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在私募股权投资界名不见经传的基金,一个不是地产基金的直接投资基金,一个以前从未涉足过地产行业的基金,在一个可谓风雨交加的宏观环境中,竟在一年之内,连下三城,投资了三家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006年投资界声名雀起的渣打直接投资,让地产基金的大腕们无不刮目相看。
在2006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业绩簿上,截至2006年12月,房地产行业共有世贸地产、上海复地、绿城中国、首创置业、中远地产等近十几家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其中渣打一举攻占了三个制高点,从项目投资总数上来看,地产界的大腕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淡马锡无不排在了渣打投资的后面。
如今,地产行业进入了严冬季节,渣打雪中送碳,在上海、浙江、北京跑马占地。三战三胜,传为中国地产私募投资佳话。同样,在投资者对中国汽车市场都不看好时,渣打独具慧眼,大盘投入。待到价值回归时,胜利者满载而归。这种独特的投资风格深深地打上了渣打直接投资大中国区总裁陈凡个人的烙印——平和与激情,保守与果断,速度与力量的统一,最重要的一点:做人与做事。
“强龙斗不过地头蛇, 但强龙加上地头蛇则是强强结合。” 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又在国际投行和基金里历练了十个春秋的渣打直接投资大中国区总裁陈凡对中国国情和国际资本市场了如指掌。因此当许多人还没看明白时,陈凡已将处于低谷中的项目收入囊中了。领先者一定要承担相当的风险,一旦成功就一定会比别人多一块利润。
武林高手有三类:一类高手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二类高手就像太极高手,平淡之中见功夫;第三类高手,是不见一刀一剑,只见一道光穿过,一切都灰飞烟灭了。在投资界,也有各类的高手,其中一类是有着以弱胜强的功力。在投资世茂地产时,左有摩根士丹利,右有摩根大通,两个巨人,气势咄咄逼人,纷纷声称要独霸天下,你死我活,小小渣打,不在话下。结果是,摩根大通残败乌江,渣打和摩根士丹利入主东宫。 渣打的陈凡又一次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小搏大的中国投资基金史上的经典案例。
“在投资界,真正的高手是与人合作, 正所谓和为贵。” 陈凡还有着另一类投资高手的特有的境界。化竞争为合作,与强势基金品牌合作,与强势企业品牌合作,进行品牌嫁接,价值转移,很快,使得渣打投资品牌不仅在地产投资界,同时在私募投资界以及投资银行界得以迅速崛起。与高手同台竞技,需要高屋见瓴的战略,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和战术,功底深厚的内功,最重要的是要有着一支意志刚强、吃苦耐劳、功夫过硬、战斗力极强的团队。陈凡的核武器之一就是让他引以为荣的专业团队。
2006年对于渣打直接投资来说,播种与收获两不误:投资世茂地产5000万美元,绿城中国4700万美元,中远地产3500万美元;投资5000万美元的东风汽车成功退出,“由于商业机秘,这个数字保密,但可以说的是‘劳有所得’。”陈凡会心地一笑。股市里有句名言:“会买的不如会卖的。”渣打不仅会买而且更会卖。在大家都认为汽车行业产量过剩时,整个市场行情显示低迷,当时H股市场汽车类公司最高股价表现的市盈率只有9倍,而渣打以6.5倍冷静进入,在2007年退出时其市盈率达到了17倍有余。由于在投行与基金分别浸泡多年,对投资与变现, 陈凡就像一位老中医,问、闻、望、切,手到病除。
“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如既往,陈凡平和而谦虚的说着,而在外人眼里却仿佛看到了一位九段高手在自如地转动手中的棋子,圈点着渣打投资2007年的江山。
[点评渣打]
2006 年是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发高烧的一年,谁能做到诸葛亮弹琴——柳下惠坐怀不乱。屏蔽诱惑,处之泰然,谁就赢了。渣打投资做到了。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趁着全球私募基金一窝蜂似地大举进攻中国传统企业之际,顶着中国地产行业的骤然刮起的暴风雪,渣打直接投资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北京、上海和杭州,一举拿下了中国地产界的三座价值不菲的名城:世茂地产、绿城中国和中远地产。这是中国投资史上不可多见的神来之笔。当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汽车行业前景一片看淡之时,又是渣打,静悄悄地做上了东风汽车的第二大股东。6.5倍市盈率进入, 17倍市盈率退出。投资最简单也是最高的境界是,“物美价廉”的投资。而能使渣打直接投资达到如此投资境界的掌门人就是渣打直接投资大中国区总裁陈凡。
回顾与展望
如果说渣打直接投资在2006年取得了一点点成绩,那么就是一个字——人。如果要谈一点体会,我只能说,渣打与别的投资公司可能有一丁点儿差别,那就是,不可战胜的军魂、不战而胜的投资理念、不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和不可多得的专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