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田庐(舍)辨析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唐以来,各家受《汉书·食货志》的影响,从先秦文献中推演出井田制度下农夫的居住形式,即自春至秋居于田间庐舍,入冬回到聚居的廛里。宋代《陈寡农书》的“居处之宜”将这种先秦农人的生活方式做了进一步的系统发挥。通过对这种说解形成过程的梳理,及对秦简文字的分析,发现,先秦农人是住在里之中的,他们并没有两处住宅。田间即使会有一些简易的茅舍,通常也是不居人的,偶有住人的时候也都属非正常状况,并有诸多的限制,这样的茅舍就是《汉书·食货志》所谓先秦田庐的蓝本。
其他文献
本文从查新咨询工作的实践出发,讨论医学文献检索课程中有关查新内容的教学改革,包括讲授的内容方法、与其它课程的关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教师素质四个方面。
中国教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科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它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
学术期刊作为整个学术研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核学术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衡量其是否达到发表水平的重要工具。抓好学术期刊的规范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