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写作素材,课内认真听取教师指导写作的方法,课外要加强练笔,学会表达;作为教师,要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话可说,开心写作。
关键词:作文;积累;表达
在教学中,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面临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这一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怕写作文?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文给人“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感觉?究其原因有:有学生生活面相对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驭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也有教师的原因。
这几年来,笔者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思考与总结,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丰厚的土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想,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变生活为写作源泉。南宋朱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强调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就必须平时多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所以,笔者提倡让学生多看课外书,特别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包括诗歌、寓言、童话和小说等,广泛涉猎,博学众长。同时让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摘抄好词佳句,并随时翻看牢记于心。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读的“耕耘”,哪来写的“收获”。因此,笔者强调学生平时对所读内容不但要注意积累素材,而且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让它们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唐朝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道出了“读书厚积,写作薄发”的真谛。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有了平时的观察和积累,使产生了想表达的欲望,但不知道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那该怎么办呢?笔者是这样教学生的:
1.调动感官
人们的感官有哪几种?人们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我们在生活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写作时,才会有米下锅。例如,朱自清的《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作者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然后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作者调动感官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在实践写作时,笔者会布置学生们写类似《仙人掌》这样的实物文章。那怎样调动感官写仙人掌呢?如视觉可以写仙人掌的外形;触觉可以写自己忍不住要去碰它,结果被它扎了一下;嗅觉可以写它开花时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听觉可以写它吸引了蜜蜂、蝴蝶等。这样指导,学生可操作性就比较强。
2.多用描写
描写方法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如果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就可以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融合起来,深刻而全方位地挖掘一个人一件事的内涵。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中,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多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同时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写作实践时,笔者会让学生随着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为止的简要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从而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写好人物,大多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肖像描写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抓住主要特征,写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动作描写要注意写出人物动作的生动性,努力写出细节,反映人物的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修养等特点,语言力求简洁,能反映人物的特征;心理描写要符合具体的情境,要努力写人物细致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点。当然,靠懂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人生的底蕴,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3.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既能使作文生动有趣,又能使作文内容充实。例如,朱自清的《绿》,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如把梅雨潭的绿比做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一块温润的碧玉,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比喻妥帖、新颖。文章还常常接连使用好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显示景物的特征。为了强调那种“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连用了少妇的裙幅、鸡蛋清、温润的玉等几个比喻。从视觉、感觉、触觉等几个方面形象地再现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这样,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对象,就把景物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实践写作时,比如文章的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作排比,造势磅礴;趣拟人,别开生面;巧设问,发人深思;用对偶,严谨整齐;巧博喻,形象开阔。总之,巧用修辞美不胜收。
4.虚实结合
在文学作品中,实就是实写,即对景、物、人、事的直接描写,描写对象直接出现在作品之中,走上前台,定格亮相;而虚就是虚写,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的以一当十的作用。例如,朱自清的《春花图》,“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作文是观察的发现,是生活的感悟,是心灵的表达,更是生命的体验,是一种自然的倾吐。学生的习作应当是学生真性情的自然显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将这些思想的火花迸发出来。课外练笔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最好的舞台,加之由于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加快,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加重,而课外练笔短小随意的特点正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课外练笔的指导。课外练笔不易过多,一周两次练笔就行,也不用要求有多长,语句通顺、真情实感表达清楚就行。无论是在家庭、校园还是街头、上学途中,无论是生活中的重大事情还是心灵深处的细微感触,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抑郁悱恻,都可以随笔记下。
每一次学生的课外练笔,教师都要及时认真去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用得好,也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从而让学生肯练、乐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有了生活的积累,动笔之时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只要学生平时多注意熟读精思,积累素材;课内认真听取老师指导方法,掌握技巧;课外加强练笔,学会表达,那么,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关键词:作文;积累;表达
在教学中,所有的语文教师都会面临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厌写作文这一问题。学生为什么会怕写作文?为什么有些学生的作文给人“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感觉?究其原因有:有学生生活面相对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驭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也有教师的原因。
这几年来,笔者结合自己作文教学的实践,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思考与总结,笔者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丰厚的土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想,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变生活为写作源泉。南宋朱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强调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就必须平时多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所以,笔者提倡让学生多看课外书,特别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包括诗歌、寓言、童话和小说等,广泛涉猎,博学众长。同时让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摘抄好词佳句,并随时翻看牢记于心。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读的“耕耘”,哪来写的“收获”。因此,笔者强调学生平时对所读内容不但要注意积累素材,而且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让它们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唐朝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道出了“读书厚积,写作薄发”的真谛。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生有了平时的观察和积累,使产生了想表达的欲望,但不知道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那该怎么办呢?笔者是这样教学生的:
1.调动感官
人们的感官有哪几种?人们的感官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我们在生活中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写作时,才会有米下锅。例如,朱自清的《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作者先从触觉角度写春风的和煦;然后从嗅觉角度写春风特有的芳香;最后从听觉角度写春风吹送的悦耳的声响。作者调动感官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在实践写作时,笔者会布置学生们写类似《仙人掌》这样的实物文章。那怎样调动感官写仙人掌呢?如视觉可以写仙人掌的外形;触觉可以写自己忍不住要去碰它,结果被它扎了一下;嗅觉可以写它开花时发出的淡淡的清香;听觉可以写它吸引了蜜蜂、蝴蝶等。这样指导,学生可操作性就比较强。
2.多用描写
描写方法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如果是写人叙事的文章,就可以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融合起来,深刻而全方位地挖掘一个人一件事的内涵。例如,鲁迅的《孔乙己》中,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多方面的描写,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赋予人物活动以特定的空间,同时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写作实践时,笔者会让学生随着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为止的简要环境描写。通过描写环境,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从而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写好人物,大多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肖像描写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抓住主要特征,写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动作描写要注意写出人物动作的生动性,努力写出细节,反映人物的特点;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修养等特点,语言力求简洁,能反映人物的特征;心理描写要符合具体的情境,要努力写人物细致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点。当然,靠懂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人生的底蕴,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
3.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既能使作文生动有趣,又能使作文内容充实。例如,朱自清的《绿》,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二十多个比喻。如把梅雨潭的绿比做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一块温润的碧玉,一块融化了的蔚蓝的天。比喻妥帖、新颖。文章还常常接连使用好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显示景物的特征。为了强调那种“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连用了少妇的裙幅、鸡蛋清、温润的玉等几个比喻。从视觉、感觉、触觉等几个方面形象地再现梅雨潭之绿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的特征。这样,用不同的事物反复比喻同一对象,就把景物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实践写作时,比如文章的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作排比,造势磅礴;趣拟人,别开生面;巧设问,发人深思;用对偶,严谨整齐;巧博喻,形象开阔。总之,巧用修辞美不胜收。
4.虚实结合
在文学作品中,实就是实写,即对景、物、人、事的直接描写,描写对象直接出现在作品之中,走上前台,定格亮相;而虚就是虚写,即被表现的事物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借助其他事物来烘托渲染,对象隐藏在描写文字的背后,有时也借助想象、幻想等手段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构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来表情达意,起到实景描写无法达到的以一当十的作用。例如,朱自清的《春花图》,“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仿佛”一词由实及虚,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
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作文是观察的发现,是生活的感悟,是心灵的表达,更是生命的体验,是一种自然的倾吐。学生的习作应当是学生真性情的自然显露。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将这些思想的火花迸发出来。课外练笔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最好的舞台,加之由于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加快,学生的负担也相应加重,而课外练笔短小随意的特点正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课外练笔的指导。课外练笔不易过多,一周两次练笔就行,也不用要求有多长,语句通顺、真情实感表达清楚就行。无论是在家庭、校园还是街头、上学途中,无论是生活中的重大事情还是心灵深处的细微感触,无论是慷慨激昂还是抑郁悱恻,都可以随笔记下。
每一次学生的课外练笔,教师都要及时认真去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用得好,也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从而让学生肯练、乐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学生有了生活的积累,动笔之时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只要学生平时多注意熟读精思,积累素材;课内认真听取老师指导方法,掌握技巧;课外加强练笔,学会表达,那么,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