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认真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 品德教学;有效性
品德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我是一名农村小学品德教师,因为教师紧缺,既上了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也上了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农村学校的现实状况,我发现作为常识课之一的品德学科缺乏重视,不利于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专职的品德科教师,二是常识课被语文数学课挤占,三是缺少常识课检测奖励机制。四是为活动而活动、廉价表扬太多、课件音响泛滥、学科整合杂乱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在品德教学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确立好教学目标,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能以品德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教学目标的迷失为代价。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时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
2.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学年的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延续性。
3.要整合时代、社会信息,结合一些道德、法律、心理、自然等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要说些学生无法达到的要求,不要摆花架子,为设计而设计。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我们品德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不要脱离教材,也不要照本宣科。我们品德教师应该多问问自己:通过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什么问题?在进行教学前,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才可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二、让品德教学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小学品德课程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强调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到社会中去观察、聆听、体会周围的一切。当学生对社会有了更多地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入更多有针对性地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
品德课的内容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因此,我们课堂可以扩大,内容可以延伸,学生主人的地位可以提升,也就是说教材可以活学活用,组织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走入社会,在现实体悟中实现课程的内化。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样,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出来,学生肯定会情趣盎然,再次得到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体验、感悟,进一步明确生活中所蕴含的做人道理。
由于经验背景差异的不可避免,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引导学生对思想和生活实际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不仅能增强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体悟,实现品德的内化。
三、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品德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居于首位的,其中情感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为重要。对于品德课而言,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内心的历程,它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要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一个有效的活动,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情境模拟,都必须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感受,让他们产生真实强烈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思考。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让它燃烧。我们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更要加强引导,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过去,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学习,老师总是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缺少一个儿童自己自主、感悟、内化的过程。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
《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强调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优良的品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比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课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去社会上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我们这儿民风民俗。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学到很多的东西。然后,我們在课上就可以针对孩子们收集到的内容展开交流,可以让他们展示照片、播放录像,也可以请嘉宾发言,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民风民俗的魅力。课后,可以让学生去学学当地的一些民间手艺、做一些特色小吃、学一些民歌小调等,更加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风民俗的珍惜和热爱。
总之,品德教学要内涵延伸,外延拓展,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走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才能使品德教学真正受到学生的喜欢,也彰显出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征红.细化重点环节 提升体验层次——刍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生活教育;2011年10期
[2]李喆.“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五激”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 品德教学;有效性
品德课程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教学中课堂面貌和教学形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源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和行为的问题,导致了课程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我是一名农村小学品德教师,因为教师紧缺,既上了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也上了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农村学校的现实状况,我发现作为常识课之一的品德学科缺乏重视,不利于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专职的品德科教师,二是常识课被语文数学课挤占,三是缺少常识课检测奖励机制。四是为活动而活动、廉价表扬太多、课件音响泛滥、学科整合杂乱等,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在品德教学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确立好教学目标,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能以品德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教学目标的迷失为代价。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时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
2.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学年的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延续性。
3.要整合时代、社会信息,结合一些道德、法律、心理、自然等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四、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要说些学生无法达到的要求,不要摆花架子,为设计而设计。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我们品德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不要脱离教材,也不要照本宣科。我们品德教师应该多问问自己:通过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什么问题?在进行教学前,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才可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二、让品德教学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小学品德课程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强调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到社会中去观察、聆听、体会周围的一切。当学生对社会有了更多地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入更多有针对性地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
品德课的内容来自生活、来自社会。因此,我们课堂可以扩大,内容可以延伸,学生主人的地位可以提升,也就是说教材可以活学活用,组织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走入社会,在现实体悟中实现课程的内化。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样,如果在课堂上再现出来,学生肯定会情趣盎然,再次得到与生活的亲密接触,体验、感悟,进一步明确生活中所蕴含的做人道理。
由于经验背景差异的不可避免,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引导学生对思想和生活实际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不仅能增强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体悟,实现品德的内化。
三、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品德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居于首位的,其中情感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为重要。对于品德课而言,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内心的历程,它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要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一个有效的活动,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情境模拟,都必须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感受,让他们产生真实强烈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思考。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让它燃烧。我们要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教学仅仅留给学生时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给他们提供思维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更要加强引导,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过去,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学习,老师总是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缺少一个儿童自己自主、感悟、内化的过程。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
《品德与生活》课程就是强调儿童通过生活学习生活,让他们在主体自身的活动中获得经验,通过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优良的品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比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这一课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行动起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和父母合作、去社会上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我们这儿民风民俗。这样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可以在现实的生活中学到很多的东西。然后,我們在课上就可以针对孩子们收集到的内容展开交流,可以让他们展示照片、播放录像,也可以请嘉宾发言,让学生直接体会到民风民俗的魅力。课后,可以让学生去学学当地的一些民间手艺、做一些特色小吃、学一些民歌小调等,更加激发学生对这些民风民俗的珍惜和热爱。
总之,品德教学要内涵延伸,外延拓展,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走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才能使品德教学真正受到学生的喜欢,也彰显出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征红.细化重点环节 提升体验层次——刍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生活教育;2011年10期
[2]李喆.“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五激”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