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情况,抽取我院100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采取个别访谈的形式,最终形成调查结果。针对调查反映的问题,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建议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大学生;宗教;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019-02
了解大学生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状况,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做出自己的信仰选择,并对大学生在信仰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2007年,在我院05、06级的4425名学生中抽取100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306名,女生694名。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收回率100%。其中人文社科管理类占5%,理工类占68.5%,其他占26.5%。这些学生中有84.2%的学生来自农村,且98.7%的学生是汉族,回族学生占09%,满族学生占0.4%。共青团员占95.6%,党员占3.5%,群众占0.9%。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最关注的两件事是专业学习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分别占调查比例的41.1%和32%,其次关注是人际关系,总之,当前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成长较为关注,而对学校发展、社会民生、腐败问题关注较少。在问及对宗教知识是否感兴趣时,59.3%的同学表示不感兴趣,37.6%的同学表示比较感兴趣,只有3.1%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
在对1000名同学的调查中,只有65名同学信仰宗教,占调查人数的6.5%,信仰佛教的32人,占信教学生的49.2%,信仰伊斯兰教的19人,占信教学生的29.3%,信仰道教的8人,占12.3%,信仰基督教的4人,占6.2%,信仰天主教的2人,占3%;38.5%的信教学生是在中学以前接触、了解的宗教,主要受家族影响较为严重。57%信教学生参加过入教仪式,52%的信教学生坚持用宗教教义教规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然尔,信教学生中只有19%的信教学生对自己的教义教规非常熟悉,29%的学生经常、定期的参加宗教活动。这些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信教学生对自己的教义教规并不十分熟悉,也不定期参加宗教活动,只是被动的宗教信仰者,对宗教的了解也仅限于直观、形象的接触和体验。
在对1000名学生的调查中,51%的学生认为宗教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65%的学生认为宗教问题总是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因素相与交织,仅有17.4%的学生认为宗教最终会消亡,有62.4%的学生认为如果引导得当,宗教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认为受家族影响占53.3%,二是受民族影响的占51.8%,三是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的占461%。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涉及宗教活动和宗教行为的仅占1%,偶尔涉及的有10%左右,90%左右的学生从来没有涉及过。同时,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活动场所、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一部分学生还在游览宗教圣地过程中了解到宗教知识和宗教文化。表明大学生的宗教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
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宗教教义教规的要求,二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寻求庇佑与帮助。这说明当前从学校教育工作看,高校应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改进“两课”教学,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无神论全面武装学生;同时,辅导员老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疾苦,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
调查还表明,98%的学生认为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且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93%的学生认为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943%的学生认为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90%的学生认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56.5%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唯物论和无神论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基本掌握,并有助于正确对待宗教问题。12.3%的学生认为没有掌握,与自己如何对待宗教问题无关,29.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这说明大学生的宗教法律法规意识有待加强。法律意识不强,使在校大学生容易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受众,甚至成为非法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时,59.4%的学生认为宗教对大学生影响很小,7.6%的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大,3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7.6%的学生认为信仰宗教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帮助很大,3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21.4%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3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这表明,在认识上大学生对宗教的理解尚不透彻、界限尚不明确、认识尚不明朗。
83.7%的学生在校园内从未接触过传教或开展宗教活动的人,15.6%的学生则是偶尔接触,0.7%学生经常接触。94.2%的学生从未向朋友、同学宣传过宗教,5.3%的学生偶尔宣传,05%的学生经常在校园向同学朋友做宣传。这表明校园内宗教活动具有人员的固定性。
若有人在校园内传教或开展宗教活动,你的态度是:3.7%的学生表示坚决反对,加以阻止,39%的学生是反对,但不阻止,5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2.3%的学生表示支持。这说明,处于两端的学生虽然人数很少,但态度极为鲜明,两者之间在校园内目前并没有形成很大矛盾。
综上所述, 高校在学术上的包容性,思想上的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宗教。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宗教在学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容易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客观上要求高校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使广大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从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来看,说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完善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说服力,使大学生知必信,信且行。有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就能够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宗教或其他不良思想的危害性,从而培养和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进行反思。我们要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要利用党课、团课、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进行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注重人性关怀,正确对待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地加以引导。②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在高校里可以通过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和有关的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同时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特别是在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大学生去掉对宗教认识方面的神秘感,去掉盲目性。使他们对宗教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宗教的认识更加具有理性。③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由于现在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教育,致使大学生的知识面狹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理工科的学生缺少人文知识,学习文科的学生缺少自然科学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较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科学技术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反科学的人不得不以科学伪装,打着科学的旗号,盗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作包装,制造“伪科学”,宣扬唯心主义的歪理邪说。这种伪科学更具有欺骗性。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人,很容易受骗上当。我们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御有神论思想。
收稿日期:2008-4-13
【关键词】 大学生;宗教;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4-0019-02
了解大学生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状况,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方式做出自己的信仰选择,并对大学生在信仰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2007年,在我院05、06级的4425名学生中抽取100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306名,女生694名。发出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收回率100%。其中人文社科管理类占5%,理工类占68.5%,其他占26.5%。这些学生中有84.2%的学生来自农村,且98.7%的学生是汉族,回族学生占09%,满族学生占0.4%。共青团员占95.6%,党员占3.5%,群众占0.9%。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最关注的两件事是专业学习和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分别占调查比例的41.1%和32%,其次关注是人际关系,总之,当前高职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成长较为关注,而对学校发展、社会民生、腐败问题关注较少。在问及对宗教知识是否感兴趣时,59.3%的同学表示不感兴趣,37.6%的同学表示比较感兴趣,只有3.1%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
在对1000名同学的调查中,只有65名同学信仰宗教,占调查人数的6.5%,信仰佛教的32人,占信教学生的49.2%,信仰伊斯兰教的19人,占信教学生的29.3%,信仰道教的8人,占12.3%,信仰基督教的4人,占6.2%,信仰天主教的2人,占3%;38.5%的信教学生是在中学以前接触、了解的宗教,主要受家族影响较为严重。57%信教学生参加过入教仪式,52%的信教学生坚持用宗教教义教规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然尔,信教学生中只有19%的信教学生对自己的教义教规非常熟悉,29%的学生经常、定期的参加宗教活动。这些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信教学生对自己的教义教规并不十分熟悉,也不定期参加宗教活动,只是被动的宗教信仰者,对宗教的了解也仅限于直观、形象的接触和体验。
在对1000名学生的调查中,51%的学生认为宗教联系着相当一部分群众,65%的学生认为宗教问题总是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因素相与交织,仅有17.4%的学生认为宗教最终会消亡,有62.4%的学生认为如果引导得当,宗教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认为受家族影响占53.3%,二是受民族影响的占51.8%,三是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的占461%。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性的涉及宗教活动和宗教行为的仅占1%,偶尔涉及的有10%左右,90%左右的学生从来没有涉及过。同时,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接触宗教的渠道除传统意义上的宗教活动场所、教徒之间相互传播外,书刊、影视、网络已成为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有一部分学生还在游览宗教圣地过程中了解到宗教知识和宗教文化。表明大学生的宗教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
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宗教教义教规的要求,二是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寻求庇佑与帮助。这说明当前从学校教育工作看,高校应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改进“两课”教学,让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无神论全面武装学生;同时,辅导员老师应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疾苦,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
调查还表明,98%的学生认为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且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93%的学生认为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943%的学生认为最大限度地把信教群众团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下;90%的学生认为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56.5%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唯物论和无神论以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基本掌握,并有助于正确对待宗教问题。12.3%的学生认为没有掌握,与自己如何对待宗教问题无关,29.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这说明大学生的宗教法律法规意识有待加强。法律意识不强,使在校大学生容易成为非法宗教传播的受众,甚至成为非法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时,59.4%的学生认为宗教对大学生影响很小,7.6%的学生认为影响比较大,3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7.6%的学生认为信仰宗教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帮助很大,3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21.4%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3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这表明,在认识上大学生对宗教的理解尚不透彻、界限尚不明确、认识尚不明朗。
83.7%的学生在校园内从未接触过传教或开展宗教活动的人,15.6%的学生则是偶尔接触,0.7%学生经常接触。94.2%的学生从未向朋友、同学宣传过宗教,5.3%的学生偶尔宣传,05%的学生经常在校园向同学朋友做宣传。这表明校园内宗教活动具有人员的固定性。
若有人在校园内传教或开展宗教活动,你的态度是:3.7%的学生表示坚决反对,加以阻止,39%的学生是反对,但不阻止,5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2.3%的学生表示支持。这说明,处于两端的学生虽然人数很少,但态度极为鲜明,两者之间在校园内目前并没有形成很大矛盾。
综上所述, 高校在学术上的包容性,思想上的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宗教。现代社会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宗教在学生中的传播创造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学生容易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客观上要求高校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有效管理: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使广大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从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来看,说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不断完善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说服力,使大学生知必信,信且行。有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就能够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认清宗教或其他不良思想的危害性,从而培养和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进行反思。我们要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要利用党课、团课、政治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进行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注重人性关怀,正确对待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地加以引导。②做好正面引导工作。在高校里可以通过开设宗教文化类的选修课和有关的讲座,正面介绍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的感性认识,消除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同时宣传党在新时期的宗教政策,特别是在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应当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大学生去掉对宗教认识方面的神秘感,去掉盲目性。使他们对宗教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宗教的认识更加具有理性。③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由于现在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学科教育,致使大学生的知识面狹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理工科的学生缺少人文知识,学习文科的学生缺少自然科学知识,综合分析能力较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科学技术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反科学的人不得不以科学伪装,打着科学的旗号,盗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作包装,制造“伪科学”,宣扬唯心主义的歪理邪说。这种伪科学更具有欺骗性。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人,很容易受骗上当。我们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御有神论思想。
收稿日期:20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