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7月11日:司徒雷注销任美国驻华大使(其任期恰好是整个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从南京取道东京回国。同年8月8日,新华社播发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文章称司徒雷登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2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國侵略行径进行严厉谴责和抗议。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全国掀起大规模的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至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代表团的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同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0月,基辛格再次来华,公开访问。
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1973年5月1日:中美两国在对方首都设立的联络处开始工作。
1975年12月1日—5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了他。双方重申遵守《上海公报》。
1978年12月15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第二个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月31日,中美双方签订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
1979年3月1日:中美两国互派大使并设立大使馆。
1979年4月10日: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
1979年7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为期3年的中美贸易协定,规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待遇。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八一七公报”,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作出了分步骤直至最后解决的规定。这一公报连同“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一起,即通常所称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中美关系的基础。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985年7月22日至31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
1989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挂钩,试图在国际上向中国施压。美国又借口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导弹部件、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诬称中国货船装有化学武器原料载体,制造“银河号”事件;反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等,使本已处于不稳定的中美关系再度趋于紧张。
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首次正式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首次举行正式会晤。克林顿承诺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各项原则。
1994年5月26日:克林顿做出延长1995年对华最惠国待遇并将其与人权脱钩的决定,这是继1993年9月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后的一个重大调整。
1995年5月22日:美国政府决定允许台湾“总统”李登辉赴美作“私人访问”,加上美方指责中国军队在台湾海峡进行演习,中美关系降到了冰点,刚刚恢复的两军交往也因此再度停止。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0月29日,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宣布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签署了《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
1998年3月19日:美国宣布搁置多年的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从当天开始正式生效。5月6日,中美双方签署了《关于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第八条实施方案(谅解备忘录)》。
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克林顿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谈,双方就南亚问题、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和杀伤人员地雷问题发表了三个联合声明。克林顿总统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并公开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朱镕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美国承诺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受美国导弹袭击,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使馆馆舍遭到严重破坏。炸馆事件在中国引发了自198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街头示威活动,也引发了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甚为严重的一次危机。
1999年7月30日:中美双方宣布,美国政府将向炸馆事件中的27位受伤者以及3位死者的家属,支付450万美元的赔偿。9月,美方将赔款交付中国政府。同月,克林顿和江泽民利用参加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之机,进行了数次颇有成效的会谈。此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桑迪·伯杰对外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回到正轨”。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2000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从而使这项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根据这项法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将终止按《1974年贸易法》中有关条款对中国“最惠国待遇”(“正常贸易关系”)实行年度审议的做法,与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2001年4月1日:发生中美南海撞机事件。4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紧急召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商讨该事件以及中美关系即将面临的局势。4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此事发表谈话称,美国应停止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飞行,这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要求美方道歉。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递交了致歉信。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江泽民主席当即致电布什总统,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 。9月12日,江泽民主席就美受到严重袭击应约同布什总统通了电话。10月8日,江泽民主席应约再次与布什总统通话。江泽民重申,中国政府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调中美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对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负有共同的责任。11月13日,江泽民主席就美国一架客机在纽约失事致电美国总统布什,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2001年10月19日:江泽民主席在出席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布什首次举行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布什重申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项命令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1日,布什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重大的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布什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200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 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互致函电表示祝贺。
2002年4月27日至5月3日: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访问期间,胡锦涛同布什等美政界领导人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并广泛接触了各界人士。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工作訪问。
2003年6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同年10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泰国首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
2005年8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
2005年9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前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两国元首表示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同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2005年11月8日:中美双方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美两国《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会晤,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关系的发展,重申将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取得新成果。
2005年12月7日:第二轮中美战略对话在美举行。
2006年4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出席美国12个友好团体举行的晚宴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重要讲话。
2006年12月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2007年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胡锦涛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5点意见。
2008年8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前来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美国总统布什。
2008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利马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09年1月1日: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日。
2009年4月1日: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原因是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企业的利益。案值17亿美元的中美轮胎特保案被传得沸沸扬扬,在中美两国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被视作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奥巴马在9月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首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在参加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对媒体说,美中两国同意恢复两军交往。
2009年9月6日:吴邦国委员长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人大最高领导人20年来首次访美。
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第一案定论。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强调,双方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2010年:这一年中美关系充满摩擦与博弈,先后发生了美国政府对台军售、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中美经贸摩擦等。但同时,中美在改革国际金融秩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新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一道制定新规则。
(资料整理/邵乐韵)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2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國侵略行径进行严厉谴责和抗议。
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全国掀起大规模的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至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批全部撤出朝鲜回国。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代表团的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称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同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10月,基辛格再次来华,公开访问。
1972年2月21日—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举行会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1973年5月1日:中美两国在对方首都设立的联络处开始工作。
1975年12月1日—5日: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副总理会见了他。双方重申遵守《上海公报》。
1978年12月15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第二个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月31日,中美双方签订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
1979年3月1日:中美两国互派大使并设立大使馆。
1979年4月10日: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
1979年7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为期3年的中美贸易协定,规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待遇。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八一七公报”,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作出了分步骤直至最后解决的规定。这一公报连同“上海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一起,即通常所称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中美关系的基础。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里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1985年7月22日至31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
1989年2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将“人权问题”与“最惠国待遇”挂钩,试图在国际上向中国施压。美国又借口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导弹部件、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诬称中国货船装有化学武器原料载体,制造“银河号”事件;反对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等,使本已处于不稳定的中美关系再度趋于紧张。
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首次正式会晤。这是两国最高领导人自1989年2月以来首次举行正式会晤。克林顿承诺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各项原则。
1994年5月26日:克林顿做出延长1995年对华最惠国待遇并将其与人权脱钩的决定,这是继1993年9月美国调整对华政策后的一个重大调整。
1995年5月22日:美国政府决定允许台湾“总统”李登辉赴美作“私人访问”,加上美方指责中国军队在台湾海峡进行演习,中美关系降到了冰点,刚刚恢复的两军交往也因此再度停止。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0月29日,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宣布中美两国将加强合作,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签署了《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
1998年3月19日:美国宣布搁置多年的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从当天开始正式生效。5月6日,中美双方签署了《关于中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第八条实施方案(谅解备忘录)》。
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克林顿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会谈,双方就南亚问题、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和杀伤人员地雷问题发表了三个联合声明。克林顿总统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并公开表示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朱镕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美国承诺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遭受美国导弹袭击,人员伤亡情况严重,使馆馆舍遭到严重破坏。炸馆事件在中国引发了自198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街头示威活动,也引发了当代中美关系史上甚为严重的一次危机。
1999年7月30日:中美双方宣布,美国政府将向炸馆事件中的27位受伤者以及3位死者的家属,支付450万美元的赔偿。9月,美方将赔款交付中国政府。同月,克林顿和江泽民利用参加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之机,进行了数次颇有成效的会谈。此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桑迪·伯杰对外表示中美关系已经“回到正轨”。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2000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从而使这项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根据这项法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将终止按《1974年贸易法》中有关条款对中国“最惠国待遇”(“正常贸易关系”)实行年度审议的做法,与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2001年4月1日:发生中美南海撞机事件。4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紧急召开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商讨该事件以及中美关系即将面临的局势。4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此事发表谈话称,美国应停止在中国沿海空域的侦察飞行,这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并要求美方道歉。4月11日下午5时30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向中国外交部部长唐家璇递交了致歉信。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江泽民主席当即致电布什总统,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慰问 。9月12日,江泽民主席就美受到严重袭击应约同布什总统通了电话。10月8日,江泽民主席应约再次与布什总统通话。江泽民重申,中国政府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强调中美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国家,对维护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负有共同的责任。11月13日,江泽民主席就美国一架客机在纽约失事致电美国总统布什,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2001年10月19日:江泽民主席在出席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美国总统布什首次举行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反对恐怖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等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布什重申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项命令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02年2月21日至22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21日,布什与江泽民主席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重大的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而重要的共识。布什重申,美方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
200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之际, 江泽民主席和布什总统互致函电表示祝贺。
2002年4月27日至5月3日:中国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访问期间,胡锦涛同布什等美政界领导人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并广泛接触了各界人士。
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工作訪问。
2003年6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同年10月19日,胡锦涛主席在泰国首都曼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1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
2005年8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
2005年9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前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两国元首表示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同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2005年11月8日:中美双方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美两国《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美国总统布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会晤,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关系的发展,重申将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取得新成果。
2005年12月7日:第二轮中美战略对话在美举行。
2006年4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出席美国12个友好团体举行的晚宴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重要讲话。
2006年12月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2007年6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德国海利根达姆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期间会见了美国总统布什。胡锦涛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5点意见。
2008年8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前来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的美国总统布什。
2008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利马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09年1月1日: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日。
2009年4月1日: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原因是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企业的利益。案值17亿美元的中美轮胎特保案被传得沸沸扬扬,在中美两国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被视作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奥巴马在9月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2009年7月27日至28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首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在参加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对媒体说,美中两国同意恢复两军交往。
2009年9月6日:吴邦国委员长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人大最高领导人20年来首次访美。
2009年9月11日: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第一案定论。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联合声明强调,双方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2010年:这一年中美关系充满摩擦与博弈,先后发生了美国政府对台军售、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中美经贸摩擦等。但同时,中美在改革国际金融秩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新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一道制定新规则。
(资料整理/邵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