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版式设计作为所有设计创作的基础,是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它既有感性的一面,也有理性的一面。将有限的视觉元素有机的排列组合,个性化的表现理性的思维。大家往往觉得只有感性敏锐的人才能更好的做版式设计,而事实上在版式设计中,理性的思考让版面更具秩序感。
关键词:版式设计;轴列;网格;理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99-2
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版式设计中,将文字、图像、符号、形态按照一定的网格规律排列起来,从而达到信息的传递。它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大量的版式书籍一直在强调网格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网格确实是版式的灵魂,网格是科学、理性地用来解决信息系统传播过程中影响信息传达的视觉问题,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强化了信息符号的可识别性与传播的导向性,吸引了受众注意力,巩固了受众记忆力,扩大了信息影响力。但是版式的构成要素所形成的这些轴列也是网格的灵魂,同样必不可少。
一、版式中轴列的形成
在任何一个版式中,它都需要一个骨架,来给这个版面带来秩序感和整体感,这就是网格。网格设计就是在版面上按照先确定好的水平和垂直的格状物为图片和文字确定位置。将之分为一栏、二栏、三栏以及更多的栏把文字和图片安排于其中,使版面具有一定的节奏变化,产生优美的韵律关系、网格设计在实际运用中具有科学性、严肃性,但同时也会给版面带来呆板的负面影响。(20世纪的20年代,当时,巴塞尔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在继承了包豪斯设计思想和瑞士设计风格后,从画面结构的相互联系中发展出来一种形式法则,成为了网格设计的基础。)一些大型站点都有着非常一流的视觉外观,它们在设计时使用了网格系统。网格可以使页面布局显得紧凑而且稳定,为设计师在设计站点时提供一个逻辑严谨的模板。但使用网格并不意味着枯燥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能够合理地应用基于网格布局的规则,而且还能适时地打破这些规则。
网格的构成要素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些轴列,这些轴列影响着版面的视觉性和秩序感,同时轴列上的线性构成元素不是完全相同,所以轴列的影响力也不完全一样,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版面文字和图形的编排、放置。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轴列是具有视觉的导向作用,人们的目光会随着轴列线而移动,线性排列的这些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相比较不同的轴列,会发现,在网格结构内部的轴更具鲜明的视觉关系,结构上也更具秩序感。左边轴和右边轴虽然也可以给结构带来秩序感,但在视觉上会比较弱一些。一般来说,单独的一个构成要素不能形成一个轴,两个或者更多的构成要素才能建立起轴,而且成线性排列的要素越多,那么轴就会显得越牢固。
二、“强”与“弱”的轴联系
轴列是版面视觉要素放置的基本的依托,一个轴列上的构成要素越多,那么它的轴联系就会越强。就像给绳子打结一样,一根绳上打的结越多,这根绳的联系性就越强。(如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其实际应用)

图2相对于图1的轴联系会更强。这两幅图中,红线代表轴列,红点代表联系的视觉元素。图2网格内部轴列的元素较多且有一定规律性,形成一条处在网格内部的轴。所以和图1相比,图2的轴在视觉上感觉更强健有力,图2的轴联系也会更强。

同样,图3和图1相比,图3的轴联系会更强;但是,当图2和图3对比时,会发现图2的轴联系会更强一些,假若图1’的实例中的标题字数变少,即是图3的效果,也就是说图3中的第二个红色圆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能确定该点是处于轴列上的,而图2中的第四个红色圆点一定可以确定是轴列上的。所以图2的轴联系要大于图3的轴联系。

图4和图1相比,图4中可确定的轴列数多于图1中可确定的轴列数,所以图4的轴联系强于图1的轴联系。

图4和图5对比,图5的轴联系会更强一些,图4中的最后一个红色圆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能确定该点是处于轴列上的,而图5中的最后一个红色圆点一定可以确定是轴列上的。所以图5的轴联系要大于图4的轴联系。
通过这样的对比关系,可以看到,网格中更细化的轴列的强弱关系,轴列的形态多样,没有既定的程式,但又保持它结构的清晰简单,同时强弱的对比又有高效的传达力度。
艺术、平面设计和理性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联系。对轴列的研究,是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和态度探讨着版式设计,充满感性和激情的版式设计领域需要一条理性思维之路。用科学的方法来建构视觉艺术,用自然科学来解释形而上的美学问题。版式网格设计不仅仅体现了一种代数、几何、美学、视觉,也是设计理念的传送,那么网格中的轴列更是理性思考的一个体现,有规律的轴列更是强化整个版面的旋律与韵律。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26618.htm
[2]eye4u视觉设计工作室.进阶理解版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57.
[3][美]金伯利·伊拉姆著,王昊译.网格系统与版式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2.
作者简介:
张悦,女,江苏宿迁人,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艺术设计。
关键词:版式设计;轴列;网格;理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99-2
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版式设计中,将文字、图像、符号、形态按照一定的网格规律排列起来,从而达到信息的传递。它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大量的版式书籍一直在强调网格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网格确实是版式的灵魂,网格是科学、理性地用来解决信息系统传播过程中影响信息传达的视觉问题,保障了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强化了信息符号的可识别性与传播的导向性,吸引了受众注意力,巩固了受众记忆力,扩大了信息影响力。但是版式的构成要素所形成的这些轴列也是网格的灵魂,同样必不可少。
一、版式中轴列的形成
在任何一个版式中,它都需要一个骨架,来给这个版面带来秩序感和整体感,这就是网格。网格设计就是在版面上按照先确定好的水平和垂直的格状物为图片和文字确定位置。将之分为一栏、二栏、三栏以及更多的栏把文字和图片安排于其中,使版面具有一定的节奏变化,产生优美的韵律关系、网格设计在实际运用中具有科学性、严肃性,但同时也会给版面带来呆板的负面影响。(20世纪的20年代,当时,巴塞尔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和学生们在继承了包豪斯设计思想和瑞士设计风格后,从画面结构的相互联系中发展出来一种形式法则,成为了网格设计的基础。)一些大型站点都有着非常一流的视觉外观,它们在设计时使用了网格系统。网格可以使页面布局显得紧凑而且稳定,为设计师在设计站点时提供一个逻辑严谨的模板。但使用网格并不意味着枯燥的设计,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能够合理地应用基于网格布局的规则,而且还能适时地打破这些规则。
网格的构成要素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些轴列,这些轴列影响着版面的视觉性和秩序感,同时轴列上的线性构成元素不是完全相同,所以轴列的影响力也不完全一样,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版面文字和图形的编排、放置。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轴列是具有视觉的导向作用,人们的目光会随着轴列线而移动,线性排列的这些元素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相比较不同的轴列,会发现,在网格结构内部的轴更具鲜明的视觉关系,结构上也更具秩序感。左边轴和右边轴虽然也可以给结构带来秩序感,但在视觉上会比较弱一些。一般来说,单独的一个构成要素不能形成一个轴,两个或者更多的构成要素才能建立起轴,而且成线性排列的要素越多,那么轴就会显得越牢固。
二、“强”与“弱”的轴联系
轴列是版面视觉要素放置的基本的依托,一个轴列上的构成要素越多,那么它的轴联系就会越强。就像给绳子打结一样,一根绳上打的结越多,这根绳的联系性就越强。(如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其实际应用)

图2相对于图1的轴联系会更强。这两幅图中,红线代表轴列,红点代表联系的视觉元素。图2网格内部轴列的元素较多且有一定规律性,形成一条处在网格内部的轴。所以和图1相比,图2的轴在视觉上感觉更强健有力,图2的轴联系也会更强。

同样,图3和图1相比,图3的轴联系会更强;但是,当图2和图3对比时,会发现图2的轴联系会更强一些,假若图1’的实例中的标题字数变少,即是图3的效果,也就是说图3中的第二个红色圆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能确定该点是处于轴列上的,而图2中的第四个红色圆点一定可以确定是轴列上的。所以图2的轴联系要大于图3的轴联系。

图4和图1相比,图4中可确定的轴列数多于图1中可确定的轴列数,所以图4的轴联系强于图1的轴联系。

图4和图5对比,图5的轴联系会更强一些,图4中的最后一个红色圆点是具有不确定性的,不能确定该点是处于轴列上的,而图5中的最后一个红色圆点一定可以确定是轴列上的。所以图5的轴联系要大于图4的轴联系。
通过这样的对比关系,可以看到,网格中更细化的轴列的强弱关系,轴列的形态多样,没有既定的程式,但又保持它结构的清晰简单,同时强弱的对比又有高效的传达力度。
艺术、平面设计和理性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联系。对轴列的研究,是以一种特殊的视角和态度探讨着版式设计,充满感性和激情的版式设计领域需要一条理性思维之路。用科学的方法来建构视觉艺术,用自然科学来解释形而上的美学问题。版式网格设计不仅仅体现了一种代数、几何、美学、视觉,也是设计理念的传送,那么网格中的轴列更是理性思考的一个体现,有规律的轴列更是强化整个版面的旋律与韵律。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26618.htm
[2]eye4u视觉设计工作室.进阶理解版式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57.
[3][美]金伯利·伊拉姆著,王昊译.网格系统与版式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2.
作者简介:
张悦,女,江苏宿迁人,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