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绍不成衙”从广义上讲,还有两种说法,是泛指江浙一带从事师爷行当的人多,二是指江浙一带在外当官的人多,“无绍不成衙”成了一种职业的代名词,是绍兴、浙江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品牌。
关键词:内乡县衙; 无绍不成衙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74-001
“无绍不成衙”是明清以来流传很广的一句官场语言。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当年绍兴做胥吏和师爷的千百座衙门,已不复存在,而现存绍兴人所建的内乡县衙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本文试就“无绍不成衙”的由来,并结合清代绍兴人在内乡为官的情况,谈谈对这句官场谚语的理解。
一、“无绍不成衙”的由来和演变
“无绍不成衙”的本义是说,从中央部院到地方各级衙门,如果没有绍兴的胥吏或师爷办理公务,那就不成为衙门了。
究其此语的来历,最初叫做“无皂不成衙,无胥难为部”,其意是说,凡衙门就要有皂隶,如果没有皂隶,那就不叫什么衙门了。而作为中央部院或地方衙门的职能办事机构,如果没有胥吏承担大量的文书籍工作,那就难以支撑部(房)内事务。
明清以来,绍兴有大量进士举人,他们大都以正途出仕入官,做师爷成了绍兴一带落第文人的一种职业选择。中央院部十之六七成为绍兴的胥吏,而道墟又是师爷的发源地,大约十个师爷中就有一个是道墟人,他们是师爷中的师爷。故逐渐演绎成“无绍不成衙”,“无墟难为部”,说明没有绍兴人当师爷就不成为衙门,没有道墟人当部吏,那就难以成其为部了。正好,“绍”与“皂”、“墟”和“胥”谐音且读音相同,真是巧妙之极。
二、从内乡县衙看“无绍不成衙”
其实,“无绍不成衙”从广义上讲,还有两种说法,是泛指江浙一带从事师爷行当的人多,二是指江浙一带在外当官的人多,“无绍不成衙”成了一种职业的代名词,是绍兴、浙江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品牌。
笔者从事衙门文化研究,以内乡县衙——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为实物标本,以《内乡县衙与衙门文化》一书为载体,对内乡县的县官资料进行了长期的、艰难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清代268年的时间里,内乡历县官113任次,除13人属临时代理或任期较短、没有籍贯记载外,在实任的100位知县历,都按“千里去做官”的任官回避制度,从500里以外的外省来到内乡做官,仅浙江就有13人(如加上民国初的一位就是14人),是全国各省在内乡做知县最多的省份。其次为江苏12位。合之,正好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然而在这14人中,就有5位是绍兴府人,这不能不成为一种“绍兴现象”。而且在这5人中,个个政绩卓著,县志都为之立有传记,这不能不是绍兴人的一种骄傲。现将他们的为官情况依次介绍如下。
谢兆龙,余姚人,由吏员任博罗(属广东省)县丞,康熙六年(1667年),升任内乡知县,性严厉,“政以剔蠹(du,蛀虫)为光。勾摄悉遣原告,无一胥役下乡,并不罚赎。九年(1670年),因得罚权贵,而被撤职免官。既去,士民思之。”
《内乡通考》论曰:“谢兆龙不遣胥役下乡,真能为民除害者乎。”
姚工亮,嵊县(今嵊州市)人,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知内乡县,“爱民课士,循声卓然。”
胡峋,山阴(今绍兴县)人,监生,嘉庆元年(1796年)知内乡县,时楚中敎匪其二寡妇窜入南阳境界,兵马络绎过内乡。嘉庆二年(1797年)滋扰更甚,峋周旋其间,保全殊多,去时百姓送之郊外。
《通考》论曰:“官以有功德于民为贤,胡峋当兵乱之时,保全危城,使百姓获安,其功德岂可没哉!”
值得一提的是,现内乡县衙博物馆内完整地保存着一方胡峋为乡耆辛昭所立的“典重引年”匾额,甚书法之精湛,润笔之流畅,不失为一件书刻珍品。
章炳焘,字厚甫,会稽县道墟村(今上虞市道墟镇)人,监生。是现存内乡县衙的主持营建者。光绪十八年(1892年)知内乡县事,二十六年(1900年)交卸时太平无事。炳焘历任九年,得以专心土木工程。如崇圣祠、巫马祠、县属、考院、仓廒、明伦堂、奎星楼以及建佛寺、奉仙观。一切建筑皆有炳焘擘划经营,峻宇雕墙焕然一新。又冬设粥厂以赡贫乏,重视农事。倡导区域化种植,招募勇士缉捕盗贼,严厉惩治犯法作乱者。扩张节孝祠,表彰义夫节妇中的典范。秋涝时在渡口设置船只,以便行人渡河。丰收时号召农民积谷备荒,在县城四关增设义学四所。“种种善政,绰然有古循良风。惟刑罪过严,堂讯时往往一笞数千,甚而有立毙杖下者”,旧志也说,遗憾的是,拿人道主义这把尺子来衡量,实在有些过分。后属中牟、临颍两县,民国初逝于开封。今内乡县衙保存有一块他亲题的“西带丹江”城门石匾,显示了他极高的书法造诣。
王嗣曾,字幼先,上虞县人,清代贡生,朝考一等第一名,以知县用。至民国六年(1917年)始任内乡知事。“性情倔强,遇事敢为,绝不赡循情面。”时奉上级命令查禁(鸦片)烟苗。嗣曾亲赴西北山中,随带书吏法警,持弓尺及地亩册,预备实行堪毁,有不服者即大量地亩充公。山中愚民有纠众抵抗者,因嗣曾早有戒心,终未敢冒然行动。卸任时,因垫支公款,宦囊一空。县邑绅富贾王希孔亲送大洋一百元,嗣曾坚辞不受。后多方劝说方勉强收下,转而为修建儒学及孤贫之费,又命希孔购石置碑,亲书朱子治家格言于节孝祠,刚正清廉之官品,感动不已。
从以上五位知县的出身看,有举人一人(姚工亮),监生二人(胡峋、章炳焘),贡生一人(王嗣曾),都属正途出身,而谢兆龙为吏员考取升任博罗县丞,又升任内乡知县,虽为异途出身,但也正好说明他是走的由吏而官德迂回道路。符合编内胥吏5年期满可考取入官的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监生作为一种出身虽属于正途,但乾隆以后,未入国子监肄业而欲做官者,也可捐纳监生身份,并不入监就读,由于他们捐资纳粟为缓解国家财政困难做出了“贡献”,故也视为正途。
笔者虽不知内乡县有没有绍兴师爷为绍兴籍的知县佐治,但仅绍兴籍的5位知县,也正是对广义上的“无绍不成衙”的最好诠释。
关键词:内乡县衙; 无绍不成衙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74-001
“无绍不成衙”是明清以来流传很广的一句官场语言。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当年绍兴做胥吏和师爷的千百座衙门,已不复存在,而现存绍兴人所建的内乡县衙却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本文试就“无绍不成衙”的由来,并结合清代绍兴人在内乡为官的情况,谈谈对这句官场谚语的理解。
一、“无绍不成衙”的由来和演变
“无绍不成衙”的本义是说,从中央部院到地方各级衙门,如果没有绍兴的胥吏或师爷办理公务,那就不成为衙门了。
究其此语的来历,最初叫做“无皂不成衙,无胥难为部”,其意是说,凡衙门就要有皂隶,如果没有皂隶,那就不叫什么衙门了。而作为中央部院或地方衙门的职能办事机构,如果没有胥吏承担大量的文书籍工作,那就难以支撑部(房)内事务。
明清以来,绍兴有大量进士举人,他们大都以正途出仕入官,做师爷成了绍兴一带落第文人的一种职业选择。中央院部十之六七成为绍兴的胥吏,而道墟又是师爷的发源地,大约十个师爷中就有一个是道墟人,他们是师爷中的师爷。故逐渐演绎成“无绍不成衙”,“无墟难为部”,说明没有绍兴人当师爷就不成为衙门,没有道墟人当部吏,那就难以成其为部了。正好,“绍”与“皂”、“墟”和“胥”谐音且读音相同,真是巧妙之极。
二、从内乡县衙看“无绍不成衙”
其实,“无绍不成衙”从广义上讲,还有两种说法,是泛指江浙一带从事师爷行当的人多,二是指江浙一带在外当官的人多,“无绍不成衙”成了一种职业的代名词,是绍兴、浙江乃至全国的一个文化品牌。
笔者从事衙门文化研究,以内乡县衙——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为实物标本,以《内乡县衙与衙门文化》一书为载体,对内乡县的县官资料进行了长期的、艰难的搜集整理工作。在清代268年的时间里,内乡历县官113任次,除13人属临时代理或任期较短、没有籍贯记载外,在实任的100位知县历,都按“千里去做官”的任官回避制度,从500里以外的外省来到内乡做官,仅浙江就有13人(如加上民国初的一位就是14人),是全国各省在内乡做知县最多的省份。其次为江苏12位。合之,正好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然而在这14人中,就有5位是绍兴府人,这不能不成为一种“绍兴现象”。而且在这5人中,个个政绩卓著,县志都为之立有传记,这不能不是绍兴人的一种骄傲。现将他们的为官情况依次介绍如下。
谢兆龙,余姚人,由吏员任博罗(属广东省)县丞,康熙六年(1667年),升任内乡知县,性严厉,“政以剔蠹(du,蛀虫)为光。勾摄悉遣原告,无一胥役下乡,并不罚赎。九年(1670年),因得罚权贵,而被撤职免官。既去,士民思之。”
《内乡通考》论曰:“谢兆龙不遣胥役下乡,真能为民除害者乎。”
姚工亮,嵊县(今嵊州市)人,顺治五年(1648年)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知内乡县,“爱民课士,循声卓然。”
胡峋,山阴(今绍兴县)人,监生,嘉庆元年(1796年)知内乡县,时楚中敎匪其二寡妇窜入南阳境界,兵马络绎过内乡。嘉庆二年(1797年)滋扰更甚,峋周旋其间,保全殊多,去时百姓送之郊外。
《通考》论曰:“官以有功德于民为贤,胡峋当兵乱之时,保全危城,使百姓获安,其功德岂可没哉!”
值得一提的是,现内乡县衙博物馆内完整地保存着一方胡峋为乡耆辛昭所立的“典重引年”匾额,甚书法之精湛,润笔之流畅,不失为一件书刻珍品。
章炳焘,字厚甫,会稽县道墟村(今上虞市道墟镇)人,监生。是现存内乡县衙的主持营建者。光绪十八年(1892年)知内乡县事,二十六年(1900年)交卸时太平无事。炳焘历任九年,得以专心土木工程。如崇圣祠、巫马祠、县属、考院、仓廒、明伦堂、奎星楼以及建佛寺、奉仙观。一切建筑皆有炳焘擘划经营,峻宇雕墙焕然一新。又冬设粥厂以赡贫乏,重视农事。倡导区域化种植,招募勇士缉捕盗贼,严厉惩治犯法作乱者。扩张节孝祠,表彰义夫节妇中的典范。秋涝时在渡口设置船只,以便行人渡河。丰收时号召农民积谷备荒,在县城四关增设义学四所。“种种善政,绰然有古循良风。惟刑罪过严,堂讯时往往一笞数千,甚而有立毙杖下者”,旧志也说,遗憾的是,拿人道主义这把尺子来衡量,实在有些过分。后属中牟、临颍两县,民国初逝于开封。今内乡县衙保存有一块他亲题的“西带丹江”城门石匾,显示了他极高的书法造诣。
王嗣曾,字幼先,上虞县人,清代贡生,朝考一等第一名,以知县用。至民国六年(1917年)始任内乡知事。“性情倔强,遇事敢为,绝不赡循情面。”时奉上级命令查禁(鸦片)烟苗。嗣曾亲赴西北山中,随带书吏法警,持弓尺及地亩册,预备实行堪毁,有不服者即大量地亩充公。山中愚民有纠众抵抗者,因嗣曾早有戒心,终未敢冒然行动。卸任时,因垫支公款,宦囊一空。县邑绅富贾王希孔亲送大洋一百元,嗣曾坚辞不受。后多方劝说方勉强收下,转而为修建儒学及孤贫之费,又命希孔购石置碑,亲书朱子治家格言于节孝祠,刚正清廉之官品,感动不已。
从以上五位知县的出身看,有举人一人(姚工亮),监生二人(胡峋、章炳焘),贡生一人(王嗣曾),都属正途出身,而谢兆龙为吏员考取升任博罗县丞,又升任内乡知县,虽为异途出身,但也正好说明他是走的由吏而官德迂回道路。符合编内胥吏5年期满可考取入官的制度。
需要说明的是,监生作为一种出身虽属于正途,但乾隆以后,未入国子监肄业而欲做官者,也可捐纳监生身份,并不入监就读,由于他们捐资纳粟为缓解国家财政困难做出了“贡献”,故也视为正途。
笔者虽不知内乡县有没有绍兴师爷为绍兴籍的知县佐治,但仅绍兴籍的5位知县,也正是对广义上的“无绍不成衙”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