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都”之名彰显秦统一战略与蜀人支持祖国统一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都市的“成都”,是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中才出现的;而地下出土文物证明,“成都”是在战国后期就存在的。这与史书所记“成都”出现在秦统一古蜀后是一致的。设立蜀郡、成都县,修建成都城,是秦统治者所确定与实施。“成都”之“成”由“丁”与“戈”组成,表示出明显的军事意味。“成都”两字的含义不仅显示了秦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也体现了蜀人对祖国统一的坚决支持。
  关键词:成都之名;秦统一古蜀;“丁”与“戈”;蜀人支持;祖国统一
  笔者已经发表过八篇论文,从各方面论证“成都”得名是秦统一古蜀后,这是秦统一全国的军事战略的体现。[1]虽然已经写了八篇论文,但意犹未尽,故再写此论文,对“成都”之名的内涵加以拓展,认为其不仅是秦统一全国战略的体现,更反映出蜀人对祖国统一的坚决支持。
  一、早期文献中记载的“成都”
  何时有“成都”?查阅先秦文献,发现在许多文献中都记载有“成都”两字。例如: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2]
  《管子·治国篇》:“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3]
  《庄子·杂篇·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4]
  《尸子》卷下:“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其致四方之士。”[5]
  《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6]
  在这些先秦文献中,《山海经》于“夸父追日”故事中的“成都,载天”,是说某座山的名称是“成都”,“载天”即“戴天”,意思是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其余文献皆是说尧舜禹三帝中的舜因为迁移了一次两次三次,逐渐形成城邑、都城,乃至国家。尧之所以把帝位让给了他,就是在他的迁移过程中看到了人心所向。
  可以肯定,这些先秦文献中的“成都”两字,均与后来作为蜀郡首府的成都无关。
  到了汉代,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年二十以孝闻。……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河渠书》:“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7]
  汉代学术领袖扬雄在《蜀王本纪》则讲:“蜀王据有巴蜀之地,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8]
  晋代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蜀志》亦有云:“君开明立,号曰丛帝,……九世传开明尚焉。开明尚自梦郭移,乃徙治成都”;“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9]
  晋代左思所著《蜀都赋》还言:“既丽且崇,实号成都。”[10]
  可知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中所指的“成都”,除个别仍是指舜的迁移外,绝大多数是明确指向成都这个城市的。
  不过,在所有的秦汉时期乃至宋以前的文献中,均没有对作为城市的“成都”两字的来源作出解释。到了北宋,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说:“《史记》曰:‘成都县,汉旧县也。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成都’”。[11]这种关于“成都”来源的说法在中国古籍中,是唯一对“成都”名称由来原因的说明,被很多人引用。
  但是,乐史对“成都”二字来源的解释完全是错误的,并没有可靠的依据。
  乐史因为学识渊博,所以很自信,他并没有去查对原文,就在《太平寰宇记》说“成都”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史记》记载周太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故。可是,《史记·周本纪》在记载周太王史迹时,只有“逾梁山,止于岐下”这几个字,并无“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句。而且,成都也不是“汉旧县”。
  到了南宋,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祝穆虽然发现了乐史在谈“成都”来源时引用“周太王”的史籍错误,但他在《方舆胜览》却依旧沿袭乐史“发明”的说法,在“成都府路郡名”条中说“成都”得名是“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12]可见,不论是乐史还是祝穆,因为中原大一统论的影响,认为“成都”之名就是来源于舜。可是舜与成都,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那么,作为都市的“成都”这个名称究竟包含着什么样的涵义呢?这首先需要确认它的出现时间。
  二、何时有成都城和“成都”名
  作为城市名称的“成都”是在汉代以后的典籍中才出现的。不过,地下出土文物却证明,在战国后期,有关“成都”的记载就较多了。[13]
  1985年,在四川雅安荥经县同心村船棺葬出土有“成都”矛,时代为战国晚期。其弧形窄刃,刺身呈柳叶状,圆弧形脊,中空至尖;弓形双耳间骹面铸饰一浅浮雕虎像,一面铸虎的头顶和前驱,另一面铸虎头的下颚。虎首前端的骹面阴刻铭文“成都”二字,刺身脊上另阴刻一“公”字。此矛因铸“成都”二字,故称“成都矛”。
  2016年,在成都蒲江飞虎村船棺葬墓群亦出土有“成都”矛,时代为战国晚期。弧形刃,柳叶形刺身,圆弧形脊;弓形双耳间骹面铸有纹饰,一面为虎纹,一面为手心纹。虎纹前端的刺身脊上阴刻“成都”二字,手心纹前端的刺身脊上阴刻“公”字。此件矛与荥经同心村船棺葬出土的“成都”矛形制相似,在成都属首次发现。
  1987年,在广元青川县白水区则出土有吕不韦戈,时代为战国晚期的公元前238年,现藏青川县文物管理所。援中部有凸棱,闌侧四穿,内一穿,援、胡、内有斜刃。内部两面均有铭文,共23字。正面铭刻“九年相邦吕不韦造蜀守金东工守文居戈三成都”,背面铸文为“蜀东工”。铭文表明这件戈为秦国朝廷监造、成都本地“东工”制造。这是迄今发现最早有明确纪年、铭刻“成都”二字的实物资料。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亦见“成都”二字。《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令吏徒将传及恒书一封诣令史,可受代吏徒,以县次传诣成都,成都上恒书太守处,以律食。”这是秦墓出土竹简中首见的“成都”墨迹。   战国时期考古出土的与“成都”有关的相关实物资料,说明至迟在战国晚期,已有了“成都”这个称谓。
  《史记》《华阳国志》对何时有成都记载得很清楚——
  《史记·张仪列传》说:秦惠王二十二年(即更元九年),“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14]《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慎王五年,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蜀平。”[15]这两份文献资料提到的秦惠王二十二年、秦惠王更元九年与周慎王五年这三个古代纪年,都是公元前316年。按文献的记载,秦国在公元前316年统一了古蜀国。
  秦在统一古蜀后,对原蜀国辖区不仅大量移入秦民,还逐步采取了秦国的统治方式,最终设立了郡县制。秦在原蜀国辖区设立了蜀郡,在蜀郡之下,成都、郫、临邛这三个县是蜀郡最先建立的县。
  《华阳国志·蜀志》说:“(周)赧王五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16]按清顾广圻校及《蜀都赋》刘逵注,周“赧王五年”当为“赧王四年”,即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即是说,公元前311年,秦统治者不仅设立了成都、郫、临邛三个县,还兴建了相应的三座城镇。
  这样看来,作为都市的成都是在公元前311年正式成立的,至今已经有2331年了。
  虽然《蜀王本纪》与《华阳国志》都载有“蜀王徙治成都”之事,不论是《蜀王本纪》所说的是“蜀王五世”,还是《华阳国志》所说的是“蜀王九世”,应该说,都与成都建城立县无关。因为,《蜀王本纪》《华阳国志》是在古蜀王国灭亡数百年,古蜀文化已经完全消失后由后人根据传说撰写的。传说不一定是史实。这两本书使用的中原文字所涉及的数十个地名,都是秦汉乃至魏晋时期的地名,不可能只有其中的“成都”是古蜀地名。成都的金沙遗址影响很大,但它并没有发现诸如三星堆遗址那样的城墙、街道,还不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大都城;即使“蜀王徙治成都”之事确实存在,那也不过表示蜀王曾经到过此区域而已。正因为是传说而非史实,所以才会有“蜀王五世”与“蜀王九世”这样不同的说法。
  之所以在战国晚期的公元前311年才有了成都,是因为“成都”的出现与得名是与秦的统一战略有关的。
  三、秦的统一战略与“成都”之得名
  秦始皇能够最后统一中国,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奋六世之余烈”[17],是在他之前六代君主,长达百余年,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从秦孝公开始,连续不断的六代君主,都能够大量选拔秦本土和关东各国的第一流人才,逐步制定一条正确的统一中国的战略方针,使秦国从小变大,由弱变强。在其中,突出的有两人:商鞅变法为秦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司马错伐蜀则奠定了军事基础。[18]生活在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王时期的司马错,提出了“得蜀即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的军事战略思想,并具体指挥了伐蜀战役、平定蜀乱和黔中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为秦横扫列国实现统一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秦惠王方欲谋楚,群臣议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不如伐楚。”司马错、中尉田真黄曰:“蜀有桀、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惠王曰:“善。”[19]
  《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也有类似记载: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司马错曰:“……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20]
  相较于“攻韩劫天子,恶名也”的东进之策,司马错认为,先南下伐蜀对于秦实现统一霸业更具有战略意义,理由是巴蜀不仅在物资上“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给军用”;尤其是战略地位,“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其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何况当时蜀国与苴、巴二国失和,战端蜂起,此时南下进军巴蜀不仅有“禁暴止乱”的道义之名,而且还可以获得“利尽西海”之实;尤其可以避免诸侯警觉。司马错的战略构想很快就得到验证。张仪、司马错率军攻蜀得手之后,秦国不久便将巴蜀的锦绣山川打造成了后方的战略根据地,以此不断向南向东出击,逐渐侵蚀并吞楚国及诸夏之地。
  秦统一巴蜀后,在原巴蜀之地推行郡县制,设立了巴郡和蜀郡。蜀郡之下首批设立的是成都、郫、临邛这三个县。从字面上看,成都、郫、临邛这三个名称都富含中原文化含义,且文字也是中原文字,所以,必须认定,这是占领蜀地后的秦统治者极力消除古蜀文化,强力推行中原文化的证明。
  “成都”的“成”字,按现在的理解,例如《新华字典》的释义:做好了,办好了;事物生长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果,成绩;可以,能行;够,达到一定的数量;已定的,定形的;几分之一。它们全部是平和之词,所以有学者释“成都”其名为“成功了,成就了”[21]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成都”的“成”字在古代不是这样的写法,翻看《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就知道,它比现在多一划,是由“丁”与“戈”所组成,所以,《辞源》释“成”字就有“……四、和解,講和。《诗·大雅·绵》‘虞芮质厥成。’《左传·桓六年》:‘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五、平服、平定。《春秋·桓二年》:‘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注:‘成,平也。’六、必、定。《国语·吴》:‘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又:‘吴楚争长未成。’七、并。《礼仪·既夕礼》:‘俎二以成,南上。’引申为整。”[22]这些释义,显示出由“丁”与“戈”所组成的“成”字的意蕴十分强势,其兵丁、刀枪等军事色彩非常明显,而平服、平定、并合等字眼也反映了秦征服古蜀国的事实。   秦攻占巴蜀,是秦统一全国战略的最早实践。设立蜀郡、成都县,修建成都城,也是由秦统治者所确定与实施。那么,他们为这个新设立的县、新修建的城取名为“成都”,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而且,“成都”这个名称所显示出来的军事意味,与秦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非常吻合。这应该就是“成都”之名的来源。
  四、“成都”之名体现蜀人支持祖国统一
  从另一方面理解,“成都”两字的含义不仅显示了秦统一全国的战略意图,也体现了蜀人对祖国统一的坚决支持。
  四川曾有自己独立发展的辉煌的文化。其在数千年的演进历程中所形成的巴蜀文化,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奉行交流与开放、重视文教与科技、倡行道义与责任,还坚持统一与安宁。不容置疑,这几个特点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蜀人非常坚定地支持祖国统一,所以始终坚持统一与安定。
  早在先秦时代的古蜀国,在古蜀地域内就倡行统一与安定。蜀地不仅有鱼凫让位于杜宇、杜宇让位于鳖灵等记载和传说,更有百姓接受外来者,甚至对其中有贡献者拥护为王的记载和传说。
  因为蜀地有相忍为国,以求民安的传统,所以较之全国其他地方,蜀地的安全系数是比较高的。这除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社会的因素的作用。正是因为这里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和睦,争斗较少,社会比较安定,所以特别适合潜心钻研学问。每当中原出现社会动乱时,王朝统治者、官宦、文人,总是选择入蜀以避乱。为什么?就是因为这里比较安定,安全系数比其他地区高。
  在历史上,为维护祖国统一的统一战争、反侵略战争或其他正义战争时,蜀人不仅冲锋在前,甘洒热血,还多次以蜀地作为全国的战略后方。例如在《尚书》《华阳国志》等古籍里,都记载说商末“武王伐纣”中有“巴蜀之师”。《华阳国志》就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23]巴蜀人民英勇顽强、一往无前、宁死不屈的精神,世所公认,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充分。秦和汉都是以巴蜀为后方战略基地,从巴蜀开始进行全国统一的。
  尤为可贵的是,巴蜀之地不仅全力维护本地域内的统一与安定,而且将本地域内的统一与安定同全国形势的需要相结合,以局部服从全局。每当全国呈现统一趋势时,蜀人蜀地(含巴)又总是很“顺从”,服从统一的需要,首先“投降”。秦攻占蜀地,仅仅一个月就取得胜利,足见抵抗不强烈。虽然后来有蜀王族、蜀大臣的反叛,但很快平息,足证作为蜀人的普通民众是支持统一的。以后三国时期的刘禅、五代十国时期的孟昶等,都是顺应统一趋势,采取不抵抗方式,使中央政权较为轻松地将蜀地纳入国家统一的潮流。
  由此观之,“成都”之名与蜀人始终坚持统一与安定的状况相合,确实体现了蜀人始终支持祖国统一的历史情结。
  注释:
  [1]《论秦征服古蜀与“成都”得名》,载《成都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再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后》,载《文史杂志》2014年第5期;《论“成都”得名研究中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三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后》,载《文史杂志》2015年第2期;《从“郫”“临邛”之名证“成都”得名——四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后》,载《兰台世界》2015年第2期;《从三星堆发现大古城论何时有“成都”——五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后》,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论蒲江“成都矛”解读中的几个问题——六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统一古蜀后》,载《文史杂志》2017年第3期;《古蜀国有“成都、新都、广都”这“三都”吗?》,载《成都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学术研究必须有严谨态度和史料证明——七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统一古蜀后兼评周宏伟文》,载《文史杂志》2019年第6期;《论古蜀地名都是后人的追记——八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统一古蜀后》,载《文史杂志》2020年第2期。
  [2]袁珂:《山海经校注》之《大荒北经》,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年版。
  [3]黎翔凤:《管子校注》之《治国篇》,中华书局2004年版。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之《杂篇·徐无鬼》,中华书局1985年版。
  [5]黄曙辉:《尸子注解》之《卷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高诱注,毕沅校正《吕氏春秋》之《慎大览·贵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7](汉)司马迁:《史记》之《五帝本纪》《河渠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8](漢)扬雄:《蜀王本纪》,见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1册,巴蜀书社1993年版。
  [9][15][16][19]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之《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晋)左思:《蜀都赋》,见《昭明文选》卷四,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1](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版。
  [12](宋)祝穆:《方舆胜览》卷五十三,中华书局2003年版。
  [13]成都博物馆:《“成都”得名》,http://www.cdmuseum.com/shihaigouchen/201803/884.html.
  [14](汉)司马迁:《史记》之《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17](汉)贾谊:《过秦论》,见《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18]肖建军:《司马错军事战略思想探析》,载《军事历史》2010年第2期。
  [20]《战国策》之《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1]任乃强:《成都》,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2期。
  [22]《辞源》释“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3]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之《巴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编审
其他文献
编者按:  《金星英雄传》是山药蛋派老作家韩文洲于1965年秋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写的传记旧稿。当时,作者曾住在西沟,与李顺达长谈数日,并对有关人和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传记从李顺达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获得全国金星奖章为止。较详尽地叙述了李顺达大半生传奇式的经历。传记写成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见诸报刊。如今再读此稿,依然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使人感到真实、亲切,有一定的文学品位,也有一
期刊
二十一、四个子女四个样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共生有四个儿女:孔令仪、孔令侃、孔令俊、孔令杰。    (一)长女孔令仪  民国4年8月11日(公元1915年9月19日)孔令仪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崇善楼,洋名叫罗莎蒙黛。这一洋名,是宋庆龄在美国求学时所用过的,宋霭龄为表示对妹妹的爱意,特意给大女起了此名字。用上辈人的名字给孩子命名,在中国是一种大忌讳,是对上辈人的冒犯,而在美国民俗中,则表示
期刊
赵政民同志的长篇游记《飞离美国》,《文史月刊》从2001年第4期至今年第1期刊载以来,因其构思新颖、笔法灵活、资料丰富、见解独到,而受到全国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这部游记全面记述了作者随中国地方人大政协代表团访美期间的全部活动,记述了代表团所有成员的形象、表现及趣事,更把所访美国各地各城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及作者的感受、联想等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还用很大篇幅介绍了美国中国城及其华人、华侨的生活,
期刊
方言的形成、消长和融合,固然有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可循,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罗常培先生指出:“语言学的研究万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让语言现象跟其他社会现象和意识联系起来,才能格外发挥语言的功能,阐扬语言学的原理。”[1]  在诸多外部条件中,民俗对方言形成和变化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只有对方言区的历史、人口、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进行深入的研
期刊
摘 要:陆游是情感丰富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蜀九年,足迹遍布全川。其诗文的巴蜀情感非常深厚丰富,东归后还念念不忘“吾蜀”,大量形诸诗文,从而构建起他浓厚的巴蜀情结。这之中,巴蜀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陆游诗文;巴蜀情结;成因  陆游自宋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赴夔州任通判,至淳熙五年(1178年)出蜀东归,客居巴蜀近九年。其间,他先后在蜀州、嘉州、荣州、成都等地任职,领略了四川自然山水、
期刊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畫印艺术展作品
期刊
邓世广  夜游濠河  新月如钩映画,烟津灯晕影幢幢。  晚途知有儿孙福,前景疑通乌托邦。  一意孤行鸥梦远,三星高照鹤心降。  濠河系出名门后,同脉相承接大江。  满庭芳·奎屯胡杨河景区纪行  雁阵排空,凫舟泊岸,蒹葭烟水苍苍。蓼风吹处,霜叶半青黄。目极平湖那畔,危崖上、栖燕双双。情人岛,鸬鹚翔集,啼叫动清商。 央央。声乍起,津亭坐啸,流韵铿锵。待邀鹭盟鸥,情许沧浪。漫道书生老矣,醉笔在,堪扫颓
期刊
2019年3月,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何一民教授为纪念其师隗瀛涛先生即将到来的九十诞辰,遂裒辑先生旧稿,编成《隗瀛涛文集》,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社里指任我为责任编辑。隗公乃川大名宿、史学泰斗,其文集的学术价值自然不言而喻;而该书由川大社出版,更有其特殊的意义。隗公学而优则仕,历任要职,先后担任过川大副校长、省文史馆馆长等职。1985年,川大出版社成立,学校决定由川大副校长兼任出版社首任社长,而当时的
期刊
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神父(1826年9月7日—1900年11月10日)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动植物学家和地质学家。中国人很少使用“博物学家”的概念;而在西方世界,是极少有人能享有“博物学家”称誉的。  戴维神父同进化论学说创立者、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同时代人。他们都有先辈是医生的家世,在青少年时代的共同兴趣都是酷爱动植物和大自然。当18
期刊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民间文学是口头语言的艺术。不同地方的民间文学,是用不同方言传播的口头语言艺术。  大量接触民间文学的人们都知道:无论口头讲述的民间故事,还是口头演唱的民间歌谣,其语言通常不会显得文绉绉,而是通俗活泼,使用大量的方言字词和俗语、谚语;通篇语言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用地道的四川方言记录的四川民间文学作品,一方面是四川民间文学地方特色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