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睿①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②萧萧芦获秋。
隋 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③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④,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王睿:西晋武帝时的益州刺史。
②故垒:古代作战的营垒,这里有暗指中唐时期藩镇势力的意味。
③紫泉宫殿:指隋都城长安。
④日角:代指帝王之相,这里指唐高祖李渊。
1.对两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前四句写西晋水师沿江东下,势如破竹,金陵的东吴政权于是宣告覆灭。后四句总结六朝破亡的历史教训,说明地势不足恃,“王气”不足凭。
B.李诗前四句说:隋炀帝想以芜城作为他寻欢作乐之地,便让都城长安的宫殿空着不用。如果不是因为身死国灭,政权归于唐高祖李渊,他的船队也许会巡游到天边去了吧!
C.李诗的后四句先用“无萤火”与“有暮鸦”写隋亡国后的荒凉景象,再写隋炀帝在地下遇见了同是亡国之君的陈后主,却是无颜再问《玉树后庭花》的事了。
D.刘诗有感于中唐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赞“四海为家”,希望国家统一;李诗则以隋炀帝寻欢作乐、奢靡无度终致亡国的悲剧告诫晚唐荒淫腐朽的统治者。
2.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感怀时世、借古讽今之作,但刘诗慨叹人世的兴亡变化,意含警告;李诗写隋炀帝亡国的历史教训,多用讥讽。
B.两首怀古诗都善于选取极富表现力的细节加以刻画,如“一片降幡出石头”与“锦帆应是到天涯”两句,即是细节刻画之笔。
C.刘诗通篇以确凿的史实为据,有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李诗在史实的基础上兼用想象与联想,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D.这两首怀古名诗意旨相近,但是风格有明显的不同:刘诗气势雄浑,意境阔大;李诗格调委婉,含蓄蕴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3题。
瓶 竹
(台)舒兰
虽然
我生活得很好
而且
仅凭几滴清水
虽然
在有限的日光中
我的枝叶、
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虽然
根须伸了又伸
却总不能触及
生我的乡土
3.对上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和第2诗节写出了瓶竹“我”的生存状态——表面看“仅凭几滴清水”“我生活得很好”,而且“在有限的日光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这只是全诗的铺垫。
B.第3诗节揭示了瓶竹“我”的生存现状的实质——没有深根,接触不了大地。表达了远离故土、无根飘零的忧伤。
C.这首诗通过家中养植的“瓶竹”这一意象暗喻作者长期深埋心中的“无根的痛苦”,曲折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向往祖国统一、期盼人民团圆的心声。
D.本诗在艺术构思上新颖奇巧,“瓶竹”的比喻巧妙贴切,全诗的立意和境界深邃,读来耐人寻味,感人肺腑。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9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之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扣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我同,而功与我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孟氏父子释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学者以术(干)齐侯。 干:冒犯
B.焉往而不(穷)哉?
穷:不得志
C.(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D.(适)于他国。
适:往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B.若赖兵权,灭亡可待也。
C.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D.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子道与我同,(而)功与我异。
B.而攝(乎)大国之间。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
C.(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
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
D.以为诸公子(之)傅。
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7.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禄富其家,爵荣其亲——俸禄使家里富足,爵位让父母荣耀。
B.遂宫而放之——于是从宫里流放了他。
C.孟氏父子扣胸而让施氏——孟家父子捶胸顿足地责备施氏。
D.投隙抵时,应事无方——抓住时机,行动及时,应付事情(的变化),不受固定方法局限。
8.能概括施氏二子成功、孟氏二子失败原因的是( )
A.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B.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C.诸侯力争,所务兵食。
D.用与不用,无定是非。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氏二子术非不精,法非不良,但因时机把握不当,导致了与施氏二子“道”同而“功”异的悲惨结果。
B.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应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C.从孟、施两家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与否,学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智慧更为重要。
D.这个故事旨在说明齐、楚、秦、卫治国之道各异,因而对人 才也各有偏爱。
三、科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地球上一切生命最古老的共同祖先,即第一个能够复制自身的原始细胞,是由构成宇宙间98%物质的六大元素组成的,它们是氢、氦、碳、氮、氧、氖。然而,这些无机元素是怎样形成具有生命的原始细胞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1922年,苏联生化学家亚历山大·奥巴林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说:生命来自闪电。太阳和地球自身的放射性能量作用于大气层中的无机分子,使之变成有机分子;它们在地球湖泊、海洋提供的“原始汤”中“定居”,发展成为原始的生命。
195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第一次用实验来验证奥巴林假说。他们模拟“原始汤”,在水中加进甲烷、氨等分子,加热并通以电火花。一个星期之后,甲烷中有5%的碳变成了氨基酸分子,而氨基酸正是构成生物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此后,科学家进行了许多类似的实验,不仅从无机物中得到了各種氨基酸,而且得到了核苷酸、磷脂等构成生命的重要有机分子。这样,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化学无机分子怎样变成有机分子就基本上搞清楚了。
然而更困难的是第二步——有机分子怎样组成具有生物繁殖能力的细胞?
美国迈阿密大学生化学家福克斯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相信,细胞起源于一种由类蛋白组成的微球体。他将这种微球体称之为前细胞。他已在实验室里得到了这种微球体。这种由氨基酸分子选择性结合而成的类蛋白微球体,具有类似细胞的功能:能新陈代谢,能自我复制,甚至对光的刺激具有类似神经信息的反应。最近,福克斯还发现,如果微球体中含有较多的赖氨酸时,能催化氨基酸链和核苷酸链的形成。
最近,英国克拉斯哥大学的化学家彻因、史密斯等人提出了生命起源于黏土的理论。他认为,核糖核酸起源于黏土晶格。在实验中,由硅、氧、铝等元素形成的黏土晶格,能吸引周围游离的晶体,按一定规则排列分层,还能吸收和贮存环境中的能量,并释放出来。这种黏土结构像一种模板,不断复制出相同结构的黏土层。也许正是从这种黏土中,进化产生了原始的脱氧核糖核酸。看来,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生命的概念,因为任何教科书关于生命的定义都是:有高度组织、结构稳定,有适应环境能力,能自我复制。而黏土晶格模板也具有这些特征,黏土是不是具有生命呢?没有人能够回答。从无生命进化到有生命的漫长过程中,还有一大段未知领域。
10.下列对“原始汤”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汤中的分子只有在热和电的作用下才产生生命。
B.原始汤指的是能够产生生命的必要条件。
C.构成原始汤的主要成分是水、甲烷、氨等分子。
D.原始汤可能使有机分子发展为原始生命。
11.下列对于“类似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模拟的原始汤加热并进行电击实验。
B.证明核苷酸、磷脂等是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的实验。
C促使无机分子变成有机分子的实验。
D.控制电流强度,使甲烷产生氨基酸分子的实验。
12.下列对“黏土理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黏土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它可以不断复制出相同结构的黏土层。
B.黏土晶格由硅、氧、铝等元素形成,它能吸引周围游离的元素。
C.黏土晶格能将吸引的晶体按规则排列分层。
D.构成生命的原始的脱氧核糖核酸是从黏土中产生的。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子从无机到有机的演变,和宇宙中的热与电场有密切关系,这是亚历山大·奥巴林假说的主要内容。
B.经过各国科学家多次的实验,目前已经证明了无机分子可以变成有机分子和有机分子如何进化成细胞。
C.美国迈阿密大学生化学家福克斯认为具有生物繁殖能力的细胞起源于一种由类蛋白组成的微球体。
D.黏土理论的提出使原来已有的关于生命的概念受到挑战,因为具有生命特征的细胞在宇宙还有很多。
四、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
有生命力的文学是站着的文学
王元化
在文学史上,随着每个重大历史时期的递嬗,都经历了一场艺术形式的变革。尽管莎士比亚仍然像歌德所说的是一位不可企及的伟大作家,可是现在哪个剧作者还会用莎士比亚那种繁缛的充满隐喻和双关语的枝叶纷披的语言呢?今天的小说作者也不会再采用巴尔扎克按部就班去描写宅邸、陈设、人物、服饰、面貌那种整齐划一因而多少显得板滞的表现手法了,虽然巴尔扎克仍然为今天的不少作者所敬重。这并不奇怪,因为十九世纪作家所惯用的表现手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表现我们今天生活的气息、节奏、氛围和复杂多变的内容了。现实生活要求充分而完美地去表现它本身的新形式。
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有两位作家的发言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和我完全一致的信念:“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和善的。”我认为这一说法较之过去出现过的把真善美割裂,或者把真善美并列的观点是更合理的。表现手法毕竟不是文学的最根本问题。我同意另一位作家所发出的呼吁:面对严酷的生活,不要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声、光、色的美,而把文学注意力从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和整理的重大生活问题引开去。不要把形式或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上的作用无节度地夸大,应该承认有不少杰出的作家是“不穿制服的将军”。他们并不特别关心形式和表现手法问题,殚思竭虑地在这方面反复推敲,下功夫去精雕细琢。他们在构思的时候,往往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人物性格和生活意义的思考上,而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却漫不经心,匆忙落笔,只求达意就行了。这类作品是榛楛弗剪的深山大泽,而不是人工修饰的盆景。它们蕴含着内在美,可以用我国古代文学家陆机所说的“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去形容这类作品的内容意蕴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写出这类作品的作家没有穿上镶滚金边、威风显赫的元帅服,但任何人都会承认他们是文坛的宿将,征服人类心灵的大师。
“五四”以后,鲁迅首先把国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进到他那和我国传统作品截然异趣的新小说中来,从而开辟了我国新文学史的第一页。如果没有鲁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功,就不会使我们的小说如此顺利地出现今天这种局面。从国外引进新的表现手法这项工作并没有终结,仍应继续下去。十年浩劫使我们成了固步自封的闭关锁国。其实早在解放初“一边倒”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西方就已成了一个像被魔法禁锢起来的未经探测的世界。当我们痛定思痛,懂得了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之后,通向西方的窗户终于打开了,现在我们再向西方望过去,那些五彩缤纷朱紫杂陈的奇景免不了会使我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迷洋心理的产生固然是值得关心和重视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应认清这是历史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 闭关锁国的无情惩罚,而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这种情形必将得到改善。
应该承认,我们过去写人的很少或根本不涉及下意识或其它复杂的心理因素。现实中的人的动作或举动并不都是像有些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是经过理性的审慎衡量的。他们往往凭着感情冲动或其他心理因素去行事。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向现代西方的各种艺术流派借鉴是必要的。但是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去辨认、识别、取舍、融化。我不赞成一窝蜂地搞什么“热”。西方一些作家不断花样翻新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我们效法。要知道新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我愿意再重述我的一位朋友所说过的话,面对严酷的生活,不要借“艺术美”回避生活的尖锐矛盾。风中的物体会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站着的、摇摆的、倒伏的,但有生命力的文学从来都是迎着压力站着的文学!
14.纵观全文,具体说明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被称之为“有生命力的文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认为“有不少杰出的作家是‘不穿制服的将军’”,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最后一段中,“这种缺陷”指的是_____________
17.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十九世纪作家所惯用的表现手法之所以被抛弃,原因就在于它们已经不能用于表现我们今天生活的气息、节奏、氛围和复杂多变的内容了。
B.“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和善的”,而把真善美割裂,或者把真善美并列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C.有些作品貌似榛楛弗剪的深山大泽,看来不事雕琢,却蕴含着内在美,可以起到征服人类心灵的作用。
D.“五四”以后,鲁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成为把国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进到和我国传统作品截然异趣的新文学中来的第一人。
E.通向西方的窗户终于打开以后,迷洋心理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正是历史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闭关锁国状态的无情惩罚。
五、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墓 地
冯骥才
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死亡也是诗,是生命化入永恒的延续,这是使我每逢到国外,路经一处墓地,必要进去流连一番的缘故。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在德国我见过一座墓,墓石两边浮雕一双巨大的耳朵。死者长眠地下,还在倾听世间的万籁,这才叫不甘寂寞。这一双石耳线条浑厚而洗练,和胖墩墩的基石协调为一个浑厚的整体。墓碑上刻着一行字:“我带不走的只有爱。”
看来这雕刻家像死者的朋友一样了解他。
漫步墓地间,游览那些在树影深处、花草丛中各式各样的坟墓,真比在安特卫普的雕塑公园享受更多也感受更多。因为这里永远沉睡着无数连梦也没有、绝对安宁的灵魂。他们曾经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人。此时,每一个墓穴里安葬着一个故事。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他们的容貌、个性、过失、业绩、命运以及真切的内心无从得知,只有任你去猜,一大片人生的想象构成墓地无限的空白。仅有的提示,便是墓碑上的铭言。我最喜欢伫立在这些陌生人的墓前,默默读这些碑文。墓碑上很少“树碑立传”和“歌功颂德”,大多只有生卒年月,还有一句或几句话,大多是死者留下的遗言,或是他们的亲友对其最后的馈赠。有几个碑文至今依然记得:
“所有的事我都快乐,包括这一次。”
“我是个酒鬼,现在才真醉了。”
“忘掉这个人的过失,记着他的好处。”
“你不认识我,我从未成功过;我的朋友都牢记我,凡事我都认真地做过。”
常常见到墓碑前斜放着一枝鲜艳的玫瑰,或是一大束死者生前喜欢的花。那是饶有诗意的想念。
在英国一处墓地,深秋天气,我见到一个老年妇女在地上拾落叶。她把精心选择到的最美最红的叶子一片片轻轻放在一座坟墓碑上的石板上。她做得好虔诚,又好像在享受着什么。我在公墓绕一圈回来,她不见了,只有墓穴上盖一大片秋叶。太阳静静晒着,好像愈晒愈红……
欧洲宗教说死者要进天堂,中国佛教说死者要进地狱。进天堂快活而安详,因此西方的葬礼没有闹丧。幻想的形象是天使,不是阎罗小鬼牛头马面;祭奠用鲜花而不用疼人的纸花。西方宗教思想讲出世,中国的儒家讲入世之道,对死的想象紧紧联系着生存现实,每到祭日便要烧纸钱纸衣纸车纸马,如今还烧纸电视纸洗衣机。中国人重实际,这也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区别。
夏威夷的一片墓地给我印象独特。在山顶一片平荡荡绿茵地上,放着上千块距离相等的方石板,大约一本杂志大小,这是小石棺,是埋葬骨灰用的。据说凡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都可以埋葬在这里,石板上只有号码,埋葬好,就按号码把死者名字刻在前方一堵青色的墙上。这地方风景极美丽,无时无刻都有潮湿的海风轻轻吹拂,清爽而透亮。石棺是统一规格的,不论死者身份,不分大小粗细,完全相等。我忽然想起雨果在巴尔扎克墓前的一句话:“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当然,凡是对死者的寄语,都是对生存世界的追求。
18.本文开头说:“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形容死亡的词语很多,作者为什么选用了“凄惨”与“空茫”两个词?请分析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说:“凡是对死者的寄语,都是对生存世界的追求。”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别说明作者详细描述三处墓地的用意。
(1)德国石耳墓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老妇人拾落叶盖墓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威夷石棺墓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這篇散文通过描写国外一些墓地的环境、景色,赞扬了外国墓地建造的艺术性及死者的幽默风格,表现了作者不怕死亡、开 朗豁达的胸襟。
B.文章题目虽然为《墓地》,但全文没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故做深沉的伤感。作者使用一种轻松自然而且近乎快活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他在国外墓地的见闻。
C.文章说:“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这里将小说中的故事与墓地中死者的故事并举,说明每一位死者活着时都有着非凡的经历。
D.作者将中西方对死亡的认识以及活人对死者祭奠的方式进行对比,反映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区别,意在说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西方人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E.古人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大散文家在写作时经常进入的状态。我们读着这篇散文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丰富阅历以及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高考作文(上海卷)试题
1985年,参加关于成语“知足常乐”的讨论,写一篇发言稿(50分)。
1986年,1.评论歌曲(十五的月亮》歌词的艺术特点(10分);2.2002年回母校(40分)。
1987年,1.为(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作摘要(10分);2.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40分)。
1988年,1.为校文学社取名,并阐述理由(10分);2.清流与活源(50分)。
1989年,1.在班会上的即席发言:我的一点看法(15分);2.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45分)。
1990年,1.欢送退休教师的发言:欢送辞(15分);2.时间啊,时间(45分)。
1991年,1.拟一则电报稿(15分);2.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45分)。
1992年,1.看图介绍漫画画面并概括主题(15分);2.情境作文:遥望星空(45分)。
1993年,1.写一篇电视台播讲稿(15分);2.机遇(45分)。
1994年,1.介绍一家街头小店(15分);2.父辈(45分)。
1995年,1.写一则消息(15分);2.责任(45分)。
1996年,1.初夏的时令特征(15分);2.我的财富(45分)。
1997年,1.推荐一部电影(15分);2.材料作文:我看课外阅读(15分)。
1998年,1.将冰心小诗《春水》改写成短文(20分);2.材料作文L读报有感(50分)。
1999年,1.开考时刻(20分);2.材料作文;“回声”的启示(50分)。
2000年(春),1.节日小景(20分);2.看图作文:人与机器人(50分)。
20e0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70分)。
2001年,要求考生说出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寫诗歌),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睿①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②萧萧芦获秋。
隋 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③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④,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王睿:西晋武帝时的益州刺史。
②故垒:古代作战的营垒,这里有暗指中唐时期藩镇势力的意味。
③紫泉宫殿:指隋都城长安。
④日角:代指帝王之相,这里指唐高祖李渊。
1.对两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前四句写西晋水师沿江东下,势如破竹,金陵的东吴政权于是宣告覆灭。后四句总结六朝破亡的历史教训,说明地势不足恃,“王气”不足凭。
B.李诗前四句说:隋炀帝想以芜城作为他寻欢作乐之地,便让都城长安的宫殿空着不用。如果不是因为身死国灭,政权归于唐高祖李渊,他的船队也许会巡游到天边去了吧!
C.李诗的后四句先用“无萤火”与“有暮鸦”写隋亡国后的荒凉景象,再写隋炀帝在地下遇见了同是亡国之君的陈后主,却是无颜再问《玉树后庭花》的事了。
D.刘诗有感于中唐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赞“四海为家”,希望国家统一;李诗则以隋炀帝寻欢作乐、奢靡无度终致亡国的悲剧告诫晚唐荒淫腐朽的统治者。
2.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是感怀时世、借古讽今之作,但刘诗慨叹人世的兴亡变化,意含警告;李诗写隋炀帝亡国的历史教训,多用讥讽。
B.两首怀古诗都善于选取极富表现力的细节加以刻画,如“一片降幡出石头”与“锦帆应是到天涯”两句,即是细节刻画之笔。
C.刘诗通篇以确凿的史实为据,有一种不可辩驳的力量;李诗在史实的基础上兼用想象与联想,虚实结合,耐人寻味。
D.这两首怀古名诗意旨相近,但是风格有明显的不同:刘诗气势雄浑,意境阔大;李诗格调委婉,含蓄蕴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3题。
瓶 竹
(台)舒兰
虽然
我生活得很好
而且
仅凭几滴清水
虽然
在有限的日光中
我的枝叶、
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虽然
根须伸了又伸
却总不能触及
生我的乡土
3.对上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1和第2诗节写出了瓶竹“我”的生存状态——表面看“仅凭几滴清水”“我生活得很好”,而且“在有限的日光中”“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这只是全诗的铺垫。
B.第3诗节揭示了瓶竹“我”的生存现状的实质——没有深根,接触不了大地。表达了远离故土、无根飘零的忧伤。
C.这首诗通过家中养植的“瓶竹”这一意象暗喻作者长期深埋心中的“无根的痛苦”,曲折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向往祖国统一、期盼人民团圆的心声。
D.本诗在艺术构思上新颖奇巧,“瓶竹”的比喻巧妙贴切,全诗的立意和境界深邃,读来耐人寻味,感人肺腑。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9题。
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
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之而还之鲁。
既反,孟氏之父子扣胸而让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我同,而功与我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孟氏父子释然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学者以术(干)齐侯。 干:冒犯
B.焉往而不(穷)哉?
穷:不得志
C.(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
D.(适)于他国。
适:往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
B.若赖兵权,灭亡可待也。
C.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D.此用与不用,非定是非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子道与我同,(而)功与我异。
B.而攝(乎)大国之间。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
C.(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
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
D.以为诸公子(之)傅。
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7.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禄富其家,爵荣其亲——俸禄使家里富足,爵位让父母荣耀。
B.遂宫而放之——于是从宫里流放了他。
C.孟氏父子扣胸而让施氏——孟家父子捶胸顿足地责备施氏。
D.投隙抵时,应事无方——抓住时机,行动及时,应付事情(的变化),不受固定方法局限。
8.能概括施氏二子成功、孟氏二子失败原因的是( )
A.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B.理无常是,事无常非。
C.诸侯力争,所务兵食。
D.用与不用,无定是非。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氏二子术非不精,法非不良,但因时机把握不当,导致了与施氏二子“道”同而“功”异的悲惨结果。
B.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事应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C.从孟、施两家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与否,学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智慧更为重要。
D.这个故事旨在说明齐、楚、秦、卫治国之道各异,因而对人 才也各有偏爱。
三、科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地球上一切生命最古老的共同祖先,即第一个能够复制自身的原始细胞,是由构成宇宙间98%物质的六大元素组成的,它们是氢、氦、碳、氮、氧、氖。然而,这些无机元素是怎样形成具有生命的原始细胞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1922年,苏联生化学家亚历山大·奥巴林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说:生命来自闪电。太阳和地球自身的放射性能量作用于大气层中的无机分子,使之变成有机分子;它们在地球湖泊、海洋提供的“原始汤”中“定居”,发展成为原始的生命。
195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第一次用实验来验证奥巴林假说。他们模拟“原始汤”,在水中加进甲烷、氨等分子,加热并通以电火花。一个星期之后,甲烷中有5%的碳变成了氨基酸分子,而氨基酸正是构成生物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此后,科学家进行了许多类似的实验,不仅从无机物中得到了各種氨基酸,而且得到了核苷酸、磷脂等构成生命的重要有机分子。这样,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化学无机分子怎样变成有机分子就基本上搞清楚了。
然而更困难的是第二步——有机分子怎样组成具有生物繁殖能力的细胞?
美国迈阿密大学生化学家福克斯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相信,细胞起源于一种由类蛋白组成的微球体。他将这种微球体称之为前细胞。他已在实验室里得到了这种微球体。这种由氨基酸分子选择性结合而成的类蛋白微球体,具有类似细胞的功能:能新陈代谢,能自我复制,甚至对光的刺激具有类似神经信息的反应。最近,福克斯还发现,如果微球体中含有较多的赖氨酸时,能催化氨基酸链和核苷酸链的形成。
最近,英国克拉斯哥大学的化学家彻因、史密斯等人提出了生命起源于黏土的理论。他认为,核糖核酸起源于黏土晶格。在实验中,由硅、氧、铝等元素形成的黏土晶格,能吸引周围游离的晶体,按一定规则排列分层,还能吸收和贮存环境中的能量,并释放出来。这种黏土结构像一种模板,不断复制出相同结构的黏土层。也许正是从这种黏土中,进化产生了原始的脱氧核糖核酸。看来,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生命的概念,因为任何教科书关于生命的定义都是:有高度组织、结构稳定,有适应环境能力,能自我复制。而黏土晶格模板也具有这些特征,黏土是不是具有生命呢?没有人能够回答。从无生命进化到有生命的漫长过程中,还有一大段未知领域。
10.下列对“原始汤”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汤中的分子只有在热和电的作用下才产生生命。
B.原始汤指的是能够产生生命的必要条件。
C.构成原始汤的主要成分是水、甲烷、氨等分子。
D.原始汤可能使有机分子发展为原始生命。
11.下列对于“类似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模拟的原始汤加热并进行电击实验。
B.证明核苷酸、磷脂等是构成生命的有机分子的实验。
C促使无机分子变成有机分子的实验。
D.控制电流强度,使甲烷产生氨基酸分子的实验。
12.下列对“黏土理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黏土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它可以不断复制出相同结构的黏土层。
B.黏土晶格由硅、氧、铝等元素形成,它能吸引周围游离的元素。
C.黏土晶格能将吸引的晶体按规则排列分层。
D.构成生命的原始的脱氧核糖核酸是从黏土中产生的。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子从无机到有机的演变,和宇宙中的热与电场有密切关系,这是亚历山大·奥巴林假说的主要内容。
B.经过各国科学家多次的实验,目前已经证明了无机分子可以变成有机分子和有机分子如何进化成细胞。
C.美国迈阿密大学生化学家福克斯认为具有生物繁殖能力的细胞起源于一种由类蛋白组成的微球体。
D.黏土理论的提出使原来已有的关于生命的概念受到挑战,因为具有生命特征的细胞在宇宙还有很多。
四、社科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7题。
有生命力的文学是站着的文学
王元化
在文学史上,随着每个重大历史时期的递嬗,都经历了一场艺术形式的变革。尽管莎士比亚仍然像歌德所说的是一位不可企及的伟大作家,可是现在哪个剧作者还会用莎士比亚那种繁缛的充满隐喻和双关语的枝叶纷披的语言呢?今天的小说作者也不会再采用巴尔扎克按部就班去描写宅邸、陈设、人物、服饰、面貌那种整齐划一因而多少显得板滞的表现手法了,虽然巴尔扎克仍然为今天的不少作者所敬重。这并不奇怪,因为十九世纪作家所惯用的表现手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表现我们今天生活的气息、节奏、氛围和复杂多变的内容了。现实生活要求充分而完美地去表现它本身的新形式。
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有两位作家的发言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和我完全一致的信念:“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和善的。”我认为这一说法较之过去出现过的把真善美割裂,或者把真善美并列的观点是更合理的。表现手法毕竟不是文学的最根本问题。我同意另一位作家所发出的呼吁:面对严酷的生活,不要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声、光、色的美,而把文学注意力从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和整理的重大生活问题引开去。不要把形式或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上的作用无节度地夸大,应该承认有不少杰出的作家是“不穿制服的将军”。他们并不特别关心形式和表现手法问题,殚思竭虑地在这方面反复推敲,下功夫去精雕细琢。他们在构思的时候,往往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人物性格和生活意义的思考上,而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却漫不经心,匆忙落笔,只求达意就行了。这类作品是榛楛弗剪的深山大泽,而不是人工修饰的盆景。它们蕴含着内在美,可以用我国古代文学家陆机所说的“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去形容这类作品的内容意蕴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写出这类作品的作家没有穿上镶滚金边、威风显赫的元帅服,但任何人都会承认他们是文坛的宿将,征服人类心灵的大师。
“五四”以后,鲁迅首先把国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进到他那和我国传统作品截然异趣的新小说中来,从而开辟了我国新文学史的第一页。如果没有鲁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功,就不会使我们的小说如此顺利地出现今天这种局面。从国外引进新的表现手法这项工作并没有终结,仍应继续下去。十年浩劫使我们成了固步自封的闭关锁国。其实早在解放初“一边倒”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西方就已成了一个像被魔法禁锢起来的未经探测的世界。当我们痛定思痛,懂得了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之后,通向西方的窗户终于打开了,现在我们再向西方望过去,那些五彩缤纷朱紫杂陈的奇景免不了会使我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迷洋心理的产生固然是值得关心和重视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应认清这是历史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 闭关锁国的无情惩罚,而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这种情形必将得到改善。
应该承认,我们过去写人的很少或根本不涉及下意识或其它复杂的心理因素。现实中的人的动作或举动并不都是像有些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是经过理性的审慎衡量的。他们往往凭着感情冲动或其他心理因素去行事。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向现代西方的各种艺术流派借鉴是必要的。但是必须要有冷静的头脑去辨认、识别、取舍、融化。我不赞成一窝蜂地搞什么“热”。西方一些作家不断花样翻新的做法也并不值得我们效法。要知道新的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我愿意再重述我的一位朋友所说过的话,面对严酷的生活,不要借“艺术美”回避生活的尖锐矛盾。风中的物体会有各种各样的形态:站着的、摇摆的、倒伏的,但有生命力的文学从来都是迎着压力站着的文学!
14.纵观全文,具体说明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被称之为“有生命力的文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认为“有不少杰出的作家是‘不穿制服的将军’”,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最后一段中,“这种缺陷”指的是_____________
17.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A.十九世纪作家所惯用的表现手法之所以被抛弃,原因就在于它们已经不能用于表现我们今天生活的气息、节奏、氛围和复杂多变的内容了。
B.“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和善的”,而把真善美割裂,或者把真善美并列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C.有些作品貌似榛楛弗剪的深山大泽,看来不事雕琢,却蕴含着内在美,可以起到征服人类心灵的作用。
D.“五四”以后,鲁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成为把国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进到和我国传统作品截然异趣的新文学中来的第一人。
E.通向西方的窗户终于打开以后,迷洋心理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正是历史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闭关锁国状态的无情惩罚。
五、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墓 地
冯骥才
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死亡也是诗,是生命化入永恒的延续,这是使我每逢到国外,路经一处墓地,必要进去流连一番的缘故。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在德国我见过一座墓,墓石两边浮雕一双巨大的耳朵。死者长眠地下,还在倾听世间的万籁,这才叫不甘寂寞。这一双石耳线条浑厚而洗练,和胖墩墩的基石协调为一个浑厚的整体。墓碑上刻着一行字:“我带不走的只有爱。”
看来这雕刻家像死者的朋友一样了解他。
漫步墓地间,游览那些在树影深处、花草丛中各式各样的坟墓,真比在安特卫普的雕塑公园享受更多也感受更多。因为这里永远沉睡着无数连梦也没有、绝对安宁的灵魂。他们曾经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人。此时,每一个墓穴里安葬着一个故事。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他们的容貌、个性、过失、业绩、命运以及真切的内心无从得知,只有任你去猜,一大片人生的想象构成墓地无限的空白。仅有的提示,便是墓碑上的铭言。我最喜欢伫立在这些陌生人的墓前,默默读这些碑文。墓碑上很少“树碑立传”和“歌功颂德”,大多只有生卒年月,还有一句或几句话,大多是死者留下的遗言,或是他们的亲友对其最后的馈赠。有几个碑文至今依然记得:
“所有的事我都快乐,包括这一次。”
“我是个酒鬼,现在才真醉了。”
“忘掉这个人的过失,记着他的好处。”
“你不认识我,我从未成功过;我的朋友都牢记我,凡事我都认真地做过。”
常常见到墓碑前斜放着一枝鲜艳的玫瑰,或是一大束死者生前喜欢的花。那是饶有诗意的想念。
在英国一处墓地,深秋天气,我见到一个老年妇女在地上拾落叶。她把精心选择到的最美最红的叶子一片片轻轻放在一座坟墓碑上的石板上。她做得好虔诚,又好像在享受着什么。我在公墓绕一圈回来,她不见了,只有墓穴上盖一大片秋叶。太阳静静晒着,好像愈晒愈红……
欧洲宗教说死者要进天堂,中国佛教说死者要进地狱。进天堂快活而安详,因此西方的葬礼没有闹丧。幻想的形象是天使,不是阎罗小鬼牛头马面;祭奠用鲜花而不用疼人的纸花。西方宗教思想讲出世,中国的儒家讲入世之道,对死的想象紧紧联系着生存现实,每到祭日便要烧纸钱纸衣纸车纸马,如今还烧纸电视纸洗衣机。中国人重实际,这也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区别。
夏威夷的一片墓地给我印象独特。在山顶一片平荡荡绿茵地上,放着上千块距离相等的方石板,大约一本杂志大小,这是小石棺,是埋葬骨灰用的。据说凡是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都可以埋葬在这里,石板上只有号码,埋葬好,就按号码把死者名字刻在前方一堵青色的墙上。这地方风景极美丽,无时无刻都有潮湿的海风轻轻吹拂,清爽而透亮。石棺是统一规格的,不论死者身份,不分大小粗细,完全相等。我忽然想起雨果在巴尔扎克墓前的一句话:“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当然,凡是对死者的寄语,都是对生存世界的追求。
18.本文开头说:“死亡并非凄惨,并非一片空茫。”形容死亡的词语很多,作者为什么选用了“凄惨”与“空茫”两个词?请分析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说:“凡是对死者的寄语,都是对生存世界的追求。”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别说明作者详细描述三处墓地的用意。
(1)德国石耳墓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国老妇人拾落叶盖墓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威夷石棺墓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這篇散文通过描写国外一些墓地的环境、景色,赞扬了外国墓地建造的艺术性及死者的幽默风格,表现了作者不怕死亡、开 朗豁达的胸襟。
B.文章题目虽然为《墓地》,但全文没有对死亡的恐惧,也没有故做深沉的伤感。作者使用一种轻松自然而且近乎快活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他在国外墓地的见闻。
C.文章说:“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这里将小说中的故事与墓地中死者的故事并举,说明每一位死者活着时都有着非凡的经历。
D.作者将中西方对死亡的认识以及活人对死者祭奠的方式进行对比,反映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区别,意在说明中国人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西方人具有浪漫主义思想。
E.古人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是大散文家在写作时经常进入的状态。我们读着这篇散文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丰富阅历以及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高考作文(上海卷)试题
1985年,参加关于成语“知足常乐”的讨论,写一篇发言稿(50分)。
1986年,1.评论歌曲(十五的月亮》歌词的艺术特点(10分);2.2002年回母校(40分)。
1987年,1.为(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作摘要(10分);2.有感于五十年前的今天(40分)。
1988年,1.为校文学社取名,并阐述理由(10分);2.清流与活源(50分)。
1989年,1.在班会上的即席发言:我的一点看法(15分);2.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45分)。
1990年,1.欢送退休教师的发言:欢送辞(15分);2.时间啊,时间(45分)。
1991年,1.拟一则电报稿(15分);2.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45分)。
1992年,1.看图介绍漫画画面并概括主题(15分);2.情境作文:遥望星空(45分)。
1993年,1.写一篇电视台播讲稿(15分);2.机遇(45分)。
1994年,1.介绍一家街头小店(15分);2.父辈(45分)。
1995年,1.写一则消息(15分);2.责任(45分)。
1996年,1.初夏的时令特征(15分);2.我的财富(45分)。
1997年,1.推荐一部电影(15分);2.材料作文:我看课外阅读(15分)。
1998年,1.将冰心小诗《春水》改写成短文(20分);2.材料作文L读报有感(50分)。
1999年,1.开考时刻(20分);2.材料作文;“回声”的启示(50分)。
2000年(春),1.节日小景(20分);2.看图作文:人与机器人(50分)。
20e0年,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70分)。
2001年,要求考生说出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不要寫诗歌),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