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众文化下的文化境遇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发展前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当前的文化境遇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据此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复兴文化的各项举措。大众文化伴随消费意识形态兴起,以其无所不包等各项优势逐渐成为文化主流,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使其被精英文化和知识分子诟病。因此,充分地认识大众文化的优劣,对于我们明确当前文化境遇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众文化;主流;弊病;文化境遇
  伴随着消费社会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建立,大众文化也应运而生。大众文化,过去经常写作mass culture,“mass”在许多保守的思想里,它是一个轻蔑语,含有卑微、低下的意思。从大众文化诞生的那一刻,因为它是由知识水平不及知识分子的大众创造,在民众间广泛流传,其特征是和精英文化的雅所对应的俗等等因素,大众文化便备受抨击和诟病。雷蒙·威廉斯说:“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的,它仍然带有两个旧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如大众文学,大众出版商,以区别于高品位的出版机构);可以炮制出来以博取欢心的作品(如有别于民主新聞的大众新闻,或大众娱乐)。它更现代的意义是为许多人喜爱,而这一点,在许多方面,当然也是与在先的两个意义重叠的。近年来事实上是大众为自身所定义的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它的含以上与上面几种都有不同,它经常是替代了过去民间文化占有的空间,但它亦有种很重要的现代意识。”从这句话中,我们似乎可以更加加深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这也可以看做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定义。大众文化是作为民间文化的替代品,而在社会中获得认可从而确定其身份的,其特点就在作品的低等次性和博取欢心的特性,大众文化不是精英文化书斋中的产物,而是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如电视、电脑、微信等)进行广泛的传播。
  阿诺德在谈到大众文化后果的时候说道:“文化工业的整体效果是种反启蒙的效果,就像霍克海默和我注意到的那样,其间本应是进步的技术统治的启蒙,变成了一场大骗局,成为束缚意识的桎梏。它阻碍了自主的、独立的个性发展,这些个性本来是很明智地为自己作出判断和决断的。”那么,是否大众文化就如阿诺德所说那样不可取呢?这就值得对大众文化下的文化境遇作一分析。
  一、一定时期内大众文化将占据主流
  同是法兰克福学派中人,本雅明就对大众文化的出现表示了积极地态度,对于阿多诺抨击的“文化工业”和“复制”的问题,本雅明说:“世界历史上,机械复制第一次将艺术作品从它对艺术的寄生以来中解放出来。更进而言之,被复制的艺术作品成为构思出来以供复制的艺术作品。比如说,一张摄影底片,可以重印出无限数量的照片,要确定哪一张是“权威的”照片是毫无意义的事情。”③本雅明正认为这种可复制性,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物的要求。鉴于以上大众文化的优势,以及其所依靠的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大众文化的发展呈现一种“准中心化”的趋势。
  大众文化除过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占据主导,优势还在于:
  (一)大众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它来源于生活,而不求高于生活,它以民众的视野来看待问题,这就使得大众文化弥补了精英文化通人民大众之间填不满的鸿沟,从而成为人人都能够接触和涉猎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的语言是世俗的,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它的内容是程式化的(理解起来较为容易,不再成为只能在书房里研究的高深的东西),正如约翰·费克斯所言:“如果一个文化资源不能提供切入点, 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 那么, 它就不会是大众的。”④大多数人的文化诉求只能通过大众文化这种通俗的形式达成,所以大众文化具有异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大众文化具有娱乐性
  身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人精神负担日渐加重。大众文化不像是精英文化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疏导,起着引导的作用,而更多的发挥了发泄的功能。中国最早的娱乐节目出现在湖南卫视,因此湖南卫视在一定时期内,都处于中国大陆卫视收视率的中心,但是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以及民众对于娱乐的需求,各地方台纷纷效仿湖南卫视,制作自己的娱乐节目品牌,不仅如此,还从韩国,日本等国引进娱乐节目模式,经过加工炮制而满足中国民众对于娱乐的追求,因此,有人说现在社会是“娱乐社会”,我们进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
  (三)大众文化具有便捷性
  现代人生活速度的加快,使得现代人投身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在科技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现代人越来越多的抛弃代表了精英文化的纸质书籍和报刊,而选择以电子媒体搭载的文学或文化,人们可以通过在上下班的路上,在吃饭的间隙浏览新闻,阅读小说,听音乐,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四)大众文化具有文化普及性
  从前只能放置在书页上的文字,现在在手机上也能阅读,以前只能在报刊上阅读的新闻和资讯,现在在手机上就可以浏览,并且形式多样,大众文化在促进出版书籍转换为电子书籍,促进手机、电视等大众媒体扩大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的时候,也为文化的传播开辟了一条路径,如现今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就积极采用大众传媒方式,用漫画图解国家政策,警察开通微博编辑防诈骗的歌谣等。
  二、大众文化弊端重重
  大众文化的诞生虽同经济等要素有关,有着明显优于精英文化的优势,但“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 及其所带来的文化发展绝不会必然地导向一个更好的事态......它在作为进步的同时又联系着这样一个事实, 即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消极成份”⑤,其弊端也在大众文化推进的过程当中凸现出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一)内容庸俗,失去文化本身价值
  大众文化所要做的事情,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播,还在于借着这种传播的扩散而刺激消费,因此,大众文化最需要做的,不是把真正的文化普及给大家,而是吸引人的眼球,赢得关注。关注本身,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影视方面,越来越多影视剧,都花费大手笔来拍摄情欲的镜头,一个电视剧和电影里面,倘若没有一点性爱的描写,就不能吸引大众的视野,就不会叫好叫座,影视本身的通过图像更好地传播文化的功能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吸引大众而生产出的俗套的剧情和满屏的肉体,就连以前作为宣传的主要阵地——新闻行业,也开始出现以男女关系,暴露肉体,冲击伦理道德下限的词汇为字眼“标题党”,借助人们猎奇的眼光来获得点击量。   (二)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模糊
  提到大众文化,就不得不提到现今仍有争议的网络文学。关于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有人认为它是文学,原因在于网络文学也是抒情言志的,同文学的创作动机是相同的。而认为网络文学不是文学的人,就从文学性上来声讨网络文学,认为网络文学内容浮夸,语言流俗,情节单一,人物形象模式化,完全背离了纯文学写实抒情,具有优美的语言艺术、精巧的构思和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文学特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模糊了。大众文化使得文学下移,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人们可以通过开通微博,博客,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来自由书写,不管你是不是受过正规的写作教育,只有你有一台电脑,你的作品就可以被全世界看到。当这些网络作品备受人们喜爱,并且被出版商出版发行、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时候,网络文学的地位因其影响力就自然而然上升,并且企图在文学的范围内为自己的合法性划出一片天地。纯文学的出版业和销售业明显遭受到打击,纯文学的“纯”在一定程度被打破了,文学的壁垒和界限就开始模糊了。以前的文学史书写中,主要着重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块,但是网络文学兴起并产生重要经济文学影响后,現在的文学史书写中,也留出了一节或一章给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的环境下,文学与非文学变得难以区分。
  (三)批量生产,丧失文化灵性
  大众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是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分不开的。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就以“文化工业”一词来批评大众文化,尤其是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最为激烈,认为大众文化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来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纳入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件的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当中。⑥“文化产品被迅速而大量的拷贝, 使得自身成为无穷无尽的复印件, 从而成为批量制作又批量生产但又脍炙人口的艺术快餐。”⑦批量生产,是大众文化一个不能忽略的弊病。不管是从西方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迷狂说,康德倡导“天才”,还是中国古代陆机在《文赋》里将“谢朝华于己披,启夕秀于未振”⑧,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说“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⑨,都认为文学是鲜活的犹如生命一样的东西,一旦创造,就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特性,是不能复制的。但是在消费意识形态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什么文化,都可以抽象出一个固定的模式,并按照这个模式增加或减少一些成分,就成了一部新的作品。大众文化中,文学也好,影视也好,都成为了一种可以不断复制的商品性的东西,失去了创作原初的灵性,也因为复制而失去了创作的独特性。
  (四)消解大众的审美原则,降低审美水平
  大众文化营造了一个全民娱乐,全民参与的文化氛围,部分高雅文化被转化为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推广,但更多是推出速食文化,而抛弃了传统的高雅文化。新生的文化,以文学为例,确实有不少佳作,连改编也是成功的,比如桐华的《甄嬛传》。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没有传统文化作为支撑的大众文化,失去了作为文化应有的积淀和厚重,显得轻浮和毛躁,并不能够提供给大众一个正确的审美原则和审美引导。大众文化在文学和影视中都极力地宣称在现代社会中金钱的重要性,为金钱鼓吹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交往越来越看重以金钱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并且以为这就是正常。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统的含蓄、蕴藉的美感在网络文学中被破坏,而换成撕心裂肺地把自己的诉求说出来,中国传统音乐中高山流水的意境被喧闹的重金属替代,中国绘画中水墨画协调的色彩被一层一层的涂上怪异的色彩。在这样的与传统高雅已经距离很远的大众文化里,我们接受着大众文化的带来审美产品,会产生一种迷失和茫然,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起了与其相适应的审美原则,从而消解了本在更高水平的审美原则,拉低了大众的审美水平。
  (五)遮蔽“大地”,人类无法诗意地栖居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所以我们尚没有用语言进行言说的世界——“大地”是黑暗的,我们的意向与大地碰撞,用语言为大地赋予意义,大地才能成为我们所能认识和栖居的家园。意向性与大地碰撞顷刻生成的意义,形成源初的语言,即隐喻性的语言,没有先验性,没有形式化,无意向性,这就是“诗意的栖居”。但是代人却在“沉沦”,大众文化创造了文化氛围,现代人在其中被动地接受着关于大地的意义的阐释,把大众文化传达当做自己的认识,服从于别人对大地的言说,这就丧失了个人存在的价值。海德格尔认为现在时代是一个世界性的图像时代,科学是言说大地的手段,技术却是功利化,遮蔽了大地而转化为有用的物品,于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反对在莱茵河上修大坝。大众文化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图像堆积起来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在这里面看到的,其实并不是“大地”本身,而是现代技术制造出的产品,产品来源于大地,却没有能正确地反映大地,当人的意向性不能直接同“大地”碰撞对话,人的言说就被限制,重回黑暗。这就是大众文化症结所在。
  因此,在大众文化下的文化,已经完全沦为市民“物质性”和“欲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大众文化处处契合大众趣味和审美,以把市民容纳进整个“文化工业”中,而使他们承担起商品消费和促进生产的作用,同时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文化创作以利益为目的,方式则以哗众取宠,吸引眼球的标题,配图等,其实内容空洞,语言流俗,并无过多可取之处,大众文化以它的导向建立起了一种普罗大众的世俗文化,严重消解了高雅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但大众文化却已然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和主流,我们只能充分适应,批判其弊端,规范其行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明确当前的文化境遇就显得尤为重要。
  【注释】
  ①(英)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②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③(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④约翰·费克斯.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⑤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⑥陆扬.大众文化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⑦潘知常.美学的边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⑧郭绍虞.中国古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⑨(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尉景婷(1993.10-),女,汉族,武汉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
其他文献
朝鲜诗人茶山,作为朝鲜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著名实学派代表诗人,将其目睹的朝鲜王朝末期传统社会体系崩溃前,危机四伏的统治系统、混乱不堪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一并写在
小学音乐课是素质教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通过音乐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哲学同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抽象的理论形式
期刊
张昱教授善治各类肾脏病,精于辨证,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侍诊左右,获益良多.现将其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肾病综合征验案记录如下.供同道参考.
【摘要】公安录改生要在短期内尽快适应公安院校的生活,圆满完成学习、训练任务,尽快胜任初任人民警察的岗位要求,实现由普通高校学生和士兵向公安民警的转变,必须客观公正地认知自我,并通过自我设计、自我完善,来发展和实现“立志从警”的理想。  【关键词】录改生 自主性学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公安院校录改生,是部分公
我从花鸟市场托回两株茉莉花,打开门,弟弟说,来了个文学青年.我定睛往沙发上一看--作家的直觉告诉我,一位来历不明者驾到.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注重语言环境的创设,将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相融合,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玉树藏族自治州是主体民族比例最高、海拔最高、人均占有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藏族人口比例达到98%.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是长江、黄河
期刊
青年学生艺术思维培养的核心是建立变革型的思维机制。通过培养艺术思维即考虑将要把自己培养成什么类型的人才。因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思维艺术手段和不同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