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类期刊社是我国文化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领域。面对财政部门要甩包袱、主管部门要创品牌、期刊社要增效益和求发展、从业人员要提高收入和增进福利的现实压力和发展环境,作为微观的发展和经营主体的期刊社,生存压力、竞争压力和发展风险空前增大。从现实来看,这种日趋加大的责任、压力和风险的分解,有一种明显的向责任编辑集中的倾向,即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从实践来看,这种倾向有其自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应看到,一旦这种过度责任化的倾向超过一定限度,突破了期刊社内部责任分配的均衡,就会适得其反,造成许多消极后果。因此,探索建立期刊社均衡的责任分解机制,有效避免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的不正常倾向,是期刊社刻不容缓的现实课题。
一 期刊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倾向的原因和现实表现
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倾向,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
一是期刊社为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导致责任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
目前,无论是事业单位性质、经营性事业单位性质,还是已经改企的期刊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和转型需要越来越多的经费投入,基本实行的都是独立核算的管理体制,经济责任日渐明晰,成本管理越来越严格。在各种成本投入中,由于人员工资、福利、社保、医保和住房保障等因素处于政策性推动的增长态势中,人力资源成本刚性增长。大多数期刊社经济规模有限,经费保障有限,养人的压力非常大。即使着眼于单位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必须增加高素质的人才,但考虑到近期成本和远期收益的不同步问题,也往往倾向于少进人或缓进人的不得已的选择。在压缩人员的总体考虑中,由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务、编务、行管、发行、经营等人员必不可少,压缩空间有限,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尽力减少编辑人员。根据经验性观察,各个期刊社中尽管编辑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相比占有多数,但相对于整个期刊社的人员比例和工作量来讲,却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近年以来,大多数期刊社都在扩版和增加刊期,期刊的质量目标不断调高,编辑工作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和挑战性不断增强,但是编辑人员却往往没有同步增加,甚或没有增加。因此,作为期刊社承担至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生产责任的编辑,日常工作量日趋繁重,多数承担了相当于以往或正常工作量的一倍以上的工作量,长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二 是社会对责任编辑角色的理想期待导致责任编辑职业身份的混乱和社会认同焦虑。
编辑是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设计、选择、加工和制造者,不仅本身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社会也对这个从业群体提出了很高的甚至过于理想的角色期待。长期以来,对于编辑的知识结构就有“杂家”与“专家”的论争,尽管两种论点见仁见智,但实质上其潜在的含义就是,编辑既要成为知识广博、学贯古今中西的杂家,还要成为学有专攻、自成一格的专家。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尤其是编辑学界又兴起了关于编辑专家化与学者化的讨论。这其中尽管有不同的声音和质疑,但也意味着学术界又给编辑群体赋予了一种学者化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有其合理性,但也应看到,编辑是一个完整的职业,他有大量繁重和琐细的编校日常工作。对于学者来讲,从事学术研究就是日常工作,起码是主要的工作;而对于编辑来说,从事学术研究往往就是超常的工作。对于编辑学者化的角色期待,尽管理由是充分而合理的,但对于现实的编辑而言,却往往是“心向往之,而实不能之”,因而编辑在这种“应能”与“实不能”的角色困惑中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另外,从期刊社来讲,为了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期刊品牌化和名牌化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而缔造品牌和名牌,具体的压力往往具体推移到编辑身上。学术期刊要力争成为各个类别和级别的核心期刊,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提高学术质量之外,编辑还要承担更为具体的转载指标、被引用指标、编校质量差错指标等的量化考核。除了常规意义的编辑工作之外,在目前的社会背景和氛围下,编辑还被赋予了“公关”的责任,这对于应该专注于业务工作的编辑来讲,无异属于一种强加的工作和心理负担。然而,对于经营性的期刊来讲,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编辑往往被赋予了明确的策划责任、发行责任,甚至直接的经营开发责任,实质上期待编辑能成为“摇钱树”。这种多重角色的期待,往往令编辑不堪重负。
三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责任编辑的权利保障不足。
期刊社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群体,一直处于一种似改非改、改而不到位的不稳定状态中,人员编制大多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权宜之计。从期刊社的人员构成来看,编辑主体大多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之后进入的,采取的多是聘用制,即所谓新人。他们承担的是期刊社中最为核心的业务,也是人员素质平均最高的群体。所谓“老人老办法”,实质上采取的是维护既得利益者的一种特殊保护措施;“新人新办法”则等于是减少了政府与社会对于这些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让他们承担了与“老人”相比更多的职业风险。从总体上看,尽管“新人”与“老人”相比更具价值和富有创造力,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支柱和工作骨干,但在待遇上却存在很大差距,甚至遭受着某种或明或暗的身份歧视,被认为是临时人员,承受着非正常的、不合理的职业和心理安全压力。
四是期刊社业务管理行政化和企业化,导致责任编辑的超职责把关责任。
过去,期刊社的职能比较单一,发展资源供给多是非竞争性的,主要就是出杂志,杂志出来后交邮局发行或自办发行,很少考虑其他的。也就是说,从主编到编辑主要都是比较一致的业务工作,编辑负责基础性质量把关,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分级负责高难度和全面的质量把关。此种情形下,责任编辑的质量把关责任相对较轻。然而,从现在来看,由于期刊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期刊的职能和功能日趋多元,发展资源供给多是竞争性的,为了获取期刊社的生存和发展资源,期刊社的领导层从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到主编从工作职能上有一种逐渐游离编辑业务和编辑把关职责的趋势,更多的甚至更重要的是从事公关、管理、经营和开发等事务,事业性质的期刊社的主编,越来越像行政领导,企业性质的期刊社的主编越来越像经理,而业务质量把关职责则层层下移到责任编辑身上,使责任编辑承担了超职责的质量把关责任。
二 期刊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倾向的消极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是一个非正常、不合理的责任配置状态,已经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埋下了人才断层的风险。 许多期刊社领导都把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当做一种管理手段和领导艺术,认为自己有效地调动了责任编辑群体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单位人力资源成本。殊不知,这种“拧尽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的急功近利的管理理念,埋下了制约期刊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才断层和短缺风险。责任编辑是一个高技能群体,要真正独立地胜任工作,除了具备良好的基础素质外,还需要一个起码五年的工作阅历的磨砺和经验积累。让现有的责任编辑过度承担远超他们职责和生理、心里限度的工作量,不及时补充新的后备力量,保持正常数量的人员队伍,不重视完善责任编辑队伍的知识、素质和年龄结构,使编辑工作较长时期内处于突击和应急性的状态,一旦由于现有责任编辑出现诸如流失、病休或退休等情况,责任编辑人才链断裂,临时补充人员往往很难胜任现有工作,正常的编辑工作就有可能出现质量下降、流程受阻甚至停顿的状况。
二是加重了责任编辑的身份焦虑和职业倦怠感,降低了编辑工作质量。
对责任编辑赋予多方面责任,全面培养和提升其综合素质,是充分开发责任编辑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方法。但是,这其中是有严格的限度约束的,一旦超越这个限度,责任编辑的素质拓展和多元能力发展就可能走向反面,导致多种工作角色的内在冲突,出现角色发展焦虑。而且过多的工作任务往往让责任编辑产生一种精疲力竭、疲于应付甚至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缺少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精神、创新精神,降低了编辑工作的质量。
三是加重了期刊社内部的人际冲突,涣散了期刊社事业持续发展的合力。
责任编辑虽然承担了过度责任,但目前期刊社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并未进行相应调整,权责不对等,责任编辑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作出的贡献没有从报酬和权利保障上得到相应体现,心理上容易失衡。另外,不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之间往往因为忙闲不均诱发相互的议论、分歧、攀比甚至纷争,容易增加内耗,不利于营造期刊社内部和谐的人际和工作氛围,消解期刊社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责任的凝聚力,从而降低了期刊社事业发展的动力与合力。
四是容易诱发责任编辑的消极把关甚至“放水”的行为,影响了期刊的内容创新甚至导致重大的责任事故。
在期刊内容质量的把关上,目前有一种普遍的向责任编辑下移和集中的趋向,这一方面可视为期刊社领导层对责任编辑高度信任,向下放权,集中精力做更具创新性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视为期刊社领导层在变相地卸责,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重大责任事故。
三 构建期刊社均衡合理责任配置机制的思路
期刊社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的问题,已经造成和隐藏着许多影响期刊社健康、持续发展的隐患,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首先,处理好撑得住和谋发展的关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责任编辑的人员补充和结构完善工作。
期刊社领导要增强事业长远发展的意识,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力资源成本问题,深刻地认识到人浮于事固然是人力资源浪费,但人员紧缺、责任过度,不仅会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关键是会形成一种抱残守缺、消极维持的恶性循环,不仅事业难以发展,而且现状也会江河日下,难以维持。责任编辑群体是期刊社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及时补充新人,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缓解现有责任编辑的日常工作压力,更在于增加新的知识元素、思想元素和创造力元素,为期刊社下一个周期的发展培养和储备编辑业务骨干。因此,期刊社领导要有远见卓识和魄力,在单位内部加强沟通,达成共识,无论经费如何紧张,成本核算如何严格,但对增加所需的责任编辑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能减,更不能省,及时地通过严格、规范的方式引进责任编辑后备人才,缓解工作压力,优化责任编辑人才结构。
其次,合理配置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责,消除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减轻其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冲突。
对责任编辑的素质、能力和角色要求要切合实际,不要过于理想化。责任编辑的主体工作就是编辑,要以编辑的职责来核定其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尽量剥离或减少其承担的附带职能,以利于其能做到博与专的有效结合与平衡,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编辑专业素质,减少职业角色冲突、成就焦虑和挫败感。对于责任编辑的把关责任,在强调责任编辑提高知识素养、增强把关意识和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强调作者的“文责自负”问题,…通过修改、完善相关出版法规和期刊管理规定以及营造公平、公道的学术评价标准与社会舆论,明确作者作为一个精神产品生产者所应担当的道义、知识、学术和个人诚信等方面的责任,不能在期刊内容方面出现问题后,把责任追究的“板子”都打在责任编辑身上,而应该形成一种编者和作者责任共担的合理机制。另外,期刊社领导要淡化行政领导和企业领导的领导意识和方式,对于期刊社这样一种典型的业务性、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可以借鉴行政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某些管理技巧,但不可过度行政化和商业化,不能把期刊社的领导当做官和企业老板,而要体现业务单位的固有特点,发挥领导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切实履行必须的行业把关责任,为责任编辑减轻责任把关压力。
再次,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成效建立期刊社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化解“老人”与“新人”矛盾,变按身份分配为按贡献分配,消除人际冲突的不舍理利益因素。
期刊的责任编辑以“新人”居多,而行管、事务人员和领导层则通常以“老人”居多。“新人”往往承担的现实职责比较重要,创造的现期价值和未来价值比较突出;但由于受聘任制身份的限制,在利益分配和权利保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老人”历史贡献大,大多有正式的编制,在利益分配上往往占有主导权,也可以视为既得利益群体,但由于年龄、知识的老化,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往往呈递减趋势。因此,由于现实作用与利益分配的错位,责任编辑作为“新人”群体容易产生怨气,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期刊社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老人”功勋制的安抚方式,重点在于保障基本福利;对“新人”重点采取绩效制的激励方式,并逐步向兼顾保障、效率优先的利益分配原则转变,为责任编辑所承担的超额责任给予合理的利益补偿,减轻其心理失衡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胡光清,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编辑之友,1984(2):76-82
[2]彭彬,“编辑学者化”质疑[J],编辑学刊,1992(2):35-36
[3]薛德震,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J],中国出版,1979(6):30-33
[4]吴增基,“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J],大学出版,2001(2):47-48
一 期刊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倾向的原因和现实表现
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倾向,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
一是期刊社为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导致责任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
目前,无论是事业单位性质、经营性事业单位性质,还是已经改企的期刊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发展和转型需要越来越多的经费投入,基本实行的都是独立核算的管理体制,经济责任日渐明晰,成本管理越来越严格。在各种成本投入中,由于人员工资、福利、社保、医保和住房保障等因素处于政策性推动的增长态势中,人力资源成本刚性增长。大多数期刊社经济规模有限,经费保障有限,养人的压力非常大。即使着眼于单位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必须增加高素质的人才,但考虑到近期成本和远期收益的不同步问题,也往往倾向于少进人或缓进人的不得已的选择。在压缩人员的总体考虑中,由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务、编务、行管、发行、经营等人员必不可少,压缩空间有限,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尽力减少编辑人员。根据经验性观察,各个期刊社中尽管编辑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相比占有多数,但相对于整个期刊社的人员比例和工作量来讲,却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近年以来,大多数期刊社都在扩版和增加刊期,期刊的质量目标不断调高,编辑工作的复杂程度、困难程度和挑战性不断增强,但是编辑人员却往往没有同步增加,甚或没有增加。因此,作为期刊社承担至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生产责任的编辑,日常工作量日趋繁重,多数承担了相当于以往或正常工作量的一倍以上的工作量,长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二 是社会对责任编辑角色的理想期待导致责任编辑职业身份的混乱和社会认同焦虑。
编辑是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设计、选择、加工和制造者,不仅本身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社会也对这个从业群体提出了很高的甚至过于理想的角色期待。长期以来,对于编辑的知识结构就有“杂家”与“专家”的论争,尽管两种论点见仁见智,但实质上其潜在的含义就是,编辑既要成为知识广博、学贯古今中西的杂家,还要成为学有专攻、自成一格的专家。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尤其是编辑学界又兴起了关于编辑专家化与学者化的讨论。这其中尽管有不同的声音和质疑,但也意味着学术界又给编辑群体赋予了一种学者化的心理期待。这种期待有其合理性,但也应看到,编辑是一个完整的职业,他有大量繁重和琐细的编校日常工作。对于学者来讲,从事学术研究就是日常工作,起码是主要的工作;而对于编辑来说,从事学术研究往往就是超常的工作。对于编辑学者化的角色期待,尽管理由是充分而合理的,但对于现实的编辑而言,却往往是“心向往之,而实不能之”,因而编辑在这种“应能”与“实不能”的角色困惑中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另外,从期刊社来讲,为了现实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期刊品牌化和名牌化成为一种必须的选择,而缔造品牌和名牌,具体的压力往往具体推移到编辑身上。学术期刊要力争成为各个类别和级别的核心期刊,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提高学术质量之外,编辑还要承担更为具体的转载指标、被引用指标、编校质量差错指标等的量化考核。除了常规意义的编辑工作之外,在目前的社会背景和氛围下,编辑还被赋予了“公关”的责任,这对于应该专注于业务工作的编辑来讲,无异属于一种强加的工作和心理负担。然而,对于经营性的期刊来讲,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编辑往往被赋予了明确的策划责任、发行责任,甚至直接的经营开发责任,实质上期待编辑能成为“摇钱树”。这种多重角色的期待,往往令编辑不堪重负。
三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责任编辑的权利保障不足。
期刊社作为一个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群体,一直处于一种似改非改、改而不到位的不稳定状态中,人员编制大多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权宜之计。从期刊社的人员构成来看,编辑主体大多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之后进入的,采取的多是聘用制,即所谓新人。他们承担的是期刊社中最为核心的业务,也是人员素质平均最高的群体。所谓“老人老办法”,实质上采取的是维护既得利益者的一种特殊保护措施;“新人新办法”则等于是减少了政府与社会对于这些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力度,让他们承担了与“老人”相比更多的职业风险。从总体上看,尽管“新人”与“老人”相比更具价值和富有创造力,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支柱和工作骨干,但在待遇上却存在很大差距,甚至遭受着某种或明或暗的身份歧视,被认为是临时人员,承受着非正常的、不合理的职业和心理安全压力。
四是期刊社业务管理行政化和企业化,导致责任编辑的超职责把关责任。
过去,期刊社的职能比较单一,发展资源供给多是非竞争性的,主要就是出杂志,杂志出来后交邮局发行或自办发行,很少考虑其他的。也就是说,从主编到编辑主要都是比较一致的业务工作,编辑负责基础性质量把关,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分级负责高难度和全面的质量把关。此种情形下,责任编辑的质量把关责任相对较轻。然而,从现在来看,由于期刊的社会生存和发展环境日趋复杂,期刊的职能和功能日趋多元,发展资源供给多是竞争性的,为了获取期刊社的生存和发展资源,期刊社的领导层从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到主编从工作职能上有一种逐渐游离编辑业务和编辑把关职责的趋势,更多的甚至更重要的是从事公关、管理、经营和开发等事务,事业性质的期刊社的主编,越来越像行政领导,企业性质的期刊社的主编越来越像经理,而业务质量把关职责则层层下移到责任编辑身上,使责任编辑承担了超职责的质量把关责任。
二 期刊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倾向的消极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是一个非正常、不合理的责任配置状态,已经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埋下了人才断层的风险。 许多期刊社领导都把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当做一种管理手段和领导艺术,认为自己有效地调动了责任编辑群体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单位人力资源成本。殊不知,这种“拧尽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的急功近利的管理理念,埋下了制约期刊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才断层和短缺风险。责任编辑是一个高技能群体,要真正独立地胜任工作,除了具备良好的基础素质外,还需要一个起码五年的工作阅历的磨砺和经验积累。让现有的责任编辑过度承担远超他们职责和生理、心里限度的工作量,不及时补充新的后备力量,保持正常数量的人员队伍,不重视完善责任编辑队伍的知识、素质和年龄结构,使编辑工作较长时期内处于突击和应急性的状态,一旦由于现有责任编辑出现诸如流失、病休或退休等情况,责任编辑人才链断裂,临时补充人员往往很难胜任现有工作,正常的编辑工作就有可能出现质量下降、流程受阻甚至停顿的状况。
二是加重了责任编辑的身份焦虑和职业倦怠感,降低了编辑工作质量。
对责任编辑赋予多方面责任,全面培养和提升其综合素质,是充分开发责任编辑人力资源价值的重要方法。但是,这其中是有严格的限度约束的,一旦超越这个限度,责任编辑的素质拓展和多元能力发展就可能走向反面,导致多种工作角色的内在冲突,出现角色发展焦虑。而且过多的工作任务往往让责任编辑产生一种精疲力竭、疲于应付甚至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缺少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精神、创新精神,降低了编辑工作的质量。
三是加重了期刊社内部的人际冲突,涣散了期刊社事业持续发展的合力。
责任编辑虽然承担了过度责任,但目前期刊社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并未进行相应调整,权责不对等,责任编辑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所作出的贡献没有从报酬和权利保障上得到相应体现,心理上容易失衡。另外,不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之间往往因为忙闲不均诱发相互的议论、分歧、攀比甚至纷争,容易增加内耗,不利于营造期刊社内部和谐的人际和工作氛围,消解期刊社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共同责任的凝聚力,从而降低了期刊社事业发展的动力与合力。
四是容易诱发责任编辑的消极把关甚至“放水”的行为,影响了期刊的内容创新甚至导致重大的责任事故。
在期刊内容质量的把关上,目前有一种普遍的向责任编辑下移和集中的趋向,这一方面可视为期刊社领导层对责任编辑高度信任,向下放权,集中精力做更具创新性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视为期刊社领导层在变相地卸责,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甚至重大责任事故。
三 构建期刊社均衡合理责任配置机制的思路
期刊社责任编辑过度责任化的问题,已经造成和隐藏着许多影响期刊社健康、持续发展的隐患,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解决。
首先,处理好撑得住和谋发展的关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责任编辑的人员补充和结构完善工作。
期刊社领导要增强事业长远发展的意识,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力资源成本问题,深刻地认识到人浮于事固然是人力资源浪费,但人员紧缺、责任过度,不仅会造成工作质量的下降,关键是会形成一种抱残守缺、消极维持的恶性循环,不仅事业难以发展,而且现状也会江河日下,难以维持。责任编辑群体是期刊社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及时补充新人,重要意义不仅在于缓解现有责任编辑的日常工作压力,更在于增加新的知识元素、思想元素和创造力元素,为期刊社下一个周期的发展培养和储备编辑业务骨干。因此,期刊社领导要有远见卓识和魄力,在单位内部加强沟通,达成共识,无论经费如何紧张,成本核算如何严格,但对增加所需的责任编辑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能减,更不能省,及时地通过严格、规范的方式引进责任编辑后备人才,缓解工作压力,优化责任编辑人才结构。
其次,合理配置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责,消除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减轻其过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冲突。
对责任编辑的素质、能力和角色要求要切合实际,不要过于理想化。责任编辑的主体工作就是编辑,要以编辑的职责来核定其工作量和工作责任。尽量剥离或减少其承担的附带职能,以利于其能做到博与专的有效结合与平衡,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编辑专业素质,减少职业角色冲突、成就焦虑和挫败感。对于责任编辑的把关责任,在强调责任编辑提高知识素养、增强把关意识和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强调作者的“文责自负”问题,…通过修改、完善相关出版法规和期刊管理规定以及营造公平、公道的学术评价标准与社会舆论,明确作者作为一个精神产品生产者所应担当的道义、知识、学术和个人诚信等方面的责任,不能在期刊内容方面出现问题后,把责任追究的“板子”都打在责任编辑身上,而应该形成一种编者和作者责任共担的合理机制。另外,期刊社领导要淡化行政领导和企业领导的领导意识和方式,对于期刊社这样一种典型的业务性、专业性很强的单位,可以借鉴行政单位和企业单位的某些管理技巧,但不可过度行政化和商业化,不能把期刊社的领导当做官和企业老板,而要体现业务单位的固有特点,发挥领导的专业特长和丰富经验,切实履行必须的行业把关责任,为责任编辑减轻责任把关压力。
再次,根据工作量和工作成效建立期刊社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化解“老人”与“新人”矛盾,变按身份分配为按贡献分配,消除人际冲突的不舍理利益因素。
期刊的责任编辑以“新人”居多,而行管、事务人员和领导层则通常以“老人”居多。“新人”往往承担的现实职责比较重要,创造的现期价值和未来价值比较突出;但由于受聘任制身份的限制,在利益分配和权利保障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老人”历史贡献大,大多有正式的编制,在利益分配上往往占有主导权,也可以视为既得利益群体,但由于年龄、知识的老化,所发挥的现实作用往往呈递减趋势。因此,由于现实作用与利益分配的错位,责任编辑作为“新人”群体容易产生怨气,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期刊社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对“老人”功勋制的安抚方式,重点在于保障基本福利;对“新人”重点采取绩效制的激励方式,并逐步向兼顾保障、效率优先的利益分配原则转变,为责任编辑所承担的超额责任给予合理的利益补偿,减轻其心理失衡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胡光清,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编辑之友,1984(2):76-82
[2]彭彬,“编辑学者化”质疑[J],编辑学刊,1992(2):35-36
[3]薛德震,文责自负与编辑把关[J],中国出版,1979(6):30-33
[4]吴增基,“文责自负”与“文责共负”[J],大学出版,200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