮,也不如持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酷啊!  但是我一直认为杜甫是用诗写记叙文的高手,他的好多诗里都能找到记叙文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比如《赠花卿》:
期刊
早年的学生顺子来看我,聊得开怀。他突然抛给我一个问题:“老师,您还记得毕业时您送我的书上的题词吗?”  我说:“记得——顺天顺行、顺水顺风。”  他笑了:“没错。但是,我想问您在这八个字下面还写了什么?”  “‘顺子存念’之类的话吧。”  顺子摇头,说:“您写的是‘吾生顺子存念’。”  我笑起来:“反正是一个意思。”  顺子说:“才不一样呢!您不知道,当年我捧着那本书,盯着‘吾生’两个字看啊看,看
期刊
老猫度完了自己的一生,上了天堂。上帝来到它的面前,对它说:“我希望你在这里能过得更好。现在你说一下你有什么要求吧。”  “上帝啊!”老猫说:“为了抓住老鼠,填饱肚子,我像个疯子似的跑了一辈子了。您能不能让我在这儿别遭这份罪了?”  “好的。”上帝说完,给了老猫一张舒服柔软的大床和一大堆好吃的。  第二天,天堂来了六只老鼠。上帝对老鼠说:“我希望你们在这里能过得更好。现在你们说一下你们都有什么要求吧
期刊
换回的不仅是物品,更有物品背后的故事和心情。  由桂纶镁主演的台湾电影《第36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咖啡店以物易物的“交换”服务,吸引顾客云集。此后交换商店在台湾地区流行起来。目前在北京也有商家借鉴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以个人闲置物品换取商店物品,受到热捧。  在北京就有这么一家商店,人们可以从自己家里倒腾出暂时不需要的物件,拿到店里,换来自己心仪的物件。贪图新鲜刷卡购回的数码相机被打入冷宫,刚买的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