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青瓷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午时分,有人敲门。
  开门看到是老先生,很意外。
  很久没有和老先生联系。偶尔能在街上看到他,目光对上了,也就点个头而已。前些时日在大卖场面对面地碰上了,寒暄了几句,感觉他言谈举止迟钝了许多。毕竟,岁月不饶人。
  开门请他进来。他扬了扬手里提着的一只黑色塑料袋,就是那种可降解的垃圾袋,说:“给你看一样东西。”我知道,一定是要给我看旧瓷器。老先生是搞考古的,一辈子东奔西跑,和出土文物打交道。前几年退下来之后,我约他跑过两天文物市场。我只是想请他去看看那些旧东西,听听他的鉴赏心得,也长长学问。不料,他倒迷上那个地方了,三天两头地去,淘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
  他坐下来,打开黑塑料袋,拿出用卫生纸裹着的两件东西,慢慢打开卫生纸,露出青色的釉光,是两只碗,两只残破了的碗。
  “这是宋碗。”
  他要我开灯。看见灯光不够亮,又站起来,将碗拿到窗前,让我在阳光下看。一只碗稍小,八角形,釉色稍深,青里透蓝,稍有不规则的开片。碗外粘着一块瓷片,大约是入窑的时候与另一只碗挨着了,粘过来的。因此,这只碗从出窑的那天就是一件废器,工人将它择出来,扔掉了。扔之前还特意打碎了它。老先生指給我看,碎碗的碴口很陈旧,是八百余年的旧痕迹。又让我看碗口和碗底。碗口紫色,碗底铁褐色,老先生告诉我说,这叫“紫口铁足”,是龙泉窑的特征。
  他又颤巍巍地拿起了另一只碗。这只碗大一些,浅口,也可以说是深一点的碟子。初看时,觉得釉面黯淡无光,多看几眼,才发现真正的润泽感正是从这种黯淡无光中透出来的。正所谓温润如玉。羊脂玉,油酥光,光在似有若无之间,仿佛蜡质,带着朦胧的乳浊感。老先生提示我说:“你仔细看,像不像人的皮肤,好像有毛孔。”我依言细细地抚摸,果然像少女细嫩的肌肤,带着一点点粗糙的腻滑,似乎还有人的体温。而那种丰厚柔和的淡淡青色,更是自然天成,与天然美玉一般无二。
  龙泉窑瓷器的釉色,一是梅子青,一是粉青。梅子青带玻璃光,偏亮;粉青含蓄蕴藉,清光内敛,质朴无华,偏暗。
  这两只碗都是粉青。
  可惜的是,大碗也破了,碴口是新的。从碴口上可以看到薄薄的胎和厚厚的釉。老先生说,这只粉青碗,一定是上了三道釉,才能形成这样凝脂样的青玉质。厚釉在碗口挂不住胎,碗口便露出胎骨而形成紫色,谓之紫口。碗底也一样露出胎骨,呈铁褐色,渐渐地由厚而薄,如刀的刃口一般。老先生摸着刃口赞叹说:“好工艺啊!”
  如果不是碗破了,也就看不到里面的胎质与釉质。破与不破,不知哪是幸事哪是不幸。
  老先生说,这只碗本来是只好碗。他这一次走了很多地方,从故宫,到省里,再市里,很多地方的博物馆他都看了,这么好的南宋粉青碗,他还没有看到过一只。回家的路上,他一直很开心,因为他的碗是独一无二的。及至回到家里,他急急打开柜子锁,取出碗来,想再仔细瞧瞧它,可没料到,好端端的一只碗,竟然破了。整个碗破去了三分之一,有三处碴口。碗碎了,三块残片应该还在,却不知去向。剩下大半只碗包在卫生纸里。
  他欲哭无泪。
  他说,据他估计,这只碗至少值十万美元。又说,真拿十万美元来他也不卖,这只碗并不属于他。对一只八百余年的碗来说,他几十年的生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只是暂时保管了一下这只碗。这只碗是属于历史的,是属于人民的。他很自然地说出这些话,并没有丝毫的矫情。
  然而碗却毁在他手里。这碗碎得蹊跷。他认定是他老伴把碗砸了。老伴不承认。老伴说:“碗是你锁的,钥匙在你手里,怎么赖我?”他无言以对。
  他对我说,曾经请锁匠来为柜子锁配过钥匙,老伴一定多配了一把。
  他说,他的老伴对他的收藏一直深恶痛绝。
  我感到不可理解。
  我反复地问老先生,有没有把这只碗的价值告诉老太太?老先生说告诉过,但她不相信。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一只旧碗,想砸就砸了。可如果是十万美元,或者换一个币种,是八十多万元人民币,堆在她的面前,她舍得塞到炉子里烧了吗?肯定舍不得。莫说烧那么多,恐怕一张都舍不得烧。钱是最直观的价值体现,碗则不是。
  老先生是有很多的忧愤淤积于心的。他又仔细将碗用卫生纸包好,放入黑塑料袋。然后他才说,他来,就是为了发泄一下。他淤在心里的话没人可说,同事、同学、朋友、亲戚,包括自己的儿女,他都不能说。最后他想到了我,一个好几年没有联系,却有着共同爱好的局外人。毕竟,我们都喜欢这些旧东西。我们都会对着一块瓷片久久地凝视,感慨于它身上历史的折光,因而身心舒泰。
  不过,看到老先生蹒跚离去的背影,我却想到两个相伴终生却相互不为理解的人。老先生不是遗憾碗破了,而是叹息没有人理解那些美丽的瓷片啊!
其他文献
粉 笔   叶子飘落,露出满枝的果实。   当雪花飘洒黑色的土地,一双双蒙昧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笔墨生辉,点石成金。所有的稚嫩和憧憬汇成一束光。穿过顽石、荒草、牛背、竹篓、荆棘,向春天的河流漫溯。并把多年储蓄的词语,递给大海涌动的深蓝。   书山路远,一个勤字架起纵横上下的笔画。昨夜星辰,依旧闪烁寒窗不眠的眼神。   凉热间,万物生。微弱之白,涂抹着岁月的容颜。三寸之躯,阻挡不了一
期刊
一条河自唇齿间奔涌而出。   与那只鸟不同,它不借助翅膀,就能沿着记忆的草木飞翔。   时快时慢,千回百转。   竹板,铜板,仿佛船桨拍打着水面;浪花的台词,溅作一程抑扬顿挫。   那个把长风穿在身上的人,是一座山,還是一种情怀?   而我们这些粗陋的石头,方言似的被洗净了,摆在岸上晾晒。
期刊
腰身不需要太细,能扭动即可;   绸子不需要太红,如火炼即可。   舞着,蹈着,像一望无际的收成或洪流,从秧田里走来,从天地间走来。太阳和月亮,是两面巨大的锣鼓,咚咚,锵锵,声撼三山五岳,律動四海七洲。   每一步都裹着风雨雷电,每一隔都踩着春夏秋冬。   这厢,神龙见头不见尾,狮子一吼震山林;那边,许仙白娘子包青天陈世美与唐僧师徒结伴前行。而以木作脚者脚生何处?以脚作桨者桨欲何往?……一
期刊
一个人的电视剧。   他是男人也是女人,是好人也是坏人,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   有时是一只鸟、一匹马,有时是一座山、一条河,有时却是一个计策——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即可救人于有义,杀人于无形。   說古道今是非功过谁与评?   走南闯北善恶忠奸任我书。   哭哭笑笑,爱爱恨恨——这辈子,他总是与自己纠缠不清,貌合神离。   他用声
期刊
散文诗创作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在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创作者的心境、秉性乃至气质和风格,有的飘逸洒脱,大开大阖,如江河奔涌,有的沉静秀隽,清新质朴,如细流涓涓,各式的形态风貌互相呼应,相互映衬,共同构筑了多元的创作景观。在散文诗世界里,贾文华的诗笔是朴实且细腻、真挚而富有哲思的。在当下的诗歌界,贾文华一直安静地写作,悉心耕耘在散文诗的园地里,从没放弃。   面对花草林木,山河湖海,面对芸芸众
期刊
当2021年的秋天收割了北方,我忽然想起了父亲——那个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奔波的乡村退休教师。尽管这种联想有些牵强附会,但他的书法与笛声确如一堂原始的艺术课,滋养了我面黄肌瘦的童年。   艺术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三月不知肉味的人知道,花开淡墨痕的树也知道,但海德格尔那句话他们却没有听见—— 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如何将那些潜在的诗性、理性与个性呈现出来,成为了我创作这组散文诗的初衷。   这是一个善
期刊
“老鹰偷鸡了!”  我们聚在屋里吃午饭的时候,一道褐色的影子从屋顶直扑院子,吓得院子里的鸡四处逃窜,腾起的灰尘满院子飞扬……  母亲第一个反应过来,拖着扫帚冲到院子里挥舞着。等我们老老少少一家人全都冲到院子里的时候,空中隐隐约约传来鸡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呼救声随着那只鹰,掠过树头,朝对岸飞去。母亲把扫帚掷在地上,朝着老鹰飞去的方向捶胸顿足:“该死的贼鹰,你再来偷鸡就整死你!”  等院子里平静下来,母
期刊
殷常青: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眉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岁月帖》《春秋记》《沿途》《纸上烟岚》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集20余部。曾参加诗刊社第16届青春诗会。先后荣获河北省首届孙犁文学奖、中华铁人文学奖、河北文艺评论奖、河北省第2届“十佳青年作家”、第4届河北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奖项与称号。  1 ▲ ——石油。这个词语如果被一段岁月轻轻
期刊
当她呱呱降临到赣西小城莲花县琴亭南门村时,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给她起了个单名“露”。长到一岁多,家人发现她对外界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才知道可能是听力出现了问题。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却无法改变这一现状,小姑娘从此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更为遗憾的是,县城和市区都没有一所聋哑学校,眼看到了学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去离家不到百米远的琴亭小学上学了,李露只能眼睁睁羡慕地看着,自
期刊
那个炎热的午后,先是狂风大作,接着大雨倾盆。  姐姐班级有活动撑着伞早早走了,谁知等到快打预备铃,雨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我急得直嚷嚷,抱怨姐姐自私霸道。父亲把油布伞拿给我,我嫌笨旧,一把推开,父亲着急忙慌找来一块塑料布让我披上,我哭着大叫:“难看死了,不要!”已經来不及了,我抓起书包冲进雨中。  泪和雨在脸上交汇,怒和怨在心里吼叫,哪里积水越多我越往哪里跑,而且使劲去跺那一凹凹有些混浊的雨水。父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